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塑宴堕 星矍墼查 总第413期 高校学生公寓多元化管理探索 口张 红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高校后勤集团建设的思想道德基础和理论 依据。学生公寓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高校应抓好学生公寓管理 从而发挥其育人功能。在高校后勤管理尤其是学生公寓管理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灵魂工程、道德 工程和精神家园工程。文章针对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目前学生公寓管理体制和管 理方法的现状,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野下的高校学生公寓多元化管理新模式。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学生公寓管理 作者简介:张红,武汉大学后勤集团。(湖北武汉43007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2)02—0053—02 随着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深入,特别是素质教育的倡 门应建立一种新的“宿管部一住宿学生”关系格局,引导相 导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大学生公寓管理” 关的社会群体积极地进行自我治理。宿管部门在承担服 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搞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就显得尤 务保障职责的同时也要主动地、有选择地逐步退出一些领 其重要,其管理功能和育人功能需要进一步得到发挥。长 域,将目标集中在高校学生公寓公共服务和社会基本建设 期以来,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多由学生处或后勤部门负责, 等方面,破除原有的治理模式,全力打造新型的高校学生 配备管理员来执行学生公寓管理工作。这种管理模式存 公寓公共服务模式。 在的弊端主要有:公寓成员分配不合理;管理者队伍庞大, 学生公寓管理“多元化”包括人员的多元化、服务的多 整体素质不高;学生参与管理不够。由此可见,过去那种 元化、管理思维的多元化,分别着眼于人员结构的变化调 单一的、硬性的学生公寓管理体系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 整、服务理念和意识的更新及学生自我管理的加强,以期 展,必须在管理模式上有所创新。 最终形成多元化的公寓文化。当高校公寓管理向社会化 一、高校学生公寓多元化管理的社会基础及管理模式 发展并完全达到公寓化时,将是条件、设施、管理等多方面 设计 的多元化。这种管理模式同其他管理模式相比,具有以下 在高校公寓管理中,宿管部门承担起了维系社会生活 优势。 公共领域的职责,即后勤部门是高校学生公寓社会公共性 首先,人员多元化大大打破原有的僵硬模式,可使人 最重要的承担者。一方面,高校后勤财政面临巨大的压 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多元化管理模式下的公寓成员的 力,使后勤社会化等领域的改革面临经费不足、管理缺位 组合存在着很大的自由选择性,绝大部分依赖于学生的不 等诸多难题;另一方面,高校后勤部门在这些领域获得了 同性格、思维等个人因素。考虑到生源的多元化,可以打 过多的控制权,不利于相关社会组织群体充分发挥能动 破新生入校就以班级为单位的公寓分配方式,让不同地 性,参与更为广泛的社会实践,降低了管理的效率和针对 区、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混合住宿,从而适应了当前 性,甚至造成了一种后勤管理越位的情况。种种情况汇集 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到一起,就构成了现实中不和谐的情况。 其次,服务多元化进一步提高管理者原有的服务意 因此,和谐高校学生公寓建设必须打破原有的社会一 识,进一步丰富公寓管理的内涵。管理者在提高公寓生活 元治理模式,打破高校后勤部门作为高校学生公寓社会公 设施和信息设施等档次的同时,对公寓的认识提高到教书 共性唯一承担者的地位,广泛吸收社会群体参与社会公共 育人而非仅仅是“休息”场所的高度,将公寓作为教育学生 性建设,充分发挥各群体的积极潜能,使得社会公共性的 的第二课堂,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整洁、宁静、优美的生活环 主体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具体事务中,高校后勤部 境的同时,引导他们建立健康向上的公寓文化,用切身的 意 2012・2 § 鑫囊 堂堡堂堡墨墨塑墼查 总第41 3期 多元化服务影响学生。 和影响更多的同学,使广大学生都能朝着德、智、体全面发 展的目标努力。由于公寓内的学生来自各地,性格、爱好、 思想水平各不相同,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每个公寓都会 再次,管理思维的多元化充分扩大学生管理的参与 面,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即以人为本的管理以及物业部 门与学校管理相结合、学校管理与学生管理相结合或更先 进、更合理的管理思维的出现,打破了以前僵化了的思维 模式。 二、实行多元化公寓管理创新的指导思想与基本途径 逐渐形成自己的核心人物——舍长,因此,选好舍长是公 寓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舍长不仅是公寓中 的一员,能及时掌握公寓里发生的各种情况,且与其他成 员年龄相仿,在思想感情t容易沟通。因此,舍长在较大 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公寓文化的质量,一个负责的舍长应 该团结公寓的每一位成员共同建设积极向上的公寓文化。 4.积极有效地开展公寓文化建设。首先,在公寓文化 多元化公寓管理模式是新时期公寓管理的一个必然 趋势,也是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构建和谐社 会的大局下,实现多元化的公寓管理同样要求公寓的专职 管理人员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具体说来,就是 建设中应当充分发挥报纸、论坛、讲座等传统载体的作用, 在学生公寓硬件建设的保障下,全面提高公寓管理人员的 同时也应高度关注新型载体尤其是网络的作用,把网络公 整体素质,发挥学生骨干在学生自我管理中的作用,引导 寓文化的建设推向公寓文化建设的前沿,打造优质的公寓 大学生建设健康向上的公寓文化。 网络文化氛围,同时通过网络塑造学校高品位的文化形 1.公寓设施建设与管理需要适应新环境的要求。《中 象,从深层次上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力与发展力。其次, 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决定》中指出: 在公寓文化建设中还应善于整合利用学校周边的文化资 “高等学校的职工对培养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职工 源。在一般情况下,高校坐落之地往往是城市的人文荟萃 思想政治工作,搞活经济,搞好服务育人,这也是高校思想 之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充分认识和利用好这 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面。”2007年9月,李长春同志在华中科 些资源,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对大学生进行直观生动的爱国 技大学调研时表示,高校后勤管理和服务是教书育人的重 主义教育,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塑造提供最为坚实 要组成部分,是全方位育人的重要环节。高校后勤工作是 可靠的支撑。再次,在公寓文化建设中不能忽视新校区的 整个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育人的功 文化建设。现在,城市发展越来越强调区域规划,大学城 能,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与讲台 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很多高校都面临着搬迁新校区的问 上,同样也体现在后勤管理与服务中。在后勤服务工作 题。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新校区的硬件设施建设得 中,我们可以通过建设大学生公寓城,提高服务的系列化 到高度重视而文化建设却有不同程度滞后的问题,少部分 和标准化。实行大学生公寓城建设方案,不仅可以引进社 学校的新校区甚至被学生称为“文化沙漠”。应当说,新校 会资金参与到大学改造与建设中,节约成本,还可以利用 区因为其“新”,更容易成为公寓文化建设的沃土,在一张 专门化的管理手段与方式,使高校从琐碎的公寓管理中解 白纸上画出最美的图画。新校区在学生入住后,就应当实 脱出来,专心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现硬件设施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同步推进,通过开展形式多 2.强调育人环境的营造。多元化公寓管理模式要求 样的公寓文化活动、举办系列学术讲座、领导探访学生公 校方认识剑公寓管理与寝室文化是育人环境,应该重视环 寓园区、组织师生课外交流对话等方式,营造出气氛好、质 境对学生成长所起的潜移默化作用,同时,强调由管理向 量高、具有当代特点的新校区公寓文化环境,让学生在享 服务的转变,让学生感觉没有受到过多的管制,最终达到 受校园文化大餐的过程中,培养起深厚的精神归属感和价 无人管理或者自我管理的目的。当然,在目前阶段一个操 值认同感。 作性较强的办法就是充分发挥退休老教授的余热,用一定 的激励措施,使老教授参与到学生公寓管理中,用他们的 参考文献: 学识和能力去感化教育学生,使大学生成为“文化”人。 【1】贾永梅,胡其柱.“乡土社会”:以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 3.学生自我管理在多元化公寓管理模式中要加强。 为参照的解读【J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 高校可以在学生公寓管理中引入团队管理方式,增强多元 (6). 化公寓管理中学生自我管理的实效。团队管理指在一个 组织中,按成员工作性质和能力组成各种小组,参与各项 责任编辑王娟 决策决议和难题问题等以提高组织生产力和达成组织目 标。 学生团队式自我管理是在学生骨干的带领下完成的, 必须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并通过他们团结 2O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