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IFI1'11点分祈IJU■,-,■I呷 I 关于大学生去基层就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_王亦晨苏静燕山大学 [摘要]本文对大学生到村任职政策、就业问题和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对大学生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必然性、 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就业新农村建设 据政府公布的数字显示,2004年至今我国大学毕业生平均就 民科学文化素质上来。 业率在70%左右,按照教育部对“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700万 第一,大学生村官可带去新的思想观念。大学生村官年纪轻、 名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的预测,在此阶段将有近81O万 的大学生不能实现就业。此外,大学毕业生期望的就业区域集中在 各省省会和东南沿海城市,在就业岗位上对外企、国企、政府公务 员等性质的岗位期望值颇高。就业区域与就业领域的狭窄增加了大 学生的就业压力。近年来,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毕业生的 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重。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响亮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 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个论断科学地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十分令人鼓舞。同时,新农村建设给大学毕 业生就业提供了一条广阔的路子。 一、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形势分析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生产发 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但从当 前情况看,农村由于受资金、人才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发展还相对 缓慢。 ‘硬”项目的建设,而对于用于启迪智慧、开发潜能、教授 技能的教育和培训等人才资源开发的‘软”项目则重视不够。建设 新农村光靠农民本身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众多领域专门人才的智力 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都需要高级专门人才。如果每个自然 村每年吸引2名高级专门人才,则全国农村每年需要上百万的高级 专门人才。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提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 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战略任务。南此可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根本问 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没有 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圈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 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作为与农 业、农村、农民联系最为紧密的高等农业教育,必须树立为新农村 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积极努力地探索高等农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 设的方法途径,这对进~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 农业现代化道路、加速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 要政策有利、机制灵活、渠道畅通,每年上百万的大学生投身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全能找到利益的均衡点和施展才华的平台,实现 就业与新农村建设的双赢。 二、大学生扎根农村的现实意义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 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 才、引智战略的策划与实施者的各级领导和部门,要从根本上转变 和更新观念,充分认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理念,做到 对于“知识”和“人才”的真正尊重。大学生基层就业担任村官, 可为新农村建设更新思想观念、增强执政水平、提供技术支持,为 新农村建设注入生机与活力。带领农民走“科教兴农,人才强农” 之路,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 有知识、有文化、思想解放、头脑灵活,充实到村级干部队伍后, 可优化村级领导班子的年龄层次和知识结构,开拓农民视野,转变 农民思想观念。 第二,大学生村官可提高村务工作水平,增强基层组织执政能 力。当代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较高,民主法制意识较强,思想观念 先进,文化知识丰富,可运用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处理农村事 务,以崭新的视角,科学合理地制定村里的各项建设规划,将自己 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到村务管理的实践中,提升农村干部的整体素 质,增强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 第三,大学生村官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及 二、三产业,关键是人才。大学生村官学有所长,能够在技术、信 息、教育、卫生等方面为农村发展提供最现实的服务,可结合当地 特色,引进或创办各类致富项目,带动本村农民走上共同致富的道 路。 第四,大学生村官是国家培养造就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的有效途 径。大学生基层就业担任村官,在复杂的基层环境中工作,零距离 地接触普通群众,长期一起生活和工作,能够培养他们与人民群众 的深厚感情和血肉联系。从他们中选调干部进入党政机关,在制定 政策、开展工作的时候,就能够更了解实情,更符合实际。因此, 大学生基层就业担任村官,是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 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的有效途径。 三、大学生到基层工作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 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据有关统计,2001年~2006年全国高校毕 业生分别为1 15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413万人。 相应地,当年未就业人数分别为34万、37万、52万、69万、79万 人,2006年超过10O万人。另据资料统计,2005年我国大学毕业生 的总就业率是73%左右。近几年,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 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重。而目前我国共有72 3万个行政 村,按照2010年突破65万名大学生到农村任职的预计,加之岗位 的合理流动,大学生村官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解决大学生就业 的有效切入点和突破gl。 参考文献: }11李占廷:关于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扩大就业途径的思考 2009(03) 【2 J李庆波:对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担任村官的思考2()()8 (O9) f3】翟书斌.刘军铭:大学生村官一一新农村建设的内发核心力 2007(06) 【4】林金贵:谈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就业的和谐关系2009 (06) 《商场现代化》2010年10R f中旬刊J总第6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