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盾构接收井冠梁支撑技术交底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技术交底记录

ZT11CGJL13

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莞惠城际轨道交通GZH-3标 编号: 主送单位 工程名称 一、交底内容 冠梁、圈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队 盾构接收井围囹及混凝土支撑 第 页 共 页 日 期: 1、冠梁与支撑施工流程:连续墙桩头处理→施工放线→冠梁、支撑钢筋绑扎→冠梁、支撑模板支立→冠梁、支撑混凝土浇筑→拆模养护。 2、圈梁与支撑施工流程:施工放线→连续墙预埋件处理→圈梁、支撑钢筋绑扎→圈梁、支撑模板支立→圈梁、支撑混凝土浇筑→拆模养护。 2、冠梁钢筋绑扎施工前,先冲洗连续墙顶面的泥土,保证连续墙面上没有杂物再进行钢筋绑扎施工。 3、支撑施工前由测量班放出支撑的位置和标高,人工沿支撑的轴线位置开挖沟槽至设计标高以下30mm,沟槽的宽度应比支撑和系杆的宽度大300mm。然后施工一层30mm厚的水泥砂浆(C25细石砼)垫层,垫层上再铺设一层油毡作为支撑的底模,施工垫层时应严格控制其标高。标高误差控制在±10mm以内。具体支撑处钢筋详见附图。 4、盾构接收井冠梁顶标高为27.1,底标高25.9,冠梁的截面尺寸为2.5m×1.2m,冠梁边超出连续墙的部分均应施作30mm厚水泥砂浆垫层和油毡作为底模。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浇筑混凝土等级为C30,主筋净保护层厚度为50mm。冠梁配筋详见附图。 5、盾构接收井共施工七道混凝土支撑及六道圈梁,除第一道支撑仅为一根外,其余每道均为三根支撑,四根斜撑,具体样图详见附图,支撑长度为设计长度,在支撑钢筋下料中要考虑南北连续墙外放100mm,尺寸以现场实际量测为准。第二道支撑中心标高为21.302,尺寸为1.0m×800 mm;第三道支撑中心标高为16.102,尺寸为1.0m×800 mm;第四道支撑中心标高为11.002,尺寸为1.0m×800 mm;第五道支撑中心标高为5.902,尺寸为1.0m×800 mm;第六道支撑中心标高为0.902,尺寸为1.0m×800 mm;第七道支撑中心标高为-4.43,尺寸为1.0m×800 mm;圈梁中心标高与对应的支撑中心标高一致,尺寸为1.0m×1.8m。圈梁施工前需先剥离相应标高位置处预埋件外的混凝土(部分预埋件损坏、丢失处需与连续墙钢筋搭接焊),且均应施作30mm厚水泥砂浆(C25细石砼)垫层和油毡作为底模。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浇筑混凝土等级为C30,主筋净保护层厚度为50mm。。圈梁钢筋及圈梁与连续墙搭接处钢筋见附图。 6、钢筋绑扎时严格按大样图施工,不得有私自更改,不得有缺筋、漏筋等现象。主筋连接采用焊接方式,焊缝长度为10 d,焊条采用E50型。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箍筋必须与主筋相钩且绑扎结实,不得出现脱钩现象。 7、模板采用竹胶板。安装前必须将模板清理干净并涂上脱模剂,保证50mm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模板安装完毕后检查各种连接件、支承件、加固配件必须安装牢固,无松动现象。模板拼缝要严密严禁出现跑模、漏浆等现象。 8、围囹混凝土、支撑混凝土浇筑时必须均匀振捣,不得漏振。严格控制混凝土浇注标高,施工队需配合项目部人员试验员制作混凝土试块, 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喷淋洒水养护不得小于7d,拆模时间视环境温度而定。拆模后外露面迅速进行养生。一期和二期的混凝土接头面按施工缝进行处理。 12、施工混凝土支撑时,要配合好监测单位作好支撑钢筋应力计的埋设等工作。 13、混凝土支撑与冠梁、圈梁连接处配筋详见附图。 14、支撑与围囹体系的设置与安装容许值: 项 目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尺寸 同层支撑中心标高偏差 支撑构件两端的标高差 支撑与立柱的轴线偏差 支撑水平轴线偏差 15、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见下表: 项 目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箍筋内净尺寸 16、钢筋安装尺寸偏差允许值见下表 项 目 受力钢筋间距 允许偏差(mm) ±10 检验方法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值 允许偏差(mm) ±10 ±20 ±5 允许偏差 +8mm、-5mm ≤30mm ≤20mm ≤50mm ≤30mm 箍筋间距 保护层厚度 ±20 ±5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17、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 目 轴线位置 底模上表面标高 截面内部尺寸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表面平整度 允许偏差(mm) 5 ±5 +4,-5 2 5 检验方法 钢尺检查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2m靠尺检查

编制: 复核: 签收: 年 月 日

注:①对重点工程、关键部位及质量要求的特殊工程除口头交底外,还要以书面形式进行技术交底。

②“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作为施工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