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SOFT的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设计和分析 设计与研究 基于ANSOFT的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设计和分析 赵伟栋,谢卫,万树春 201306)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摘要:介绍了运用场路结合法设计的20 kW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讨论了不同永磁体材料和转子结 构的区别,运用有限元软件ANSOFT对该电动机的参数进行有限元计算,与磁路法计算的参数进行对 比,并且对该电动机的空载特性、齿槽转矩以及转矩脉动进行分析。 关键词:无刷直流电动机;电磁设计;有限元 0引言 (微型电动机),A=100~300 A/cm(小型电动 机) ,该电机取250 A/cm。 电机的气隙磁密 主要由选用永磁材料的剩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具有运行效率高、调速性 能好以及可靠性高等优点。随着永磁材料、电力电 子器件、微电子器件、变流技术、电机技术、计算技术 余磁密B 决定,初选时可根据永磁材料和磁极结构 选取, 通常为(0.6~0.85)B …。文选用烧结钕 及其控制理论的进步,现代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得 到了很大的发展,使之被广泛地用于机床、汽车、视 听设备、计算机外部设备、医疗和家用电器等领域。 因此,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针 对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磁路法计算准确度不高,目前 采用最多的是场路结合法。 铁硼永磁体,其剩磁B 为1.2 T,所以取气隙磁密为 0.935 T。一般取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极弧系数 =0.6~0.75,这里取0.72。K 为绕组系数,由于设 计的电机采用整距分布绕组,K =— sinf 1 q1 m 上,其中 笔者将运用有限元软件ANSOFT结合磁路法设 计一台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将两种方法的计算结 果进行比较,并且对其进行空载特性分析,另外还验 证了定子斜槽对于抑制齿槽转矩的作用。 1技术指标 l;II 2 4q = ==4; = ̄rp= Ⅳ=15 O,因此 =0.958。 长径比A为电枢计算长度与电枢直径之比,A=z /D。 它的选择与电机性能、重量和成本有密切关系。对 一般小功率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取0.7~1.5 。 这样,通过式(1),可以计算出电枢外径D,又因为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技术参数为:额定功率 20 kw、额定转速3 000 r/min、额定输入直流电压 360 V,转矩类型为恒转矩负载。 电枢计算长度和电枢外径有如下关系:所以,电枢计 算长度为10 em。 (1) 2基于磁路法的无刷直流电动机设计 (2) 2.1 电机主要尺寸的确定 电机的主要尺寸主要包括电枢的外径和电枢铁 2.2永磁体材料和结构 目前电机工业中应用的永磁材料主要是铝镍 心的长度,可以通过式(1)确定。要确定这两个参 数,首先要确定另一些参数。对于连续运行的永磁 无刷直流电动机,一般取线负荷:A=30~100 A/cm 钴、硬磁铁氧体和稀土磁体三大类。铝镍钴永磁体 的主要特点是剩磁高、温度系数低、居里温度高,但 是矫顽力低,抗退磁能力差。铁氧体永磁材料的特 一31一 没汁Lj.研究 上海大中型电机 点是价格低廉、有较高的矫顽力,但磁能积低。 笔者采用烧结钕铁硼永磁体。钕铁硼永磁体磁 性能十分优异,而日.具有高的磁能积、高矫顽力,更 为重要的是它的退磁曲线为直线,回复线与退磁曲 线基本重合。这样,电机的动态工作点就在这条直 线E移动,有很宽的调速范围,不容易去磁。与铁氧 体磁铁相比,要获得相同气隙磁密的话,钕铁硼材料 用造要更少 因此笔者采用表贴式的径向磁路结构,如图l所示。 永磁体之间用隔磁块分开,并且为了在高速转动时 维持永磁体不会被甩出,用紧圈进行固定。 水磁体在转子中的摆放结构也有很多种,主要 有表贴式(见图1)、面包型表贴式、内置切向式和内 置径向式,分别如图2(a)、(b)、(c)、(d)所示。有 学者对相同磁体体积的这四种结构的转子进行了比 较 ,发现表贴式结构的转子气隙磁通密度最大, 图1表贴式转子结构 (b) (C) (d) 图2不同的永磁体摆放结构 2.3 卡II数、槽数和槽形的确定 尤刷直流电动机的相数越多,虽然可以减少一 定的转矩脉动,但是相数增多会增加控制电路的成 本和复杂程度,这里用三相即可。 分然后进行有限元计算。将根据磁路法设计的电机 模型导人到ANSOFI"中建立电动机模型。 3.1参数比较 运用ANSOFI'有限元软件中的RMxprt模块对 笔者设计的电动机的体积不小,对于高速电机 和转子体积比较大的电机中,转子的平衡非常重要。 如果选用偶数槽,对转子的平衡有极大的作用。笔 者采用24槽,并且由于梨形槽比梯形槽槽面积利用 电机进行磁场解析法的计算,将得到的参数值与一E 述基于磁路设计的参数值进行比较。(见表1) 表l 磁路法与有限元法计算出的参数对比 T 率较高,冲模寿命较长,而且槽绝缘的弯曲程度较 小,不易损伤,所以采用梨形槽 、 槽形确定后,要确定其尺寸,首先要确定槽口 宽..槽口宽的选用原则是:槽口宽必须大于单根漆 包线的线径,并应考虑到槽口的槽绝缘厚度。 。 B 0≥r2 +(0.03+0.05)cm (3)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定子轭磁密相对偏大,设计 式中, m为槽口宽;d 为单根漆包线的线径。本设 计导线直径为1.06 mm,槽口宽度为Bm=2.4 mm。 3有限元的计算和分析 ANSOFT能够对建立的电动机模型进行网格剖 合理性还有待提高。另外可以看出,磁路法和有限 元法计算出的参数还是有差距的,有限元法精度更 高,对于磁路法中必须用经验公式计算的参数来说, 用有限元法计算出来的结果比较可靠。 3.2齿槽转矩分析 32一 基于ANSOFT的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设计和分析 设计与研究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齿槽转矩是电枢铁心的齿 槽与转子永磁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磁阻转矩,是引起 无刷直流电动机转矩脉动的一个因素。设计电机的 《 。 齿槽转矩如图3(a)所示,峰值最高为2.575 8 N・m。 根据文献资料,定子斜槽能够有效抑制齿槽转矩,因 此,对已设计出的电机进行优化,将原来的槽改为斜 槽,对于整数槽电机,斜槽角为 j: 0 =360。/Z (4) 改进后的齿槽转矩如图3(b)所示,峰值最高仅 有0.467 3 N・m,明显减小了齿槽转矩,验证了理论。 t}ms (a)窄载电流 g ● Z \ 辞 靶 窜 电角度 (a)优化前的齿槽转矩 t/ms (b)空载转速 图4空载特性 暑 ● Z \ 墼 掘 电角度/。 (b)优化后的齿槽转矩 { n H _ ¨ n ● 图3齿槽转矩 3.3空载特性分析 t/ms (a)优化前的转矩 运用MAXWELL 2D模块的Transient计算器对 该电动机进行瞬态场分析,其空载电枢电流波形以 及转速曲线分别如图4(a)、(b)所示。图4(a)中计 算出空载电枢电流的均方根为0.082 A,空载转速 为3 127.86 r/min。从结果看,空载电流偏大,可见 设汁还不是很合理,有待改进。 3.4转矩脉动分析 该电机的转矩曲线如图5(a)所示,平均转矩 l45.939 N・m,峰值转矩l 64.601 N・m,转矩脉 动l2.8%。而经过斜槽优化后的转矩如图5(b) 田 。 - “ 朋 品 。 。 t/ms (b)优化后的转矩 。 所示,其平均转矩为147.746 N・m,峰值转矩为 1 64.799 N・m,转矩脉动为1 1.5%。 图5转矩脉动 (下转第47页) 一33— 三峡电站700 MW水轮发电机磁极线圈匝间绝缘试验方法 绝缘技术 4试验结果 这5件磁极线圈与铁心脱开后,重新再做冲击耐电 压试验。结果发现波形仍显示存在匝间绝缘缺陷。 转子磁极每台80件,在磁极线圈装配后(环境 通过多次比较试验结果一致,因此可以判定这5件 温度下)逐件进行了绝缘电阻测试、交流阻抗试验 磁极线圈存在匝间绝缘薄弱点缺陷。 及冲击耐电压试验。 将这5件磁极线圈匝问绝缘全部更换。磁极重 绝缘电阻测试时,根据有关标准(参见上表), 新装配后进行绝缘电阻测试、交流阻抗试验、冲击耐 我们检测出有15件磁极线圈绝缘电阻不合格。经 电压试验,均全部合格。 过分析认为绝缘电阻不合格原因:一是绝缘表面脏 污;二是由于天气潮湿致使绝缘材料受潮,介质内的 5结语 离子增加,使加压后泄漏电流大增,导致绝缘电阻显 对于三峡水轮发电机磁极线圈这类质量要求很 著下降。因此对这15件磁极进行了清理,烘焙干燥 高的产品,单个磁极装配后利用交流阻抗试验、冲击 处理,自然冷却后重新测试这15件磁极线圈绝缘电 耐电压试验,通过综合分析判断,能够准确地检测出 阻,均全部达到合格要求。接下来进行交流阻抗试 线圈匝间绝缘存在的缺陷,而且冲击耐电压试验比 验和冲击耐电压试验。 交流阻抗试验能更准确地检测出线圈的匝问绝缘薄 交流阻抗试验,经过计算80件磁极线圈均合 弱点缺陷。只有准确及时排除缺陷,才能保证产品 格,说明线圈没有匝间短路问题。 质量,确保发电机安全可靠运行。 冲击耐电压试验,通过观察比较波形,发现有5 作者简介: 件磁极线圈匝问绝缘存在缺陷。将这5件磁极线圈 徐正蓉,女,1964年生,工程师,1989年毕业于 重做交流阻抗试验,其结果是合格的,说明匝间绝缘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电机设计与制造专业,东方电机 存在薄弱点。为了确保试验结论的正确性,我们将 有限公司长期从事发电设备制造检验工作。 (上接第33页) [5]邱国平,邱明,永磁直流电机实用设计及应用技术[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结语 [6]谭建成.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笔者采用场路结合法设计了一台额定功率 作者简介: 20kW的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对其空载特性进行 赵伟栋,男,1990年生,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在 了分析,验证了场路结合法设计无刷直流电动机的 读,主要从事无刷直流电动机设计的研究。 合理性,并且用有限元软件对该无刷直流电动机的 谢卫,男,1965年生,湖南涟源人。1983年 空载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且对该电动机的齿槽转矩 至1990年在合肥工业大学电机专业学习,获硕 和转矩脉动进行了优化前后的对比,验证了定子斜 士学位;1990年至1991年在湘潭牵引电气设备 槽可以有效抑制齿槽转矩。 研究所工作;1991年至1994年在西安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电机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l994年至2002年, [1]戴文进,张景明.电机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唐任远.现代永磁电机理论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在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工作;现任上海海 社,2000. 事大学教授、物流工程学院电气自动化系主任。 [3]Jabbar M A,Khambadkone A M,Liu Qinghua.DESIGN AND 主要研究方向有微特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电磁装 ANALYSIS OF EXTER10R AND INTERIOR TYPE HIGH—SPEED 置的数值分析与优化设计、可再生能源开发与船 PERMANENT[C],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AUPEC 07, 舶电力推进系统等。 2007. [4]白娅梅,罗玲,黄其.场路结合的9 kW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设 万树春,男,1990年生,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在 计『M].北京:微申 棚..2012(9). 读,主要从事可分离变压器的研究。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