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剪力墙柱阳角漏浆及烂根的施工预防措施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工程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

预防剪力墙、柱阳角漏浆及烂根的施工措施

目前,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墙、柱阳角漏浆及墙柱烂根现象较为普遍。如何提高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杜绝墙、柱阳角漏浆及墙柱烂根现象的产生,就要从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施工技术措施的制定、施工过程的控制等方面着手,只有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剪力墙、柱阳角漏浆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序号 1 原因分析 模板变形或切割得不平直,使得拼缝不严密; 预防措施 更换变形的模板,切割模板时要弹线,使切割口平直,模板安装拼缝要严密; 墙柱模板严格按事先确定好的施工方案进行安装,安装时柱箍严禁松动,浇注混凝土前施工人员和项目部质检员每 2 模板夹箍松动,柱箍和外楞木枋布置不合理,间距过大,振捣过程中胀模漏浆; 根墙柱模板检查一遍,验收合格以后才能浇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有专人看模,严防胀模,发现胀模立即采取措施予以修正; 3 模板未清理干净,表面附有水泥浆,使得阳角处有缝隙; 柱模外楞采用杉木,杉木较重复使用的模板,表面的水泥浆再次使用前应清理干净,必要时在阳角处贴双面胶,确保阳角处拼缝严密; 柱模外楞采用松木等硬质木材,防止柱箍咬入木楞而使阳角产生缝隙漏浆; 与混凝土公司协商,混凝土坍落度控4 软,柱箍咬进木楞内,使得阳角处有缝隙而漏浆; 5混凝土水灰比过大; 1

工程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

制在120㎜~150㎜;对进场的混凝土进行坍落度检测,对坍落度超过150㎜的予以退场处理; 振捣过程操作不当,振捣过量; 浇注混凝土之前,模板未淋固定振捣手,对振捣手进行培训,浇注混凝土之前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掌握振捣时间; 浇注墙柱混凝土之前,模板及钢筋应充分淋水湿润, 6 7 水,使得混凝土失水过快,阳角无浆而露石子;

剪力墙、柱烂根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序号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在浇注楼面混凝土时,墙柱根部四周墙柱根部混凝土表面不平混凝土表面应抹压平整,如果混凝土表面1 整,模板脚与混凝土表面有缝隙,不平整,可以在墙柱根部四周用水泥砂浆浇注混凝土过程中跑浆造成烂找平,模板落在找平层上,模板脚与混凝根; 土表面如果有缝隙,可以采用水泥砂浆补缝,防止模板根部跑浆; 墙柱模压脚板两面贴在混凝土表面,两面悬空,有缝隙,使得模板脚跑浆造成烂根; 高低跨和外墙、柱上下层错墙柱模压脚板四面钉在楼面混凝土表面上,或两面悬空部位采用泡沫板填塞,局部有缝隙采用水泥砂浆补缝,防止模板根部跑浆; 将吊脚处采用高标号水泥砂浆抹平, 2 3 4 位,形成吊脚漏浆而造成烂根; 贴双面胶后安装模板; 墙柱模根部胀模漏浆造成烂模板安装按模板安装专项施工方案2

工程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

根; 进行施工,第一道柱箍距离混凝土面不能大于200㎜,浇注混凝土时设专人看模,发现胀模立即采取措施予以修正; 5 墙柱模根部垃圾、积水未清除,造成夹渣烂根; 模板安装时,根部留设清洗口,浇注混凝土之前将垃圾清除,积水排除,然后将清洗口封堵上,再浇注混凝土; 浇注墙柱混凝土之前,模板及钢筋应充分淋水湿润,底部应先填50~100mm厚的与要浇筑砼相同品种的去石混凝土; 按规定,当浇注构件高度大于2米时,浇注混凝土时应采用串筒、溜槽浇注或搭设平台,将混凝土倒在平台上,然后用铲子将混凝土铲入; 固定振捣手,对振捣手进行培训,浇6 墙柱根部未接浆或接浆不够; 墙柱混凝土浇注高度达2.2米~2.3米,采用料斗浇注,在浇7 注过程中往往石子先掉下去,造成墙柱根部混凝土石子偏多,浆料偏少,造成烂根; 振捣过程操作不当,漏振、注混凝土之前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8 欠振、过振,或一次浇注高度过掌握振捣时间,墙柱混凝土浇注应沿高度高,振不到底,造成烂根; 分层浇注,每层高度不得超过500㎜,振捣完一层再浇注另一层; 混凝土级配不好,水灰比过大或过小; 与混凝土公司协商,混凝土级配应均匀,采用小粒径石子,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20㎜~150㎜; 9 总之,要想彻底杜绝墙、柱阳角漏浆及烂根现象的发生,就必须要针对产生这些质量缺陷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同时现场的施工人员及项目部管理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只有正确的施工方案、严格的执行制度和施工人员的责任心,才能彻底解决墙、柱阳角漏浆及烂根这一通病。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