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浅谈数字绘画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张大羽(贵州省贵阳学院美术系550005) 摘要:数字绘画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门类,发展十分迅速。在 取得的成功,促进了数字绘画在观念、创作技法以及绘画工具的 这个“全新”的艺术时代中,数字绘画首当其冲,在表现形式和艺术 使用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和升级。进入21世纪之后全球经济的高速 观念方面均有别于传统绘画,为绘画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这门崭新 发展加速了消费时代的来临,商业设计的门类划分得以细化,偏 的“数字化”绘画形式已经引起了艺术家和绘画爱好者的广泛关注。 重商业用途的数字绘画与商业设计结合得更加紧密,从模拟手绘 数字绘画将在未来的商业设计和绘画艺术领域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 商业性和艺术性是数字绘画未来发展必须兼顾的两个方面。数字绘画 风格的商业海报到家居设计的效果图,从动画创作中的原画与故 事板到服装设计的创意手稿。短短五六十年中,数字绘画所涉及 在商业设计中的应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并在某些设计领域起着不 可替代的作用,但就其作为绘画艺术本身来讲, “绘画性”和“艺术 性”的不足,缺乏原创性,过于商业化,是目前数字绘画面临的主要 问题。 关键词:数字绘画;传统绘画;数字技术;商业设计 “就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语言也总 是随着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 来,数字应用技术的出现、成熟,更为我们带来传统思维难以企 及的表现形式,压感笔、三维扫描、动态传感……这一切宣告了 艺术表现语言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在这个“全新的艺 术时代”中,数字绘画首当其冲,在表现形式和艺术观念方面均 有别于传统绘画,为绘画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这门崭新的“数 字化”绘画形式已经引起了艺术家和绘画爱好者的广泛关注。 数字绘画又称“数码绘画”、“无纸绘画”,是指创作者 主要借助计算机完成的数字化绘画作品。数字绘画涵盖的范围很 广,一般分为偏重纯艺术性的数字绘画和偏重商业性的绘画两 种,后者主要包括商业插画,动画与游戏设计的原画、分镜头脚 本(故事板),服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效果图等等。数字绘画 已经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通过网络、书籍、影视等传播 媒介,随处可见的不同风格的数字绘画作品,以时尚前卫的绘画 理念和强烈夸张的视觉效果迅速得到了年轻群体的欢迎。 数字绘画的产生距今不过是五六十年的时间,相比于15世 纪便出现了的传统油画,这短短的几十年显得微不足道,但数码 绘画发展速度之快、势头之猛,是早期的数字艺术创作者们所始 料不及的。从2O世纪5O年代第一台图形显示器问世,f160年代初 大多数计算机图形设计相关辅助设备(绘图仪、数位板、压感 笔、彩色显示器)的出现,计算机内存容量,CPU运算速度成百 倍的提高和性能价格比的大幅度改善,各类不同型号的图形输入 输出装置和各种不同应用器的图形软件系统应运而生,为电子计 算机图形的应用和普及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此时,并没有所谓 的数字绘画说,数字技术的兴起与发展,完全是为了对计算机技 术无限潜能的探寻和开发。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数字绘画逐 渐崭露头角,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它的起源可以呗追溯至 1952年,据相关资料记载,美国人本・拉普斯基用一种类似计算 机的电子设备和一种电子阴极管示波器创作了他的一件呗称为 “Electronic Abstractions”的作品,四年之后,他有创作了 一种彩色图像。同年,Herbert W.Franke在Vienna ̄rJ作了具 有艺术意味的示波图。但足他们的作品还不能完全被称为数字 绘画,因为他们的创作目的更偏向于计算机领域的科学试验。 人们比较公认的最早使用计算机绘画的人是K.A1 Seben和w. Fetter,1960年他们在德国进行的绘画探索颇受世人关注。但使 用计算机绘制出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绘画作品却是五年之后的事情 了。1965年,不同国家的好几位艺术家分别独立完成了各自的数 字绘画作品,他们是Frieder Nakc和Georg Nees(德国),A. Michael Noll,K.C.Knowlton,B.Julesz(美国)。随看他 们作品的问世并取得了成功,数字绘画便登上了艺术史的舞台, 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不断获得突飞猛 进的发展。 随着绘画技法和绘画风格的逐渐成熟,数字绘画由早期的实 验性创作走向了商业领域并与商业设计逐渐融合在一起,巾于其 不同于手绘作品的崭新视觉效果和流通传播的便捷性,以及低成 本高效率,很快便得到了设计界人士们的热捧。在商业设计领域 己 的领域,涵盖的创作范围,令传统艺术望其项背。 与当代艺术作品更多的强调观念和主观的精神世界不同, 数字绘画艺术家似乎对探寻数字绘画技巧和丰富的表现力更有兴 趣,他们可以不受绘画媒介和工具的限制,最大限度的强化作品 令人惊叹的艺术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在传统绘画领域,绘画媒 介和工具材料的限制使得不同门类的艺术家们都不约而同的致力 于各自画种所独有的绘画语言的使用,例如油画的肌理和色彩, 中国画的笔墨韵味,水彩画的水性与通透等等。但对于数字绘画 领域来说,艺术家却可以完全抛开绘画门类的概念,一张数字作 品可以集众多绘画表现形式和技法于一身,这种绘画语言的自由 性决定了数字绘画必将呈现出丰富多变的视觉样式。此外,由于 数字绘画领域内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和作品并不多,从严格意义 上讲相对成熟的数字绘画风格并没有形成,从而为众多年轻的数 字艺术家们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越来越多的具有深厚 传统艺术底蕴的艺术家们拿起了压感笔,在电脑屏幕上继续着他 们的艺术探索。大批由传统绘画转向数字绘画的艺术家和爱好者 们的大量艺术实践,确保了数字绘画的艺术性和绘画性得以进一 步发展。 在肯定数字绘画的发展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作为绘 画门类的一种,数字绘画在商业设计中的如鱼得水只能说明其长 于传统绘画的某些优势,并不能代表其在艺术方面的最高成就。 “在经历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之后,艺术形式多样丰富,花 样层出不穷,新媒体、新技术,不断刺激人们的神经,当今视觉 艺术真正的走进了一个多元化的格局,上世纪9O年代以来几乎在 全世界各地的现代艺术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以数字媒体为基础的艺 术样式。” 多媒体影像、数字摄影、交互艺术为首的数字艺术 已经成了当今艺术界最热门的话题,但字绘画作为数字艺术的一 种,其本身赖以生存的商业性以及与传统绘画过多的相似性从某 种意义上讲限制了其自身发展。时至今日,数字绘画更多的仍是 为商业设计服务,作为商业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出现,而以“艺 术”为目的,成功表现艺术家丰观创作意图的优秀数字绘画作品 并不多,这不能不说是数字艺术界的一个遗憾。 放眼21世纪,数字绘画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 方面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数字作品的“纯艺术” 性也在不断提高。作为绘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与传统绘画 所遭遇到的“瓶颈”不同,数字绘画正处于高速的、跨越式发展 过程当中。尽管其 “绘画性”和“原创性”与传统绘画相比仍 显不足,这也正是目前数字绘画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但我 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数字绘画作品将同传统绘画作品一 样,走进艺术展览馆和画廊,美化生活、启发灵感。 注释 ①毛小龙数码人体表现.2()03,1()月版.SSID:111()1306,超星数字图书 馆网p2. ②林华.电子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史话《装饰》.1996,1. ③廖祥忠.数字艺术论冲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p122. ④王利敏,吴学夫数字化与现代艺术中国广播出版社2006.p8. 参考文献 [1】廖祥忠数字艺术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2]许鹏,陆达,等新媒体艺术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林韬.数码绘画艺术.重庆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