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 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言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本册教材分析 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 本册教材的注音方式与五年级上册保持一致,生字、难字随文注音,用圆括号标明,多音字用方括号标明。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其他部分中出现的生字一律不再注音。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一定的提示。 一、拼音 (一)、多音字:第6课“嚼”P27;综合性学习阅读材料2“差”P119。 (二)、容易读错的字 边鼻音:勒 厘 梁 乃 妮 蓝 诺 鲁郎怜尼 平翘舌:涩 伞 绍 蓑 遮 醉 锄 傻痴汁诣 臣 枳 嫂 狞 呻 搀 赵 课程统整知识点梳理 召 瑟 诸 曹 私 寨 丞侄骚宗 舱 擞 前后鼻韵:吟 襟 疆 禽 疯 狞 淌瞪荆扳 锦 艇 其它:蹄 剥 绽 怜 痴 禽 役 二、汉字 1、要求会认会写会用生字表(二)中的150个生字,能辨别它们的形近字并分别组词;能认识生字表(一)中的200个生字。 2、会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词典。 三、词语 1、要求掌握“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的词语,了解“读读记记”的词语。 2、积累下列词语: (1)、抄写课文中让自己感动的词:第14课课后“思考练习题”第4题P71 (2)、抄写喜欢的词语:第18课课后“思考练习”第4题P95 (3)、抄写本课新学到的词语:第19课课后“思考练习”第4题P100 (4)、关于磨砺意志、艰苦奋斗、尽职尽责、不怕困难的成语。回顾。拓展(四)“日积月累”P88 (5)描写人物的各类词语:(外貌、神态,表情、人物行动、说话时的情态等)回顾.拓展(七)“日积月累”P147 (6)、程门立雪:回顾.拓展(四)“成语故事”P89 (7)、入木三分:回顾.拓展(七)“成语故事”P148 3、体会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第26课课后“思考练习”第2题P155 四、句子: 1、积累佳句: (1)、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课文中形象、生动的语句:第1课“课后思考练习”第2题P5;第3课“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P12;第6课“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P30;第14课“课后思考练习”第4题P71;第18课“课后思考练习”第4题P95;第22课“课后选做题”P137;第25课“课后思考练习第4题P152;第26课”课后思考练习“第4题P155 (2)、立志、好学、惜时、求索的名言和诗句:回顾.拓展(二)日积月累P45—46 (3)、对联:回顾.拓展(三)日积月累P65—66 (4)、歇后语:回顾.拓展(五)日积月累P113 (5)、有关乐于奉献、乐观向上的名人名言:回顾.拓展(八)日积月累P166—167 2、理解句子意思: (方法:联系上下文、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抓重点词语仔细想等。)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句子意思:第1课“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P5;第15课“阅读提示”P72 (1)、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第3课“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P12 (2)、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第14课“课后思考练习”第2题P71 (3)、抓重点词或短语理解句子意思:第25课“课后思考练习”第2题P152 (4)、结合课文和具体事例理解句子意思:第8课“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P38 (5)、想画面理解诗句意思:第5课“课后思考练习”第2题P25 (6)、参考注释,理解句子意思:第10课“课后思考练习”第1题P49 五、阅读: 训练重点:把握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词句的表达效果;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法;丰富语言积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形象,性格、特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1、要求朗读的:第1课P5;第3课P12;第6课P30;第8课P38;第9课P39;第10课P49;第11课P53;第14课P71;第16课P81;第18课P95;第19课P100;第22课P137;第25课P152;第26课P155;综合性学习的阅读材料P117——124,P126——130;教材附的选读课文P168——186。 2、默读的:第3课P12;第4课P14;第7课P31;第8课P38;第15课P72;第17课P82;第18课P95;第19课P100;第25课P152;第26课P155;第27课P157。 3、背诵的:第1课“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P5;第3课“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P12;第5课“背诵三首古诗”P25;第6课“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P30;第10 课“背诵课文”P49;第14课“背诵喜欢的段落”P71;第26课“背诵课文第4——6自然段”P155。 4、阅读链接:P13; P155。 5、资料袋:P9;P30;P95;P100;P106。 6、趣味语文:P20;P167。 7、日积月累:P19; 8、课外书屋:P46;P114。 9、成语故事:P89;P148。 六、口语交际: 1、教材中的小泡泡:小泡泡⑴P66;小泡泡⑷P118;小泡泡⑺P123;小泡泡⑼⑽P124小泡泡⑿P127;小泡泡⒁P129 2、课后思考练习和选做题:第6课“课后思考练习”第2题P30;第8课“课后思考练习”第4题和“选做题”P38;第11课“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P53;第14课“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P71;第16课“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P81;第19课“课后思考练习”第2题P100 3、每组课文后面的交际话题: (1)、讨论怎样与远方的同龄人建立联系,加强交流,开展活动,增进彼此的了解。P18 (2)、讨论交流怎样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的问题。P43 (3)、劝说别人改掉不良习惯。P63 (4)、把令自己感动、难忘的事讲给同学听。P87 (5)、让名著中的人物走上舞台——演演课本剧P111 (6)、讲人物故事。P146 (7)、聊聊最近大家关注的大事小事P165 七、习作 1、小练笔: (1)、用“哪儿……哪儿……” “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写几句话夸夸像爸爸那样的建设者和保卫者。P12 (2)、从课本中选一首喜欢的古诗词,改写成一篇短文。P25 (3)、读了《儿童诗两首》后,可以试着写首诗。P39 (4)、从课文中挑选一件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所做的事,展开想象写下来。P71 (5)、把读了课文后想到的写下来。P82 (6)、写简单的研究报告。P129 (7)、用一段话把家乡的某处景或某个人物的特点写出来。P155 2、习作训练: (1)、给远方的小学生的一封信P18 (2)、看图习作。P44 (3)、常用应用文——发言稿P64 (4)、令人感动的一件事P87 (5)、缩写P111 (6)、学写研究报告P128——130 (7)、记一个印象深刻的人P146 (8)、自由表达P165 八、综合性学习: 1、综合性学习专题:走进信息世界P115——130 2、综合性学习活动:发现、积累并学习运用有艺术性、有魅力的语言。P49;看看和听听表现“将相和”内容的戏曲录象P95 3、展示台:回顾.拓展(三)P66 本册教材教学要求 (一)依纲扣本,熟悉教学目标,了解编辑意图,一个学期的教学都是 为着实现本同教学目标的。 (二)整组备课,整组设计,整组教学。要有整合的思想。语文知识的掌握,读写训练重点的落实,语文能力的形成,要整组教学完成。要加强各部分的联系,如,精读课文、略读课文与交流平台的教学,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习作教学,读写教学与本组训练点的联系。也可对一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重组,目的是使教学更加省时,高效。 (三)识字、写字教学(在讲论教学时提的不多,但要重视识字主要靠自学,继续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写字仍重视,既要写单个字,又要写词语。要适当提高写字建设,培养听记能力(由词到句到写) (四)阅读教学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后能发表感受,提出问题,是阅读的两项基本功,是保底的要求。要舍得花费境,要落实到每一个人。自主学习的重点是自学,阅读教学的起点是自读正悟。 2.继续重视词和句的教学。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能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重视词语的积累和运用,扩大词汇量。 3.加强续写结合,兼顾理解、表达 (1)通过课后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内容,领会表达方法。 (2)了解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3)借“交流平台”总结读写规律。 4.继续训练精读、略读,学习通过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 (五)口语交际教学 1.提高交际的质量。(有层次,有深度,语言美,看对象) 2.交际训练与独白训练并重。在稍作准备的情况下,能当众作简短发言,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六)习作教学 1.激发表达的欲望,增强表达的自信心。 2.40分钟能完成约400字的习作。 3.养成修改的习惯。修改重点是:内容是否具体,用词是否准确,语句是否通顺,书写是否规范。 4.加强结合阅读课和日常的小练笔,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 (七)综合性学习 1.结合课文教学进行的“语言表达的艺术”单元,要抓布置;活动过程中的交流──交流做法(搜集幽默故事、古今笑话、名人演讲、趣联名谚;写提示语、广告词);活动后的展示,评议。 2.大综合单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