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专转本”考试大学语文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 6 页,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 必须在答疑卡上作答,作答在试题卷上无效。作答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正好准确清晰的填写在试 题卷和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考试结束时,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本大题公 15 小题,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请将答题卡上代表该题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迤逦.(lĭ) B.戛然(jiÁ) .C.尉迟(yù) .D.旖旎(qí) .
痤疮(cuó) .
女红.(gōng) 嗔怪(diān) .呷茶(xiÁ) .拥趸.(dùn) 薄荷.(he)
虚与委蛇(wěi) .
舐犊情深(shì) .
租赁.(lìng) 未雨绸缪.(móu) 阿訇横捭阖(bì) .(hÒng) 纵.
2. 在当今这样一个追求速度与效率的时代,这种不惜时间与精力,也一定要把工作做好、做专、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暗中 了人们内心的期待。
在上面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迎合 B.符合 C.契合 D.应合
3. 随着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媒体的进一步普及, 的阅读越来越普遍,而深度投入的阅读却 。
在上面这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浅尝辄止 举步维艰 C.走马观花 举步维艰
B.不求甚解 渐行渐远D.不得要领 渐行渐远
4. 下列句子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
A.老李看似不苟言笑,其实他这个人很好说话。 B.在这个问题上,你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C.请代我买两张北京到乌鲁木齐的往返机票。 D.我们学校的校长历来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
5. 市面上那种教人“会说话”的书,永远是畅销书,只是读完之后,不会聊天的依然不会聊天。因为书里 所教的“秘诀”偶尔用用可以,但是,如果让人发现了规律,只会觉得你在敷衍应付,反而一点也不可爱 了。 上面这段话主要是想告诉人们( )
A.教人“会讲话”的书因为偶尔管用而称为畅销书。 B.书里所教的“秘诀”是有规律的,偶尔用用还可以。
C.书里所教的“秘诀”并没有真正的用处,反而可能让对方厌烦。 D.书里所教的“秘诀”是否有用,还要看使用者能不能灵活运用。 6. 某旅游团成员问导游第二天去哪儿,导游回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诗里描写的地方就是明天的目的地”。据此可知,第二天的目的地是( ) A.西湖 B.太湖 C.鄱阳湖 D.洞庭湖 7. 小张在微信里留言:“贺王子建同学弄瓦之喜。”那么,王子建的“喜”是指( ) A.生了儿子 B.生了女儿 C.盖了新房 D.搬了新家
8. 某考古队在黄河流域考察时,黄昏时,见北斗星斗柄指向东方。下列诗句描写的景象,与该考古队所处
- 1 -
季节对应的一项是( ) A.乱花渐欲迷人眼 B.瀚海阑干百丈冰C.霜叶红于二月花 D.映日荷花别样红
9. 赵女士兴之所至,填词一首,该词上下阙不计标点共 70 字,由此可知,她选用的词牌是( ) A.如梦令 B.渔歌子 C.江城子 D.虞美人
10.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史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汉赋是汉代文学的代表,分为骚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 B.刘义庆《世说新语》代表的古代志怪小说的最高成就。
C.以李攀龙等为代表的前七子掀起了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D.以张惠言等为代表的常州词派主张独抒性灵,向往“清空”的境界。 11. 下列关于现代作家、作品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的杂文集有《南腔北调集》《朝花夕拾》等。
B. 张恨水的代表作包括《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 C.郭沫若的《上海屋檐下》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剧本。 D.臧克家的诗歌有《有的人》是为了纪念闻一多而创作的。12.下列作品中,体裁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务虚笔记》(史铁生) B.《九月寓言》(张炜) C.《马桥词典》(韩少功) D.《干校六记》(杨绛)
13. 电影《左耳》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这部小说的作者是( )
A.韩寒 B.郭敬明 C.池莉 D.饶雪漫
B.《尤利西斯》(乔伊斯)
D.《到灯塔去》(伍尔夫)
14. 下列作品不属于意识流小说的是( )
A.《追忆似水年华》(普鲁斯特)
C.《第二十二条军规》(海勒)
15. 下列公文发文字号正确的一项是( )
A.X 政发[2017]6 号 B.X 政发[2017]06 号 C. X 政发[17]第 6 号 D.X 政发[2017]第 6 号
二、阅读理解(本大题共 8 小题,共 20 分。其中单项选择题 6 小题,每小题 2 分,请将答题卡上代 表该题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问答题 2 小题,每小题 4 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一)阅读下面这篇短文,完成第 16~19 题。
希望哲学论要(节选)
张世英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的序言中说:“哲学要直到现实结束其形成过程并完成其自身之后才会出现”,就像“密纳发的猫头鹰”一样,“要等到黄昏到来才会起飞”。所以在黑格尔看来,哲学总是“灰色”的。其实,这种一味强调尾随于现实之后的哲学,乃是传统的形而上学即“概念哲学”。我主张的哲学,是要突破固定的概念框架,超越现实、拓展未来的哲学,我我把它叫做希望哲学。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超越现实,即超越有限、挑战自我、不断创新。那种一味强调现实性,一切都还原为现实性的哲学,是只在黄昏到来时才会起飞的密纳发的猫头鹰哲学。我们应该
以希望哲学代替“猫头鹰哲学”。现实的东西都是有限的,有限就是有界限、有限定;感性中的东西固然是有界限、有限定的,即使是思维中的概念也是有界定的,因而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有限的。人生的“生” 就是生存、生活,而生存、生活是一种行动,活动则意味着不断突破有限。人生应是一种不断突破现实有限性的活动,这种活动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希望,希望使人不满足与和不屈从于当前的现实。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并不断扩大自己的世界、自己的空间,如家庭、职业、社会贡献和社会影响等,这也许就叫做自我实现。但人的有限性决定着他所拥有的世界与空间随时都受制于外来的威胁,使自我实现 的历程受阻,因而产生失望和叹息。
人生需要有不断克服重重阻力、平息各种失望和叹息的勇气,这勇气何而来?人本来是有限的,不是无所不能的,但平常人并不总是意识到这一点并主动积极地接受这个必然性的事实,否则,又何必遇到外
- 2 -
在的阻力而叹息呢?我们平常说,人生苦短,人生本来就“短”如果真能意识到并积极接受这一点,又何 必以此为“苦”呢?当然,说人生命有限,并不只是说人的寿命有限,此种有限性是绝对不可以避免的: 人是必死的,长生不死的希望只能是空想。另外一种有限性则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对某些具体事物的希望上, 例如谋求某个职位、期待某种事业上的成功等,对于这类事物的希望,只要有较准确的预测,以现实为基础,则实现希望的可能总是比较大一些,这是不同于长生不死的希望之处。
尽管如此,人的有限性仍然在这里表现为必然的,人可以由于预测失误或努力不够等原因而未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这需要反思和总结,也许人在这里有理由惋惜,但即使预测尽可能准确,尽了最大努力,最 后的结果仍可能令人失望。所以克服人生道路上重重阻力和平息各种叹息的勇气,不在于无线吹胀人的主 体性,就像黑格尔的“绝对主体”那样,而在于对人的有限性的意识和主动积极接受这一必然性事实的态 度。 人能意识到自己的有限性并积极予以接受,这就是超越了有限性,亦即越过有限向外展望,以无线的观点观察事物和人生,这样看来,人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可以说,人生就是有限者在无限中的追寻。 原载于《人民日报》2013 年 7 月 18 日,有删改)
16. 下列对于“猫头鹰哲学”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猫头鹰哲学”的创立者是黑格尔。
B. “猫头鹰哲学”是一种“概念哲学”。
C. “猫头鹰哲学”强调现实性,具有拓展未来的特征。D.“猫头鹰哲学”尾随现实而生,不能用来反思现实。
17. 对于“人与现实的关系”,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实的东西都是有限的,但一旦它们成为思维的概念,就成为无限的。 B.有限的现实让人向往未来,一旦确定目标并为之努力,就不再是空想。C.人可以通过挑战现实成为“绝对主体”,从而避免失望和叹息。
D.人可以通过“自我实现”来挑战现实,但是也难免失望和叹息。18.根据文章阐述,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希望哲学接受现实的有限性,同时具有拓展未来的使命。 B.希望哲学认为人们不应屈从于现实,鼓励人们超越现实。 C.希望哲学强调预测的重要性,认为预测给人以无限希望。 D.希望哲学认为人在有限的不断追寻,就是人的无限性。
19. 作者认为对待“人生苦短”应持怎样的态度?(4 分)
(二)阅读下面这则短文,完成第 20~23 题。
祁奚荐贤
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雠也。将立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 也可。”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 也可。”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
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称其雠,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举其偏,不为党。《商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其祁奚之谓矣!”解狐得举,祁午得位,伯华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诗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有焉。
(节选自《左传 襄公三年》)
注释:①[午]祁午,祁奚之子。 [赤]羊舌赤,字伯华,羊舌职之子。 2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称解狐 称:举荐 .
B. 将立之而卒. 卒:完成 C. 孰可以代之 孰:怎么 .D. 举其偏. 偏:生疏
2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将立之而卒 .
建一官而三物成 .
- 3 -
B. 于是使祁午为中军慰 .C. 于是羊舌职死矣 .D. 其雠也 .
不为谄 .
君子谓奚于是能举善矣 .
其祁奚之谓矣 .
22. 结合原文,下列对“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人要想成为有德的人,就要努力向他人学习。 B.一个人不仅自己要有德,还要努力成为他人的榜样。 C.只要有德的人,才能举荐像自己一样有德的人。 D.只有做一个有德的人,别人才有可能举荐你。23.请简要概括本文所包含的用人原则。(4 分)
三、古诗鉴赏(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5 分)
村行(宋)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24. 试的颔联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列除其中的三种。(3 分)
25. 除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外,这首诗在写景上还有哪些特点?请作简要分析。(8 分) 26. 诗人在诗中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四、作文(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00 分)
27. 某高校拟于 2017 年 5 月 4 日 19 点在校大礼堂举行“中华经典诗词吟诵”大赛,参加对象为大一学生。请以该校团委的名义,拟写一份下发到各院(系)二级团组织的通知。(30 分)
要求:(1)字数 300 字左右。
(2) 内容充实,格式规范,语言得体。
(3) 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本人有关的信息,如涉及校名、人名等,请用××代替。 28.
牡丹,国色天香,花开时节万人争睹,落花之后寂寞冷清;
小草,纵然你叫不出它的名字,纵使它让人踏出了清晰的步痕,但在每一寸草茎里,你都能感受到盎然的春意。
根据以上内容,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70 分) 要求:(1)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 4 -
2017年江苏省专转本语文真题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部分
1.B. 2.C. 3.B. 4.D. 5.D. 6.D. 7.B. 8.A. 9.C. 10.A. 11.B. 12.B 13.D. 14.C. 15.A 二、现代文阅读部分 16.B. 17.D. 18.C 19.
(1) 认识到人生的在寿命或希望上的“短”,并积极主动接受。
(2) 在认识到人生“短”的基础上以无限的观点观察事物、观察人生,给人生希望。 (3) 用有限的人生在无限中追寻。 三、文言文阅读部分 20.A. 21.C. 22.C. 23.
(1)用人不为了谄媚别人。 (2)用人不避亲。 (3)用人惟贤。
(4)用人不拉帮结派,结党营私。 四、古诗词鉴赏
24:(1)拟人。(2)对比。(3)反衬。(4)夸张。(5)比喻 25:
(1)动静结合。诗的颔联先写“万壑”之中的天籁之声,再写“无语立斜阳”的“数峰”之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突出秋日山野之沉寂。
(2)远近结合。颔联写远景,颈联写近景,既宏大开阔,又细致入微。
(3)正面与侧面相结合。“数峰”句写数峰宁静,不从正面着墨,而从反面出之,读来饶有情趣。
(4)视觉听觉相结合。颔联前句写傍晚秋声万壑起,这是耳闻;后句写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这是目睹。 (5)情景交融,以画入诗。尾联由写景转入抒情。前句设问,写诗人在吟诗之后不知为什么忽然感到闷闷不乐;后句作答,写这原来是诗人因蓦然发现村桥原野上的树像他故乡的景物而产生了思乡之情。 26:
(1)流露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及不得志的惆怅之情。
(2)作者对眼前的美景感到如此熟悉和亲切,于是游之野兴顿时转为乡思,再由些想到贬官在外,有家难回,壮志难酬,更是忧愁感叹。
五、应用文写作
(参考)
校团委关于举行“中华经典诗词吟诵”大赛的通知
各学院团委:
为响应国家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高校青年古诗词素养的号召,结合我校共青团实际工作,校团委将举办“中华经典诗词吟诵”大赛,具体通知如下:
一、 时间:2017年5月4日19点; 二、 地点:校大礼堂; 三、 参赛对象:全体大一学生; 四、 比赛设置一等奖10名、二等奖30名、优秀奖100名和学院团委优秀组织奖5名; 五、 各学院于4月26日17点前收集汇总本院学生参赛报名表,送交校团委办公室。 请各学院团委积极宣传,统筹组织,引领学院学生积极参与比赛。 特此通知。
(如有问题,请联系校团委办公室,电话:XXXXXXXX) 校团委
2017年3月18日
- 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