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牛顿与经典物理
摘要
牛顿是经典物理学的开拓者,他在自然科学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献身的精神,勤奋的创造,开辟出科学的新天地,而未来的科学家又应用他提供的至关重要的科学法则和研究方法,创造出全新的现代世界。本文简述牛顿的生平,牛顿一生的各个转折点,以及各个转折点的主要成就。简述牛顿三定律的得来,以及牛顿三定律的地位与作用;万有引力定律的得来与开普勒三定律的关系;牛顿的时空观,等等。进而论述牛顿所有成就与经典物理的关系,以及对物理学的贡献。
关键词:牛顿,经典物理,关系
The Analysis of Newton and Classical Physic
Physics 2008-2 Qin Huabiao Supervisor Wen Jian
Abstract
Newton is classical physics and the Portland trail blazers, he in natural science plays a unique position. In his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based on the spirit of dedication, hard work to create, open up gives a new kind of science, and future scientists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rucial he provided scientific principle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create a new modern world.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life of Newton , his turning point in his life and the main achievements in each turning points.And expose the cause ,the position and role of Newton's three law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law of gravity and Kepler's three laws ,Newton Space and Time , etc.Then it discusses the relation between all Newton 's achievements and classical physics , as well as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physics.
Key words : newton , classical physics, relationship
目录
1引言 .................................................................. 1 2牛顿的生平与物理成就 .................................................. 1 2.1牛顿生平 .......................................................... 1 2.2牛顿三定律的得来 .................................................. 2 2.3万有引力定律的得来 ................................................ 3 2.4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 4 3牛顿的物理成就与经典物理的关系 ........................................ 5 3.1经典物理的构成 .................................................... 5 3.2牛顿三定律与经典物理的关系 ........................................ 5 3.2.1牛顿第一定律的地位和作用 ....................................... 5 3.2.2牛顿第二定律的地位和作用 ....................................... 6 3.2.3牛顿第三定律的地位和作用 ....................................... 7 3.3万有引力定律与经典物理的关系 ...................................... 7 3.4绝对时空关与经典物理的关系 ........................................ 8 4牛顿的成就对物理学的贡献 .............................................. 9 4.1牛顿三定律对物理学的贡献 .......................................... 9 4.2万有引力定律对物理学的贡献 ........................................ 9 4.3 绝对时空观对物理学的贡献 ......................................... 10 5结束语 ............................................................... 10 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11
玉林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1引言
艾萨克·牛顿爵士,是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牛顿在科学上最卓越的贡献是微积分和经典物理学中经典力学的创建。他在1687年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对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从而消除了人们对太阳中心说的最后一丝疑虑,并推动了科学革命[1]。
2牛顿的生平与物理成就
2.1牛顿生平
牛顿是近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他出生在英国一个农民的家庭,出生前丧父,幼年体弱。少年时代的牛顿并不很聪明,但数学成绩很好,善于画画,又喜欢制作各种土仪器,如风车、水钟、日晷等。十三岁那年牛顿因成绩不好受到同学们的嘲笑之后,便下决心发奋读书,从此各门课程都取得最优成绩。
少年时代的牛顿富有理想。十四岁时,他虽辍学在家助耕,但仍继续攻读。牛顿在其舅父的支持下去格兰瑟姆中学复学,因在校学习才华出众,被校长斯托克列为高材生,并推荐他上大学。1661年6月5日,牛顿以“减费生”身份考上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少年时代的牛顿性格沉着,谦逊,对奋斗目标有着坚定的信念。1663年三一学院开设自然科学讲座,即卢卡斯讲座。这个讲座是由自然科学家伊萨克·巴罗主持。牛顿正是依靠这个讲座和老师巴罗的指导,才走上近代自然科学研究的大道。牛顿在大学学习期间,拉丁语、数学等基础课学得很出色,熟悉哥白尼的学说,读了笛卡儿的《几何学》、开普勒的《光学》和当时著名的数学家的数学著作。
牛顿在学习中非常注意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方向;对于自然科学和数学尖端成就有着非常敏锐的理解力。从1664—1687年是牛顿科学创造精力最旺盛、科学成绩最大的时期。在此期间他发明了二项式定理,流数术、光学仪器等。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部巨著,是牛顿科学成果最大最高的代表。以后他被任命为造币厂厂长、巴黎科学院院士、皇家学会会长。
晚年牛顿主要从事学术领导、政治活动和神学的研究,他一生未结婚,1727年3
1
覃华标 论牛顿与经典物理
月20日在伦敦附近的肯辛顿逝世[2]。 2.2牛顿三定律的得来
惯性定律经历了逐步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它是几代人持续不断、相继努力的结果。早在牛顿之前,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就已经提出类似惯性定律的说法,其中最典型的是对接斜面的实验。如图2.1,让小球从光滑对接斜面上某一高度下落时,不论对接斜面坡度如何,总会滚到相同的高度上。他设想若将对接斜面放平,球永远不能达到同一高度,即球要永远滚下去。
图2.1 伽利略理想实验
Fig.2.1 Galileo ideal experiment
伽利略把以上结论概括为:只要除掉使物体加速和减速的外部原因,运动物体必将严格地保持它一旦获得的速度,而这种条件仅在水平面上可以得到,因为在向下倾斜的平面上已经存在加速的原因,而在向上倾斜的平面上已经存在减速的原因。由此得知,沿水平面的运动是永恒的。因为,如果速度是均匀的,就不可能减小或变慢,更不可能消失掉[3]。之后又经过托里拆利、开普勒、笛卡儿、伽桑狄等科学家地不断完善,最后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把惯性定律提炼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运动第一定律提了出来,使之成为经典物理中经典力学理论的出发点。牛顿对运动第一定律的表述为:每个物体都保持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它迫使其改变此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是继第一定律之后的主要动力学定律。在第一定律里,对物体的惯性只能够定性的描述,尚未能给出对惯性的定量规定。同样,在第一定律里也只能够对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一种定性的概念,还不能对这种相互作用的表示形式——力给出定量规定。因此 对惯性定律的表述而言,力这一名词不是必要的。牛顿第二定律则进一步给出力、加速度和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为了研究力和加速度的的定量关系,首先要定量的描述力,选质量为一千克的物体,以力作用于该物体上,若能恰好使它产生一米每二次方秒的加速度,则定义这个力的大小为一牛顿。其次,质量是物
2
玉林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体本身的属性,它确定了一个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被加速时,对改变它运动状态的抵抗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在解决了力和质量的量度方法后,通过实验发现:给同一个物体施加不同的力,物体所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与施加在该物体上的力的大小成正比;同样大小的外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物体所获得的加速度与它的质量成反比。综合这些实验结论,牛顿总结出了运动第二定律:当一个物体受到一个或多个外力作用时,它所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与合力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方向沿着合外力方向。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都是来自构成它环境的其它物体,任何单个力仅是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方面。当一个物体对第二个物体施力时,第二个物体也对第一个物体施力,并且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牛顿通过分析和总结两个小球碰撞这类相互接触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提出了牛顿第三定律:对每一个作用,总有一个等值反向的反作用;两个物体间的作用总是等值反向且沿着同一直线。 2.3万有引力定律的得来
如果认为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应为行星所受的向心力,即
v2 Fm (2.1)
r式中r是太阳和行星间的距离,v是行星运行的线速度,m是行星的质量。
将圆周运动中的周期T和速度v的关系式v22r代入上式有 Tr3m F4(2)2 (2.2)
Trr3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2是个常量,所以可以得出结论:行星和太阳之间
T的引力跟行星的质量成正比,跟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行星吸引太阳的力跟太阳吸引行星的力,大小相等并具有相同的性质。牛顿认为,既然这个引力与行星的质量成正比,当然也应该和太阳的质量成正比。因此,如果用M表示太阳的质量,那么有 FMm (2.3) r23
覃华标 论牛顿与经典物理
写成等式形式就是 FGMm (2.4) r2G是一个常量,对任何行星都是相同的。
牛顿还研究了月球绕地球的运动,发现它们间的引力跟太阳和行星间的引力遵循同样的规律。牛顿在研究了这许多不同物体间遵循同样规律的引力之后,进一步把这个规律推广到自然界中任意两个物体之间,于1687年正式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如果用m1和m2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用r表示它们之间的距离,那么,万有引力定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 FGm1m2 (2.5) r2引力常量的标准值为G6.672591011Nm2kg2。 2.4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时空观是人们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物质性质的认识,时空观的形成,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4]。时空问题是一个既抽象又实际的根本问题。自古以来,又是哲学家和科学家十分关心和争论不休的课题。在古希腊文化的兴盛时期,人们不仅对物质运动的观察中提炼出时间和空间的抽象概念,同时还对时间和空间的性质做出多方面阐述,亚里士多德第一个全面而深刻地研究了时间和空间问题。他认为“时间属于运动”,时间是“运动的数目”,而空间像“容纳物体的容器一类的东西”,当它所包容的事物离开或消亡时,空间仍然留下,并不随之消失。
到了十六七世纪,人类对时空的认识进入牛顿等科学家为代表的绝对时空时代。在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他第一次对时间和空间提出了明确而又抽象的论述。他写道:绝对的、真实的和数学的时间,由其特性决定,自身均匀地流逝着,与一切外在事物无关;绝对的空间,其自身特性,与一切外在事物无关,处处均匀,永不移动世。空间自身特性与一切外在事物无关,处处均匀,永不移动。相对空间是一些可以在绝对空间中运动的结构,或是对绝对空间的量度,我们通过它与物体的相对位置感知它[5]。在牛顿看来,时间像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有事件发生也好,
4
玉林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无事件发生亦好,这条河流总是不断地、均匀地、不变地流逝着。而空间像一个大容器,它为物体运动提供了一个场所,物体放进去也好,取出来也好,这个空间本身并不会发生什么变化。例如:空间像放满水的游泳池,供人们游泳,人们来游泳,游完走了,游泳池依旧。经典时空观认为:空间和时间是分离的,是相互独立、互不相关的,并且独立于物体的运动之外。同时,经典力学认为质量是和运动无关的常量,所以,在经典力学中,长度、时间及质量都和运动无关,是不变量。这就是牛顿的绝对时空观[6]。
3牛顿的物理成就与经典物理的关系
牛顿是经典物理学的开拓者,他的物理成就对经典物理的建立有着伟大的贡献。他对前人的科学成果进行了伟大的综合,总结出运动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等主要物理成就对经典物理中经典力学的建立起到奠基石的作用。 3.1经典物理的构成
经典物理学是由伽利略和牛顿等人于17世纪创立的,经过18世纪在各个基础部门的拓展,到19世纪得到了全面、系统和迅速的发展达到了它辉煌的顶峰。到19世纪末,已建成了一个包括力、热、声、光、电诸学科在内的、宏伟完整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它的三大支柱——经典力学、经典电动力学、经典热力学和统计力学已臻于成熟和完善,不仅在理论的表述和结构上已十分严谨和完美,而且它们所蕴涵的十分明晰和深刻的物理学基本观念,对人类的科学认识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经典力学体系,简单来说是以空间、时间、质量和力四个绝对化的概念为基础,以三个基本定律为核心,以万有引力定律为它的最高综合,并用微积分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因果律。这是一个立足于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的结构严谨、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
3.2牛顿三定律与经典物理的关系
牛顿三定律是一个有逻辑联系的整体。第一定律是基础,第二定律是核心,第三定律是对第一、二定律的必要补充。牛顿三定律是经典物理学中动力学的基本规律,它决定了经典力学的范畴和三百多年的力学发展方向。 3.2.1牛顿第一定律的地位和作用
5
覃华标 论牛顿与经典物理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笛卡儿关于惯性定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当今的物理学家来说,它几乎自然地成了经典力学的基础。经典力学是经典物理的三大支柱之一,作为经典力学基础的牛顿第一定律自然也成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做惯性定律,而它的实质并不是描述物体具有惯性这一特性
[7]
。如果第一定律的实质是描述物体的惯性,那它就没有独立存在的意义了,因为牛
顿第二定律不但描述了物体的惯性,而且定量地给出了物质的惯性大小可以用惯性质量来描述,由此可见第一定律称作惯性定律,把它说成是描述物体惯性决非是牛顿的本意。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阐明了力的科学涵义,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去维持,力的真正作用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8]。
牛顿第一定律的实质是:它给出了一个不受力或所受合力为零的物体或物体系,这个系统不存在运动状态的改变,即这个系统不存在加速度,我们知道物理学中所研究的问题都是相对的,即以一定的物体或物体系作参照物的,而牛顿第一定律就给出了这样一个没有加速度的参照物系─—惯性系,它才使我们对物理问题的研究和物理量的测量变的有意义。第一定律是第二、三定律的基础,只有在惯性系中第二、第三定律才能成立。
3.2.2牛顿第二定律的地位和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只是定性地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但没有说明力与物体运动改变的定量关系。牛顿第二定律把物体的受力和物体的运动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定量地说明了物体机械运动状态的变化与外力之间的关系,所以它是力学运动定律的核心,也是整个经典物理力学的核心。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都是以它为中心展开的。
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七个基本量之一,在牛顿第二定律中,质量被定义为:在给定作用力下跟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的物理量。即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具体说来,它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这个质量被称为惯性质量,惯性质量是反映物体惯性大小的特征量,它反映了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质量反映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本领和顽强程度,它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牛顿第二定律还揭示了作用力和加速度的定量关系。定量地定义了力,它表示在物体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的大小与作用力的大小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总是和
6
玉林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作用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与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从而把动力学、 静力学和运动学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当物体受到的外力等于零时,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此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这样,动力学问题也就转化为静力学问题。实际上,静力学只是动力学的一部分,牛顿第二定律给出了联系力和运动的方程。如果知道力和物体的初始状态,就能精确地算出物体后续任何时刻的运动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是在明确了质量概念以后, 是伽利略动力学思想的发展,它是运动三定律的核心。
3.2.3牛顿第三定律的地位和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都提到了力,但都没有说明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力的本质是什么。牛顿第三定律说明了引起物体机械运动状态变化的作用力具有相互作用的本质,并指出相互作用力之间的定量关系,既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同时存在,它是对牛顿第一、二定律的必要补充。第三定律的指出, 可以说是牛顿对力学发展的一个最具创造性的独到的贡献, 这个定律的确立指出了每一个力都有其反作用力, 从而对力的概念作了完整的概括。
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而牛顿第三定律与参考系的选择无关。因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参考系不同而使物体相互作用的性质发生变化;牛顿第三定律是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从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出的动量守恒定律是比牛顿运动定律更为普遍的规律。既适用于宏观的物体,又适用于微观粒子,即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都适用。不仅适用于低速运动,也适用于高速运动。 实际中,我们常见的两电荷间的作用力,两磁极间的作用力,两通电导线间的作用力,甚至超新星与光子间的作用力等等,都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仍然成立。也就是说牛顿第三定律的适用范围比第一、第二定律都要广。 3.3万有引力定律与经典物理的关系
牛顿对经典力学的另一重大贡献是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引力思想来源已久,早在牛顿之前,较早研究天体之间作用力的是开普勒。他从行星运动的规律出发寻找运动的原因。他设想,太阳向行星发出一种与磁力流相类似的力,这种力像车轮的轮辐一样,一方面使行星保持在它们的轨道上不能跑掉;另一方面,又随着太阳的自转迫使行星绕太阳转动。开普勒在第谷的大量观测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关于行星运动的
7
覃华标 论牛顿与经典物理
三大定律。第一定律(轨道定律):各行星绕太阳作椭圆轨道运动,太阳位于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第二定律(面积定律):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同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第三定律(周期定律):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的平方和轨道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9]。
开普勒定律是在大量观测资料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而牛顿则又以这个为基础.并结合他自已提出的运动第二定律,进一步阐明了天体运行的动力学规律。在发现天体间的引力定律之后,他立刻想到这一定律是否也适用于宇宙间的所有物体,包括地面的物体。如果这些物体间也存在着相同的引力。那么它们的本身的大小对于它们的距离来说就不像天体那样几乎可以以忽略不计。这时就存往着一个个如何计算物体之间距离的问题。是以它们质心之间的距离为准,还是以它们相邻两部分之间的距离为准,还是把物体分成许多无限小的部分求相应各部分的距离之和?牛顿运用微积分的方法证明了任何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都可以以用它们质心之间的作用力来代替,即把两物体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看作是全部集中在它们的质心上,这样一来,天体间引力的结果就可以推广到一切物体上去,这一普遍存在的力就是万有引力[10]。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力学的最高综合。实现了经典物理理论大综合——天上力学与地上力学的综合和统一。 3.4绝对时空关与经典物理的关系
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是科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时空观,同时也是整个经典物理学的基础。整个经典物理学都是受到绝对时空观的支配,经典物理学是在绝对时空观的指引下建立起来的。在经典力学时空观指引下的牛顿力学理论是有局限性的,它只能适用于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对于微观世界和高速运动的情况则无能为力了。微观粒子遵从量子力学规律,高速运动遵从相对论力学规律,它是以相对论的时空观为指导的。相对论力学具有更广泛的实际意义,它把经典力学作为物体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的一种特例包括在内,所以相对论力学与经典力学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相互矛盾的。相对论时空观较普遍,而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只是一种特殊情况下的近似观念。然而,在经典力学时空观指导下的牛顿力学理论在一般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仍然有着重大的实际应用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理论基础。
牛顿的时空观是绝对的,它虽然不能正确揭示作为物质存在形式的空间和时间的统一性,不能正确揭示物质和运动的统一性,但它正确反映了当速度远低于光速时的
8
玉林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经典理论的基础,它是在当时实验条件下的科学总结,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个里程碑。
4牛顿的成就对物理学的贡献
4.1牛顿三定律对物理学的贡献
三大运动定律是牛顿力学体系的基础定律。它是在概括伽利略、笛卡儿、开普勒、惠更斯、胡克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添加上自己的创造而实现的科学综合。其自1687年发表以来,就以它对低速宏观运动的精确描述,对世界物质性和时空客观性的认识,对人类思想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1]。牛顿运动三大定律的伟大意义在于对质量概念的突破,从而揭示了宏观物体运动的本质,并给以了科学的描述,为创立经典力学体系奠定了基础。牛顿运动三大定律的建立,是物理学发展的一个重大进步,并且很快就在自然科学领域内占据了支配地位。指导着经典物理学其它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但是,由于牛顿力学体系是建立在绝对时空观和机械决定论之上的,它本身还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因素,最终导致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领域内一次举世瞩目的大革命,揭开了现代物理学的序幕,谱写了科学史上的壮丽篇章。必须指出,牛顿这三条定律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分别定性和定量地说明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和对它作用的力之间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是重要的补充,进一步说明了力的相互作用性质及相互作用的力之间的定量关系[12]。 4.2万有引力定律对物理学的贡献
牛顿是在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和其他科学家在天文学和力学上的发现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创造性钻研,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定律,对物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而贡献。牛顿在一封写给胡克的信中写道:“如果说我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这里指的是胡克和笛卡尔等,当然不言而喻也包括他多次提到的伽利略、开普勒和哥白尼[13]。是他,把地球上的引力和天体间的引力统一在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向心力上,找到了行星运动的力学原因,使天文学永远摆脱了唯心主义的宗教教义的束缚,而建立在一个稳固的科学基础上。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是一个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发现,它不仅为研究天体的运动打下了科学基础,而且它揭露出物质间一种最本质的相互联系。恩格斯在谈到牛顿的成就时说,牛顿借助于万有引力定律而创立了科学的天文学[14]。牛顿可以说是总结和完善了哥白尼以来天文学、物理学等方面主要成就的巨人,他的成就是科学突破中世纪的黑暗统治迅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9
覃华标 论牛顿与经典物理
他证实了哥白尼学说、开普勒三大定律的正确性。牛顿以他的伟大成就结束了哥白尼所开始的“文艺复兴时代”,也宣布了哥白尼学说的最后胜利。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最著名的科学发现之一,正是这个发现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并导致牛顿建立他的“宇宙系统”。他将地球上的和天上的物质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统一起来,主要是通过探索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实现的[15]。 4.3 绝对时空观对物理学的贡献
在牛顿以前,并没有一个关于物质运动的完整体系能够表示客观世界的任何深刻特征,正如前面已指出过的,绝对时空的建立使力学形成公理化的演绎体系并在逻辑上达到自身的无矛盾性。
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是人类对时空认识的一次大飞跃。牛顿是从具体的物质的运动中抽象出时空的均匀性、空间的各向同性,时空的刚性,时空的平直性和无限性等等时空特性,而且提出了供物质运动和利于运动描述的空间模型,以及绝对流逝的时间模型。牛顿的绝对空间与绝对时间的提出对于人类进一步把握时空本质,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正是由于科学的进步与对牛顿绝对时空观的否证,才出现了爱因斯坦在时空观上的革命[16]。绝对时空中的另一个合理的成份是它的客观实在性。牛顿认为空间和时间都是客观实在的,这与笛卡尔把时间看成一种“思想方式”的唯心主义看法不同。虽然牛顿把时空与物质并列起来的看法是不对的,但绝对时空的客观实在性是牛顿时空观中的合理成份。
5结束语
本文先简述牛顿的生平事迹,论述牛顿一生中取得主要成就。论述牛顿如何在前人的的基础上总结出著名的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对经典物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做了伟大的贡献。
10
玉林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晓树.经典物理学的开拓者—牛顿[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9:3. [2] 郑积源.科学技术简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03—104.
[3] 韩春柏.认识惯性定律的历程[J]. 现代物理知识,2003,16(2):66. [4] 陈鹏万.揭开物质世界的奥秘[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5:2. [5] 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M]. 陕西人民出版社,武汉出版社,2001:10-11. [6] 王尚武,王一博.现代物理导论[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160. [7] 孙丽媛,徐恩生.牛顿第一定律的实质、地位和作用[J].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5,22(2):78-79.
[8] 刘胜海.论牛顿三定律的关系[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1(3):20.
[9] 许定安.经典力学 下册[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21. [10] 朱永焕.神秘的涡旋力[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5:19. [11] 邓人忠. 物理学基本概念探讨[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0:140. [12] 王宏伟. 牛顿定律与 17 世纪牛顿的时空观[J].皖西卫生职业学院学报,2010,12(5):92.
[13] 朱小村. 牛顿与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5):68.
[14] 陈毓芳,邹延肃.物理学史简明教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19. [15] 青峰.简明物理学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15.
[16] 陈荷淸,孙世雄.人类对时间和空间本质的探讨[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138.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