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2ol1-#-g45. ̄考试周刊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SnK,q业教育发展的 几点思 考 莫子祺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广西南宁摘 要: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辅相成,各有自己的特 色和侧重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种种问题,我们需要不断 寻找新办法、新途径来解决,尤其是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 问题背景 中国人口众多,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4。前些年因为中学 一530008) 、生过多,而高等教育资源有限,不能满足所有学生接受高等教 育的需求,于是出现了“干军万马挤过独木桥”的现象,而挤过 “独木桥”的毕竟是少数。近年来,国家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 资,各高校纷纷扩招。升学率总体达到5O%以上。然而仍有不 少学子未能进入高等院校接受高等教育。此外,近几年还出现 了这样一种怪现象:一方面,大学生毕业出来却找不到工作。 于是“读书无用论”又慢慢抬头。另一方面,在大批大学毕业生 找不到工作的同时,社会上某些特殊技工岗位却难觅人才,有 的企业提出年薪十万甚至几十万却无人应聘。如何解决上述 矛盾和问题?我作了以下几点思考。 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日本教育的特色之一就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13本是一个自然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这个无情的现实 逼着日本人更重视开发“头脑资源”。职业教育能将科学技术 与现实生产力结合起来,使科技成果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因 而备受日本重视。日本认为职业教育是开启民智、发展社会生 产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并在中等、高等教育阶段的条款 中明确了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从政府到民间、从学校到 企业、从雇主到雇员,都将职业教育提高到国家振兴的高度, 并主动结合本国的经济现实及发展趋势,制定职业教育的阶 段性目标,从而为制造业提供了一支高素质的劳动力大军,进 而为本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① 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有三大好处:第一,能促进我国经 济快速发展。职业教育把“学”与“用”紧密结合起来,为“用”而 “学”,大大缩短了科学技术与现实生产力相结合的周期,使科 技成果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因而成为发展社会生产最直接、 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大力发展及普及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劳 动生产率,从而大大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二,能拓宽 学习和就业的道路.解决我国人口众多与高等教育资源有限 之间的矛盾,分流高等教育的压力。一部分人选择了职业教 育.而不去与“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可以大大分流高等教 育的压力。第三。可以缓解社会需求与大学生就业难之间的矛 盾。目前,在太批大学毕业就业难的同时,有些特殊技工岗位 却难觅人才,有的企业提出午薪十万甚至几十万仍却无人应 聘。职业教育是根据社会和企业的某种工作需要而设置的,有 的是企业直接委托学校培训。大大减少了学习的盲目性。因而 学成之后容易找到相应的工作。近年来,职业学校、技工学校 循环的过程、受精过程、尿的形成、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 心率的影响这类微观动态的现象,也都可以借助课件呈现给 学生。 总之,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实效性的方法多种多样,有 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生物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探 索.在模仿的基础上比较,在比较的基础上改进,在改进的基 础上创新。 184 逐渐热门,学子们不再唯大学马首是瞻了。这是职业教育逐渐 兴起的表现。但这仍远远不够,我国的现实国情仍需要我们下 大力气大规模地发展职业教育.树立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同 等重要的观念,这就需要我国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 三、高等教育仍需进一步完善 我国的高等教育相对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来说已经较为 合理,但仍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 (一)高考及其评价制度问题。中国教育评价制度是整个 教育的龙头,牵引和制约着整个教育的发展。中国教育以考 试分数为考核标准的单一评价制度,导致我国初等、中等教 育的部分畸形发展,如高分低能,德育和体育一定程度上的 失衡,性教育和法纪教育仍较欠缺,网络陷阱问题突出,扼杀 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实际操作、生存 技能教育和锻炼的机会。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在高考评 价方面引入思想品德、创新能力、技能特长等方面的考核,把 考核标准改为基础文化分、综合素质分、个人特长分三大方 面.高校可以参考学生的基础文化水平、综合素质和个人特 长来录取新生。只有这样,才能抛开分数至上的思想,扭转我 国初等、中等教育畸形发展的局面,真正重视学生在其他方 面的锻炼和发展。 (二)部分学子经济困难问题。现在国家已经加大对初等 教育的投资,在各乡镇村免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一点受到 国民的一致欢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整体国民素质。然 而,我国仍有不少贫困人口,部分贫困学子辛辛苦苦,十年寒 窗苦读。最终考上了大学,却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顺利就读。 现在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主要是靠企业和个人捐款、国家助 学贷款、学校奖学金和助学金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部 分学子的上学经费问题。然而,企业和个人捐款只能解决极少 数贫困学子的上学经费,而国家助学贷款、学校奖学金和助学 金毕竟名额和金额都有限,况且常常出现政策宣传不到位、手 续办理不及时、相关单位职责不明确等情况,仍有许多贫困家 长和学子为学费问题一筹莫展 这一问题广泛而棘手,我们同 样应通过多个渠道来解决:第一,继续大力鼓励企业与个人积 极捐款.通过“一帮一”的方式解决部分学子的上学费用。第 二.对贫困学子减免学费。贫困学子应在开学时填写贫困学生 学费减免申请书,学校层层把关,实际考核,最终决定给予减 或免。日本的人均公共教育经费是世界上最高的,达1203美 元/人/年 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日本学校采取了按家长的收人 情况收取费用的方式,即高收人家庭缴纳较高的学费,低收人 家庭缴纳较低的学费.经济困难的家庭可以申请减免学费,体 现了一种教育平等的精神。@日本的这 漱法菲游艟得我∞学 习。第三,学校要努力为在校贫困学子提供勤工勖学、校外兼 职打工的机会,让贫困学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取一定的报 酬.解决生活费甚至学费问题。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目前,由于各高校扩招,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生物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2:2. [2]丁远毅,张贤荣.实验必备:初中生物生物探究实验 (最新版)[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 [3]施忆.初中生物(新课标新实验)[M].杭州:浙江科学 技术出版社.2004. l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策略研究 曾勇民 刘 欣 (1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经贸外国语学院; 2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浙江东阳摘要:当前.高职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高职教育  322100) 1.3培训缺乏针对性。 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而要完 成这个使命.提高高职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水平至关重要。 本文针对当前高职教师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校 本培训策略。混合学习这种培训模式吸取了传统的课堂教学 和现代的网络教学的优势和特点,将两者有机地整合为一种 更有效的模式.目的是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绩效。 关键词:教育技术能力 混合学习原理 校本培韧I策略 1.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现状 高职教师学科差异性明显,教育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加之 教学任务相对较重,还有许多教师要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而 这些问题在当前的培训过程中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 从高职教师的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出发,缺乏系统的有针对 的培训课程设计。这样进行的培训也就只能是无的放矢,达不 到培训目的。 1.4培训评价体系不完善。 当前.教育技术培训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已经全面开展, 许多高职院校的培训都在自行探索,培训方式各有不同,培训 质量和效果也参差不齐。我们通过调查和文献研究发现,虽然 高职院校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培训的 实践来看,仍存在不少问题。 1.1培训模式落后、单一.培训目标不明确 现在大多高职院校的培训模式还主要采用面对面、分阶 段的课堂讲授方式,忽视了教师在培训中的主体地位。并且在 培训过程中缺乏受训教师和培训教师的互动,只是简单地传 授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讲授大量的学习内容.没有设计教学 互动环节使受训教师广泛参与,造成受训教师难以消化所学 知识并提高相关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目标也不够明确,往往 只是执行上级部门的要求,或者干脆生搬硬套其他地区的教 师培训模式 1.2培训课程内容多.培训时间短.培训效率不高。 由于培训课程内容多,培训时间短。导致受训教师难以 消化吸收所学知识,更难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培训效 率不高 现行培训中的评价主要局限在最终的总结性评价.忽视 过程评价.评价手段单一,较多采取闭卷理论考试的方法.以 考试成绩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忽视教育技术培训的最终目的 是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导致培训大多流于形式,受训教 师在培训过程中的学习缺乏主动性 以上存在的问题影响了教育技术培训的效果.应采取积 极措施加以解决,尤其应重视培训方法与策略的研究.这是影 响培训质量最重要的因素。而任何一种单一的培训模式都存 在优势和不足之处,单纯地应用一种模式难以取得最佳效果。 本文针对高职教师的特点,构建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校 本培训策略,更有效地提高高职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促进高 职教师在知识构建、协作学习和交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 多媒体教学设备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 2.混合学习原理 美国柯蒂斯邦克教授认为:“混合学习是面对面教学和 计算机辅助在线学习的结合(a Combination of Face—to—face Instruction with 0nline Learning)。”李克东教授认为“混合学习 (Blended Learning)是人们对网络学习(e—Learning)进行反思 后,出现在教育领域,尤其是教育技术领域较为流行的一个术 语,其主要思想是把面对面(Face—tO—Face)教学和在线(On. 实际工作能力。兼职或实习期间,指导老师随时给予相关指 导。最后,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可以根据双方意愿进行正式签 约或解除实习关系。这等于在用人单位与求职者之间提前进 行招聘与应聘,这比毕业期的即性招聘有着更大的弹性和自 主选择性。第五,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社会在资金、政 策、经验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这一点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 段,需要不断完善。 总之,国家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 务,尤其是高等教育,它是学生跨进社会的直接前期准备,所 以,我们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我们的高等教育. 同时还要下大力气发展职业教育,以促进我国经济更快更好 地发展 注释: 学内容相似,培养出来的“人才”没有个性.而社会提供的岗位 有限,需求多样化,于是逐渐出现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某些高 薪岗位却难觅人才的问题。这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又一大 难题。解决这一难题,办法有五:第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 点在前面已说过,不再重复。第二,教育主管部门应把办学 主权下放给学校,让学校根据社会需求灵活办学。学校应根据 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和课程,实行较有伸缩性的3—6年学制,实 行学分制度.修满学分可以提前毕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 费。第三,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企业给学校提供部分资金,实 践场所,学校按照企业要求培训人才。学习期间,企业可以派 相关人员到学校上课,学生也可以根据需要到企业实习实践, 相关企业人员和学校教师进行跟踪指导、培训,这样的培养方 式贴近社会、贴近实际,可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实现校、企“双 赢”。第四,大力扩展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在英国做得最 好,l6—24岁的青年在学习之余,到工商企业当学徒,时间可 长达l8~24个月,边工作,边学习,既可以获得职业资格等级 证书,又可以获得一定的工作报酬。学徒结束后,可以根据双 方的意愿选择留下.或选择新的工作岗位,或进入高等教育机 构继续深造。 骥国的这一做法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大学最后 两年,如果高校尽量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以部分报酬的 形式提前进入社会、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实习、打工,时限不 定,为1~6个月甚至更长.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还 有欠缺而及时补回来。也让企业单位随时考核和培养学生的 一一①齐欣,赵田峰.中国教育调查.九州出版社,2005.1:270. ②齐欣,赵田峰.中国教育调查.九州出版社,2005.1:268. ③齐欣,赵田峰.中国教育调查.九州出版社,2005.1:259. 参考文献: [1]齐欣,赵田峰.中国教育调查[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5.1. [2]吕红.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对比与分析[J].职 业教育研究,2005,(10). 18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