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案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小柳树和小枣树》

教材说明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

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并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

设计理念

小柳树和小枣树各有长短,怎样看待每个人的长与短,是课文的立意所在。课文借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教学中以读为主,通过设计多种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然后重点抓住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语言进行朗读、比较、体会,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枣、浅”等8个生字。会写“怎、思”等10个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不同性格。

3、情感目标: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适教年级:小学二年级

教学重点:能准确回忆和认识“枣、浅”等8个生字,会写“怎、思”等10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学会欣赏别人。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挂图、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头饰等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一)创设情境,诱发学习兴趣

师:上课,同学们好,我呀是你们的小熊老师,小朋友们,来,小手放在大腿上,眼睛看着熊老师,老师问你们,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那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唱接下来的这首歌好不好?他的名字叫做《春天在哪里》引导学生齐唱《春天在哪里》。那你们看,老师把春天的使者---小柳树带来了!还带来了它的好朋友小枣树呢(出示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图片)。你们想知道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吗?(想)接下来老师讲的课呀就和他们有关,(板书课题这篇课文

的名字就叫做:小柳树和小枣树。)

(二)巩固识字,打好基础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呀我们认识了8个生字朋友,看着老师手上的卡片,看看你们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师:小朋友们都非常棒,来拿起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来表扬一下自己(棒,棒,你最棒!),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开火车”的小游戏,老师随意抽出一个卡片,小朋友们要能准确地认出来,并且还要对他组一个词语,小朋友们有没有信心呀?(有)(枣树、浅绿色、光秃秃、忍不住、不好意思、虽然、乘凉)看来我们的收获呀真不少,来小朋友们一起为自己鼓鼓掌。 二、朗读感悟 1、初读课文

师:刚才呀小朋友们都学会了这篇课文中的生字,那接下来老师就带小朋友们来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小朋友们,你们想一想,小柳树和小枣树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小柳树和小枣树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呢?接下来,老师就把课文读一遍给大家听听,看看小柳树和小枣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又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小朋友们课要认真听老师读,待会老师可要叫小朋友们起来回答的哟。(师读课文)

师:小朋友们听老师读完了这篇课文,你们想一想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呀?(恩,外形不同,生长特点不同,性格特点不同,恩,说的都非常对) 2、再度课文

师:那同学们,我们一个一个来,我们首先到课文中找一找,哪些句子是描写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外形特点的?大家用直线划一划课文中描写小柳树的句子,再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小枣树的句子,看看那个小朋友划的又快又好。

师:同学们找到了吗?(找到了)来,找到了,我就请小朋友来读一读,看谁读的好。

3、品读课文

师:同学们刚才找的都很对,那老师问你们,小柳树和小枣树除了长的不一样以外,还有什么不一样啊?(性格、生长特点不一样)恩,那接下来,我们也一起到课文中看看那些句子体现了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生长特点不同和性格不同的?(我们来找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的对话)

师:那小朋友们,你们从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对话中看出了他们的性格有哪些不同?我们来总结一下。

“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小柳树怎样?——得意、骄傲、不懂礼貌。) “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叶晚。再说,你长得也比我快,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荫下乘凉,那有多好啊!”(小枣树怎样?——宽宏大量,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说明,(骄傲的)小柳树和(谦虚的、宽宏大量的)小枣树,恩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那你们看看,小柳树她前后的表现有什么不一样?说说你的根据。 4、角色表演赛度课文

师:刚才小朋友们说的都非常好,那接下来,老师就要请两个小朋友上来分角色分别表演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对话,那个小朋友上来表演一下?(老师说一下表演规则,要求孩子有感情的表演出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性格。)看看那个小朋友表演的最像骄傲的小柳树和谦虚的小枣树了,表演的最好的老师要奖励他们每人一朵小红花。

“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小柳树怎样?——得意、骄傲、不懂礼貌。)

小柳树实在忍不住了,他问小枣树:“你怎么不说我呀?” 小枣树不明白,问道:“说你什么呀”

小柳树低下头说:“说我不会结枣子呗„„”

“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叶晚。再说,你长得也比我快,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荫下乘凉,那有多好啊!”(小枣树怎样?——宽宏大量,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三、拓展延伸----说一说

师:刚才这两个小朋友读的都很好,那这篇课文我们也全部学完了,那小朋友们,老师问问你们从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身上学到了什么道理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恩,非常对,那接下来老师就要和同学们来玩一个“说一说”的游戏了,同学们你们找自己的同桌互相“说一说”别人的长处吧,也可以自由的选择一个同学来说说他的长处,好,老师先叫一名同学上来说一说吧。

四、结束部分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这个“说一说”的小活动都能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而且呀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长处呢,那我们应该多学习这些别人的长处,用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那下课后同学们再去互相学习吧,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都非常棒,来表扬一下自己(棒、棒、你最棒)对了,同学们呀都要相信自己就是最棒的,好这节课老师上到这里的,下课,(老师再见),同学们再见!

授课教师:熊威 09级教科3班

上饶师范学院

《春雨的色彩》说课稿

一、教材内容分析:

春天里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绿草如荫、一派迷人的景色。《春雨的色彩》意境优美,散文诗中绵绵的春雨,屋檐下叽叽喳喳的小鸟,万紫千红的大地,给人以美的陶冶和享受,与此同时启发幼儿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以及相应的情景对话练习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启发幼儿观察、发现自然界的变化,感知春的意韵,并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把春雨的色彩表现出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幼儿情况分析:

中班下学期的幼儿探究、分析、观察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能主动地去探究周围和环境的变化,并且能根据变化运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将感知到的变化加以表现。同时这个时期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审美能力有一定的发展,孩子们在平时的活动中也积累了许多有关绘画方面的经验在活动展示出来。 三、活动目标: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主导作用,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下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目标:引导幼儿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 2、能力目标: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3、认知目标:帮助幼儿在理解散文的基础上感受春天的生机,知道春雨对万物生长的作用。

四、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引导幼儿份角色朗诵小动物的对话,感受散文诗的优美,进而丰富词汇、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是:学习词语“淋、滴、洒、落”、学习春雨的对话、诗句“亲爱的小鸟们,你们说得都对,但都没说全面,我本身是无色的,但我能给春天的大地带来万紫千红”。

五、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课前学会朗诵诗《春天》,并组织幼儿春游,根据天气情况实地观察春雨,让幼儿感受了解春天的有关知识经验。

2、物质准备:小动物头饰、 教学课件、幼儿绘画用纸笔

六、教法: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去做去干”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力求对幼儿充分放手,对大限度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去感受,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法:

1、谈话法:在活动得导入环节我运用与幼儿进行有关春天主题的谈话,帮助幼儿积累整理自己积累的有关春天的知识经验。

2、演示法:在活动中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向 幼儿展示春天的勃勃生机,《春雨的色彩》散文诗的情景,也是通过课件中轻柔的配乐诗朗诵体现出来的。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进一步强化了他的作用,使幼儿对春天、春雨更加了解和熟悉。

3、情景演示法:将幼儿置身于《春雨的色彩》散文情景中,通过角色表演,强化幼儿对春雨的色彩的感受。

此外我还适时采用了交流讨论法、激励法、审美熏陶法和动静交替法加以整合,使幼儿从多方面获得探索过程的愉悦。 七、学法:

1、多种感官参与法:《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本次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发现自然界的变化,感知春天的意韵,并尝试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法把春雨的色彩表现出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2、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与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在活动中,让幼儿自己进行角色表演,说出小动物们之间的对话,一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同伴之间合作表演的快乐,也将成为他们永远的回忆。

八、教学过程

活动流程我采用环环相扣来组织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激发兴趣谈春天-----看春雨-------欣赏散文诗------情景表演-------经验总结-------审美延(绘画形式)

1、激发兴趣谈春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开始我利用谈话形式引导幼儿将自己已有的关于春天的经验进行整理,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2、看春雨 观看课件《春雨的色彩》前半部分,到春雨姐姐欢迎的最热烈老师说:一天,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他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话题,你们知道他们在争论什么问题吗?(幼儿回答)对他们在争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这样的设计自然合理,进而引出散文诗《春雨的色彩》 3、欣赏散文诗

(1)完整欣赏后请幼儿把不懂得地方提出来,由幼儿提出来,教师引导讨论,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2)寻找句子、加深印象 给幼儿提出要求,请幼儿找一找诗里描写春雨下到草地上、柳树上、桃树上、杏树上、有菜地里、蒲公英上各用那些词语,通过找,让幼儿学会“淋、滴、洒、落”并学会用小动物的话来朗诵、来回答,促进幼儿积极思维,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强调了重点,理解了难点。 4、情景表演:分角色进行朗诵表演。 5、经验总结:

将本家活动内容的前半部分进行总结,给幼儿一个春天的完整印象。 6、扩展延伸、升华主题

引导幼儿运用手工工具,用绘画的方式将幼儿感受到的《春雨的色彩》散文诗的意境描绘出来,巩固和加深幼儿对春天及春雨的任认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