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填空(20分),判断(10分),概念题(4个,20分),简答(3个,30分),分析题(1个,20分) 范围: 1、
美国研究发展史分为哪几个阶段?三个时期研究特点?
韦弗和格雷将美国大众传播研究的历史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发展时期(19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现代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今)。
特点:⑴第一时期的主要研究成果在于描述印刷出版物的历史和重要媒介人物的生平传记,以定性分析和个案研究为主,缺少定量研究方法。⑵过渡时期大众传播的研究方法向定量分析发展,研究方法成为需要专门学习的一项技巧,传播研究也越来越多的强调使用客观的、定量的、系统的研究方法。⑶20世纪50年代以后,媒介效果仍旧是美国大众传播研究的重点;同时,关于媒体组织、媒体和社会文化的研究也得到了发展。 2、
近年来,实证研究成风尚,对此怎么看?
目前,我国研究者在使用实证研究方法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
⑴偏重于抽样调查方法,涌现了一大批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并且开始运用统计手段建立传播模型。⑵很少采用实验法,即使采用,也很少讨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而这正是实验法最擅长。⑶忽视了观察、访谈等定性方法,在很多研究中,这些方法仅仅被当做调查的辅助手段来验证调查结果,它们更为重要的功能——建构理论,还未被发掘。
造成理论介绍多,实证研究少,而且方法粗糙,力度和系统化远远不够的现
象的原因有:一方面,跟我国的传统学科设置有关,现有新闻传播学院从中文系中分离出来,受人文学科影响较深,习惯用思辨研究来代替实证研究,没有认识到传播学是门社会科学,缺少系统严格的研究方法训练;另一方面,跟新闻界长期流行的“新闻无学”观念有关,“新闻无学”使人们通常不重视对新闻传播规律的总结,因此也就忽视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3、
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理论研究,也称为学术研究或基础研究,以加深对传播现象的理解、探索传播现象中的规律、发展理论和基本知识为目的。
应用研究,也称为商业研究,它侧重于解决传播实际问题,如媒体经营管理、受众调查等,经常受商业团体、政府机构或其他组织资助,研究结果一般也只在委托人范围内流传,不对外公布。 4、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比较 理论传播研究 应用传播研究 问题的本寻求确立关于传播现象的普遍寻求理解传播实际问题 质 法则 提供能够被决策者(即传播问题的研究的目产生理论,能够简化和解释复解决者)立即使用的知识,将令人的 杂或相关传播过程 不满的现状转变为更符合决策者需要的现实 指导性理其他学者的理论观点 论 任何观点,包括其他学者的理论或其他的应用研究 理论公式和模型、检验假设、 适用的手抽样、收集资料(直接观察、观察或向行动者询问现状,对决策段 访谈、问卷、量表)、对数据进者想得到的理想状况进行评价。 行统计处理、验证或推翻假设 5、
范式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用“范式”这个概念来研究理论和科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它可以指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一整套系统包括判断重要研究问题的标准,判断研究与社会关系的标准,以及判断好的研究的标准等;范式也可以指这一整套系统中的一个方面,即作为一种解答问题的基本模式,包括基础假设、研究设计、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等。 种类:实证主义的科学范式、人文主义的或解释性范式。
实证主义,相信一种“朴素的现实主义”,在社会科学领域,实证主义意味着“将演绎逻辑和对个人行为的所做的精确的经验观察结合在一起,以发现和确定一套或然性因果规律为目的的有组织的研究方法。”
实证主义应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行为,而解释性范式的方法则捕捉人类行为的社会建构和情境化的本质。 实证主义与解释性范式的对比: 假设 问题 实证主义 解释性(人文主义) 多重的、互为主体的 本体论 真实的本质是什单一的、客观的 么? 认识论 研究者和被研究对独立的 相互依赖的 象之间是什么关系? 价值论 在研究过程里,价价值中立、无偏见 值扮演什么角色? 方法论 研究过程是什么? 演绎 归纳 有价值、有偏见 寻找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整体式的理解行为模式 研究者控制的环境 静止的设计 更多定量方法 自认环境 灵活变化的设计 更多定性方法 研究者与研究工具分离 研究者本人就是研究工脱离情境的概括化 具 目的在于解释、预测、受到情境约束而发现结控制 果 目的在于理解社会变迁 修辞学 研究报告的语言是正式的、非个人化的语非正式的、个人化的语什么? 6、
言 言 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研究可分为三种类型: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
7、将研究领域缩小到具体研究问题的技巧 (1)参考文献
公开出版的学术文章可以提供启发研究者提出新的研究问题。通常研究者可以: A.稍有改动。复制以前的研究计划
B.对以前研究里出乎意料的结论进行考察
C.以前研究的结尾处,作者都会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按照这些建议来进行自己的研究
D.将现有理论或解释应用于新的领域或课题 E.挑战现有研究的结论。 F.修补以前的研究缺陷
G.采用新方法研究以前的研究问题 (2)跟其他人讨论
A.听取那些在这个领域做出过贡献或者对这个领域非常熟悉的学者的意见 B.听取那些在这个领域内给你想法不同的人的意见,并跟他们讨论可能的研究问题。
(3)选择特定情境
A.将研究领域聚焦到一个特定历史时期。
B.将研究领域聚焦到一个特定的社会或地理范围之内 C.考虑特定人群是否跟研究领域有关,他们之间是否有差异 (4)定义研究的目的
A.研究问题是描述性、探索性的、还是解释性的? B.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 8、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的区别 理论基础 定量研究(是什么) 定性研究(为什么) 以实证主义为理论基础,主张以解释主义和批判理论为认识论主、客体分离,客体可以和能基础,主张主、客体互为主体,在够通过工具而认识。 互动中能被重新建构。 研究目的以探求共同性、规律性为主,以深度描述和分析为主,适用于微和适用范适用于判断性和宏观研究 围 实施方法 自上而下地提出理论和假设,自下而上地提出理论和假设,假设通过数据统计验证假设,强调可以不断修改,强调目的性抽样,随机抽样,主张非参考性观察 主张参与性观察 数据分析 进行定量的统计和分析,力求进行定性的描述和分析,力求深度 准确性和广度 典型方法 实地调查、控制实验、内容分观察法、访谈法、生命史方法和文析
9、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一个重要环节,即为了掌握关于研究课题和问题的研究现状而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综合的分析和评价过程。 10、如何撰写文献综述? 撰写文献综述主要从两个方面
第一,总结跟自己所要进行的研究主题相关的研究现状,即关于自己的研究主题,其他人都做了哪些研究?得出了什么结论?有哪些缺陷?哪些地方值得改进? 第二,说服读者相信自己的研究主题值得进行,即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自己能够在哪些方面该改进这个研究主题?能够回答那些还没有回答的问题或者提供更有说服离得解释?这也市民却研究意义的过程。
本批评法 观研究和过程研究 11、 文献综述的要求 一份完整的文献综述应该做到:
(一)全面:即与自己的研究主题相关的、最具价值的重要文献的结论都涉及了。 (二)逻辑清晰:可以按照前人研究发表的时间顺序,或研究主题“从普遍到特
殊”顺序。或比较前人研究主题的,相似和差异,或研究问题的转移等来组织文献综述。
(三)简洁:文献综述不是面面俱到,也不是复述前人的研究成果,跟不需要陈
述本研究主题或领域的历史,因此应该简明扼要的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展现它们的不足之处,力争以最少的文字概括最大的信息。 12、内容分析法在传播学研究中主要体现哪几个方面? (一)、描述某一段时间内媒介内容和再现手段 这是内容分析最基本的应用领域,它包括: ⑴描述媒介内容和再现手段的特征和趋势 ⑵比较不同媒体之间的内容差异
⑶通过研究媒介内容和再现手段来体现真实世界里的社会观念和行为,即比较媒介现实和“社会真实”
(二)、推断传播者的态度和特征和态度
(三)、跟受众调查结合在一起,估计特定媒介内容和传播效果 13、.内容分析法的定义和特点
美国学者克里朋夫给内容分析法的定义是:内容分析法是可重复地、有效地从数据理论其情境的一种研究方法。这个定义简介的包含了一些内容分析法的基本概念:数据、情境、研究目的的(推论)、信度(可重复)和效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