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脑脊液液基细胞学在恶性肿瘤脑膜转移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年第36卷第28期Journal ofQiqihar University ofMedicine,2015,Vo1.36.No.28 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心律与pH值对比( 4-s) (2.94%),对照组经过高频喷射呼吸机治疗后,出现9例肺 表2两组患者治疗后肺部感染、气管插管等情况对比n(%) 部感染(26.47%),6例气管插管(17.65%),4例气管切开 (11.76%)。可见,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中枢性呼吸衰竭治 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情况,减少并发症,也 改善了预后情况。 讨论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障 综上所述,无创呼吸机应用于早期中枢性呼吸衰竭治疗 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衰竭情况,值得 碍,早期病变可逆,而到了中晚期可能危及生命 。中枢性 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呼吸衰竭的临床症状包括呼吸频率改变、颅内感染以及脑血 管病变等,均对中枢系统的呼吸调节有影响 J。我国近年来 参考文献 [1] 王拥军.脑血管病临床应更多地应用循证医学的概念[J].中华 发生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逐渐增多,而大面积脑梗死很容易诱 神经科杂志,2012,11(5):85-86. 发中枢性呼吸衰竭 。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也伴有颅内压 [2]李新立,h祥振,肖建军.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对大面积脑梗死 升高以及意识下降等,有较高的病死率 J。同时颅内感染也 中枢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J].实用医药杂志,2011,13(1): 62_63. 容易诱发中枢性呼吸衰竭,早期为可逆性病变 。对于出现 [3] 文玉明,马渝,殴书钦.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 中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若呼吸衰竭较为严重一般采用机械 急性左心衰疗效评价[J].重庆医学,2013,14(12):71-72. 通气的方式治疗 。而早期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脑功能还 [4] 何炜,邓星奇.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度呼吸 未出现不可逆损伤,意识较为清楚,适合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 衰竭伴神志障碍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2,13(12):47— 48. 治疗。无创呼吸机操作方便,无需构建人工气道,且不良反应 [5]刘萍.大面积脑梗死危险因素调查及干预探讨[J].实用全科医 发生率低。 学,2007,11(5):58-59. 本次研究,经过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气分析情况、呼吸频率 [6] 闫方进,陈前.呼吸机在中枢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体会[J].现 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5(3):64-67. 等情况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动脉血气、心律与pH值等改善 [7]郑培迎,张永娥,孔雪梅.大面积脑梗塞急性期治疗的探讨[J]. 情况优于对照组。经过无创呼吸机治疗后治疗组出现5例肺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16(3):37-38. 部感染(14.71%),2例气管插管(5.88%),1例气管切开 (收稿日期:2015-06-04) 脑脊液液基细胞学在恶性肿瘤脑膜转移 诊断中的应用 赵利 朱立强朱玉秋 【摘要】 目的探讨脑膜转移患者脑脊液脱落细胞学的形态特点及其临床应用。方法收集徐州 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2013年7月至2015年3月脑脊液脱落细胞学标本2934例,利用液基薄层细胞制 片技术(1iquid・based cytologic test,LCT)制片2张,1张用巴氏染色,另1张用瑞氏染色。结合患者临床资 料对恶性肿瘤阳性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转移性恶性肿瘤的细胞形态进行归纳总结。结果15例脑脊液 样本中发现转移恶性肿瘤细胞,患者均有恶性肿瘤病史,其中白血病5例,淋巴瘤2例,实体瘤8例(肺腺 癌4例,肺鳞癌1例,肺小细胞癌1例,乳腺癌1例,胃腺癌1例)。结论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应于恶 性肿瘤脑膜转移脑脊液标本细胞学检查,具有明显诊断准确、高效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脑脊液;形态学;诊断 脑膜转移指肿瘤细胞进入蛛网膜下腔及脑脊液中,弥漫 浸润软脑膜或蛛网膜…。本病症状复杂且不典型,影像学检 查缺少特异性,脑脊液中找到恶性肿瘤细胞是诊断的特异性 作者单位:221002江苏,徐州市肿瘤医院检验科(赵利);221000 指标。脑脊液标本采样不易,量少而珍贵。应用传统技术进 江苏,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朱立强、朱玉秋) 行制片,细胞量少、易退化,且受涂片背景干扰,脑脊液转移性 通信作者:朱玉秋,Email:zhuyuqiu1966@163.com 恶性肿瘤阳性检出率较低。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1iquid. ・4270・ 医学院学报2015年第36卷第28期Journal ofOiqiharUniversity ofMedicine.2015.V01.36.N0.28 based cytologic test,LCT)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制片新技 术,该技术明显提高了痰液、尿液及胸、腹腔积液中恶性肿瘤 的阳性检出率,但对脑脊液中恶性肿瘤细胞的诊断及细胞形 态学分析的相关文献较少。本研究采用薄层液基制片技术联 合巴氏、瑞氏染色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3月徐州医 学院附属医院各科送检的2 934例脑脊液脱落细胞学标本, 结合文献对其中15例转移性恶性肿瘤的细胞形态进行归纳 总结。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13~68岁。 2.标本采集:脑脊液标本均来源于腰穿术,90%患者脑脊 液标本量为2~3 ml,采集后立即送检。 3.液基细胞学制片方法:利用美国SurePath PrepStain 全自动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染片机(BD TriPath,Burlington NC, USA)及配套耗材进行制片。将送检的所有脑脊液标本转移 至12 ml离心管内,加入Cytorich 固定液至10 ml,600 g离心 10 min,弃上清并充分震荡,加入1O ml Tris缓冲液,震荡后, 600 g离心10 min,弃上清并充分震荡(15 4-5)S。将离心管架 及载玻片架放人PrepStmn 制片系统制备液基涂片2张,1张 巴氏染色,1张瑞氏染色。 4.阅片:所有涂片均由2名高级职称细胞学医师镜检阅 片。细胞学结果分为:1级:未见异常细胞;2级:可疑恶性细 胞;3级:恶性细胞。阳性结果:恶性细胞,或具有恶性肿瘤病 史的可疑恶性细胞。 二、结果 收集的2 934例脑脊液脱落细胞学标本中,15例脑脊液 样本中发现转移恶性肿瘤细胞,结合临床资料发现15例患者 均有恶性肿瘤病史,其中白血病5例,淋巴瘤2例,实体瘤8 例(肺腺癌4例,肺鳞癌1例,肺小细胞癌1例,乳腺癌1例, 胃腺癌1例)。 不同类型恶性细胞具有一定的形态特点:(1)白血病细 胞:大小较一致,散在分布;体积较大,约正常淋巴细胞2~4 倍;细胞浆少;核大、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匀细,可见核仁;核 有突起,突起体积大小不一,常呈乳头状。(2)淋巴瘤细胞: 大小较一致,散在分布;体积明显增大;核大,浆少;染色质粗 大不规则;多个核仁,核膜不规则。(3)腺癌细胞:成团及散 在分布;体积较大,形态多样;核大,核仁多,核染色质粗糙;胞 浆灰蓝色,部分可见黏液空泡。(4)鳞癌细胞:散在分布为 主,多形性;核大,畸形;胞浆丰富、嗜碱性或嗜多色性,核染色 质多,粗糙,深染;核仁多不明显。(5)小细胞癌细胞:成小团 簇分布;形态多样,体积小,约正常淋巴细胞1.5~2倍;细胞 膜不清晰;胞浆少、深染,核圆形及卵圆形,核浆比增大。 讨论恶性肿瘤脑膜转移病情进展快,及时诊断并进行 合理的综合治疗是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的重要因 素。文献报道头部CT、MRI平扫常常不能发现脑膜病变的存 在,或仅见脑膜增厚而未予重视而漏诊;增强扫描虽可发现脑 膜改变,但常因缺乏特异性而不能明确诊断 j。脑脊液细胞 学检查发现肿瘤细胞是诊断肿瘤脑膜转移的特异性指标。我 院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联合巴氏染色、瑞氏染色进行 恶性肿瘤患者的脑脊液标本细胞学检查,在细胞原始形态的 保存及辨认上具有一定优势。 传统细胞学检查方法易发生细胞成分丢失、退变,细胞形 态难以辨认,影响标本检出率。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是近 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制片新技术。目前,除了用于妇科标本外, 正逐步扩展到非妇科细胞学检测的各个领域 J,如脑脊液脱 落细胞学 。LCT制片时,细胞固定及时,且整个过程细胞 均处于液态环境中,较好的保护了细胞固有形态,减少了传统 制片中干燥和挤压带来的细胞变形情况 j。该技术采用沉 降式原理收集病变细胞,明显提高了细胞采集率。值得注意 的是,转移性肿瘤的肿瘤细胞播种于蛛网膜下腔或脑室,恶性 细胞的数目可能很少,诊断可能依赖于十余个或稍少的恶性 细胞,即使一个恶性细胞亦应仔细评估。 巴氏染色最早用于阴道脱落细胞检查,现已广泛应用于 妇科、泌尿等上皮来源的肿瘤细胞染色“ 。。有研究发现巴氏 染色具有细胞透明度好,细胞核结构清晰,核浆分色明显,色 彩丰富而鲜艳等特点。以上皮来源为主的恶性实体肿瘤患者 脑脊液标本的细胞染色更适合采用巴氏染色法 J。脑脊液 中若出现数量不等、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有成团排列的异型 细胞,应考虑实体瘤脑转移。 瑞氏染色法对血细胞染色具有优势,长期以来被作为血 液及骨髓涂片染色的首选方法,同样适用于白血病脑膜癌转 移的白血病细胞。脑脊液中若出现数量增多、体积增大、散在 分布、形态较单一的异常细胞应高度警惕白血病或淋巴瘤脑 转移。 综上所述,薄层液基学联合巴氏染色和瑞氏染色适用于 恶性肿瘤脑膜转移细胞学检查,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效能。 参考文献 [1]潘振宇,王爱林,董丽华.恶性实体肿瘤脑膜转移的诊疗进展 [J].肿瘤研究与I临床,2012,24:208 ̄10. [2]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564-576. [3] 张进生,梁渊,安红雷,等.尿液标本液基细胞薄层涂片检查在 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J].北京医学,2011,33(7):563-565. [4]Piaton E,Faynel J,Hutin K.Conventional liquid-based techniques versus cytyc thinperp pricessing of urinary samples:a qualitative approach[J].BMC Clin Patho,2005,5(1):9—16. [5]杨普,陈琛.“脑脊液”液基细胞学检查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 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6): 29-30. [6] 严海燕,郭海霞,曾华.脑脊液细胞计数Diasys尿沉渣工作站检 测法与血细胞计数盘法的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2 (4):54-56: [7] Bristow RE,Montz FJ.Workup of the abnormal Pap test[J]. Clinical cornerstone,2000,3(1):12-24. [8]潘振宇,庞晓川,王永香,等.脑脊液液基细胞学联合巴氏染色 在恶性实体瘤脑膜转移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3,36(12):1135-1136. (收稿日期:2015-06-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