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福建客家土楼的几点思考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关于福建客家土楼的 几点思 考 Thinking about Kejia Terrene Building in Fujian 李穗燕Li Suiyan 摘要:在对福建省内较具有代表性的土楼进行了一番考察 后,我提出几个问题,并就这些问题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客家土楼思考 浩浩汤汤来到一个新居住地的时候,他们最需要先解决的是什 么?当然是住的问题。他们需要迅速建起一座房屋遮风挡雨, 然而一眼望去,也只有土与木可供选择了。 第二,从建造技术的发展说起。建造的速度十分关键,这 土楼民居,在福建省内分为两大派系,一是客家土楼,主要 分布在以龙岩永定东部的客家人聚居区;二是闽南土楼,主要 分布在漳州平和、华安、漳浦、云霄、诏安等闽南人聚居各县。 客家土楼,作为福建客家建筑的代表,以其浓郁的文化底蕴和 特异的建筑手法,吸引着众多关注的目光。闽南土楼,取用了 客家土楼的形式,但融入闽南民族文化后又做出调整,是不同 民系之间相互融合的产物。 也就是大部分土楼并未像其它地区建筑那样精雕细刻的原因 所在。而且早期土楼是没有石基的,这也印证了当时人们考虑 的首要问题是建造的速度而不是坚固性,因为以大石块作为奠 基之用可以很好的稳固墙体,这样的做法是到了后期才出现 的。既然建造速度成为当时构筑的主要影响因素,那么必然导 致人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考虑建造技术的发展,才使夯土及简 单的木穿斗结构这种较为“原始”的构筑方式得以一直延续。 第三,从材料色彩的选择说起。可以说,黄色,是中华民族 的色彩。土,是黄色的;剥去皮的树木,亦是黄色的,客家人之 所以采用黄色作为建筑的主色调,是因为中华民族“尊黄尚土” 的传统思想。碰I ,黄土、木材刚好是这种颜色f 闽南土楼是客家土楼的地方化结果,因此本文采用客家土 楼作为原本进行分析。思考的过程参考了前人研究的成果,并 在这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想法。 一、土楼为何采取夯土与简单的木穿斗结构? 二、土楼的形式是怎样变化的? 土楼经历了由方变圆的过程,早期的土楼是方形的,源在 中国古建筑归咎到底来源于“土木”,这已是建筑界的共 识。土与木取材容易,早在龙山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夯土印记,商 朝遗址、汉长城都可见生土夯筑的遗存;木结构则来自早期的 杆栏式建筑。因此土楼采取土与木结构相结合的形式也就不 中原发展的四合院,慢慢过渡到圆形。人们一提到土楼,首先 反映到脑海里的是圆形的土楼,其实方形土楼才是整个土楼 文化的始祖。早在客家人南迁之前,北方的四合院式建筑已经 足为奇了。当其它地区的建筑大多向以木结构为主发展,并形 成了抬梁、穿斗主导的两种结构体 系的时候,客家人为何脱离这个主 潮流,而选择长期保持这种较为“原 始”的构筑方式呢? 第一,从客家先民的源头说起。 客家人来自中原地区,从先秦开始 就陆续有迁移活动,而后为避战乱, 又出现了数波的迁移潮。辗转南迂 的客家先民经江西石城进入受战争 影响较小的福建聚居,落脚于福建 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后陆续又有 许多家族或部分或整体地迁徙至其 它地区。客家人在不断迁移的过程 中既保存了中原文化的延续,又形 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内涵,无论在 宗族制度、生活方式还是建筑物的 构筑上无不体现了这点。设想,当一 位家族首领带着整个家族为避战乱 2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过于强调其防御性,而是应该强调其自然性。很多宣传性资料 里都提及土楼抵御敌人炮弹的事情,我认为那只是巧合,客家 人在修建土楼时并不是故意把墙体做厚来准备迎接炮弹的,而 是出于建筑稳定性的考虑,如果不把土墙夯到那么厚就不可能 建造那么高的土楼,这是个很浅显的道理。 五、土楼的窗为什么都这么小? 这其实跟为什么采用圆形平面有着相同的道理。山区的风 是很可怕的,尤其到了冬天,有时候会刮得很大,又很冻,长期 吹了人容易生病。聪明的客家人通过长期的实践得出圆形平面 的土楼比方形平面的更具有抵抗强风的能力,所以导致土楼由 圆到方的转变,这是跟土楼所处的地理环境分不开的。减小窗 洞面积、增大墙体面积亦是抵御强风的好方法。更绝的是,客家 人在不住人的一、二层连窗洞都不开,把对风的阻力降到最小! 六、土楼的耐久性? 据查,现存年代最久的土楼距今约600余年,远不如中原 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其实,我考察完发现,土楼的耐久性并不 是很好,多数土楼都已坍塌或出现多处险情。要说土楼适合居 ● 住,我倒不这么认为。首先,它是土做的,无论夯土技术多么好, 遇到水也肯定会多少有溶解,日积月累就会出现问题;其次,它 是木做的,而且除了外墙是土以外,就是木头,木头最怕是火, ,当来到南方后,由于建筑技术的传承,首先兴建的土 方形的。之后,经过长期的实践及演化,客家人才发明 土楼建筑。 我见到许多土楼都是因为火灾才导致废弃的。 七、结语? 客家土楼民居是中国传统民居中较有代表性的一支。此次 I何要采用圆形平面? 圆形土楼成了土楼建筑的主要代表,那么就很有必要 么客家人到了后期会采用圆形平面来建造他们的居 ,考察不是十分成熟,依旧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思考与探讨,期 待日后会有所收获。 人们以客家人的凝聚心理来做为建圆形土楼的主要 i认为事实并非如此。因为相比之下,客家人更注重的 化,采取方形平面能够比圆形平面更加强化中轴线的 (作者单位: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2007.11) 参考文献: 1、陆元鼎.中国客家民居与文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 更好的满足客家人尊宗敬祖的心理需求。然而大自 是巨大的,人的心理在它面前显得多么渺小。也只有 力量才能使客家人放弃方形去选择圆形平面,他们一 期的生活实践中体会到圆形的比方形的在对抗大自 2、黄为隽等.闽粤民宅.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3、陆元鼎.民居史论与文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4、王秀碧詹石窗.土楼:中华人文“反应堆”.湖南人民出版 社.2002 更多的优势。 :楼的防御性? 5、张良皋.匠学七说.中国建筑-v-,2k出版社,2002 6、黄利主编.中国古镇游福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通常给予土楼的防御性以很高的评价,但是我在考察 发现,真正有做防御措施的土楼寥寥无几!早期的客 土楼时,为了抵御土匪与山贼的侵扰,确实做了很多 防御工作,比如类似“敌台”式的枪楼、防止火攻的大 不开窗,等等。到了后来,社会较为安定。甚至很多土 —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