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维也纳音乐会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维也纳音乐会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Das Neujahrskonzert der Wiener Philharmoniker)是世界音乐生活的一件音乐盛事。于每年的1月1日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由维也纳爱乐乐团(Wiener Philharmoniker)演奏。这个音乐会最初宗旨是展示与推广施特劳斯家族的音乐作品,直到今天音乐会的曲目还是以施特劳斯家族成员的作品为主(主要是三位:约翰•施特劳斯,老约翰•施特劳斯,约瑟夫•施特劳斯)虽然也会穿插一些其他作曲家的舞曲或进行曲。

[历史]

1939年12月31日,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了首届“新年音乐会”,由克来门斯•克劳斯创办。

第2届于1941年1月1日举行,以后除1945年因战争原因停办一届外,其余都是于每年的1月1日定期在金色大厅举行。

1946年,正式命名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55年起,音乐会由博斯科夫斯基指挥,直至1979年。

1980年起,音乐会每年更换指挥

【传统】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于1959年开始第一次进行电视转播,不久便成了欧洲文化的盛事。电视转播中,维也纳歌剧院芭蕾舞团还为新年音乐会配上了古典的维也纳舞蹈,这一传统一直保留至今。在中国,由中央电视台进行的电视转播于1987年开始。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每年通过电视向全球40多个国家进行直播,估计观众人数超过10亿。音乐会已经形成了一些传统,包括3个加演曲目,其中最后两个永远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以及老约翰•施特劳斯的《拉德斯基进行曲》。在加演曲目的最后一首《拉德斯基进行曲》,观众也会加入到演奏中,在特定的段落跟着节拍拍手,而指挥家这时也会转过身来指挥观众的节拍。另一个传统则是指挥家的新年致词。

1987年的新年音乐会上,当《拉德茨基进行曲》响起时,观众忍不住开始鼓掌打节拍,卡拉扬转身指挥观众。以后每年如此,而2005年的新年音乐会上,为悼念印度洋海啸的遇难者而取消了这一曲目。

1989年的新年音乐会上,当《蓝色多瑙河》响起时,观众的掌声打断了艺术家们的演奏。克莱伯面向观众,发表新年祝词。此后的某些年,还有指挥说“新年好”(最近一次是2005年的洛林•马泽尔)。

每年的当地时间1月1日上午(北京时间 1月1日18:00),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大厅——富丽堂皇的维也纳金色大厅被鲜花装点得分外秀丽,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在全球的瞩目下举行,演出的曲目是被称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及其家族的音乐作品,由世界历史最悠久、素质最高超的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新年音乐会展示的是人类最文明、最欢快、最明亮的侧面,高雅、轻松、豪华、热烈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最大特点。

目录

新年音乐会

1848: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发祥

1873:小约翰·施特劳斯与爱乐乐团

1899:与“圆舞曲之王”的告别

1921:施特劳斯纪念碑的落成

1929:演奏施特劳斯作品传统的形成

1939:第一次新年音乐会

1955:与波斯科夫斯基二十五年的合作

1987:年度指挥家的出现

2008:维也纳转播史上的特例 郎朗新年问候

轻松优雅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拉德斯基进行曲的完美合作

Prosit Neujahr!

施特劳斯家族

近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曲目

1979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85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86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8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88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89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90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91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92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93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94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95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96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9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98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99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2000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2001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2002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2003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2004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2005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2006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200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2008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2009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2010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2011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2012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新年音乐会

1848: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发祥

1873:小约翰·施特劳斯与爱乐乐团

1899:与“圆舞曲之王”的告别

1921:施特劳斯纪念碑的落成

1929:演奏施特劳斯作品传统的形成

1939:第一次新年音乐会

1955:与波斯科夫斯基二十五年的合作

1987:年度指挥家的出现

2008:维也纳转播史上的特例 郎朗新年问候

轻松优雅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拉德斯基进行曲的完美合作

Prosit Neujahr!

施特劳斯家族

近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曲目

1979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85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86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8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88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89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90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91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92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93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94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95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96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9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98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99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2000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2001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2002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2003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2004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2005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2006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200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2008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2009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2010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2011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2012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展开

编辑本段新年音乐会

新年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节日。人们庆祝新年的方式有各种各样,但世界各大城市都不约而同地会有一场高水准的音乐会,在轻松美妙的音乐中宣告新的一年的开始。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新年举行音乐会的传统源自维也纳。时至今日,每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仍是世界最引人注目的年度音乐盛会,全球绝大部分电视台和电台都进行现场直播,听众数以千万。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票都要提前几年预订,音乐会的CD和录像资料的发行权都是各唱片公司争夺的焦点,因为它意味着崇高的声誉和丰厚的商业利润。中国中央电视台于1996年以后一直派专题摄制组去维也纳现场直播,使国人对维也纳和新年音乐会有了更多的了解。

编辑本段1848: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发祥

1847年12月31日,一场音乐会正在维也纳郊外一个露天舞台举行。当时莱比锡一家报纸描述道:“指挥

维也纳金色大厅

是一个卷发,肤色黝黑的人。他的嘴唇微向上翘,给人一种富有天才的印象。他举起小提琴,随着琴头的摇动,明快流畅的音乐便从一个规模虽小但素质很高的乐队中飘荡出来。”

这个肤色黝黑,“类似摩尔人”的指挥,便是老约翰·施特劳斯——辉煌的施特劳斯家族的创始者。当时他组织了一个乐队在全欧洲巡演,声誉载道。这次音乐会一直进行到1848年 新年的钟声响时,乐队演奏了维也纳著名作曲家约瑟夫·海顿(Josel Haydn)的一首作品,作为对新年的庆祝,接着乐队演奏了施科泽(John Georg Scherzer)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曲后来几乎成为维也纳民谣)“跳吧,唱吧,无论我们是富裕还是贫穷……”(随后乐队开始持续演奏欢快的舞曲:圆舞曲、波尔卡、连德勒……音乐会变成了盛大的舞会,整个场地就是舞场,听众跟随音乐翩翩起舞,精彩的作品则被要求加演,两次、三次甚至更多次……欢乐的舞会一直持续到天明。

一个半世纪前的这场音乐会,就是现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发祥。

编辑本段1873:小约翰·施特劳斯与爱乐乐团

1873年4月22日,为了庆祝维也纳金色大厅里球型建筑的落成,小约翰·施特劳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了他的作品《维也纳的气质圆舞曲》(Op.354)。据记载,施特劳斯是边演奏小提琴边指挥。当时的报道写道:“乐团尽职尽责,全心全力地演奏,使演出获得了‘施特劳斯式’的成功”。观众反映热烈,使得这首曲子不得不再加演一遍。这次音乐会的成功,奠定了“圆舞曲之王”和“严肃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的基础。

1873年11月4日,在维也纳召开了世界博览会,小约翰·施特劳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了他家族的许多作品,其中包括著名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编辑本段1899:与“圆舞曲之王”的告别

由于小约翰·施特劳斯有自己的乐团,因此很少和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但两者的私下

交情还是非常好。1894年10月,为纪念小约翰·施特劳斯从事指挥生涯五十周年,维也纳爱乐乐团举行了系列音乐会。小约翰·施特劳斯发来致谢电报:“在此我深表感谢,感谢乐团艺术家们的精彩表演和由此带给我的巨大欢乐。约翰·施特劳斯”

1899年5月22日,小约翰·施特劳斯的歌剧《蝙蝠》首演时,作曲家指挥乐团在维也纳歌剧院演奏了序曲。但就在歌剧演出的期间,小约翰·施特劳斯染上了风寒,引发肺病,于1899年6月3日不幸逝世。

编辑本段1921:施特劳斯纪念碑的落成

即使伟大的作曲家逝世之后,维也纳爱乐乐团也并没有立刻成为他坚定的拥护者。1902年,维也纳爱乐

奥地利萨尔茨堡

乐团演奏了小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Op.410)和《美酒、女人与歌曲》(Op.333),这次演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1921年。当时,为了庆祝在维也纳的小约翰·施特劳斯纪念碑的落成,著名指挥家阿图尔·尼基什(Arthur Nikisch)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了作曲家的《艺术家的生涯》(Op.316)、《蓝色多瑙河》《美酒、女人和歌》等作品。由于尼基什当时巨大的声望和影响,许多指挥家都开始模仿他演奏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1925年10月25日,为了纪念作曲家诞辰一百周年,指挥大师魏因迦特纳(Felix von Weingartnre)指挥演出了《蓝色多瑙河》,在此之前这部作品已成为维也纳爱乐乐团在10月17日和18日的国际旅行演出的保留曲目和返场曲目。1925年10月25日的这

场音乐会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全部是由施特劳斯家族作品组成的音乐会。

编辑本段1929:演奏施特劳斯作品传统的形成

维也纳爱乐乐团形成了演奏施特劳斯作品的传统得益于当时一位施特劳斯作品的狂热拥护者:克莱门斯·克劳斯(Clemens Krauss)。1929年8月11日,他在奥地利萨尔茨堡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举行了全部由施特劳斯家族作品组成的系列音乐会。由于音乐会巨大的成功,一直到1933年,他每年都举行类似的音乐会。当然,音乐会的作品除了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外,还有其家族别人的作品,这就是新年音乐会的雏形。

编辑本段1939:第一次新年音乐会

早期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当今世界最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诞生是非同寻常的,它开始于乐团晦暗的年代——1939年,当时在欧洲爆发的战争演化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局势变化很快,乐团内部出现了很多派别,各持自己的主张,就在这个紧要关头,乐团举行了一场全部由施特劳斯家族作品组成的音乐会,它向外界发布一个信息(这个信息远远超出了音乐的本身),表明了维也纳爱乐协会和维也纳爱乐乐团对奥地利的忠诚。

这场音乐会于1939年12月31日举行,30日举行了公开的排演。这次演出日后成了奥地利丰厚的文化传统的一部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新年音乐会是1941年1月1日的那次,指挥同样是克莱门斯·克劳斯。在战争年代,克劳斯掌管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音乐会演

出和爱乐乐团的私立学校,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5年1月,在战后艰难的岁月中,维也纳爱乐乐团依然忠诚于奥地利,1945年举行的新年音乐会在1月2日还加演了一场。

1946年至1947年乐团的指挥换为约瑟夫·克里普斯,尽管他带领乐团首次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了新年音乐会,但并没有博得广泛的好评。1948年,克莱门斯·克劳斯重新执掌乐团,直到1954年克劳斯辞世,一共举行了七次新年音乐会。在克劳斯一生指挥的十三次新年音乐会中,他把新年音乐会变成了维也纳的一个非常特殊的音乐活动。尽管没有电视将他的指挥艺术保存下来,但从存留的各种文献上我们仍可以认为,他对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的演绎至今,起到了毋庸置疑的重要作用。

编辑本段1955:与波斯科夫斯基二十五年的合作

克莱门斯·克劳斯的不幸辞世给维也纳爱乐乐团带来巨大的问题。谁能接替他的位置并继续他的成功?

维也纳爱乐乐团

乐团为此召开了几次全体会议,最终选择了威利·波斯科夫斯基(Willi Boskovsky)。当初这个选择引起了许多的争论,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这是个多么正确的选择。波斯科夫斯基一共指挥了二十五次新年音乐会——从1955年至1979年。他使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因此当他因病退休时,也同时宣告了一个 时代的结束。波斯科夫斯基与众不同的是,那种只能在回忆中,在梦境中和施特劳斯的音乐

魔力中才能被唤起的奥地利的古老传统,被波斯科夫斯基通过他的指挥,他的小提琴展现出来,让世人全然忘记了身处的时代。在波斯科夫斯基年代,增加了每年12月30日晚上为奥地利军队演出音乐会的传统。值得一提的是,1959年电视台介入了音乐会,由于广播电台和电视的作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成为世界最知名的音乐盛会和奥地利音乐文化的象征。

编辑本段1987:年度指挥家的出现

当1980年波斯科夫斯基因病退休后,维也纳爱乐乐团选择了洛林·马泽尔(Lorin Maaze)——一位国际

出色的演出

乐坛取得辉煌成就的指挥家。他指挥新年音乐会直至1986年1月1日。从那以后,新年音乐会的指挥每年更换,1987年的指挥是大名鼎鼎的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他指挥了一场令人难忘的音乐会,随后是克劳迪奥·阿巴多(Claudio Abbado)(1988年和1991年)、卡洛斯·克莱伯(Carlos Kleiber)(1989年和1992年)、祖宾·梅塔(Zubin Mleiber)(1990年、1995年、1998年和2007年)、里卡尔多·穆蒂(Riccardo Muti)(1993年、1997年、2000年和2004年)、洛林·马泽尔(1994年、1996年、1999年和2005年)、尼古拉斯·哈农库特(2001年、2003年)、马里斯·杨松斯(2006年、2012年)、小泽征尔(2002年)、乔治·普莱特(2008年、2010年)、丹尼尔·巴伦博伊姆(Daniel Barenboim)(2009年)弗朗茨·威尔瑟-莫斯特(2011年、2013年)。所有这引起指挥都是维也纳爱乐乐团当年音乐季中取得最大成功的指挥。1999年洛林·马泽尔指挥的新年

音乐会打开了“施特劳斯年”的序幕——1999年是小约翰·施特劳斯逝世100周年,老约翰·施特劳斯逝世150周年。

2012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已确定将由拉脱维亚指挥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