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紫禁城午门之前的太庙和社穰坛,显示了( )。
A.族权和神权对皇权的拱卫 B.神权对皇权和族权的庇护 C.皇权和族权对神权的拱卫 D.族权对皇权和神权的倚赖 2.表现性艺术要表现的情感是一种( )。
A.具体的情感 B.永恒的情感 C.热烈的情感 D.抽象的情感 3.发明并流行于欧洲的油画是外来画种,我们也称之为( )。 A.水墨画 B.水彩画 C.彩墨画 D.西洋画 4.音乐家对现实中的音响非常敏感,雕塑家对( )非常敏感。
A.用料和工具 B.色彩和线条 C.体积和空间 D.形象和造型 5.在音乐艺术中,最生动感人的是连续进行的声音形成的( )。 A.旋律 B.节奏 C.和声 D.音色 6.龙山文化制作的陶器主要是( )。
A.印纹陶器 B.彩陶 C.铅袖陶 D.黑陶 7.苏轼评论书法有“意态自足,号称神逸”之语,此话褒奖的是( )。 A.张旭 B.王载之 C.颜真卿 D.黄庭坚 8.基本公式为:ABACA„„A的曲式,是( )。
A.奏鸣曲式 B.变奏曲式 C.套曲曲式 D.四旋曲式 9.在舞蹈艺术中,动作语言与( )共同承担着表现内容的任务。
A.人体语言 B.音乐语言 C.结构语言 D.舞蹈语言 10. ( )是表现性艺术的典型代表。
A.绘画与戏剧 B.戏剧与电影 C.建筑与音乐 D.电影与建筑
11.戏剧中人物生存的具体环境、对人物直接发生影响的事件、有定性的人物关系,构成戏剧的( )A.情境 B.场面 C.动机 D.行动
12.在戏曲艺术中,唱、做、念、打四种艺术手段,由( )相互结合,构成戏曲表演的舞蹈语汇。A.做和唱 B.做和念 C.做和打 D.打和念 13.有“活子龙”和“活武松”之称的是演员( )
A.尚和玉与盖叫天 B.盖叫天与马连良 C.杨小楼与盖叫天 D.盖叫天与周信芳 14.摄影画面上景物过渡层次极少,黑白跳跃大会形成( )效果。 A.柔调 B.硬调 C.高调 D.低调
15.在摄影作品中,为了表现平稳、沉静、构筑典雅庄重的画面,多用( )结构表现。
第 1 页 共 6 页
。 A.圆形 B.曲线 C.水平线 D.斜线 16.学会从( )去感受一部影片,是电影欣赏的入门。
A.顺序与闪回 B.平行与交叉 C.隐喻与象征 D.画面与声音
1.A2.D3 D 4.C 5.A 6.D 7.A 8. D 9.B 10. C 11. A 12. C 13. C 14. B 15. C 16. D
1.宗白华对( )的欣赏,不仅分析了它的造型,而且深刻指出它象征着“一个自由解放的时代”。 A. 司母戊方鼎 B.莲鹤方壶C. 青铜器物架 D.人面鼎 2.欧洲中世纪歌特教堂体现了( )。
A 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 B.人性自由的完美追求C.人和大自然的亲切融合D.神权在生活中的绝对地位 3.绘画是在二度平面上创造三度空间的艺术,我们称之为( )。
A. 视觉空间的艺术 B. 表达情感的符号C.生活的真实反映 D.独特的风貌或情境 4.中国画中“墨分五色”的方法是指( )。
A.淡、浓、润、枯、焦 B.清、淡、重、浓、焦C. 清、润、淡、浓、焦 D. 淡、浓、清、润、枯 5.龙山文化制作的陶器主要是( )。
A. 印纹陶器 B. 彩陶C. 铅轴陶 D. 黑陶
6.书法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如美潇洒”是对( )的作品的评价。 A. 颜真卿 B. 张旭c.赵孟颊 D. 王羲之
7.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吸取了( )唱腔中的部分曲调作为音乐素材。 A. 越剧 B. 沪剧C. 川剧 D.粤剧
8.舞蹈的时空互存、时空互构的关系, 与( )艺术有些相似 A.电影 B.建筑C.音乐 D.戏剧 9.( )都属于戏剧式\"线型结构\"的舞剧。
A. 《玉卿嫂》与《丝路花雨》B.《丝路花雨》与《元字碑》 C.《丝路花雨》与《秦始皇》D.《玉卿嫂》与《秦始皇》
10. 戏剧中人物生存的具体环境、对人物直接发生影响的事件、有定性的人物关系,构成戏剧的(
)
A.动机 B. 场面C.情境 D. 行动
11.“咬字就如猫抓老鼠,不一下子抓死,既要抓住,又要保存活的。”是( )对自己“依字行腔”的形象说明。
A.梅兰芳 B.尚小云C.苟慧生 D. 程砚秋
12.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 从塑造人物的实际需要出发,创造出( )这个行当。 A.青衣 B.花旦C.刀马旦 D.花衫
第 2 页 共 6 页
13.不适合于表现人物神情与人物之间细微关系的拍摄角度是( )。 A. 正面 B. 俯角C. 背面 D. 仰角
14.当一束自光通过三棱镜就可以分解为一条鲜明的彩色光带,它们按( )顺序排列。 A. 红、黄、橙、绿、青、蓝、紫 B. 红、橙、黄、绿、青、蓝、紫 C. 黄、橙、红、绿、青、蓝、紫 D. 绿、黄、橙、红、青、蓝、紫 15.摄影画面上景物过渡层次细腻, 形成( )效果。 A.柔调 B.硬调C.高调 D.低调 16.美国影片《泰坦尼克号》是( )。 A.历史片 B.惊险片C.灾难片 D.恐怖片
1.B 2.D 3.A 4.B 5.D 6.D 7.A 8.A 9.A 10.C 11.D 12.D 13.B 14.B 15.A 16.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园林的艺术特点突出地表现在( )
A.自然式 B.几何式 C.风景美与艺术美结合 D.风景美与文化美结合
2.西方古典油画是尽可能将现实中的人物或自然风景真实地再现出来,画家将( )等科学知识运用于绘画中。
A.焦点透视法 B.散点透视法 C.明暗光影法 D.人体解剖学
3.北魏云岗石窟的“坞摩罗天”雕塑虽仍受印度、尼泊尔等的影响,但已明显带有“中国特点”,这些神王力士( )。
A.善良淳厚 B.开朗乐观 C.神秘恐怖 D.温厚热情 E.浑朴天真 4.音乐是一种( )。
A.静态艺术 B.时间艺术 C.表现艺术 D.声音的艺术 5.中国的书法是一种( )。
A.线的艺术 B.心灵的艺术 C.表现艺术 D.具象艺术 6.在摄影时,要考虑色彩的三种属性( ) A.色调 B.色别 C.明度 D.饱和度 7.蒙太奇决定着一部影片( )。
A.内容的取舍 B.结构和节奏的安排 C.声音和画面的组合 D.单个镜头的视觉构成 1.ACD 2.ACD 3. ABDE 4. BCD 5.ACD 6.BCD 7. ABCD 17.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它要求作品( )。
A. 变化而不杂乱 B. 统一而不单调C. 具有整体的和谐 D. 具有多样性 18.中国园林的艺术特点突出地表现在( )。
第 3 页 共 6 页
A. 自然式 B.几何式C.风景美与艺术美结合D.风景美与文化美结合 19.中国画以水为调合剂,以墨为主要颜料,故中国画又可称为( )。 A.水墨画 B.水粉画C.彩墨画 D.水彩画 20.书法中的“一笔书”,指的是全篇( )。
A. 字字相连 B. 笔不连也要意连C. 气脉连贯 D. 笔笔相连 21.作为声音的艺术,音乐的音响总体系要具备声音的( )。
A. 优化程度 B.强化程度c. 美化程度 D. 可操作程度 22. 表现主义戏剧的表现手法是运用( )。
A. 内心独白 B. 内心外化C.扭曲变形 D.直觉主义
23.电影的摄影表现手段有很多种, 其中色彰表现手段可以直接营造( )。 A. 总体情绪氛围 B. 场景情绪意境c.景物造型气氛 D.人物内心情境 17.ABC 18.ACD 19.AC 20.ACD 21. ACD 22.AC 23.ABCD 三、判断题
1.欣赏者的审美活动是被动的感知过程。 ( ) 2.欧洲园林被尊为“世界园林之母”。( ) 3.“计白当黑”说明空白也是画的内容。( )
4.素描只是造型的基础,不能体现画家的艺术观念和艺术表达方式。( )
5.罗丹的《思想者》塑造了《地狱之门》这件作品里的核心人物,也概括了作者的主要思想。( ) 6.书法是自然的节奏化。 ( ) 7.旋律是最主要的音乐语言之一。 ( )
8.舞剧中的“戏剧式结构”也称为“块状结构”。( ) 9.在顺光条件下拍摄人像侧面效果最佳。( )
10.中国的武打片是以影片结构形式和叙述风格特性来分类的。( ) 1.X 2. X 3.√ 4. X 5. √ 6. √ 7. √ 8. X 9.X 10.X
24.艺术欣赏始终是一种感性活动过程, 而艺术批评则是经过感性活动而达到的理性认识,其结果是一种理论形态。( )
25.欧洲园林被尊为“世界园林之母”。( )
26.文艺复兴对艺术的促进有两方面: 一是人性的复兴,二是古典艺术的复兴。( )
27.希腊雕塑多以夸大胸肌、三头肌来表现男性的健美,中国雕塑则多以夸张颈部腹部来表现男性的健美。( )
28.音乐作品中最突出、最富有乐思特征的部分是它的节奏。( )
第 4 页 共 6 页
29.既流动持续,又有形可见, 这便是舞与诗、乐的主要区别。( ) 30.场面是戏剧创作的中心问题。( )
31.戏曲的虚拟完全打破了西方戏剧“三一律”的结构形式。( ) 32.摄影全景主要用以突出人物的神情或者物体细腻的质感。( ) 33.电影艺术的综合性是对各门类艺术的手段和技巧的拼凑与混合。( )
24.√ 25.X 26. √ 27.√ 28.X 29. √ 30.X 31. √ 32.X 33.X 四、简答题
1.简要说明音乐的主题。
定义:音乐主题是指音乐作品中最突出、最富有乐思特征的部分;
形式:通常在乐曲的开头或某一较大结构的开头,呈现为一段或一句旋律,是乐曲的“核心”,是整个乐曲发展的基础。
意义作用:作品的诸多表现实际都是围绕主题而进行、展开的。 2.简要说明书法与中国画、音乐、舞蹈、建筑等艺术门类的相通之处。
书法与中国画关系密切,人们常说“书画同源”,可见二者的血缘关系,书法与中国画都用毛笔进行线条造型。书法象音乐一样,具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有着音乐的美感;
书法象舞蹈一样,千姿百态,飞舞跳跃,它的线条和形体犹如优美的舞蹈; 书法象建筑一样,具有丰富多样的形体和造型,具有整体的力度和气势。 3. 简要说明雕塑艺术讲究影像、组织突出点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影像”是雕塑的基本轮廓所形成的影子似的形象。雕塑一般立在文化广场、大庭广众之中,往往在很远处,人们就能看到并感受它,影像的表现力极强,元须细看就能迅速吸引你。这是雕塑艺术要讲究影像的特色之一。
要组织突出点是雕塑艺术的第二个特色。组织突出点就是突出雕塑的中心,如同绘画利用构图、色彩、亮色组织绘画,突出重点一样,雕塑用独特的造型手段创造主要的突出点。以此揭示作品所表现的全部内容及其艺术意蕴。举例、阐释。(参见教材5 4 页)
4. 简要说明书法与中国画、音乐、舞蹈、建筑等艺术门类的相通之处。
书法与中国画关系密切,人们常说\"书画同源\",可见二者的血缘关系,书法与中国画都用毛笔进行线条造型;书法象音乐一样,具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有着音乐的美感; 书法象舞蹈一样,千姿百态,飞舞跳跃,它的线条和形体犹如优美的舞蹈;书法象建筑一样,具有丰富多样的形体和造型,具有整体的力度和气势。叙述。 五、分析题
1.欣赏教材插图中杨辛先生的“春”字,结合自己的欣赏实践,谈艺术欣赏中的“再创造”。
第 5 页 共 6 页
所谓“再创造”,是指欣赏者由于艺术形象的诱导,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丰富或提炼着艺术形象。(1)艺术欣赏的“再创造”首先表现在想象性上。 (2)艺术欣赏的再创造还表现在欣赏者的个体差异性上。(3)艺术欣赏的再创造性还表现在不同的欣赏者艺术爱好的多样性上
当然,无论艺术欣赏有多大的创造性,它都离不开艺术创作本身这一客体,元论怎样驰骋想象,也不可能抛开客观的艺术形象。艺术作品说到底,仍然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2.秦代兵马俑和汉代霍去病墓石刻在艺术创作中的整体风格有何不同,试分析其成因。
(1)秦兵马俑雕塑从将军到士兵都十分简朴,风格为严格而又写实,整体朴实无华,周密严谨,甚至倾向于拘谨,有点刻板 ;(2)汉代霍去病墓石刻群,以大块巨石雕成,可谓是运斤成风,奏刀成趣,随石赋形,大气磅膺,极尽写意之势;(3)秦奉行“法家”思想,汉实行宽和政策;(4)秦实行十分严酷的“法制”制度,汉以“黄老之术”治世,提倡“无为而治”;(5)秦恪守诏命,耕作尽力,打仗拼命,为人标准比较一致;汉以顺乎自然,尊重自然合乎自然为要,要求天人合一,与自然融而为一。(6)秦政治、文化与汉政治、文化决定了两个不同时代的文化遗产的风格的不同;(7)当然也有例外,秦佣中也有生动深刻的人物刻画。
3. 如何理解艺术欣赏的\"再创造\"理论, 请举例说明并加以分析。
(1)艺术欣赏“再创造”是指欣赏者由于艺术形象的诱导,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丰富或提炼着艺术形象。(2) 艺术形象是欣赏者发挥想象的客观基础, 无论欣赏者的“再创造”怎样发挥想象,“再创造”的对象其本质不会发生变化。(3) 欣赏者的审美活动是主动的,不是被动地接受。欣赏者的“想象”是主动的;欣赏者的生活经历是各异的;欣赏者的爱好兴趣是多样的。丰富或提炼的艺术形象是“这一个”。
4.中国书法讲究法度,中国戏曲遵循程式性,二者的共同点是什么,你怎样理解?
书法中的神采都是凭借布白、结构、用笔来表现的,神采离不开一定的形式,而其表现都是按照美的规律,遵循一定的形式法则来进行的,这些法则就是\"法度\"。楷书、草书、行书等等都有自己的法度,法度是书法的历史结晶,是书法家的经验的总结。与中国戏曲一样,戏曲有程式性要求。
戏曲的程式性比其它艺术形式更高,程式性指对演员表演的规范化制约。唱必须严格遵守曲牌或板式的规范。做必须严格按一定尺度进行。念必须按一定的要求。打必须按一定的套路。当然不同的角色、行当,表演同一动作时,程式上也有区别。
无论戏曲的程式化还是书法当中的法度都不是公式化、凝固化的模式。它们在其自身艺术的发展史上,都对原有的程式和表现有所突破和创新,使其自身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第 6 页 共 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