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尚图文制作整理
生态系统的专题练习题(一)
1.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请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城市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生物圈 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
A.微山湖 B.微山湖的所有植物 C.微山湖的所有动物 D.微山湖的所有生物
3.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缺少生产者 C.没有消费者 D.分解者很少
4.温暖多雨的三四月是野生毒蘑菇——白毒伞生长的季节,下过雨的草丛中、树林里随处可见它的踪影。白毒伞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劳动者
5.下列食物链可以正确反映生物之间关系的是 ( ) A.狐→兔→草 B.草→兔→狐 C.阳光→草→兔→狐 D.阳光→草→兔→鹰
6.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 A. 青蛙→螟虫→水稻 B. 水稻→螟虫→青蛙 C. 大鱼→小鱼→虾米 D. 虾米→小鱼→大鱼
鼎尚图文
7.1935年澳大利亚为控制甘蔗害虫而引入的有毒蔗蟾如今已成为新的生物灾难。面对泛滥的蔗蟾,科学家打算利用与蔗蟾活动时间不同的食肉蚁来控制蔗蟾数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蔗蟾之所以能大量繁殖,是因为食物丰富、天敌较少 B.蔗蟾泛滥成灾表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C.从生态系统角度分析,食肉蚁是一种分解者 D.蔗蟾泛滥成灾警示我们要按自然规律办事
8.在草→蝗虫→青蛙组成的食物链中,若青蛙的体重增加10克,则最少需消耗蝗虫 A.25克 B.50克 C.100克 D.125克
9.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没有画出的生物成分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生产者和消费者
10.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
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2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A.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C.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图2 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11.下面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由 条食物链组成。
(2)鹰和蛇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种是捕食关系,另一种是 关系。 (3)正常情况下,该食物网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
鼎尚图文
(4)该食物网中标明的所有生物和 一起,构成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 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选取学校附近鱼塘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进行了研究:一是对它们消化道内食物的组成进行分析;二是请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的两种主要污染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见下表:
生物种类 消化道内食物组成 汞 A 小鱼 水蚤 0 B 河蚌 水蚤、小球藻 5 C D 水蚤 大鱼 小球藻 小鱼 8 E 小球藻 ∕ 3 5 5 715 96 257 1千克体重污染物含量 (毫克) 某种杀虫剂 31 (1)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以食物网形式表示5种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以A、B、C、D、E代表5种生物)
(2)分析表格中关于“汞”和“某种杀虫剂”的数据,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3. 蛇是田鼠的天敌,是农田作物的卫士。上世纪末期,一些地区的人们以蛇等野生动物作为餐桌上的美食。由于过度捕杀,蛇等野生动物的数量锐减,致使农业生产因鼠害而减产。下表是当地有关田鼠和蛇相对数量的部分调查数据。请回答有关问题:
鼎尚图文
199年 份 8年 鼠数(只)∕公顷 蛇数(条)∕公顷 60 40 2000年 未知 20 2002年 未知 10 2004年 未知 20 2006年 未知 30 2008年 60 40 ⑴在鼠害发生的农田生态系统中,其生物成分除包括各种动植物外,还包括________ 。 ⑵当人们大量捕食蛇等野生动物时,农田中田鼠的数量就会失去控制,这说明一种生物的生
存与数量常常会受到其他 的影响。同时也说明农田生态系统平衡的 能力是有限的。
⑶请根据表中数据及生态学原理,在给定的坐标中画出蛇与田鼠各自的数量变化曲线图。 14.下图中,图(一)示某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生物体内的黑点表示难以被生物分解和排出的某些有毒物质;图(二)示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该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B〕水蚤与虾蟹类在结构上均具有相同的特点,被称为 动物;〔C〕是蜻蜓的幼虫,它的发育过程属于 发育。
(2)图(二)中,能够表示食物链中〔D〕小鱼体内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的是 ;图
鼎尚图文
示的五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 。
(3)图(一)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 。
鼎尚图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