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文献与摘要(76)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iteratures&Abstract9………... 文献与摘要(7 6) Literatures&Abstracts(76) 球栅阵列/印制电路板的互联设计指南 BGA/PCB Interconnect Design Guidelines 球栅阵列(BGA)是一种用于集成电路的封装形 式。在印制板(PCB)组装过程中,焊球应用于BGA 底部引脚,并贴装到同一引脚位置的印制板上。本文描 述BGAIPCB设计的细节,包括针对1.27mm、l'mm、 0.8mm、0.75mm、0.65mm和0.5mm节距的钻孔到铜箔 层、最小连接盘、钻孔直径、厚径比和BGA布线技术。 本文也讨论何时需要微孔技术,如何维持有效布线和电 气需求。 (Gil White,PCD&M,2007/9,共4页) 光电印制板将会产生 Optoelectronic Substrates—Will it Happen 光电互连由于其能够适应更高频率传输等优点,而 成为铜互连的代替品,尤其是对于高速通信,光电互连 没有铜互联产生的噪音问题,同时其成本也随着技术的 进步而不断的降低,逐渐成为高速通信的主流工艺。发 展叠层和埋置式波导互连,成为提升高速光背板和芯片一 芯片间互连应用的需要。 (Jack Fisher,PCD&M,2007/9,共4页) 印¥vJd ̄型化元件 Printing Miniaturized Components 不断改进的元件安装方法增加了板面利用率,制造 商需要弄清安装的过程来尽可能提高良率和生产力。根 文献与摘要: 据大量的实践出现了许多的解决方法。在生产中通过 01005电阻和0.3mm节距CSP,已经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在使用0201时,标准的回流焊过程中产生一定数量的墓 碑缺陷,而使用01005,在富氮环境中降低了墓碑效 应。总之,在所有的前沿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建议 是确保最充分的了解材料和相关过程。 (Clive Ashmore等,SMT,2007/8,共4页J 测量数控钻铣机主轴跳动 Measuring Spindle Runout on CNC Drilling and Routing M achines 数控钻铣机的主轴跳动问题,是PCB制造隐藏的质 量问题,也是导致PCB制造报废率过高的原因之一。主 轴的测量可以是动态的也可以是静态的,动态测量较准 确。本文阐述钻铣机主轴跳动的原因,如:夹头质量、 空气轴承送风质量、气压过低等。针对主轴的跳动,介 绍一种非接触式测量装置,能够比较准确的测量主轴在 动态和静态下的跳动,能够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现在的 PCB制造商也还在不断研究,不断提高钻孔及铣外形质 量,如减少钻孔移位、成孔质量、铣切过度等问题。 (Jim Warholic,Circuitree,2007/8,共4页J PCB子L壁拉脱故障之解决方案 Troubleshooting PCBs Series’''_______——Hole Wall Pullaway 孔壁拉脱(Hole Wall Pullaway)是孔金属化质量 最严重缺陷之一。这种缺陷主要表现在:金属化孔的部 分区域缺少铜,如:在孔壁附近产生小气泡:大面积 铜与树脂分离等等。本文详细讨论孔壁拉脱的类型及产 生的原因,并给出解决孔壁拉脱的方法。孔壁拉脱的原 因主要有以下两种:(1)化学铜不正常,沉铜速度过快, 导致化学铜产生较大的内应力,使铜与树脂分离;(2)去 钻污条件不足,树脂表面形貌过于光滑,铜与树脂的结 合力下降,容易产生孔壁拉脱。 (Michael Carano,Circuitree,2007/8,共4页J 采用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分析PCB的失效原因 Using Physics of Failure to Identify Root Cause of Printed Board Failure 传统的PCB失效分析往往建立在一系列技术的基础 : t 上:比如电性能测试、外观检查、x射线分析以及切 片分析等,这些方法无疑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当失效模 式相对较复杂时,就需要寻求更加有效的失效分析的工 具。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用以分析 PCB镀通孔(PTH)失效原因。从建立物理模型并进 行简单计算就可以得出镀通孔失效原因。 (Craig胁llman,Circuitree,2007/8,共4页J 光致成像阻焊剂的VOC指标与EuP指令评估 Evaluation of Photoimageable Solder Resists With Regard to 71 the VOC and EuP Directives 本文针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fvoc)指标和欧洲联盟的 关于制定用能产品生态设计要求框架(EuP)指令中的要求 Printed Circuit Information印制电路信息2007 No.1 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iteratures&Abstracts………… ● : 献与摘要 作了诠释,以此对光致成像阻焊油墨的原料采集、加工 : 和使用作了比较,阐述了防焊油墨在上述框架协议下的 义 应用对策。 fCircuitree,2007/9,共5页J 用于高性能印制板图形制作的准分子激光投影射成像 Excimer Laser Projection Imaging for High--Performance Cir-- cuit Board Patterning 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用于印制板图形制作的新型的 准分子激光投影成像设备(LPI),它能够有效降低生 产成本,实现批量生产高性能刚性印制板(120块/h)、 挠性板、显示屏和微电子系统的大型载板。 rL.Wojcik,Circuitree,2007/9,共4页J 封装技术动向 , 一 技衍勤向 本文是日本安装技术发展指南中有关封装技术部分 之概要。文中叙述了各种封装的趋向,包括简单的管状 封装、扁平封装到复杂的BGA、FBGA以及成组的晶 圆级封装(WLP)、模组芯片封装(MCP)、系统封装(SiP) 等。封装技术发展主要在提高I/0端子数和缩小节距、 缩小体积。 r春田亮, L,, 廿:,工实装学会 ,2007/8,共 5页) 新一代“SMAFTI”高密度封装 次世代高密度, 一 “SMAFTI”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SMAFTI”封装技术,此为 新颖的芯片旁路贯通插入连接技术(SMArt Chip Connec— tion with Feed Through Interposer),把存储芯片与处理芯 片封装在一体中提高封装密度。叙述了SMAFTI概念和 制造过程,对基板材料的要求,以及构成IC的可靠性 评价。 fJlI野连也, L,, 廿:,工实装学会 ,2007/8, 共4页) 埋置薄膜型无源元件的附有贯通孔电极硅封装基板的开发 薄膜受勤部品者内藏L广=Sl贯通孔鼋棰付, 一 基 板(7) 本文介绍硅材料基板制作的IC封装载板,具体有硅 基板上电极孔的形成,埋置薄膜型电阻器、电容器和电 感线圈的加工方法。硅基板有优良电性能和尺寸稳定 性,特别有利于高频电路要求。 r舍持悟等, L,, 廿:,工实装学会蒜,2007/8, 共4页) 锡须的成长机理 ; 叉 叉力一(7)成长 ; 在电镀锡中有锡须产生的问题一直受关注,但一直 ; 未解决 解决锡须问题首先要了解其机理,本文是锡须 ...…….Printed Circuit Information印制电路信息2007 No:1 2 成长机理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叙述了锡须的形态、强度 和成长方向等特征 影响锡须成长的因素有外部应力、 内部应力及锡镀层结晶构造等。在介绍传统的转移模 式、再结晶模式形成锡须基础上,提出了锡须成长驱动 力与起源,从锡原子的能量分析锡须成长机理。 r过清贵,表面技衍,2007/7,共6页J 大气压下等离子体处理改善聚四氟乙烯基板表面 大氮压7P 处理【=上否 lJ于卜 7/I,才口工手 /、(7)表面改 航天卫星等高频通信领域用的印制板是采用聚四氟 乙烯(PTFE)基板,PTFE基板在进行化学镀铜等加工时 需要特殊处理。本文介绍采用低成本化的干式低压等离 子体处理PTFE表面,产生脱氟反应,形成能与镀铜层 结合可靠的PTFE表面。文中叙述了研究实验方法,对 实验结果的分析评价,以及经大气压下等离子体处理后 PTFE形成亲水基表面的机理。 r柴原正文等,表面技钭亍,2007/7,共5页J 对应RollS指令的以无铅材料评价技术为中心的最新技术 RollS指令c二对虑亨否最新技衍:铅7 lJ一材料(7)枰俩 技衍老中心【= 欧盟RoHS指令发出后,无铅化技术研讨在不断发 展中,对无铅材料表面物理特性与化学特性的评价是关 注的课题之一。本文介绍无铅材料评价技术中焊锡溶解 方法、化学分析方法和锡须分析。具体有无铅焊锡材料 分析,以Sn—Ag—Cu焊锡为代表,加硫酸、硝酸混合物 溶解,经ICP发光分光分析仪定量测定。锡须由SEM 观测结构,分析Cu/Sn界面影响和sn晶粒的影响。 r蓝木健二等,表面技钭亍,2007/8,共5页J 酸性硫酸铜电镀液中电沉积铜层结晶方位及乙腈的影响 酸性硫酸铜鼋解液 弓鼋析L广二铜膜(7)结晶配向性 及 寸7电 二 11,(7)效果 本文是研究酸性硫酸铜电镀液中添加有机物乙腈对 电镀层结晶的影响。通过实验考察乙腈含量与镀层结晶 的关系,乙腈对电解液温度、电流密度的关系,观察 电析物的X曲线图形(XRD),最后优选出乙腈在电镀液 中最佳条件。 r小野俊昭等,表面技衍,2007/8,共6页J 印制板图形转移工艺技术及品质控制 本文首先叙述了印制板线路图形转移采取干膜感光 法工艺过程,随后叙述产品质量控制。要点是照相底版 控制、基板表面处理控制、贴膜与曝光控制、显影控 制以及SPC的应用。另外分析了制作中原因与对策。 r杨维生,电子电路与贴装,2007年 ,共10页J 上海美维科技有限公司 WWW.pcbadv.COlla供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