17.跳水
【教学反思】
《跳水》一课记叙了发生在一艘船上的惊险故事。课文情节曲折紧凑,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了孩子一步步陷入险境的过程。在最危急的时刻船长沉着、冷静与果断使孩子最终跳水得救。
一、引导学生从课题质疑入手,从情感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掌握字词,理清事情的先后顺序后,鼓励学生顺着事情发展的顺序自读自悟、小组合作交流,品味重点词句,进而感受到孩子处境的危险,理解情况的危急,再通过感情朗读,从而体会情感。最后让学生了解在危急时刻,船长是怎么做的,使学生感受到:跳入海中,虽有危险,但有海水,还有生还的希望。再通过多种方法的对比使学生对船长的机智和果敢产生敬佩之情。学完课文后让学生说说从故事中获得的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教学中重视读、重感悟、重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读为本,以读促思,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从而体会孩子的处境,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在真切理解“绝境”的基础上,引导孩子体会到船长的机智、果断。
三、以质疑入手,走进船长。
船长是这篇文章的主人公,但是课文对他的描写不多。为了使学生理解船长这一形象,
理解他的品质,在体会孩子处于千钧一发的处境后,我先是让孩子进行质疑,然后在以船长的视角去观察、分析,了解船长的思维过程。这样他们就能够深切体会到船长的沉着、果断和机智,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