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练习4 确定审计目标并计划审计工作答案.doc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有关管理层对财务报表责任的陈述中不恰当的是( C )。

A.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

B.保证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以减轻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C.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

D.选择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

2. 在选择确定重要性的基准时,A注册会计师通常无需考虑的因素是(C )。

A.财务报表要素 B.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关注的项目

C.财务报表个别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特殊需求 D.甲公司所处行业和经营环境

3.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审计风险及其要素与审计中其他因素的关系决定审计的导向。有关这些关系的下列论断中,不正确的是(C )。

A.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呈反向关系,即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就越高,反之,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就越低

B.账户余额或交易错报、漏报的可能性越高,其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就越高

C.账户余额或交易错报、漏报的可能性越高,其相应的重要性水平就越低,这样可以提高审计的效率

D.对于不重要的财务报表项目,其错报、漏报的可能性越高,相应的重要性水平就可越高,以便降低成本

4.下列有关审计重要性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C )。

A.在考虑一项错报是否重要时,既要考虑错报的金额,又要考虑错报的性质

B.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要的

C.如果已识别但尚未更正的错报汇总数接近但不超过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无须要求管理层调整

D.重要性的确定离不开职业判断

5.在执行审计业务时,C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合理的重要性水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C )。

A.通过调高重要性水平,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B.通过调低重要性水平,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C.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应当考虑对丙公司及其环境的了解

D.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应当考虑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结果

6.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采用以下原则确定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重要性,其中,你不认可的是( D )。

A.对于非营利组织,费用总额或总收入的0.5%作为重要性水平

B.对于共同基金公司,净资产的0.5%作为重要性水平

C.对大型零售企业,以税前利润的3%,或税后净利润的5%,或总收入的5%作为重要性水平

D.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以选择资产总额的1%作为重要性水平

7.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和环境来具体确定重要性的基准。以下说法中,你不认同的是( D )。

A.对于以营利为目的的被审计单位而言,来自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或税后净利润可能是一个适当的基准

B.而对于收益不稳定的被审计单位或非营利组织来说,选择费用作为判断重要性水平的基准可能比较合适

C.由于销售收入和总资产具有相对稳定性,注册会计师经常将其用作确定计划重要性水平的基准

D.对于资产管理公司来说,资产可能是一个适当的基准

8.注册会计师可能在不同的鉴证业务中将同一个被审计单位、同一个被审计年度的财务报表中的应收账款项目作为鉴证对象。假如注册会计师在这些业务均对应收账款项目确定了重要性水平,则重要性水平最低的是( A )。

A.执行财务报表审阅业务时确定的应收账款的重要性水平

B.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时确定的应收账款的重要性水平

C.执行财务报表组成部分审计业务时确定的应收账款的重要性水平

D.对按特殊编制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的实施审计时,对应收账款确定的重要性水平

9.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包括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和推断误差。其中,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包括对事实的错报和涉及主观决策的错报。下列各项中,属于主观决策的错报的是(D )。

A.被审计单位收集和处理数据的错误 B.被审计单位对事实的忽略或误解

C.注册会计师通过实质性分析程序推断出的估计错报

D.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对选择和运用会计政策的判断差异

10.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的汇总数超过财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通过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财务报表,并不能( D )。

A.降低固有风险和审计风险 B.进一步确定汇总数是否重要

C.使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 D.排除原审计程序的局限性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ABCD )。

A.审计目标包括财务报表审计总目标以及具体审计目标两个层次

B.财务报表审计能够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

C.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与注册会计师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不能相互混淆和替代

D.审计目标界定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范围,决定了注册会计师如何发表审计意见

2.关于职业怀疑态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BD)。

A.职业怀疑态度不能假设管理层的诚信毫无疑问,为了稳妥起见,要怀疑其是不诚信的

B.如果从不同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或获取的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不一致,可能表明其中某项或某几项审计证据不可靠,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

C.注册会计师通过不断修正的、系统的执业过程,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它提供的是一种高水平的绝对保证

D.注册会计师不应将审计中发现的舞弊视为孤立发生的事项

3.下列各项中,A注册会计师应在业务约定书中予以明确的内容有(CD )。

A.审阅业务的目标 B.预期提交的报告样本

C.预期发表的审阅意见类型

D.有关不能信赖财务报表审阅提示错误、舞弊和违反法规行为的说明

4.E注册会计师负责对戊公司20×9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在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时,为获取适当审计证据所实施的审计程序与审计目标最相关的是( CD )。

A. 从戊公司销售发票中选取样本,追查至对应的发货单,以确定销售的完整性

B. 实地观察戊公司固定资产,以确定固定资产的所有权

C. 对已盘点的戊公司存货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与盘点记录相核对,以确定存货的计价正确性

D. 复核戊公司编制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以确定银行存款余额的正确性

5.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审计程序后,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将增加,注册会计师应当选用下列方法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CD )。

A.通过扩大控制测试范围 B.实施追加的控制测试

C.通过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降低检查风险

D.更多依赖实质性分析程序提高审计程序的有效性

三、判断题

1.财务报表的公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 (×)

2.无论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结果如何,注册会计师均应当针对所有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实施实质性程序,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 √ )

3.在识别和评估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假定被审计单位在收入确认方面存在舞弊风险。 ( √ )

4.注册会计师可以对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改,但在修改发生后,不仅应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重大的修改情况,而且应当记录重大修改的理由。 ( √ )

5.注册会计师应当为审计工作制定具体审计计划。具体审计计划比总体审计策略更加详细,其核心内容是注册会计师为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拟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 √)

四、简答题

1.H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A和B接受指派,审计X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公司)2008年度财务报表。现正在编制审计计划。

资料一:根据X公司的具体情况和审计质量控制的要求,H会计师事务所要求A和B注册会计师将X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可接受审计风险水平控制在5%的水平上。按H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指导手册,规定10%(含)以下的风险水平为低水平,10%~40%(含)的风险水平为中等水平,超过40%的风险水平为高水平。

资料二: 在编制具体审计计划时,为确定财务报表各主要项目的实质性程序,A和B注册会计师根据风险评估和控制测试结果,分别确定了各类交易、余额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水平。下表列示了其中五个账户的情况。

风险要素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固定资产 存货 短期借款

固有风险 难以确定 20% 30% 30% 80%

控制风险 6% 25% 90% 40% 90%

【要求】

(一)简要说明重要性水平与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以及重要性水平与所需审计证据数量之间的关系。

(二)针对资料一及二,请代A和B注册会计师确定表中所列的财务报表各项目的可接受审计风险水平和重大错报风险水平,并简要说明理由。

(三)运用审计风险模型公式,计算表中所列各项目的可接受检查风险水平,列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四)根据以上风险评估结果,请代A和B注册会计师确定所列各项目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其中,对于实质性程序的性质,请写明程序的具体名称(如实质性分析程序、观察等);对于实施程序的时间,请写明是否可以在报表日前、报表日或报表日后;对于实质性程序的范围,按较大、较小或适中填写。

报表项目 主要实质性程序的性质 实质性程序的时间 实质性程序的范围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固定资产

存货

短期借款

答案:

(一)在审计证据一定的条件下,重要性水平与可接受审计风险水平成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可接受审计风险水平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可接受审计风险水平越高;在可接受审计风险水平一定的条件下,重要性水平与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之间成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低,所需的审计证据越多;重要性水平越高,所需的审计证据越少。

(二)各项目的可接受审计风险水平均与财务报表层的审计风险水平一致,均为5%。重大错报风险水平等于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的乘积。当固有风险未知时,基于谨慎性,应当视为

100%。据此得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固定资产、存货、短期借款的重大错报风险依次为6%,5%,27%,12%和72%。

(三)根据审计风险模型,各项目的可接受检查风险=可接受的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相应地,各项目的可接受检查风险分别为:

应收票据项目的可接受检查风险=5%÷6%=83.3%(高水平)

应收账款项目的可接受检查风险=5%÷5%=100%(高水平)

固定资产项目的可接受检查风险=5%÷27%=18.5%(中等水平)

存货项目的可接受检查风险=5%÷12%=41.7%(高水平)

短期借款项目的可接受检查风险=5%÷72%=6.9%(较低水平)

(四)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所需证据的数量如下:

报表项目 主要实质性程序的性质 实质性程序的时间 实质性程序的范围

应收票据 实质性分析、监盘 可以在报表日前 较小

应收账款 实质性分析、函证、检查 可以在报表日前 较小

固定资产 实质性分析、观察、检查、计算 报表日、日前、日后 适中

存货 实质性分析、监盘、计价 可以在报表日前 较小

短期借款 检查书面文件、重新计算、函证 报表日后 较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