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5课《凤仙花的一生》教案教学设计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5课《凤仙花的一生》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组织学生亲历了播下一粒种子长出一株植物结出多粒种子这个过程,认识一粒种子长出多粒种子,较好地理解植物“繁殖”的意义。

2、 整理记录资料,形成新的认识。知道凤仙花的生长周期、植株特点、身体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初步学会用事实、数据进行说明。

3、 引领学生用观察凤仙花的经验,观察周围的各种植物。 【教学准备】:

生长阶段的凤仙花植物图、长着果实的凤仙花植株。 【教学过程】: 一、估算种子的活动。

1、谈话:轻轻捏一颗已经成熟的凤仙花果实,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

2、根据各组种的凤仙花分组进行整理、分析。

数一数这个果实里有多少粒种子。数一数花苗上已经开裂了的果实、已经接近成熟的果实和将要长成的果实,共有多少个。推算由一粒种子长出了多少粒种子。

3、要求学生回家对自己的凤仙花作估算,并记入科学文件夹。

二、整理、分析事实、数据。

1、提问:凤仙花的生长经历了哪些过程? 2、分组讨论。

3、 集体交流汇报,师生共同小结凤仙花的生长过程经历了哪些阶段。

4、 明确了生长过程,再按记录的日期计算天数。(告诉学生4、5、6月份的天数,由学生计算。)

5、 画折线图,分析数据。

A、教师介绍画折线图的方法:1)对照高度标尺,在竖线上用粗线画出各周苗的高度。

2)用红线把各周苗的高度线连接起来。 B、学生绘制折线图。(根据记录结果)。

C、分析数据:1)凤仙花哪一段时间生长的最快? 2)长出花蕾以后不再长高与什么有关? 6、小结凤仙花的身体有哪几个部分。 三、学生阅读“阅读与拓展”。 1、学生阅读。

2、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共同讨论。

四、 思考:我们是怎样认识凤仙花的,是怎样获得这些科学知识的?

五、 课外活动:用观察凤仙花的方法,观察周围的植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