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工商企业管理(0605—4) 二、入学要求
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或者具有同等学历的返乡农民工、青年农民、企业在职职工、退役士兵、进城农民工以及下岗职工等,年龄一般在4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
三、学习形式与学制 1、学习方式:
(1)按照省市教育部门有关要求,学校通过学分制、业余学习、网络授课、统一函授和培训等多种方式实施教学,允许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
(2)文化基础课学习以学生自学与网络课程相结合,专业技能培训以学校统一集训为主。
(3)参加学习的员工在不影响日常生产与工作的前提下,由学校根据专业情况和学生的实际工作情况,合理安排集中学习时间,确保学生学习工作两不误。
2、学制:以学期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学期为3年。 四、职业面向
序号 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 发证机关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1 大中小型工商企业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部门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分析解决企业实际经济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本专业造就新世纪工商企业发展需要的基础扎实、适应性强的工商管理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岗位知识和职业能力:
1.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具备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作风严谨、吃苦耐劳的工作素养。
(3)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能够快速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
(4)奋发向上,具有开拓创业的精神。 2.岗位知识
(1)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基本理论。
(2)掌握个人与团队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等企业管理知识。
(3)掌握公共关系、秘书理论与实务等基础知识。 (4)掌握会计电算化、出纳、市场营销等相关知识。 (5)掌握生产管理、物流管理、项目管理等相关知识。 (6)掌握商务谈判、职场礼仪等职业知识。 2.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的、新技能的学习能力。
(2)熟悉企业战略与制度,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具备较强的文字写作与人际沟通的能力。 (4)熟悉市场需求和企业经营战略,能从事企业营销和售后工服务工作。
(5)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
(6)对基本的计算机办公软件有熟练操作的能力。 (7)熟悉企业招聘与配置、激励、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人事制度,能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8)熟悉企业生产管理制度,能从事企业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工作。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 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毕业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程
参考 学时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1 语文 依据《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72 2 历史 依据《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72 中国特色社3 会主义 职业道德与4 法治 依据《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36 依据《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36 (二)专业(技能)课程 1. 专业核心课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参考学时 掌握经济学基础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对当代经济学基本内容有较为全面和系统的了解,能够结合实1 经济学基础 际分析与应用,为以后的其他课程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使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 通过本课学习,理、基本职能与方法,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2 管理学基础 握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和设计、员工招聘与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 理诊断的系列知识,培养学生确立科学的管理概念。熟悉常用的商务语言和用法,掌握商务英语口语交流的基本技能,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英语口语表达3 商务英语 的逻辑性、叙述的连贯性和语言运用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在具体的商务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侧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以企业的时长营销活动过程为导向,要求学生对将要就业的行业企业进行市场调研,形成感知认识,学会企业营销策略分析,赏析成功的营销策划方案,4 市场营销学 模拟演练商品推介,训练销售沟通技巧,学会分析设计小的促销活动,懂得建立渠道优势,能够进行客户关系管理,重视营销人员的自我素质的修炼,树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营销核心理念。 68 48 80 48 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商务模式和支撑技术。培养学生放入创新意识和电子商务活动的策划能5 电子商务概论 力,并且了解新技术背景下的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和新的商务模式。理解电子商务是如何改变企业业务过程的。 了解统计学基本原理,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做好定量分析。用统计学的知识6 统计学 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技能,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类问题的实证研究、科学决策和经济管理的需要,同时,也为学习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学科奠定基础。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和中国政府的基本知识,熟悉我国政府工作基本原则、方针、政策和法律,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7 行政管理 力与较好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并具备进一步学习深造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素养。能够胜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中从事行政管理、行政指导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64 64 48 掌握生产运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树立现代生产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概念和观念,掌握生产计划的制定方法和项目8 理 64 管理中的网络计划技术、直方图、控制图的应用等,了解新型生产管理方法和技术。 掌握物流管理学的全貌、发展过程和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同时还要掌握80年代中期以来新的物流学理论与方法,掌握现代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初步具备物流规划和设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物流管理素质。 64 物流与供应链9 管理 2.专业(技能)方向课:人力资源管理实务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正确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性质,任务及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体系,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学会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方法。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做出贡献。 参考学时 人力资源管理1 实务 36 3.综合实训
综合实训包括教学见习及综合技能训练。教学见习旨在
使学生熟悉企业工作内容。综合技能训练旨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基本理论知识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 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
4.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在确保学生实习总数的同时,保证实习岗位与本专业面向的岗位群一致, 并覆盖执业准入标准的内容。
毕业实习主要安排在各种类型的大中小型企业中进行实习工作。实习主要内容包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财务管理、成本管理、生产与组织管理等。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教学进程表
每学年为40周,其中教学时间36周,活动和机动为4周(含复习考试)。
教学计划安排表
课 程 序类 号 别 总 学 时 理 论 学 时 72 72 实 践 学 时 0 0 学年及学期分配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 √ 2 3 √ 4 5 6 课程名称 课基础1 语文 公共2 历史 72 72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6 36 216 48 80 48 68 48 64 64 64 64 36 584 800 200 1000 36 36 216 30 32 48 48 28 44 44 64 64 36 0 0 0 18 48 0 20 20 20 20 0 0 0 72 √ √ √ 36 √ √ √ 72 √ √ √ 36 √ √ √ 0 0 √ 0 0 √ 4 职业道德与法治 小 计 5 经济学基础 6 管理学基础 7 商务英语 8 市场营销学 专业9 电子商务管理 核心10 统计学 课 11 行政管理 12 生产与运作管理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实14 务 13 小 计 实15 企业实践 践16 毕业实习 实习 小 计 合 计 专业技能课 438 146 128 164 128 164 0 0 0 800 200 √ √ √ √ 1000 200 200 200 200 100 100 1800 654 1146 400 400 400 400 100 100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我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专业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现配备具有相关专业的专职教师15人,
其中中级职称以上专职教师1人,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2人,教师团队专业精干,师德品行良好,熟知本专业课程,具备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和实施的能力。
(二)教学设施
本专业配备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一)校内实训实习室
我校现设有会计与财务管理、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商务谈判等实训实习室。能够支持本专业技能课“理实一体化”的教学需要,供学生实实训。
(二)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现已经建立满足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训要求,与学生规模相适应的、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分为教学见习基地和毕业实习基地两类。通过校企合作模式,现设立本专业校外实训基地2处。
(三)教学资源
教材选用必须参照大纲要求和规定,选用“人社版教材”。德育课和文化基础课必须选用国家规划教材,专业课要坚持国家“人社版教材”优先、兼顾各专业课教材开发与建设的实际,适当考虑其他推荐教材。
(四)教学方法
教学管理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教学管理方式。要有一
定的规范性和灵活性,合理调配教师、实训室和实训场地等教学资源,喂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如:进行任务驱动授课,设置项目情景练习和加入案例的分析等。这样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职业技能课程,培养工商管理企业的专业素质,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
(五)学习评价
教学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即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学业考核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 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注意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评价, 重视毕业生跟踪评价。
对学生进行职业综合能力评价,评价内容应涵盖情感态度、职业行为、知识点掌握、技能熟练程度和完成任务情况等。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知识在实践中运用与解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
(六)质量管理
在质量保障体系下,以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统筹考虑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主要因素,结合教学诊断与改进、
质量年报等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和各环节的教学质量管理活动,逐步形成了任务、职责、权限明确,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有机整体。
九、毕业要求
1.课程要求: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前修完大纲规定的全部课程,并达到合格,方可毕业。
2.符合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中的相关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