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帮我找美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买衣服》说课稿

《买衣服》说课稿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买衣服》说课稿

一、说教材

《买衣服》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购物》中的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买衣服》是日常生活中的购物活动之一,旨在通过买衣服认识大面额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学生在这一方面也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 教学设计方面,应充分让学生在“学数学”的同时经历自主“做数学”的过程。 二、说教学目标

1、结合购物情境,认识大面额人民币,掌握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2、能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初步体会人民币的应用价值,养成爱护人民的以及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3、在购物情境中,初步培养学生口头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掌握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2、根据情境图口头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演示、创设情境。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实践。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亲近数学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人民币?(生回答)。

这样的小面额的人民币,如果我们要买衣服、电器等大件的商品,还用这些钱方便吗?那我们就要用到一些较大面额的人民币,这节课我们来就认识这些大面额的人民币。(板书:大面额的人民币)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各种版本的大面额的人民币。

(1)课件出示“人民币的认识”,展示所有大面额的人民币,我们来认一认它们。

(2)认识两种版本的100元人民币。

①你们看看这张是多少面值的?(展示1999年版的100元人民币)你们是怎么知道这是100元的人民币的呢?

②继续认识2015年版的100元人民币。

(师出示两种版面的人民币的实物,生仔细观察,说出特征) (3)小结:我们一般都是通过人民币上的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或直接通过图案等来区别各种人民币的面值的。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在纸币的左下脚有一些点,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用吗?(这是专门为盲人朋友设计的,有了这些点,盲人朋友通过摸人民币,就能知道是多少钱了。接下来具体数一数100元的盲点数目。)

(4)让学生认一认50元人民币。同样让学生认识20元和10元的人民币。

(5)总结:我们的人民币上通常都有国徽,国徽代表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人民币,那么怎样做才是爱护人民币

呢?(生自由谈)

(三)模拟购物活动,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

师:我们认识了大额的人民币,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服装商店去看一看,买几件自己心爱的衣服吧!(补充板书《买衣服》)

(课件出示服装店的场景),瞧,这么多漂亮的衣服,谁来当这家服装店的售货员呢?(生推荐一名售货员)。

售货员任务:在顾客表示自己要买几件衣服后,要记下购买商品,并迅速算出他所需付的钱数。

顾客任务:自己选择好想买商品之后,算出所需付的款数,并思考怎么付钱,准备好正好的钱数。

(1)每人准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样张若干张。(除了大面额的外还需准备1元、2元等小面额的)

(1)生自由选择衣服,进行活动。

(3)其他同学看买衣服付钱和找钱的过程。 (4)在购物过程中,同学轮流当售货员。 (四)尝试练习,初显身手

1、准备:每小组发一个里面装有一些人民币(附页中的样张)的小信封,里面分别装有10元、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若干张,完成课本第一题。(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

2、完成课本第二题,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拿出模拟人民币来换算,也可以同桌合作换算。

3、游戏“凑100元”:

每组准备10元、20元、50元的人民币票样若干张. 问:如果需要100元,可以怎样拿?

小组合作,让学生用这些钱摆一摆,试一试.并将本组的方案进行统计,最后师汇总所有结果。

(五)应用新知,拓展延伸

读一读、讲一讲课本第5题周恩来智答外国记者问题,课件出示。(六)畅谈收获,自我评价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练习册》第9页1、2题。 六、说板书设计

买衣服

———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

100元 50 元 20元 10元

一张100元=2张50元=5张20元=10张10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nwoyixi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00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