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帮我找美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教学目标:

1.懂得将学到的民间故事和家人.同学进行分享,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2.体会两组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练习将情节说得更具体.

3.学习《乞巧》,理解想象其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是怎样用简练的语言将节日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难点:1.学习怎样把一个情节写具体;2.学习《乞巧》,理解想象其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是怎样用简练的语言将节日写具体的.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本单元我们读了特别有意思的民间故事,都有哪些故事呢?(生答:《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

2.读到好的故事,同学们是不是忍不住要跟别人分享,讲给别人听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语文园地三.板书:语文园地三 二.交流平台

1.民间故事流传很广,你想讲的故事别人可能听过了,为了让故事更有新鲜感,同学们可以来点儿小创作.那么有哪些好方法呢?请大家齐读p45交流平台中的句子,再来交流一下你的看法.

2.通过交流,学生明白有三种方法:

(1)可用第一人称来讲;(2)可对故事情节进行“添油加醋”;(3)也可进行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3.分小组讨论,先确定要用哪种方法来讲,在小组内说一说,互相提意见,教师巡视.

4.小组派代表上讲台复述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听,然后评议. 三.词句段运用

1.先出示课本中相关部分左边的词语,让学生读一读.再出示右边的词语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左右两边的两组词语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2.思考:左右两边的词语表达的意思一样,但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学生交流.(左边的是六字或七字成语,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右边的是四字成语,意思简练.)

3.教师出示七字成语,让学生猜四字成语.

打破沙锅问到底(刨根问底) 此地无银三百两 (欲盖弥彰)

1 / 3

心有灵犀一点通 (心有灵犀) 知人知面不知心 (口是心非) 四.小结

同学们要想创造性讲好民间故事,就要动脑筋多思考.多想象,把情节说得更具体.本节课学习的成语,让我们领略到中国文字的丰富内涵,请大家课后多多积累这样的成语吧!它会让你的表达更精彩.生动哦!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课,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创造性讲述民间故事的几种方法,也了解了意思相同的几组成语,体会到中国文字的丰富内涵.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另一个新的内容——如何把一个情节说得更具体.(板书:把情节说具体) 二、词句段运用

1、教师先出示P46的第一个片段,学生先读一读,再说说这个片段讲了一件什么事. 2.教师再出示课本中的第二个片段,全班齐读后思考:这个片段讲了一件什么事?对比这两个片段,你有什么发现?生举手交流回答.

(两个片段都是写狼把小羊吃了.第二个片段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更加生动.具体.)

3.师小结:是的,我们要把一个故事情节写得具体,就要充分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就能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更加生动.形象.具体.

4.练习:把牛郎和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 四人一小组进行练说,互相补充.教师巡视.指导.

5.小组派代表讲述,评出优胜者.教师及时表扬.小结. 三.日积月累

1.学生齐读《乞巧》(板书:乞巧),师正音,指导朗读(注意读音:乞.霄.尽;区分“气”和“乞”,“霄”和“宵”)

2.了解作者

林杰(831年-847年),字智周,唐代诗人.福建人,自幼聪慧过人,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死时年仅十六岁.《全唐诗》存其诗两首,其中《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板书作者)

3.同学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哪个节日吗?(七夕)

4.师: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古代,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

5.大家知道题目“乞巧”是什么意思吗?

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6.请同学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意思理解对即可.

7.齐读全诗,感受诗人丰富的想象,想想这首诗要表达什么情感?

8.师小结:《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诗句浅显易懂,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9.再次齐读并练习背诵. 四.小结

2 / 3

民间故事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故事情节曲折动人,而且大多都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学们课后可搜集更多的民间故事,并且把故事和家人.朋友分享,尽量讲得生动.具体.传神. 五.布置作业

1.练习如何把情节说得更具体; 2.朗读并背诵《乞巧》.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

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第一人称 添油加醋 续编故事

乞巧

看碧霄 渡河桥 追求幸福 穿红丝 乞巧 学习巧手

教学反思

1.学生通过创造性复述故事.将情节说得更具体的练习,初步掌握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来把事情的经过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积累了民间故事和写节日的古诗,明白祖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 /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nwoyixi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00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