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
摄影测量实习报告
学 号: 07093050 姓 名: 石传基 班 级: 测绘09-4 指导教师: 杨化超 学 院: 环境与测绘学院
2011年12月22日
一、 实验目的:
了解virtuozo NT系统的运行环境及软件模块的各种特点,掌握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基本功能;了解数字摄影测量的工作流程,对数字摄影测量工作流程有个整体概念,掌握主要地图产品的制作流程。
二、 实验要求:
1.掌握航测外业的全过程(包括相片控制点联测,相片调绘); 2.像片坐标量测的全过程;
3.解析双像摄影测量的原理、内容及简单操作步骤; 4. 航片图像的数字微分纠正原理、过程及简单步骤; 5. 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的原理、内容及简单操作步骤; 6. 了解数字化成图的主要方法。
三、 实验内容:
1.数字摄影测量 1)数据准备
2)模型定向及生成核线影像 3)影像匹配及匹配后的编辑 4)生成DEM及正射影像的制作
5)DEM的拼接和影像的镶嵌 6)图廓整饰 7)产品数据格式输出 8)数字影响测图
9)成果分析 2.模拟摄影测量 1)控制点的选取
2)立体观测 3.地图制图
1)点状符号的绘制
2)比例尺符号的绘制 3)半依比例尺符号的绘制 4)面的填充 5)注记
四、 具体实验步骤:
1.数字摄影测量 (一)数据准备
1.资料分析
(1)查看原始数字影像的分辨率、比例尺等
(2)查看相机检校参数,及其影像方位、框标的位置等 (3)查看地面控制点数据及其点位的分布 2.创建新测区,设置测区参数文件 3.相机参数文件的数据录入 4.地面控制点文件的数据录入 5.原始影像的数据格式转换 (二)模型定向及生成核线影像
1.创建模型,设置模型参数 2.自动内定向
所谓内定向就是建立框标坐标系和像平面坐标系之间的对应关系,将像
点的框标坐标转化为像平面坐标,为之后的相对定向绝对定向等后续工作 最准备。 3.自动相对定向
相对定向式为了恢复立体像对中两像片之间的相对位置,方法有模拟法 相对定向和解析法相对定向,模拟法相对定向是利用投影器的运动使同名射线对对相交来恢复核面,而五个小螺旋的微动改变相当于五个相对定向元素。解析法相对定向需要从共面条件式出发,就是同名射线和基线共面,来求出五个相对定向元素,最后建立立体模型。 4.半自动量测控制点及绝对定向
绝对定向的目的是恢复七个绝对定向参数。相对定向所建立的立体模型是一个以相对定向中选定的像空间辅助坐标系为基准的模型,绝对定向的目的是把模型点在像空间辅助坐标系中的坐标(U/V/W)转化为地摄坐标系下
的坐标(X/Y/Y)。解析法绝对定向就是利用控制点在地摄坐标系中的坐标和像点坐标从绝对定向关系式出发解求7个参数的过程。 5.确定核线影像区 6.自动生成核线影像 (三)影像匹配及匹配后的编辑
1.自动影像匹配 2.匹配后的编辑
(四)生成DEM及正射影像的制作
1.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
2.现实DEM,关产DEM是否与实际地形相符 3.生成数字正射影像
4.现实正射影像,观察正射影像是否有变化 (五)DEM的凭借和影像的镶嵌
1.设置拼接区域及参数 2.拼接区域的多模型DEM拼接 3.检查DEM的拼接误差 4.拼接区域内的正射影像镶嵌
5.显示全区域的正射影像,检查是否有拼接缝隙等误差 (六)图廓整饰
1.进入图廓整饰界面
2.选择当前要生成的地图文件:输入图廓文件名 3.设置各项图廓参数,建立图廓文件(*.mf) 4.确定图廓的输出文件及路径 5.生成图廓产品文件(*.map) (七)产品数据格式输出
1.DEM输出 2.等高线输出 3.影像输出 (八)数字影像测图
1.进入测图界面 2.新建或者打开测图文件
3.装入立体模型(已完成模型定向与核线重采样) 4.界面调整与功能设置 5.地物的测绘与编辑 6.文字注记 (九)成果分析
1.原始资料分析。主要分析原始影像的清晰度、分辨率等对产品成果的影响; 2.基本数据分析。主要分析基本参数设置与基本精度。首先,生成质量报告,
再对其进行分析生成质量报告:在virtuozo NT主菜单中,选择工具—— 质量报告项,再分别选择定向、匹配、DEM等项,即可生成质量报告。 3.基本参数的分析。早就分析匹配窗口、DEM格网间隔的大小;正射影像的
分辨率;成图比例尺等参数设置是否正确或合理。它们对产品有和影响。 4.基本精度分析。主要分析单模型定向精度、DEM精度;多模型的拼接精度
等是否大道了所要求的精度。
5.成果的图形图像分析。主要分析DEM与正射影像。
6.显示DEM透视图,观察是否有错误或者变形,例如:有多余的尖峰、河流
中凸凹不平。多模型拼接处有裂缝或错位等。
7.显示正射影像,观察是否有黑洞或变形,例如:有黑块或黑条、房屋和桥
梁扭曲、多影像接边出有错位等。 2.模拟摄影测量 1)控制点的选取
选取的控制点要是明显的地物,如:道路交叉口,房屋脚点等。上下两条行带选取的控制点要求是同名像点。选取的控制点要满足限差要求,具体的限差要求如下:
每张航片上要选取五个控制点,即1、3、5、7、8. 2)立体观测
像片归心,使像片平面上坐标系(一般采用框标坐标系)远点与坐标仪原 点重合。
像片定向,使像平面上坐标系的轴系重合。
③测定仪器零位置,将左右侧标分别对准像平面上坐标系原点读取x、y、p、 q值。 ④立体量测
A. 动x、y手轮是侧标对准a1; B. 动p、q手轮是侧标对准a2;
C. 立体观察下,动x、y、p、q手轮使侧标立体切准模型点a; D. 记录读数x、y、p、q; E. 计算同名点坐标;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会了如何使用摄影测量软件进行测图,了解VirtuoZo NT系统的运行环境及软件模块的操作特点,掌握全数字摄影测量
系统的基本功能;了解数字摄影测量的工作流程,对数字摄影测量工作流程有个整体概念,掌握主要地图产品的制作流程。
实验中,我们进行的操作较少,大部分时候是和很多同学用一台
仪
器进行操作,也仅限于练习阶段。很多时候我们是看着老师进行操作,并没有进行实际的的实习练习,感觉对仪器的掌握不够好,希望老师在以后在开展类似实习时提前确保仪器能够正常运行。
摄影测量实习安排在本学期的末尾,通过实习我认识到摄影测量学是通过获取立体影像来研究和确定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性质和相互关系的一门信息科学与技术。摄影测量教学实习是“摄影测量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习将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深入掌握摄影测量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加强摄影测量学的基本技能训练,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实际使 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了解数字摄影测量的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测图过程及方法;编制数字影像分割程序,使学生掌握数字摄影测量基本方法与实现,为今后从事有关应用遥感立体影像和数字摄影测量打下坚实基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