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爱弥儿》的作者是( C )。
A、杜威 B、裴斯泰洛奇
C、卢梭
D、洛克
2.标志社会心理学产生的两本社会心理学的书是的作者分别是麦克杜格尔和 。( C ) A、阿德勒 B、弗洛伊德 C、罗斯 D、迪尔凯姆
3.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包括个体的社会化、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的过程、 三个方面。( B )
A、群体的社会化 B、人的社会态度 C、个体的成长 D、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4.工业心理学的代表的科学家是以下哪位?( C )
A、泰勒 B、斯金纳 C、明斯特伯格
D、桑代克
5.霍布斯认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狼和狼之间的关系。要想更好的活下去,就应该 。( C )
A、感化 B、杀戮 C、订立契约 D、建立国家 6.将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说,认为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的人是( D )。 A、迪尔凯姆 B、潘菽 C、吴江霖 D、乔治米德 7.米格拉姆的服从实验为什么会遭到社会的批判?( D ) A、违背伦理 B、抄袭剽窃 C、触犯法律 8.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 C )。 A、利他与侵犯行为 B、人际关系
C、角色扮演
D、不尊重被试者 D、人际沟通
9.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和( C )。 A、特定群体的心理行为 B、社会心理认知
C、应用社会心理学 D、社会组织的心理行为 10.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心理学从 的母体中独立出来。( A ) A、哲学 B、医学 C、生物学 D、文学 11.塔尔德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企图用 的概念来解释社会行为。( C ) A、顺应 B、同化 C、模仿 D、从众
12.我们搞心理测量,第一次测是得到这么一个结果,第二次找差不多同样的类型的人测,得到的结果大不相同。说明( C )。
A、效度不够 B、信度不够 C、信度高 D、效度高 13.我们评判测量工具能不能达到测量目的的指标是( D )。 A、区分度 B、信度 C、难度 D、效度 14.心理学的范式是研究个体,主流研究方法是( B )。 A、调查 B、实验 C、档案分析
D、观察
15.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 和档案研究法。( C ) A、文献法 B、历史研究法 C、访谈法 D、资料分析法 16.心理学实验法的本质是( C )。
A、人的参与 C、为某种目的控制一定的条件
B、有实验目的
D、采用实验的方法
17.心理学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和 。( A )
第1页 共2页
A、现场实验 B、仪器实验 C、外部环境试验 D、情景实验
18.研究某一种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规律最重要的是寻找 。( C ) A、形成过程 B、造成后果 C、产生原因 D、表现形式
19.一个歌星一首歌唱得好,我们就认为他所有歌唱的好,进而认为他满腹经纶,这是 效应。( C )
A、近因 B、晕轮 C、光环 D、首因
20.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有认知者的因素、认知对象的因素和 的因素。( A ) A、认知条件 B、认知内容 C、认知环境 D、认知方式 21.有人在场比独处的时候个人工作效率高,奥尔波特将这种现象称为( D )。 A、他人促进 B、监督效应 C、群体效应 D、社会促进 22.与社会心理学孕育时期相对应的是 阶段。( D ) A、社会实证阶段 B、社会分析学阶段 C、社会经验论阶段 D、社会哲学阶段
23.在社会心理学正式出现之前,人们更多地是用一种 方式来对社会心理现象做研究。( D )
A、哲学思辨 B、实验 C、实证分析 D、经验性描述 24.坐在教室后面对学生课堂活动进行观察的方式是( A )。
A、一般观察 B、有目的式观察 C、情景式观察 D、参与式观察
二、判断题
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2.性别角色社会化即个体在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3.社会态度揭示我们在社会当中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的规律。(√) 4.广告对人的影响就是一个态度改变的过程。(√)
5.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6.相关的事件一定能够揭示因果。(×)
7.社会心理是受文化差异影响的,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所有事情所表现的社会心理都不同。(×) 8.阿西的实验证明所有人都会屈服于群体压力。(×)
9.被研究人员揣摩研究者研究动机的现象被称为研究者倾向。(×) 10.运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可以进行无目的的观察。(×)
11.马基雅维里认为一个好的君主既要勇猛无比有力量,还要狡猾无比像个狐狸一样。(√) 12.中国的荀子和西方的马基雅维利都认为人性本恶。(√)
13.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中国古典心理学都是形成社会心理学的直接来源。(×) 14.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心理学它要研究由诸多个体所构成的群体的心理。(√) 15.戈弗曼的拟剧论讲人生如戏。(√)
16.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第2页 共2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