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东戈壁钼矿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标志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Serial No.507 现代矿业 July.2011 M0DERN MINING 总第507期 2011年7月第7期 东戈壁钼矿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标志 刘桂枝郭建新 (河南省第二地质勘查院) 摘要通过分析东戈壁钼矿床矿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异常的元素组合、分布、组分分 带等特征,研究异常与矿化的相互关系,总结矿床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提出了斑岩型钼矿床的找 矿重点部位。 关键词钼矿区 地球化学特征找矿标志 东戈壁 东戈壁钼矿区位于新疆哈密市内,属哈密地区 哈密市雅满苏镇管辖,位于哈密市南110 km,雅满 苏镇西44 km。矿区东距兰新铁路尾亚站85 km,距 3 l2国道苦水站98 km,交通方便。河南省地矿局第 二地质勘查院于2006年12月到2010年8月在本 区开展地质普查工作,区内共圈定钼矿体5个,该钼 矿是新疆发现的第一个大型斑岩型矿床,该矿床的 发现将对在东天山地区寻找同类型矿床具有重要的 指导意义。 1地质特征 1.1地层 矿区地层属天山地层区北天山地层分区觉罗塔 格地层小区,主要为石炭系下统干墩组下段(C gd )。 区内干墩组下段岩性为一套陆源碎屑岩一火山岩夹 火山碎屑岩组合,以陆源碎屑岩为主,火山岩呈夹层 状产于其中。地层整体呈弧形,倾向北西或南东,倾 角50。~75。,局部30。~40。。矿区内地层倾向、倾角 变化均大。矿区主要岩性为褐黄色一灰黑色变质含 砾砂岩、砂岩、泥质砂岩一砂质泥岩、泥岩、凝灰岩、安 山岩,地表岩性层不稳定,呈条带状。在矿化异常区 内岩石破碎,裂隙发育,充填有大量石英脉及其他脉 体,地表见有大面积星散状孔雀石化。此外矿区南部 及大的沟谷中尚有第四系分布¨ 。 1.2构造 区内构造形态复杂,最主要的构造形式有三种, 即断裂、褶皱和裂隙系统。断裂、褶皱及裂隙在矿区 内均较发育且集中分布,控制了矿区内的钼矿化。 矿区内断裂构造按走向可分为北东、北西和近 东西向三组,以近东西向断裂最发育。北西向断裂 刘桂枝(1967一),女,工程师,461000河南省许昌市许继大道西 段。 58 截切粗砂岩,近东西向断裂错断北东向断裂。断裂 多被后期辉绿岩脉、石英脉充填,断裂带内可见碎裂 岩及构造角砾岩,硅化较强,有孔雀石化和褐铁矿 化。规模比较大的北东向断裂有 ,近东西向断层 有F 、F ,北西向断层有F6。 矿区内褶皱构造较发育,为区域上东戈壁复向 斜的一部分,主要为轴向近东西的向斜及背斜。 矿区内发育有劈理、微裂隙、张裂隙等多种裂 隙,这些规模不等、方向不一的裂隙即是成矿热液活 动、运移的通道,也是成矿物质沉淀的场所,对矿床 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1.3岩浆岩 矿区内岩浆岩发育,类型较多,主要为华力西晚 期第一次侵入的浅肉红色斑状花岗岩、花岗斑岩、细 粒花岗岩,其次为次火山岩及石英脉,其中斑状花岗 岩体与成矿具有密切联系。 斑状花岗岩体地表未见出露,为隐伏岩体,据钻 孔揭露情况显示,该隐伏岩体长轴延伸方向为北 西一南东向,垂直长轴方向向两侧岩体埋深快速增 大,部分钻孔的斑状花岗岩内接触带中见有星散颗 粒状辉钼矿化并发育有多种脉体;细粒花岗岩分布 于矿区中部,浅肉红色,地表呈透镜状、细脉状产出, 走向北东,个别脉体走向北西向,舒缓“s”形延伸; 花岗斑岩地表未见出露,只见于钻孑L中。 次火山岩为华力西中期侵入的辉绿岩(p ;), 石英脉为成矿期形成的脉体(华力西晚期,肉红色 斑状花岗岩侵入之后)。 2地球化学特征 2.1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据1:20万图兹雷克幅化探资料,区域岩石中元 素浓度克拉克值大于1的元素有7种,即Fe(3.85)、 As(2.34)、Sb(2.18)、Ag(1.45)、Ba(1.25)、Li 刘桂枝郭建新:东戈壁钼矿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标志 2011年7月第7期 (1.13)、B(1.09);变化系数较大的元素有Au、Sb、 鲰、As、Hg、Mo、W、Sn、Bi、Cd、Be、U、Pb、Li,变化系数 较大的元素多为区内有找矿意义的元素。 元素在空间上的变化趋势严格受区域构造、侵 入岩及地层的控制,内生成矿元素组成的异常沿着 断裂带呈明显的带状分布,w、sn、Bi、Mo异常均见 于侵入体的外接触带,大致平行岩体分布;P、V、U、 Th、Ba、Be形成的异常一般平行地层分布,Cr、Ni、c0 异常与中基性岩体关系密切。 区内HS-4综合异常为1:20万化探综合异常, 是一个以Mo、Bi、W为主的元素异常,元素组合为 Bi、W、Mo、B、F、Li、Sb、Zn,异常总面积达321.40 km ,其中Mo异常面积22 km ,W异常面积39 km ,Bi异常面积39 km 。Mo、W、Bi三元素NAP值 较高(NAP值Mo198.73 km 、W361.92 km 、Bi 425.10 km ),由内向外Mo、Bi、W、B、F有清楚的组 份分带,Bi、W、Mo、B元素有浓集中心,浓集分带和 组份分带比较清楚(图1)。 /、、 /(2 / (厂。 \_ 、一/ n\/// j 2 : ,y 图I Hs_4异常剖析示惹 (据新疆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1988) Q3—4 一第四系上更新统.全新统洪积砂砾及亚砂土;C gd 一干墩 组变质砂岩、砂质泥岩夹变质泥岩;C x一小热泉子组凝灰岩、角斑 岩;c1 y一雅满苏组石英角斑岩、角斑岩; ;-。一钾质花岗岩;p 一 辉绿岩;⑥一雅满苏大断裂;F一一般断裂 该异常位于华力西晚期第一次侵入的黑云母花 岗岩外接触带,有北东向断裂通过。异常区出露下 石炭统干墩组变质砂岩、粉砂岩、灰岩及安山岩,深 部为隐伏斑状花岗岩。区内石英脉分布广泛,并与 Mo异常区相对应。东戈壁钼矿床位于该异常区 内 。 2.2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通过1:2.5万岩屑测量,在矿区内圈出了1一甲 综合异常,划分为东西两个异常区。元素组合为 Bi、Pb、W、Mo、Sn、Cu、Au、Zn、Ag(表1),以Bi、Pb、 W、Mo为主。综合异常面积4.64 km ,向南未封闭。 表1 东戈壁钼矿区1一甲。异常特征值 东异常区内九种元素均有异常显示,各元素套 合较好,Mo、W两元素面积大,背景值高,Mo元素 具中带,由两个单异常组成,长轴呈南北向展布,面 积共1.12 km ,异常极大值29.7×10一,衬值最大 为3.29;W元素具外带,也由两个单异常组成,面积 共计1.73 km ,异常极大值30.6×10~,衬值最大 为1.42;Pb和Bi元素表现为异常面积小但异常值 高的特征,Pb异常极大值1 000×10~,衬值最大为 10;Bi异常极大值209.25×10~,衬值最大为 13.64,其他元素多具中带,面积相对较小(见图2)。 西异常区内Bi、W、Mo、Sn、Cu、Au 6个元素有 异常显示,Mo元素具中带,长轴北东向,面积0.56 km ,异常极大值23.8 x 10~;w元素具外带,由2 个单异常组成,面积共0.8 km ,异常极大值29.8× 10I¨;Bi元素具内带,由两个单异常组成,面积共 0.44 km ,异常极大值117.71 x 10一。 59 总第507期 现代矿业 2011年7月第7期 S“ ④ z 一 /、 国 \ Ag 。 ④ ⑨ 一 。 忽 厂9、 I (/, Cu厂、 。 \『 图2 1一甲t异常剖析 在这两个异常区中间有一近南北向异常较弱地 段,其内仅W、Sn两元素有局部套合。 该异常内出露石炭系下统干墩组的变质泥质砂 岩、变质砂岩及变安山岩,地表有大量石英脉分布, 深部有隐伏的斑状花岗岩体,通过工作在异常内发 现了该斑岩型钼矿床,异常与矿床特征相比表现为: ①整个综合异常总体控制了钼矿化范围;②东西两 异常区范围与地表石英脉分布基本一致,表明2个 异常区为主成矿区;③东异常区元素组合及异常强 度均比西异常区好,反映出东异常区矿化比西异常 区好的特征;④两异常区中间存在的弱异常段说明 该段为矿化较弱或无矿段。经钻孔控制,矿体特征 与异常特征相吻合,很好地指导了区内找矿工作。 所以该异常为矿致异常,是矿区找矿的重点区域。 3找矿预测 3.1成矿规律 根据区内成矿系列的研究,矿区内主要控矿因 素和矿化富集规律如下。 矿体的空间位置、形态、产状与隐伏斑状花岗岩 体关系密切,斑状花岗岩体是控矿的主要因素之一。 剖面上矿体位于隐伏斑状花岗岩体上部,据现 有钻孔揭露资料,矿化较好区段的底板位置一般位 于隐伏岩体顶面以上0~100 nl;平面上矿体位于以 60 ZK88孔为中心长半径1 500 m、短半径800 ITI的椭 圆形范围内。 矿化与赋矿岩石的破碎、裂隙发育程度有关。 成矿前裂隙及成矿期裂隙的发育程度、规模直 接决定着各种脉体的规模及充填密度,也决定着矿 体的品位及厚度。大的断层带附近岩石破碎、裂隙 发育,易于各种含矿脉体充填,靠近断层带的钻孔往 往具较强、较连续的矿化。成矿期生成的微裂隙为 金属矿物充填提供了直接场所。斑状花岗岩上侵时 引起的张裂隙和冷却过程中产生的冷缩裂隙及破碎 也是成矿的有利因素 J。因此裂隙构造是控矿另 一主要因素。 3.2找矿标志 (1)地貌标志:东戈壁钼矿产于下石炭统雅满 苏组一套浅变质碎屑岩中。地貌上钼矿体产出部位 因石英脉的大量发育而呈灰白色,且因硅化作用强 耐风化地势比无矿地带高10~30 In,特征明显。 (2)岩石标志:东戈壁钼矿的赋矿岩石为石英 脉、钾长石一石英脉发育的变质砂岩、变质泥质砂 岩一砂质泥岩、变质泥岩,并构成石英脉密集分布 区。因成矿期伴有黑云母化岩石呈深灰色,无矿地 带岩石呈浅灰色。 (3)地球化学标志:区域化探成果显示东戈壁 钼矿普查区是一个以Mo、W、Bi为主的元素异常,元 素组合为Bi、W、Mo、B、F、Li、Sb、Zn等,由内向外 Mo、Bi、W、B、F有清楚的组份分带。Bi、W、Mo、B元 素有浓集中心,浓集分带和组份分带比较清楚。 4结语 东戈壁钼矿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已经形成了 一定规模的工业钼矿体,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矿 床为斑岩型钼矿床,成矿与隐伏斑状花岗岩体和赋 矿岩石的裂隙构造关系密切。运用岩石地球化学测 量配合地质手段寻找隐伏矿体是快速有效的方法, 以Bi、Pb、W、Mo为主的组合异常指示钼矿体赋存 部位,异常为矿致异常,是矿区找矿的重点区域。 参考文献 [1] 河南省第二地质勘查院.新疆哈密市东戈壁矿区钼矿详查报 告[R].许昌: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勘查院, 20l0. [2] 新疆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1:20万图兹雷克幅地球化学测量 报告[R].哈密:新疆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1988. [3] 袁见齐,朱上庆,翟裕生,等.矿床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85. (收稿日期201 l一06—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