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六经辩证之脉法要决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良方去疾、妙药养生、关爱自己,眷顾家人

六经辩证之 脉法 要决

《内经》中的人迎气口脉法 , 详细记录了如何明确辨明六经病 。

“ 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 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 。”(《素问·六节藏象论》) “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 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 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 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 。”(《灵枢经·终始》) 《内经》是用如此简单的方法便轻易区分出了六经病。

然古代文字的简明扼要和后世意思的误解,终使文义大相径庭。这里的 人迎 非指 人迎 穴。 《内经》云:“ 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 。”用人迎穴所在位置的动脉与太渊穴所在位置的动脉比较 , 懂点西医常识的人都知道,人迎 穴

实际是颈总动脉,寸口脉实际是桡动脉,颈总动脉的宽度大于桡动脉许多倍,因此只要公正诊脉,人迎脉永远大于寸口脉,两个粗细相似的脉管可以相互比较,相差如此悬殊的颈动脉与桡动脉如何比较?因此以人迎穴 诊脉辩六经病是一种误解。答案在 王叔和 的 《脉经·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 中可找到:”

《脉法赞》云: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魂、魄、壳、神,皆见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左大顺男,右大顺女。 关前一分,人命之主 , 左为人迎,右为气口。 神门决断,两在关后 。人无二脉,

病死不愈。诸经损减,各随其部。察按阴阳,谁与先后。 阴病治官,阳病治府 。奇邪所舍,如何捕取?审而知者,针入病愈 。”

王叔和 在脉经中明确记载了 人迎与气口的位置 。 其实仔细阅读《脉经》就可以知道王叔和对文献的收录很重视原貌,《脉经》中可以看到很多古朴的文字,这些文字未经润色,从此可知王叔和更不会乱改张仲景的文字。王叔和对中医的贡献非常大,他在《脉经》中收录了大量失传的古脉法。很多脉法由于年代久远,失于传承,基本定义已不可知,很难应用于临床。在《脉经》中 记载 的《脉法赞》,从文字上看,很古朴,类似这种古朴的文字在《内经》里很多见,故可知《脉法赞》的成书很早,这篇文献对人迎与气口的定位记载是: 左手关前一分为人迎,右手关前一分为气口 。

明白了人迎、气口位置,便很容易分出阳病与阴病:

左右手关前一分比较,左手脉大就是阳病,右手脉大就是阴病 。

阴病治官,阳病治府 。 下面解释一下何为一盛、二盛、三盛: “盛”字下为“皿”字,为器皿之意,上为象形,代表高高耸起的谷物,其原始意思为器皿中放满了满溢的谷物等祭祀用品,后来演变成一种计量单位。一盛、二盛、三盛即是脉搏小、中、大三种衡量标准,通过关前一分的大小判断病在哪一经。

如果关前一分很小就是少阳病或厥阴病;关前一分中等大小就是太阳病或少阴病;关前一分特别大就是阳明病或太阴病

。这么理解的话问题又出现了:人有高低胖瘦之分,针灸取穴所用尺寸的长度因人而异,关前一分的盛数如何因人而异?究竟关前一分多大是标准的一盛大? 答案: 关脉的大小 是 两盛 (标准)

。如果关前一分明显小于关脉则为一盛;关前一分与关脉差不多大则为二盛;关前一分明显大于关脉则为三盛 。

下面详细说一下人迎气口脉法的具体操作细节。

以高骨定关,高骨到腕有一个很大的缺口,这个缺口长度为一寸,因此叫寸口。一寸分十份,只要过了高骨,刚到缺口的位置便是关前一分 。

诊脉时先通过左右手关前一分大小的对比,判断病人是在阳病还是在阴病, 如果左手脉大就是阳病,如果右手脉大就是阴病

。然后将盛的一侧关前一分与关脉比较,判断病人具体病变所在。以左手脉大而言,如同时左手关前一分明显小于关,则病在少阳;如同时左手关前一分与关大小差不多,则病在太阳;如同时左手关前一分明显大于关,则病在阳明。以右手脉大而言,如同时右手关前一分明显小于关,则病在厥阴;如同时右手关前一分与关大小差不多,则病在少阴;如同时右手关前一分明显大于关,则病在太阴。

当你真的掌握了这套脉法,就可以轻松准确地判断六经病的病位,临床疗效便有了质的飞跃。

如果病人主诉为头晕,一摸脉整体脉也是弦脉,但同时气口二盛,我们便可初步判断为少阴病,再进行方向性的问诊如是否没精神、怕冷等,如果证状又能证明是少阴病,则就可以应用真武汤加减。李东垣、朱丹溪都用人迎气口脉法,而且人迎气口的定位都在关前一分.我们 需 要做的是 精 读经典 , 深入完整地学习 。

Powered by TCPDF (www.tcpdf.org)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