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思想基础是。 A:理想社会主义 B:空想社会主义 C:现实社会主义 D:幻想社会主义 E:综合治理 2、为了有效地调控城市规划编制中的用地指标,《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将城市总体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为四级,其中Ⅰ级为/人。
A:60.1~75.0 B:75.1~90.0 C:90.1~105.0 D:105.1~120.0 E:综合治理
3、现代社会中,早已成为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动力。 A:资源 B:城市 C:技术 D:劳动力 E:综合治理
4、城镇规划草案需公告日以上,并组织编制单位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A:30 B:15 C:60 D:45
E:综合治理
5、目前,我国作为城市电源的发电厂以火电厂、水电厂为主,并正在发展。 A:太阳能电厂 B:地热电厂 C:核电厂 D:风力电厂 E:经济政策 6、消火栓沿道路设置时,消火栓距路缘不大于2 m,距建(构)筑物外墙不小于m。 A:3 B:4
C:5 D:6
E:经济政策
7、汇集有全市性的行政、商业、文化等设施,是信息、交通、物资汇流的枢纽,也是第三产业密集的区域是。 A:专业性公共中心 B:城市公共中心 C:中央商务区(CBD) D:全市性公共中心 E:综合治理
8、下列不属于镇规划技术原则的是。 A:科学合理性原则 B:独特性原则 C:可操作性原则 D:因地制宜原则 E:综合治理
9、下列为小区路网基本形式的是。 A:街坊式 B:列举式 C:周边式 D:点群式 E:综合治理
10、下列任务与其代表作的连接中,正确的是。 A:伯吉斯—提出著名的“同心圆模型” B:哈里斯—提出城市边缘区的內部结构 C:沃思—提出城市边缘区的术语
D:汤姆斯—《作为生活方式的都市性状态》 E:经济政策
11、在城市通信系统中,长途通信网按混接式线图将电信号分为个等级 A:一 B:二 C:三 D:四
E:经济政策
12、全球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带动了。 A:社会结构的变化 B:经济结构的变化 C:文化结构的变化 D:政治结构的变化 E:综合治理
13、住宅布置中,住宅的是居住区规划的根本性问题,也是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起点。
A:面积和高度 B:面积和地理位置
C:日照和通风
D:日照和周围环境 E:综合治理
14、按照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居住用地指标为。 A:人均18.0~28.0
B:人均20.0~25.0 ,并规定大中城市不得少于16.0 /人 C:人均18.0~28.0 ,并规定大中城市不得少于16.0 /人 D:人均16.0~22.0 E:综合治理
15、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生物圈 B:大气圈 C:岩石圈 D:土壤圈 E:经济政策
16、社会监督是指。
A: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或者控告违反城乡规划的行为
B: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对举报或者控告,应当及时受理并组织核查、处理 C:城市中的所有机构、单位和个人对城市规划实施的组织和管理等行为的监督,其中包括对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规划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执法行为和相关程序的监督
D: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就涉及其利害关系的建设活动是否符合规划的要求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查询 E:综合治理
17、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构成不包括。 A:城市规划法律法规体系 B:城市规划行政体系 C:城市规划工作体系 D:城市规划经济体系 E:综合治理
18、为消防供水提供主要水源的是。 A:公共供水系统 B:自然水体 C:消防水池 D:消防水鹤 E:经济政策
19、当前世界城市发展的重要特点是。 A:全球城市化 B:城市全球化
C:全球城市化与城市全球化 D:城市国际化 E:综合治理
20、被誉为现代城市设计之父的西谛于1889年出版的《城市建筑艺术》一书,提出了现代城市建设中空间组织的原则。 A:艺术 B:经济 C:社会 D:政治 E:综合治理
21、楼梯按照分为主要楼梯、次要楼梯、辅助楼梯、防火楼梯。 A:形式 B:使用性质 C:结构
D:使用功能 E:经济政策
22、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 A: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 B:皇家园林和人工山水园 C: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 D:天然山水园和私家园林 E:经济政策
23、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为依据。 A:综合性研究 B:总体规划
C:数据控制和图纸控制
D:规划设计与管理相结合的法规 E:综合治理
24、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特点为。
A:以具体、详细的建设项目为依据,实施性较强 B: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C:根据交通影响分析,提出交通组织方案和设计
D: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 E:综合治理
25、镇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A:落实市(县)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及城镇体系规划提出的要求,指导镇区、村庄规划的编制
B:落实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镇域规划提出的要求,合理利用镇区土地和空间资源,指导镇区建设和详细规划的编制
C:综合研究和确定城镇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镇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镇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镇合理发展
D: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研究满足镇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条件和措施 E:综合治理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与城市的等有关系。
A:产业性质 B:生产技术标准 C:产业结构
D:生产管理水平 E:企业制度
2、城市总体规划附件包括。 A:规划说明
B:相关专题研究报告 C:公共设施规划 D:基础资料汇编 E:城市发展目标
3、近期建设规划必须遵循的原则包括。
A:处理好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条件的关系,注重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B:依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确定城市近期发展区域。对规划年限内的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空间分布和实施时序等进行具体安排,并制定控制和引导城市发展的规定
C:严格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不得违背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D:坚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维护公共利益,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改善人居环境 E: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协调,符合资源、环境、财力的实际条件,并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4、机动车停车设施设计必须综合考虑路面的及必要的附属设施的设计。 A:排水 B:结构 C:绿化 D:照明 E:养护
5、从运输性质上,城市综合交通可分为两大类型。 A:城市对外交通 B:城市对内交通 C:客运交通 D:货运交通 E:路面交通
6、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建设单位或者个人申请乡村建设项目时,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提交等。 A:审核建议 B:申请报告
C:建设项目的建设工程总平面设计方案 D:初审建议
E:乡村建设申请表
7、社会利益的协调涉及的方面包括。 A:保障社会公共利益
B:通过开发控制的方式,协调特定的建设项目与周边建设和使用之间的利益关
系
C:城市是一个多元的复合型的社会,而且又是不同类型人群高度集聚的地区,各个群体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希望谋求最适合自己、对自己最为有利的发展空间,因此也就必然会出现相互之间的竞争,这就需要有居间调停者来处理相关的竞争性事务 D:改善人居环境
E:宏观经济条件调控的手段
8、我国现行的《城乡规划法》配套的行政法规有。 A:《城市紫线管理办法》 B:《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C:《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D:《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E:《风景名胜区条例》
9、下列关于广播电视线路描述正确的是。
A:广播电视线路敷设可与通信电缆敷设同管道,也可与架空通信电缆同杆架设敷设
B:电视电缆、广播电缆线路路由上如有通信管道,可利用管道敷设电视电缆、广播电缆
C:电视电缆、广播电缆线路路由上如有通信管道宜和通信电缆共管孔敷设 D:电视电缆、广播电缆线路路由上如有电力、仪表管线等综合隧道,可利用隧道敷设电视电缆、广播电缆
E:广播电视线路敷设可与通信电缆敷设同管道,不可与架空通信电缆同杆架设敷设
10、铝酸盐水泥具有的特性有。 A:耐热性较差 B:早期强度增长快 C:抗碱性强
D:抗硫酸盐侵蚀性强、耐酸性好 E:水化热大,且放热速度快
11、地下空间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包括。
A:根据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和所在地区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进一步确定规划区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功能定位、开发规模以及地下空间各层的平面和竖向布局
B:根据地区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功能特征,进行地下空间的形态设计,优化地下空间的景观环境品质,提高地下空间的安全防灾性能
C:以对城市重要规划建设地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控制作为规划编制的重点
D:为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建设项目的设计以及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E:根据地区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进一步明确公共性地下空间的各层功能、与城市公共空间和周边地块的连通方式;明确地下各项设施的设置位置和出入交通组织;明确开发地块内必须开放或鼓励开放的公共性地下空间范围、功能和连通方式等控制要求 12、我国现代城市交通发展具有的特征包括。
A:随着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外联系和交往的加强,城市交通与城市对外交通的联系加强了,综合交通和综合交通规划的概念更为清晰,要求我们要加快对外交通设施的建设,疏通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的联系通道,利用对外交通条件,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B:建立与城市用地发展相匹配、完善的城市交通系统,协调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与城市用地布局的关系、与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关系,协调城市中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关系
C:全面分析城市交通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综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措施 D:使城市交通系统、有效地支撑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并获得最佳效益
E:随着城市交通机动化程度的明显提高,城市交通的机动化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
13、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各类思想和实践的基础包括。 A: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实践基础——城市美化 B: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行政实践——法国巴黎改建 C: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技术基础——公司城建设
D: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法律实践——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 E: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思想基础——空想社会主义 14、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 A:运营组织规划和用地控制规划 B: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规划布局 C: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必要性
D:车辆基地、主变电站等主要设施的布局与规模 E: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
15、关于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任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对镇区近期需要进行建设的重要地区做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B:以镇区总体规划为依据,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 C:制定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管理要求
D:控制性详细规划是镇区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E:对一定时期内城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使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与安排
16、在城市的认识上,《马丘比丘宪章》与《雅典宪章》相比的发展和差异是__。 A.承认公众参与对城市规划的极端重要性 B.更加重视城市各系统的功能差异
C.强调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对于城市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D.认为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
17、关于全厂性的生产流程的组织与布置,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_。 A.纵向生产路线布置:沿厂区或车间纵轴方向布置 B.横向生产线路布置:垂直于厂区或车间纵轴方向布置 C.交叉布置
D.多回线型布置 E.树状布置 18、《城乡规划法》的总则框架内容中不包括。 A:城镇体系规划
B:城乡发展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C:规划条件的规定 D:规划区的划定 E:行政强制迁除规定
19、在规划阶段,城市防洪排涝需要考虑的对策措施包括。 A:防洪安全布局 B:非工程措施 C:排涝工程措施 D:城市用地布局 E:防洪工程措施
20、对于行政法学的依法行政来说,其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包括。 A:合法行政 B:诚实守信 C:权责分离 D:程序正当 E:高效便民
21、根据《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的规定,大中城市建筑设计可分为。
A:方案阶段 B:初步设计阶段 C:施工图阶段 D:准备阶段 E:决策阶段
22、城市规划的制定包括等。 A:城市规划的文本体系 B:各类规划的编制过程 C:各类规划的决策过程 D:各类规划的审批过程 E:各类规划的执行过程
23、下列属于建设工程管理的相关行政法规的是。 A: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B: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C:城市绿化条例 D:城市供水条例
E: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24、影响到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决定城市的选址、城市性质和规模、城市空间结构及城市特色,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是。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森林资源 D:矿产资源 E:海洋资源
25、下列属于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的是。 A: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B:勒·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 C: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理论 D:格迪斯的城市形态研究 E:西谛的学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