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有关小学垃圾分类的活动总结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有关⼩学垃圾分类的活动总结

有关⼩学垃圾分类的活动总结

  难忘的活动已经结束了,相信你⼀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经验,需要好好地写⼀份活动总结总结⼀下了。那么什么样的活动总结才合适呢?下⾯是⼩编收集整理的有关⼩学垃圾分类的活动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学垃圾分类的活动总结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活⽔平的⽇益提⾼,特别是学校,每天都在制造垃圾,如废纸、塑料、废电池、果⽪等,这些垃圾绝⼤部分是可回收利⽤的资源。⾃从上学期来,我校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在校领导的指导下,在学校德育处、⼤队部的⼯作⽀持下,全体同学群策群⼒、集思⼴益,垃圾分类活动已初见成效。现将情况作如下总结。

  ⼀、充分认识到减少校园垃圾和节约资源的重⼤意义

  校园垃圾混装堆放,极易孳⽣蚊蝇、细菌、⽼⿏等,是疾病的传播源;且处理⽅法是将混杂着各种有害物质的垃圾运去填埋,既侵占⼟地,⼜使垃圾中的多种污染成分长期存在,污染成分就会通过⽔、空⽓、⼟壤、⾷物链等途径污染环境,危害⼈体健康。⽽我们将垃圾分类处理加以回收利⽤,不仅节省了⼤量的填埋占地、避免污染,还能按类别回收资源、保护资源和环境,同时,培养了学⽣的环保意识。

  ⼆、我们在“垃圾的分类”活动中的收获

  1、可换芯的原珠笔、⾃动铅笔,可⾃⾏充电的⼲电池,不必换封套的年历,可再使⽤的化妆品⽤具(如眼线液、腮红)都是可⾃⾏充填的物品,此类产品可减少资源的浪费。

  2、尽量避免使⽤⼀次性的物品,如免洗餐具、纸杯、纸⼱等,或减少不必要物品的使⽤量,如漂⽩剂、⾐服柔软精等化学⽤剂,不但可减少开⽀,更可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3、尽量选⽤可再填充式之复印机、传真机或打印机墨⽔。  4、多使⽤天然肥皂以代替清洁剂,可减少⽔源污染。  5、拒绝接受不环保的⼴告传单。  6、离开教室后随⼿关灯并关闭其他电源。

  7、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光灯管,应另外存放,再利⽤的资源如废纸、玻璃等,应和其他垃圾分开,累积⼀定数量交由旧货商或回收队处理,以减少资源的浪费。

  8、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使学⽣更深的了解了垃圾分类的知识;逐步形成了垃圾分类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

  9、少先队⼤队部向全体同学发出了如下倡议:希望全校的同学能积极⾏动起来,科学处理垃圾,养成良好的卫⽣习惯;“垃圾”是放错了地⽅的资源;努⼒把好的卫⽣习惯带到社区、带到社会,认真做好在⾃⼰周围的“由点向⾯”的推⼴,努⼒争当“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员和“环保⼩标兵”!  三、⽴⾜课堂教学,扎实开展环保教育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同时也是环保教育的好场所,教师在各科教学,尤其是思品、语

⽂、⾃然、社会等学科的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环保教育;每周星期⼀班队会定为环境教育主题会,利⽤唱歌、⼩品、相声、知识竞赛、⼿抄报等形式进⾏教育,形成了环保良好的氛围;班级成⽴了环保科技⼩组,认真收集信息,整理资料。

  四、利⽤活动载体,深化环保⾏为

  我们校园内坚持⼀⽇两扫,并做到卫⽣⽆⾓、⽆环境污染源,组织学⽣⼲部每⽇进⾏检查,⼀周⼩结,表扬⿎励。学⽣在“植树节”组织造林护树活动;在“爱鸟周”开展保护鸟类的宣传教育;在“世界环境⽇”不失时机地举⾏“保护环境、美化校园”专题讲座,号召全体少先队员⾏动起来,绿化美化家园,保护⽣态环境;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组织学⽣们⾛上街头打扫卫⽣、清理垃圾,向社会分发保护环境的《倡议书》,要求队员以⾃⼰的实际⾏动,影响、带动邻⾥、社会,共同创造优美环境,达到良好效果。  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是校园⽂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垃圾分类可⼤幅度地减少垃圾增加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害化处理费⽤,有利于进⾏资源再利⽤。在校园中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利⽤的活动,不但可以使资源循环再利⽤、节省资源,还可以培养学⽣环境保护的意识。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全民环保意识,全⾯推⼴和落实完善的垃圾分类处理政策,建设⼀个绿⾊、和谐、美丽、节约型的校园。在下⼀步的⼯作中,我们将再接再厉,努⼒使这项活动更加富有成效。

  ⼩学垃圾分类的活动总结2

  为了加强我校中⼩学幼⼉园垃圾分类,树⽴社会主义⽣态⽂明观和创新、协调、绿⾊、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提⾼全体师⽣的⽣活垃圾分类和资源环境意识,在普兰店区教育局的统⼀部署下,本学期我校主要做了如下⼏⽅⾯的⼯作。  ⼀、统⼀思想,加强领导

  学校将垃圾分类⼯作,作为本学期学校重点⼯作之⼀。学校专门成⽴了领导⼩组,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领会市、区教育局关于创建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有关⽂件精神,制定计划,统⼀部署,各部门齐抓共管,保障此项⼯作的有序开展。  ⼆、⼤⼒宣传,明确责任

  开展环境整治、垃圾分类⼯作,是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绿⽔青⼭就是⾦⼭银⼭的发展理念的务实举措。为此,我们通过层层召开会议,在领导、教师、学⽣和家长中,⼴泛宣传垃圾分类⼯作的重要意义,普及⽣活垃圾分类知识与⽅法,强化⼴⼤师⽣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做好⽣活垃圾分类⼯作的责任感,努⼒实现“教育⼀名学⽣、带动⼀个家庭、⽂明整个社会”,真正把⽣活垃圾分类观念扎根于校园,切实将环境保护教育延伸⾄家庭和社会。

  通过学校LED屏、板报、升旗仪式、晨会、班队会等载体和空间,营造垃圾分类活动氛围,使师⽣明确此项⼯作⼈⼈有责。  三、按照计划,开展活动

  1、三⽉份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进校园活动。学校把⽣活垃圾分类知识纳⼊学校教育教学体系,结合学科特点,做好多学科渗透垃圾分类教育⼯作。德育主任向学⽣宣讲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以及垃圾分类的基本常识与⽅法。各班级召开垃圾分类、绿⾊低碳主题班会,结合相关时间节点,通过国旗下讲话、知识竞赛、主题征⽂等教育活动引导学⽣树⽴垃圾分类、绿⾊低碳的环保理念。

  2、主题演讲活动。学校要求四⾄六年级以班级为单位围绕垃圾减量与分类、资源循环利⽤、爱护⽣态环境等主题,结合⽇常⽣活开展主题演讲活动,阐述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理解,突出垃圾分类的益处和价值,呼吁同伴和家长积极践⾏垃圾分类,倡导资源回收利⽤,共同营造清洁、优美、舒适的宜居

环境。共表奖⼀等奖选⼿两名,⼆等奖选⼿五名,三等奖选⼿五名。

  3、“⼩⼿拉⼤⼿”活动。学校通过班级家长微信群、“致家长⼀封信”等多种途径向家长宣传⽣活垃圾分类的相关政策和要求,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和⽅法。积极⿎励和引导学⽣成为家⾥⽣活垃圾分类“⼩⼩培训员”,通过“⼩⼿拉⼤⼿”形式,带动各⾃家庭参与、践⾏⽣活垃圾减量与分类收集,使垃圾分类成为⽣活习惯,努⼒营造优美社会环境。

  4、宣传海报设计活动。学⽣围绕垃圾分类、保护环境、节能低碳、建设⽣态⽂明社会等题材进⾏海报设计,⽤画笔呈现对垃圾分类、绿⾊环保理念的理解,以⼤胆的创意、丰富的⾊彩、灵动的形象,展⽰对美好家园的建设畅想,以创作为载体做⼀名垃圾分类的倡导者和宣传员。共征集创意海报50份,优秀绘画作品12副。

  5、践⾏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要求学⽣以家庭为单位,积极参加相关公益活动,⾛进社区向群众宣传⽣活垃圾分类的意义、知识和⽅法,提⾼垃圾分类⼊户率与参与度。组织学⽣开展环卫体验活动或⼩义⼯活动,增强学⽣垃圾分类意识,养成低碳环保⽣活习惯。

  6、环保⼿⼯创意活动。学校少先队发起围绕废物利⽤、垃圾减量与分类等环保主题,利⽤⽣活中的废旧物品,通过巧思、创意、想象、裁剪、描绘、重组等⽅式赋予废品以新的⽣命的.倡议,班主任和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起,引导学⽣在体验创新设计乐趣的同时切⾝感受“垃圾是放错地⽅的资源”,提⾼学⽣节能低碳、循环利⽤的意识。

  7、开展“垃圾分类收集⼩标兵”评选活动。对在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中表现突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厉⾏勤俭节约,⾃觉践⾏垃圾减量,养成分类投放良好习惯的学⽣进⾏表彰,,对在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中表现突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厉⾏勤俭节约,⾃觉践⾏垃圾减量,养成分类投放良好习惯的学⽣进⾏表彰。共评选出校级标兵10⼈,班级标兵24⼈。激励了学⽣见贤思齐,使评选表彰过程同时成为学⽣增强环境意识、提升⽂明素养、争做环保标兵的过程,成为学⽣⾃觉内化、⾃我教育的过程。

  总之,垃圾分类⼯作得到了校领导的⾼度重视,垃圾分类教育与学校⽇常德育⼯作、⽂明校园创建、环保教育、健康教育相结合,⼴⼤师⽣⾝体⼒⾏,进⼀步增强了环保意识,养成了良好⽣活习惯,在⾏动上取得了⼀定的成效。

  ⼩学垃圾分类的活动总结3

  为打造良好的教育学习环境,建⽴学⽣环境保护的意识,我校⽴⾜课堂教学和美丽学校创建,通过学⽣影响家庭,全⾯推进学校和家庭的垃圾分类处理,努⼒做到⽣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害化,做好⽣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利⽤、分类处理,促进城市⽂明与⽣态环境建设。根据区教育局关于⽣活垃圾“三化四分”管理⼯作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校组织开展了⼀系列活动。  ⼀、活动制定

  1、由学校⼤队部负责撰写“垃圾分类我先⾏”教育实践活动⽅案。整合学校开展的环境保护、⽣态⽂明、公民意识教育等专题教育活动,将垃圾分类系列活动纳⼊美丽学校创建⼯作中。

  2、组织开展晨会,以“垃圾分类在我⾝边”为主题在周⼀晨会时间,⼀⼩品加解说的形式为全体学⽣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开启了垃圾分类活动的⼤门。

  3、组织开展垃圾分类主题班会。各中队辅导员组织三⾄六年级的队员以“⼩⼿拉⼤⼿,垃圾分类我先⾏”为主题开展少先队活动,会中主要以垃圾分类知识介绍,如何进⾏垃圾分类,及相关系列活动为主,以促进学⽣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同时要求队员通过⾃⼰的⾏动带动家⼈或周边⼈⼀起⾏动起来。

  通过活动,队员们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且也能够从⾃⼰做起,从⾝边做起,⽤⾃⼰的⾏动影响更多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4、组织少先队员以雏鹰假⽇⼩队的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主要在队员家中开展,要求队员与家⼈⼀起做好每天⽣活垃圾的分类处理⼯作,并对每天的垃圾产量及垃圾减量⼩妙招进⾏记录。活动中,队员们积极参与,纷纷记录下⾃⼰的垃圾减量⼩妙招,并利⽤课余时间在队员之间互相介绍,互相学习,完善⾃⾝设计的垃圾减量⼩妙招。

  除此之外,队员们还⾛上街头,⾛进⼩区拿着⾃⼰亲⼿制作的垃圾分类宣传海报向路⼈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动员更多的⼈加⼊到⾏动中。通过活动,队员们对于环保的意识也越来越强,校园也变得更加整洁。

  5、垃圾分类设施进校园。为了更好地开展垃圾分类⼯作,学校为每个班级、每个专⽤教室、每个楼层均配备了垃圾分类专⽤垃圾桶,并且在垃圾房设置了垃圾分类介绍展板,让我们的学⽣时刻都有垃圾分类的意识,知道⾃⾝的责任。

  6、做好“⼩⼿拉⼤⼿,垃圾分类我先⾏”系列活动宣传报道⼯作。注重活动过程性材料积累,动员全体师⽣利⽤⾝边的各种丰富的媒体渠道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这也让更多的家长成为我们的宣传者,让活动开展更加扎实有效。  ⼆、⼯作反思

  “垃圾分类”是很有意义也很必要的,但由于长久以来观念的影响,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忽略其意义。因此,在学校⼤⼒开展此活动是有利于学⽣正确观念形成的,并且能够同学队员的⾏动去影响⾝边周围的其它⼈。

  在活动中,相信⽆论是学⽣、⽼师、家长甚⾄是⼀些看见学⽣宣传的成⼈都会有所认识,有所收获。我们会继续为更好的环境⽽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