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南海深水FPSO单点系泊系统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第3〇卷第4期

2018 年 8 月

中国海上油气

CHINA OFFSHORE OIL AND GAS

Vol. 30 No. 4

Aug. 2018

文章编号:1673-1506(2018)04-0196-07 D^OI:10. 11935/j. issn. 1673-1506. 2018. 04. 025

南海深水FPSO单点系泊系统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28)

李达,白雪平,王文祥,等.南海深水FPSO单点系泊系统设计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海上油气,2018,⑷:19602.

LI Da»BAI Xueping»WANG Wenxiang»et al. Research on key technologies for design of deep water FPSO single point mooring system in South China Sea[J]. China Offshore Oil and Gas«2018,30(4) : 196-202.

摘要从我国南海环境条件出发,确定了适合深水FPSO的系泊系统方案和锚桩基础形式,基于流花油田群 的物流输送、供电、控制需求,提出了符合油田和海域实际的转塔结构技术思路,设计了复杂的管缆系统,并开 展了系泊系统和立管系统的干涉影响分析。研究表明,在南海400 m左右的水深,聚酯缆系泊系统在经济性上 并无明显的优势,且可能带来更复杂的操作维护,选择水中钢缆方案对于400 m左右水深更为经济;吸力锚是 可以较好适应南海深水区域的锚基础形式,应逐步积累并完全掌握深水吸力锚设计和海上安装技术能力;深水 与常规浅水的立管设计有很大不同,表现在构型复杂、潜在干涉问题较为突出,须予以重点关注;海深水单点 系泊系统的上部结构更为复杂,且对单点系泊系统投资具有决定作用,如何选择适宜的单点系泊系统,需要逐 步完善技术储备。本文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南海深水油气田开发技术研究具有-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南海;水区;FP SO;单点系泊;系统设计;关键技术;流花油田群 中图分类号:742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key technologies for design of deep water FPSO single

point mooring system in South China Sea

LI Da BAI Xueping WANG Wenxiang YI Cong LI Gang JIA Lusheng LI Shuzhao

(CNOOC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Beijing 100028, China)

Abstract: The mooring system scheme and the anchor pile foundation form which are suitable for FPSO in deep water are confirmed based on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South China Sea. Based on the demands of logistics, power supply and control in Liuhua oilfields, the technical idea of turret structure applicable to actual situations of the oilfield and the sea areas is proposed, a complicated pipe and cable system is desi^^ned, and the analysis of inter­ference influence from the mooring system and the riser system is carried out. 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in the depth about 400 m in South China Sea? the polyester cable mooring system has no obvious economical advantages? and may cause more complicate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Therefore, the underwater cable scheme is more economical in the depth about 400 m; the suction anchor is an anchor foundation form which can well adapt to deep water area in South China Sea. The desi^^n of deep-water suction anchor and the offshore installation technologies shall be gradually accu­mulated and fully mastered. The design of risers in deep water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conventional shallow wa­ter, which is presented in complicated structure and prominent potentia.1 interference problems, requiring more atten­tion. The upper structure of deep-water single point mooring system in South China Sea is more complicated and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determining investment in the single point mooring system. How to select a proper single point mooring system needs to improve technical reserves gradually.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is paper have reference sign!-- icance for study on development technologies of deep water oil and gas field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Key words:South China Sea; deep water area; FPSO; single point mooring; system design; key technolo­

gy; Liuhua oilfields

第-作者筒介:李达,男,髙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浮式平台、系泊系统、大型平台海上安装研究和设计工作。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南 街 6 号院海油大厦(邮编:100028)。E-mail:lida@cnooc. com. cn。

第30卷第4期李达等:南海深水

FPSO单点系泊系统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197

随着南海深水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原浅水油 气田开发工程模式受到了挑战。对不便依托的油田 开发,FPSO作为油气水处理、储存和外输中心是必 要的开发工程设施。相比浅水海域的FPSO,深水

FPSO呈现不同的技术特点。通常在超过300 m水

深的海域建立导管架平台的难度非常大,建设深水 浮式生产平台成本又较为高昂,采用水下生产系统 开采,并直接回接到FPSO是一种普遍的油田开发 模式。这种开发模式在巴西和西非深水海域应用最 为普遍,我国南海流花12/20-2/21-2油田群也是 采用这一开发模式(图1。

图1流花油田群总体开发示意图 Fig. 1 General layout of Liuhua oilfields

流花16-2/20-2/21-2油田群位于我国南海珠 江口盆地,油田群作业水深为388〜434 m, FPSO 位置水深为420 m,油田群预计在2020—2022年 分批投产。该油田群3个油田的水下生产系统回 接到一艘1万吨级FPSO进行开发,所有井口物 流都需要通过单点再传输到FPSO上处理、储存和 外输,通过单点传输电力向新建的水下井口提供动 力,通过单点传输信号控制水下生产系统和注人化 学药剂。

流花16-2油田新建8 口

的水下生产系统,新

建FPSO与水下生产系统之间布置有2条直径 254. 0 mm海底管道、3条海底电缆和1条脐带缆。 流花20-2油田新建2个5 口

的水下生产系统,新

建FPSO与水下生产系统之间布置有2条直径 355.6 mm海底管道、3条海底电缆和1条脐带缆。 流花21-2油田新建8 口井的水下生产系统,新建FP-

S0与水下生产系统之间布置有2条直径266. 7 mm

海底管道、2条海底电缆和1条脐带缆。为实现井 流输送、电力、控制等功能需求,单点系泊系统滑环

数量需求超过1个,滑环数量多,结构设计复杂、难 度大,在全球范围内属较为庞大复杂的单点系泊系 统1

。考虑系泊系统的布置,转塔转盘需要1个 悬挂空间,单点系泊系统的动态管缆设计是目前国 内水深最大、管缆数量最多的项目。此外,流花油田 群海域台风环境恶劣、内波现象显著,动态管缆在极 端台风和内波条件下的耦合动态响应[3],也是FP-

S。单点系泊系统设计的关键性技术难题。本文以

流花油田群为例,开展了南海深水FPSO单点系泊 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和风险控制方法研究,其成果 对于我国南海深水油气田开发技术研究具有一定的 借鉴意义。1

南海深

FPSO单点系泊系统设计

面临的挑战1.1

恶劣的环境条件

流花油田群所属南海为世界范围内海况恶劣 的海域之一。该海域百年一遇波高为13.6 m,谱 峰周期为1〜17 s,l h风速为43. 8 m/s,百年一 遇流速为2.49 m/s。其环境条件和墨西哥湾接

近[4]。相比其他恶劣海域,南海还存在其特定的 内波环境条件,对系泊系统和立管的设计都存在 潜在的挑战。

1.2苛刻的描链腐蚀条件

系泊系统设计寿命考虑为20 a。在系泊系统腐 蚀裕量的考虑上,不同规范有不同的要求(表1

中,美国船级社基于海水中无机氮的含量给出了不 同的区间[5],通常国内海域无机氮含量不高,可以选 择相对更低的允许腐蚀余量,根据规范每年腐蚀速 度考虑0. 4 mm即可。但流花海域位于温度高的海 域,201—201年对该海域“南海挑战号”和“南海 胜利号”进行系泊缆更换维修作业时,对海底链也

表1各国规范对腐蚀裕量的要求

Table 1 Chain corrosion allowance of classification

society rules

各国规范腐蚀裕量/(mm_a_1)

飞溅区

触泥段

其他地区

法国船级社(BV)0. 40.4 0.3美国石油学会(API).2〜4 4°-24-4

0

2 (坚硬的海沟)4美国船级社(ABS)0. 2〜0. 4,

0.2〜0. 4, 0.1〜4 2, 0. 80.4

.3

挪威船级社不测

0. 40.4 .3(DNV) 定期检测

0.2

0.3

.2198中国海上油气2018年8月

进行了测量,发现“南海挑战号”FPSO海底链触泥区 域的最大腐蚀率为〇. 84 mm/a,“南海胜利号”FPSO 海底链触泥区域的最大腐蚀率为〇. 64 mm/a,这说明 该海域锚链腐蚀条件十分苛刻。1.3转塔中心的偏移限制

与我国南海现有的百米水深FPSO单点系泊系 统不同,深水系泊系统由于水更深,系泊系统的悬链 线效应非常明显,确定系泊缆刚度与预张力大小和 转塔中心偏移的权衡就成了深水系泊系统的设计关 键,对投资影响巨大。通常在设计之初就要根据立 管初步的构型和相应的偏移限制条件,作为系泊系 统刚度和预张力确定的依据。这是深水系泊系统设 计需要满足的功能要求,其往往也是深海单点系泊 系统设计的控制因素。1. 4

锚链的面外弯曲疲劳问题

深水海域中较强的悬链线效应会直接导致FPSO 系泊系统刚度偏弱,这就要在初始位置施加较大的 预张力来限制转塔中心的偏移。相比浅水区域系泊 系统,深水区域系泊系统的预张力显著增加,锚链在 止链器端除了承受轴向力之外,还存在潜在的面外 弯曲,它们一起作用将产生面外磨损和弯曲疲劳的 问题。

1.5系泊系统构造设计的合理性

南海FPSO单点系泊系统的内转塔通过系泊缆 在水中的重量引起悬链线效应和系泊缆的轴向伸长 特性来实现系泊缆的偏移和回复关系。对于深水

FPSO单点系泊系统,特别是水深400 m左右的系

泊系统,悬链线效应贡献了绝大部分的刚度特性M。 近年来,深水聚酯缆系泊系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 在400 m左右的水深是否经济适用是一个新的技 术挑战,对于系泊缆中锚链、钢缆、聚酯缆的选择要 综合考虑系泊特性、采办投资、海上安装和维护等相 关因素,深水项目的高风险、高投人特性决定了在深 水单点系泊系统方案选择方面需要权衡投资与可靠 性,不可以降低运维中的可靠性,也不得过于保守而 增加项目投资。合理的系泊系统设计,特别是通过 设计提早锁定系泊方位和半径,还可以避免二次地 质勘查,为项目建设节省时间和投资。1.6系泊系统基础的选择

在流花海域已有2座浮式设施,均采用拖曳锚作 为系泊基础,拖曳锚的最大设计荷载均在1 〇〇〇 kN 以下,对于设计荷载较大的系泊基础,拖曳锚的使用

存在技术挑战,主要表现为对土壤的要求、运营过程 中的走锚现象、预张紧工作导致海上施工工程量大 等。传统的桩锚在技术上可行,但大于300 m水深 的打桩作业需要用水下打桩动力站,目前国内未有 应用先例,且租赁费用昂贵,因此将面临如何选择合 适的深水系泊基础的难题。1.7复杂的转塔区布置和功能设计

对于采用FPSO开发的深水油气田,通常均是 匹配采用水下生产系统的模式进行油气田的开发。 与浅水油气田所采用的“FPSO +固定式导管架平 台”开发模式不同[7],深水油气田FPSO的单点滑环 组除了井流和电输送所需的液滑环和电滑环外,通 常还需要配备用于给水下井口注人化学药剂的公用 滑环以及水下井口通讯控制的光纤通讯滑环等,因 此将面临复杂的转塔区布置和功能设计的问题。1.8复杂立管系统设计

流花油田群共包括1根动态管缆,如图2所示, 其中直径254.0〜355. 6 mm生产立管6根、动态电缆 8根、脐带缆3根以及1根预留立管。到目前为止,南 海已经应用项目的动态管缆数量不超过6根,对于3倍 于以往项目的复杂立管系统的设计,主要存在400 m 左右水深合适的动态立管、电缆和脐带缆构型,以及 立管与锚泊系统的干涉碰撞问题。

图2流花油田群FPSO单点系泊系统及管缆布置示意图 Fig. 2 FPSO single point mooring system and riser layout

of Liuhua oilfields

2

南海深水FPSO单点系泊系统设计

关键技术2.1系泊系统设计准则

针对流花油田海域特点以及以往作业的经验教 训,选取百年一遇环境条件为设计环境条件,千年一 遇环境条件为校核工况。根据该海域内波的发生特第30卷第4期李达等:南海深水

FPSO单点系泊系统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199

点,台风期间没有观测到明显的内波,因此采用内波 与百年一遇季风环境条件叠加。

对于腐蚀余量,综合考虑规范要求和实测数据, 流花海域FPSO系泊系统设计考虑触底端锚链的腐 蚀速度0. 7 mm/a,其他区域维持规范设计原则;同 时,也要求系泊系统须定期检测,腐蚀达到更换条件 时及时更换。

根据立管的构型和动态初步分析,流花项目中

FPSO系泊系统百年一遇完整工况位移须小于73 m,

百年一遇破损工况位移须小于85 m,才能满足立管位移要求。

系泊缆海底端与海底的夹角大小取决于海底锚 的形式。对于常规的桩锚和吸力锚方案,均可以承 受一定的垂向载荷,且人泥段锚链本身与海底就有 较大夹角。因此,流花项目中FPSO系泊系统设计 时百年一遇环境条件下允许系泊缆与海底夹角为3. 5°。极端条件下允许系泊缆与人泥端有一定的夹 角,也是深水FPSO系泊系统的一个重要技术特点 和设计原则。

2.2系泊系统设计构型

在系泊缆材质方面,可以选择锚链、钢缆和聚酯 缆,其中锚链质量较大、耐磨损,通常布置在磨损较 多的部位,如系泊缆顶部、触底段等部位。

浅水海域通常采用钢缆8

。由于聚酯缆在深

水海域的广泛应用,在流花项目中也对水中系泊段 采用聚酯缆的经济性和技术性进行了比较。在流花 海域水深条件下,张紧式聚酯缆方案比钢缆方案可 节约采办投资约2 000余万元人民币,但聚酯缆方 案在本项目应用的操作复杂性较大。例如,聚酯缆 需要增加预张紧的过程,与本项目对应的拉伸力为 7 000〜8 000 kN,大大提高了对船舶资源能力的要 求,增加了安装耗时及安装费用;时聚酯缆需要在 使用过程中定期张紧,而单点系泊系统往往只布设- 个锚机,单点系泊FPSO张紧作业还须用到2〜3条 限位拖轮,每次张紧作业估计需要近千万元人民币 的费用;对不设置锚机的单点,由于不能在FPSO上 进行张紧,仅能通过吸力锚端进行水下张紧,工程量 大,作业费高;果锚点土壤过硬,不适合吸力桩型 式,还需要解决水下张紧器如何与锚桩配合的问题。 因此,综合采办和安装上的技术和经济性,该水深下 系泊缆水中段采用钢缆更优。

系泊缆的躺底段可选用锚链或钢缆,这2种材

质在技术上均可行。锚链质量大,可提供的回复力 大,较短的长度即可达到一定的位移9 ;

缆单价

低,质量较小,需要较长的长度才可达到一定的定位 能力。通过费用比较,得出钢缆方案比锚链方案费用 略低,但钢缆方案海上安装费用高出许多。因此,综 合采办和安装的经济性比较,流花项目系泊缆的躺底 段采用锚链方案更优。最终确定流花油田群FPSO单 点系泊系统系泊缆构型采用从上至下锚链-钢缆-锚 链的形式,采用3组系泊缆,每组3根,组间夹角为 90°,缆间夹角不大于5°,系泊半径为1 250 m,如图3 所示。单根系泊缆的构造如表2所示,选择R3 S无 挡锚链可以補龍潜在疲劳问题。

图3流花油田群FPSO单点系泊系统布置图 Fig. 3 FPSO mooring system layout of Liuhua oilfields表2流花油田群FPSO单点系泊系统单根系泊缆构造

Table 2 FPSO mooring system train mooring cable structure

of single root of Liuhua oilfields

锚缆

#度考虑腐蚀后

分段规格

的破断负荷/

m kN底链154 mm RS无挡锚链750. 0 16 007钢缆9

mm双层护套钢缆590. 0 1 004顶链

154 mmRS无挡锚链

30. 8

17 154

流花油田群FPSO单点系泊系统系泊缆在压载 时的预张力达到1 857 kN,比以往浅水区域的预张 力明显大很多,特别是在止链器与锚链间的受力会 增加很多潜在的风险,例如提高面外弯矩导致的疲 劳问题。流花项目的解决办法为系泊缆顶部和船体 连接的止链器应释放双向自由度。应该说,仅释放 单向自由度的连接器也是可能的解决方案,但须进 行相关的面外弯曲强度和疲劳分析。2.3深水锚桩技术方案

深水油气田开发工程中常用的锚固基础型式有吸 力锚、桩锚、拖曳锚、吸力式贯人锚以及动力贯人锚。

200中国海上油气2018年8月

流花油田属于深水油田,海底浅层沉积物以饱和黏 土和粉质黏土为主。通过对上述深水锚固基础的比 较分析,从技术成熟性和经济性方面考虑,吸力锚基 础更适合于流花油田群开发。

吸力锚基础的设计难点及关键因素是安装负压 以及循环承载力的确定。吸力锚安装时,首先依靠 自重进行贯人,直到锚重量与土阻力相平衡。此后 通过锚顶上抽水口,利用相关设备进行抽水,使得锚 内外形成所需负压,在该负压下锚继续贯人直到预 定深度。锚内负压是决定锚能否成功安装的关键, 若负压较小时,锚无法贯人至预定深度,且后续贯人 工作难以控制;负压较大时,锚内形成较高土塞进 而难以再进行贯人。因此,根据场地土层条件准确 且合理确定所需负压,可为吸力锚成功安装提供基 本保障。

除此之外,吸力锚循环承载力的确定是其设计 的难点问题。极端海洋环境下,工作载荷和各种复 杂的环境载荷(如风、波浪载荷)通过锚链传递到吸 力锚基础,使得基础承载弱化或发生较大的累积变 形,严重影响了基础乃至上部设施的稳定性。在静 载荷与环境载荷作用下,海底土层循环剪切强度不 同于静强度,取决于初始应力状态、循环载荷大小、 循环载荷频率、循环载荷次数等因素,需通过多组高 级土工试验确定。结合吸力锚破坏模式、吸力锚设 计参数、土层参数及环境载荷进行吸力锚循环承载 力设计,流花油田群FPSO单点系泊系统吸力锚设 计参数如表3所示。此外,还须关注吸力锚安装的 可靠性和效率。

表3流花油田群FPSO单点系泊系统吸力锚设计参数 Table 3 FPSO suction anchor mooring system design

parameters of the train of Liuhua oilfields

参数数值

直径(外径)/m6总长度/ni16平均壁厚/mm32目标贯入深度/15. 5最小贯入深度m14. 5耳板距离锚顶m10空气中质量m16水中质量m

80

2.4立管系统安装技术

通过对不同构型的立管形态进行比较和研究, 最终选择“系链缓波”构型作为流花油田群FPSO单

点系泊系统动态立管、电缆和脐带缆设计的水中构 型,如图4所示。为了确保这一构型在海上的运营 安全,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来提高技术可靠性:考 虑到管缆数量较多,船体底部的水下空间狭窄,为提 高回接效率,降低水下潜水作业的操作风险,推荐采 用无潜水抗弯加强连接器用于动态管缆的回接; 虑到注气立管、电缆和脐带缆质量较小,设置配重块 缓解FPSO垂向运动引起的管缆压缩,并降低管缆 在洋流作用下的摆动幅度,设置配重块和分散式浮 力块来保证动态管缆在水中的形态,特别是极端条 件作用下的形态;降低对海底静态段的动态张力, 动态段末端设置限位卡具。

图4流花油田群FPSO单点系泊系统动态管缆构型

Fig. 4 FPSO mooring system dynamic train pipe line

configuration of Liuhua oilfields在立管设计分析中,为体现立管布置在各个方 向的差异,波浪采用方向极值来模拟FPSO船体的 偏移和运动状态,同时考虑斯托克斯五阶波和不规 则波来进行波浪模拟。根据模拟计算的结果,柔性 立管、动态电缆和脐带缆在正常操作、极端操作、生 存以及内波工况下的有效张力和最小弯曲半径指标 均满足总体强度要求。波浪引起的FPSO单点垂向 运动是动态管缆受力的最主要控制因素,此外海生 物附着显著增加了动态管缆受力。

干涉分析中首先采用准静态分析方式开展变力 分析,选取关键管缆开展动态干涉分析,尾流选用

Huse模型。通过干涉分析,发现各管缆浮力块区域

无碰撞,管缆垂弯段未出现触地现象,管缆与锚链无 碰撞现象;时,由于管内介质密度差异大、相邻管 缆质量相差较大等影响,百年一遇台风工况下相邻 立管以及相邻立管和电缆上悬链段区域存在规范允 许的碰撞。

2.5单点滑环和转塔系统技术

对于采用FPSO开发的深水油气田,通常均是

第30卷第4期李达等:南海深水

FPSO单点系泊系统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201

匹配采用水下生产系统的模式进行油气田的开发。 与浅水油气田所采用的“FPSO+固定式导管架平 台”开发模式的FPSO单点系泊系统不同1,深水 油气田FPSO的单点滑环组除了井流和电输送所需 的液滑环和电滑环外,通常还需要配备用于给水下井 口注人化学药剂的公用滑环以及水下井口通讯控制的 光纤通讯滑环等,这将导致单点滑环组的高度增大至 25 m左右,若再考虑到单点系泊系统各层平台的高度, 滑环组顶端(通常为光纤通讯滑环或低压电滑环)将高 出船体主甲板45 m左右。为了防止火炬燃烧的辐射 热损坏单点滑环或影响单点的正常操作,则需要将火 炬臂的高度增大,这将给火炬臂及与船体连接的结构 设计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通常须将火炬臂设计成向 船首或舷侧倾斜的形式,既可以减小对单点滑环组的 辐射热,又可以解决火炬臂结构设计的难题。

对于井流滑环,应尽量避免2个或多个滑环组 成-个模块的型式,如果要采用这种型式井流滑环, 则需要至少设置1个备用通道,以防滑环损坏后无 法现场更换而影响油田的正常生产。同时,每个井 流滑环须至少保证设有2道密封,并配备油气泄漏 检测装置,且现场可以更换滑环密封圈。此外,对于 周边有潜力发现的油田,在单点系泊系统设计时应 兼顾周边潜力油田后期开发接人的需求,预留单点 井流滑环及对电滑环考虑一定的设计余量;时为 了节省项目先期的工程投资,也可考虑仅在单点滑 环组内预留井流滑环所需的钢管,并在单点转塔平 台上预留清管操作所需的空间,待后期有油田接人 时再安装新的井流滑环。

新建流花油田群FPSO单点系泊系统转塔上须 布置11个滑环(图5),包含3个液滑环、1个通球滑 环、2个公用滑环、1个低压滑环、2个中压滑环、1个 光纤滑环、1个预留滑环,这样即可保证每个油田都 有单独的滑环通道,一个油田的生产故障不会影响 到其他油田的生产;时,在单点系泊系统设计中也 考虑了在役期间进行滑环维修和更换的措施,确保 整个油田群的正常生产,不会出现因为单个滑环的 故障而完全中断的情况。

深水油气田FPSO单点系泊系统转塔上除了须 布置海底管道检测和清管所需的清管球收发装置、 配套的管道以及操作空间外,往往还需要布置水下 生产系统液压电力单元、水下井口控制系统以及供 电配套设施等设备。同时,对于钢制海底管道通常

图5流花油田群FPSO系泊系统单点转塔布置示意图

Fig. 5 FPSO single point mooring system train turret

犪rangement diagram of Liuhua oilfields

需要采用智能清管球进行清管和检测,但智能清管 球的长度要比普通泡沫清管球的长度大,所需的管 道弯曲半径要更大。因此,深水油气田采用的FPSO 单点系泊系统转塔上布置的设备更多、所需的操作 空间也更大,则转塔尺度上也就更大,从而导致单点 系泊系统整体投资也会增加很多。对于大中型深水 油气田,由于所需布置的设备更多和操作空间更大, 需将单点系泊系统设备布置在FPSO船体主甲板之 上,通常需至少设置2〜3层平台,用于回接立管、电 缆和脐带缆,并布置各种单点设备。

从转塔结构的选型和优化来看,目前主要有2种 设计方案:分别是1个水下轴承和2个轴承(个在 水面以下、1个在水面以上)。1个水下轴承方案通 过环形线接触与船体固定,对整个转塔的垂直度等 要求很高;2个轴承的方案从操作角度来看技术更 为可靠,但是否选择2个轴承的方案,还应从经济性 以及水下轴承的操作风险来进行分析和比较进行确 定,目前基于以往项目的实践,具备操作经验的1个 水下轴承的方案也是可接受的。

目前转塔结构和单点系泊系统设计掌握在少数 专业单点公司手中,迫切需要对其布置和结构设计 要求进行研究,从整体系统可靠性的角度尽可能简 化设计要求,以确保得到经济可靠、便于实施的技术 方案。未来可以逐步从管廊甲板开始做进一步的设 计和建造工作,逐步推广到转塔结构设计和建造工 程,最后逐步攻克主轴承和滑环系统等技术难题,形 成自主的单点转塔结构和系统技术。

202中国海上油气2018年8月

na sea[R]. OMAE 2014-23739.

3结论

1在南海400 m左右的水深,聚酯缆系泊系统

[]李达,白雪平,易丛海洋石油118”单点系泊系统选型设计

[

船海工程,2145(5): 11-171.LI Da,BAI Xueping,YI Cong. Selection and design on single

在经济性上并无明显的优势,且可能带来更复杂的 point mooring system of IIYSYl 18 FPSO[I]. Ship & Ocean 操作维护,选择水中钢缆方案对于400 m左右水深 Engineering,2016,45(5) ; 166-171.

[4] API.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design and analysis of station 更为经济。

keeping system for floating structures[S]. 2005.2) 吸力锚是南海深水区域可以较好适应台风 恶劣条件的锚基础形式,应逐步积累并完全掌握深

水吸力锚设计和海上安装技术能力。3) 深水与常规浅水的立管设计有很大不同,现在构型复杂、潜在干涉问题较为突出,须予以重点

关注。

4南海深水单点系泊系统的上部结构更为复

杂,且对单点系泊系统投资具有决定作用,如何选择 适宜的单点系泊系统,需要逐步完善技术储备。参考文献

[1] 白雪平,李达,范模,等.内转塔式单点系泊系统设计方法研究[J].海洋工程,2015,33(3) :36-42.

BAI Xueping, LI Da, FAN Mo, et al. Studies of internal turret

mooring system design[J. The Ocean Engineering,2015,33(3):

36-42.[2]

LIU IIuaxiang»LI Da»BAI Xueping»et al. Research and de­sign on internal turret mooring system of FPSO in south chi­

[5] American Bureau of Shipping. Guide for building and classing

floating production installations[S]. 2017

[6] WANG Z C,BAI X P,LI D,et al.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for

internal turret single point mooring system [J]. Ship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7] LI D,YI C,XU Z,et al. Scenario research and design n FPSO

in South China Sea[J]. ISOPE,2014.

[8] ZIIU W Q,I D,AO W^et al. Challenge for turret moorings

in shallow water and harsh environments conditions[J]. China Offshore Platform,2016.

[9] BAI X P,I D,AN M,t al. Studies of internal turret moor­

ing system design[J]. Ocean Engineerings2015.[

10] LIU II X,I D,AI X P,t al. Research and design on inter­nal turret mooring system of FPSO in South China Sea[C]. ASME 2014»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cean»Offshore and Arctic Engineering.收稿日期:2018-04-13 改回日期:2018-05-15

(编辑:叶秋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