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地物和地貌合称为( )。
A.地图 B.平面图 C.地形图 D.地形 答案:D
2.某一钢尺名义尺长为30米,经检验实际尺长为30.0040米,丈量距离的观测值为29.3880米,即它的尺寸改正数为( )。 A.+0.0039米 B.-0.0039米 C.±0.0039米 D.0.0041 答案:A
3.用DJ6型经纬仪测某竖直角,盘左读数122°03′36″,盘右读数237°56′48″,指标差应为( C )。
A.24″ B.-24″ C.12″ D.-12″
4.( B )在水准仪上用于粗略地调平仪器。
A.十字丝板 B.水准盒 C.水准管 D.视准轴
5.将图上已经设计好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的工作是( D )。 A.测量 B.工程测量 C.测定 D.测设
6.使用三个脚螺旋来调平测量仪器时,气泡的移动方向与( A )移动方向一致。 A.左手大拇指 B.右手大拇指 C.两手大拇指 D.左手食指
7.( C )是根据两个控制点,计算两段距离交会出一点。
A.直角坐标法 B.极坐标法 C.距离交汇法 D.角度交汇法
8.建筑物变形观测的任务是( C )对设置在建筑物上的观测点进行重复观测,求得观测点的位置变化量。
A.一次性地 B.随机地 C.周期性地 D.多次地
9.从水准点A用支水准路线测量B点高程,往测高差为8.000m,返测高差为-8.006m,HA=50.000m,则B点高程HB应为( C )。
A.58.000m B.58.008m C.58.003m D.57.997m
10.下列中的( D )是用改正数计算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中误差的公式。
A.Δi=li-X B.±
[][vv][vv] C.± D.±
nnn(n1)
11.在A、B两点对向进行三角高程测量,两点间平距为100.00m。在A点观测B点:
4。30',i1.50m,1.80m;在B点观测A点:
=-4。18',i1.40m,2.40m。则A-B的高差为( C )。
A.7.87m B.-7.87m C.7.57m D.-7.57m
12.下列中的( C )是用改正数计算观测值中误差的公式。 A.Δi=li-X B.±
[][vv][vv] C.± D.±
nnn(n1)
13.钢尺丈量直线AB的水平距离。往测为457.23m,返测为457.33m;丈量直线CD的水平距离。往测为248.70m,返测为248.63m。( D )是正确的。
A.水平距离AB是457.33m B.水平距离AB的相对误差是10mm C.水平距离CD是248.67m D.AB的测量精度比CD高
14.下面各项中,( D )是导线外业踏勘选点时一般可以不考虑的。 A.相邻导线点间通视良好,便于角度和距离测量
B.点位应选择在土质坚实并便于保存标志和安放仪器的地方 C.相邻边长应大致相等,最长边不超过平均边长的2倍 D.避风条件良好,观测时不受风的影响
15.钢尺的名义长度与实际长度不符,就产生尺长误差,( B )。 A.用该尺所量的距离越长,误差产生相互抵消,累计误差越小 B.用该尺所量的距离越长,累计误差越大 C.不能使用改尺量距 D.只能用该尺丈量较短的距离
16.全站仪是一种多功能测量仪器,在施工测量中,除能自动测距、测角和测高差三个基本操作外,( A )。 A.还能直接测量坐标 C.不能测量对边距离
B.不能测量面积 D.不能测量悬高
17.全站仪结构先进、功能强大。使用全站仪测量时( B )。 A.反光镜可以有部分倾斜 B.反光镜必须竖直立在目标处 C.反光镜可以不对准望远镜 D.反光镜可以不要人扶持、照看
18.如下图所示,在地面上测设∠ABC′以后,精确地测量其角值为89°59′30″,应该( B )移动C′才能使角度为90°。
A
A.向内 B.向外 B
C.不C′ D.必须
19.下列中的( B )是半比例地物符号。
A.湖泊 B.电线线路 C.房屋 D.路灯
20.在1:500的地形图上量算了某块地形的图上面积为0.450m,则其实地面积应为( C )。
A.450m B.225m C.112500m D.22500m
2
2
2
22
二、多项选择题
21.建立小地区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方法适用的情况是( )。
A.导线测量适用于地势平坦,地物密集,视线障碍较多的城镇建区和森林隐蔽地区 B.导线测量还适用于道路、管道、沟渠、河道等线工程 C.适用于钢尺不能直接量距的丘陵地区和山区 答案:A B C
22.光学经纬仪的竖盘注记形式较多,但竖直角计算公式为( )。 A.α=目标读数-起始读数 B.α=直始读数-目标读数 C.α=目标读数+起始读数 D.以上均不正确。 答案:A B
23.三我高程测量中,竖直角用J6级经纬仪观测两个测回,其较差应不超过( )。 A.+25〃 B.-25〃 C.±25〃 D.±5〃 答案:A B C
24.导线测量与三角测量相比较,其优点是( )。 A.布设灵活 B.要求通视的方向少 C.边长直接测定 D.精度均匀 答案:A B C D
25.下表是水平角测量手薄,下面根据表中记录所作的叙述( ABCE )是正确的。
测站 竖盘位置 目标
左
O
右
A B A B
水平度盘读数 ° ′ ″ 0 00 06 65 30 36 180 00 30 245 31 18
半测回角值 ° ′ ″
一测回角值 ° ′ ″
A.这表是测回法测量水平角的记录表 B.进行这次测量时,经纬仪安放在O点 C.上半测回的半测回值为65°30′30″ D.盘右的半测回值为65°30′36″ E.下半测回角值是65°30′48″
26.【背景】某老镇街道随着城镇化进程,准备重新规划建设,邀请某专业测量队伍进行前期测量工作。测量专业人员考察现有街道以后决定采取导线的方式布设控制网。 问题:
(1)根据测区内的不同情况和技术要求,导线可以布设成( CDE )。 A.经纬仪导线 B.平板仪导线 C.闭合导线 D.附合导线 E.支线导线
(2)导线现场踏勘选点时除了相邻导线点之间应通视良好,还应注意( ABCE )。 A.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并便于保存和安置仪器的地方 B.点位应视野开阔,便于测绘周围的地物和地貌 C.导线的边长符合规范,相邻边长应大致相等 D.点位应尽量选择在隐蔽和不易被破坏的地方
E.导线点应具有足够的密度,均匀分布在测区,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21.【背景】某房屋建筑工地布设了如下图所示闭合导线作为平面控制网。已知A-D边的坐标方位角α问题:
(1)下列关于闭合导线的叙述,( ABDE )是正确的。
AD
=133°47′,点A是甲方现场移交的控制点,其坐标为A(500.400,
600.00),经施工单位测量技术人员检测无误。规范规定,角度闭合差允许值为60n。
A.闭合导线本身具有严密的几何条件 B.闭合导线可用于测区的首级控制 C.闭合导线测量时,应测量其所有的左角
D.闭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为fβ=∑β测-∑β理 E.闭合导线坐标增量代数和的理论值应为零
(2)有关本案例闭合导线的数据,( BC )是错误的。
A.角度闭合差60″ B.角度允许闭合差为240″
C.改正后的B点内角为75°41′ D.改正后的D点内角为87°29′45″E.α
AB
=44°31′45″
27.直线AB的象限角是北偏西30°,下面的( BC )是错误的。 A.RAB为N30°W B.RAB为S30°W
C.直线AB位于第二象限 D.直线AB位于第四象限 E.α
AB
为330°
28.角度测量的观测误差包括对中误差、( ABD )、标杆倾斜误差。
A.瞄准误差 B.整平误差 C.仪器误差 D.读数误差 E.外界条件的影响
29.下表是某(支线水准)水准测量手薄,根据记录所作的叙述中( BE )是错误的。
点 名 BMA 1 2 3 Σ
后视读数 1.265 1.852 0.986
前视读数
高 差
高 程 280.520
备 注 水准点
1.640 1.500 1.456
A.1点的高程是280.145m B.2-3的高差是-0.514m C.水准点A的高程是280.520m D.2点的高程是280.497m E.1-2的高差是-0.212m
30.全站仪的使用注意事项应包括下列中的( ACE )。 A.仪器在运输时,必须注意防潮、防震和防高温 B.仪器物镜要经常对着太阳或其他强光源(如探照灯) C.测线应高出地面和离开障碍物1.3m以上 D.选择最佳观测时间,阴天、有微风时不可以观测 E.避免测线两侧及棱镜后方有反光物体
31.数学中的直角坐标系与测量学的直角坐标系的区别包括( ACD )。 A.测量坐标系的纵轴是X轴,数学坐标系的纵轴是Y轴 B.测量坐标系的横轴是X轴,数学坐标系的纵轴是X轴 C.测量坐标系的横轴是X轴,数学坐标系的纵轴是Y轴
D.测量坐标系象限顺时针编号,数学坐标系象限逆时针编号 E.测量坐标系象限逆时针编号,数学坐标系象限顺时针编号
32.一般而言,确定地面点位需要测量三个参数:( ACD )。
A.水平角度 B.竖直角度 C.水平距离 D.高程(高差) E.仪器高度
三、填空题
33.能进行视距测量的仪器种类很多,应用最广泛的是在望远镜的十字丝分划板上,再刻上下对称的两条短线,称为( )。 答案:视距丝
34.控制测量分为( )和( )。 答案:平面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
35.烟囟的定位主要是定出( )的位置。 答案:基础中心
36.某直线的方位角为123°20′,则它的正方位角为303°20′。
37.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的项目有圆水准器的检校、十字丝横丝垂直与仪器竖直轴、水准管轴平行于仪器竖轴。
38.小区域平面控制网一般采用小三角网和方格网。
39.竖盘读数前必须将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否则该竖盘读数是错误的。
40.高层楼房建筑物轴线竖向投测的方法主要有吊锤法、经纬仪投测法和激光铅锤仪法。
41.已知A点相对高程为100m,B点相对高程为-200m,则高差hAB=+300m;若A点在大地水准面上,则B点的绝对高程为-300m。
42.从A到B进行往返水准测量,其高差为:往测3.625m;返测-3.631m,则A、B之间的高差hAB=3.628m。
43.在进行水准测量时,对地面上A、B、C点的水准尺读取读数,其值分别为1.325m,1.005m,1.555m,则高差hBA=-0.32m,hBC=-0.55m,hCA=+0.23m
44.整平经纬仪时,先将水准管与一对脚螺旋连线平行,转动两脚螺旋使气泡剧中,再转
动照准部90°,调节另一脚螺旋使气泡剧中。
45.设有闭合导线ABCD,算得纵坐标增量为△xBA=+100.00m, △xCB=-50.00m, △xCD=-100.03m, △xAD=+50.01m,则纵坐标增量闭合差fx=0.02m。
46.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是踏堪选点、测角、丈量边长。
四、判断题
47.用导线测量方法建立小测区平面控制网,通常分为一级导线,二级导线,三级导线与四级导线几个等级。 ( ) 答案:×
48.偶然误差的统计规律性有:有界性,单峰性, 对称性, 抵偿性。 ( ) 答案:√
49.视距测量的特点是操作简便,迅速 ,受地形条件限制小,精度也能满足确定碎部点位置的要求,被广泛应用于地形图测绘工作中。 ( ) 答案:√
50.已M点恰好在高程为105m的等高线上,则M点的高程为105m。 ( ) 答案:√
51.测设标梁墩,台中心时采用测角前方交会法。 ( ) 答案:√
52.横断面测量方法有水准信测量法,花杆皮尺法。 ( ) 答案:√
53.柱子安装时,经纬仪离柱子的距离通常为柱高的1.5~20倍。 ( ) 答案:√
54.水准测量就是根据水准仪提供的一条水平视线,直接测定出地面上两点的高程。( × )
55.钢尺的名义长度与实际长度的差属于系统误差。( √ )
56.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越快越好。( × )
57.完全可以用水平面替代水准面。( × )
58.全站仪既能完成一般的控制测量,又能进行地形图的测绘,还能进行施工放样。( √ )
五、解答题
59.精水准仪与普通水准仪有何区别?
答案:两者之间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又是精密水准仪增大望远镜放大倍数和附有光学测微器装置,另外望远锐内十字丝的水平中丝与普通仪器不同。
60.建筑物变形观测的方法是什么?
答案:(1)沉陷观测方法。(2)水平位称观测方法。
61.等高距、等高线平距和地面坡高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案: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所以地面坡度越大,相应等高线的平距愈小;反之,愈大。
62.如何进行经纬仪定线?
答案: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线端点上,后视另一湍点,固定照准部后,在视线方向上钉木桩,根据应略小于量距长度,桩顶商出地面5~10cm,并钉大头针作为点位标志。
63.试述建筑方格网的设计原则?
答案:(1)建筑方格网的纵轴应平行建筑物的主轴线,并尽可能利用建筑红线作为轴线。(2)选择坐杯原点时,应保证建筑区内任何一点的坐标不出现负值。(3)坐标原点应尽可能与现有的导线点或三角点重合。(4)方格顶点不应落在建筑物内和土方工程施工区域内。
64.高斯投影的方法是什么?
答:高斯投影首先是将地球按经线划分成带,投影时设想用一个空心椭圆柱横套在参考椭球体外面,使椭圆柱与某一中央子午线相切,将球面上的图形按保角投影的原理投影到圆柱体面上,然后将圆柱体沿着过南北极的母线切开,展开成为平面,并在该平面上定义平面直角坐标系。
65.经纬仪有哪些部分组成?水平度盘和竖直度盘有什么区别?
答:主要有照准部、水平度盘和基座组成。水平度盘是一个刻有分划线的光学玻璃圆盘,用于测量水平角,按顺时针方向标有数字,它与照准部是分离的,观测水平角时,其位置相对固定,不随照准部一起转动。竖盘是一个带有刻度注记的光学玻璃圆盘,固定在一起,用于测量竖直角,当望远镜在竖直面内转动时,竖盘也随之转动,但用于读数的指针不动。
66.经纬仪的轴线有哪些?各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什么?
答:经纬仪的主要轴线有:照准部水准管轴LL、仪器竖轴VV、望远镜视准轴CC、仪器横轴HH。
满足关系:(1)照准部水准管轴LL垂直于仪器竖轴VV;(2)视准轴CC垂直于仪器横轴HH;(3)仪器横轴HH垂直于仪器竖轴VV。
67.误差衡量的精度指标有哪些?
答:中误差、平均误差、相对误差、容许误差(限差)
六、名词解释:
68.施工零点
答案:施工高程h是设计主程Hs和自然地面高程H2之差,当h=0时表示不填不挖,不填不挖的点称为施工零点。
69.非比例符号
答案:地物不论其实际大小,而采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叫非比例符号。
70.地性线
答案:山脊线和山谷线是表示地貌特征的线,叫地性线。
71.竖盘指标差——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望远镜置于盘左位置,视准轴水平,竖盘指标管水准气泡居中(或竖盘指标补偿器工作正常),竖盘读数与标准值(一般为90°)之差为指标差。
72.坐标反算——根据一条边长的坐标增量,计算方位角与水平距离。
七、计算题
73.如图,欲求地面P点至山顶K点的平均坡度及倾斜角。
答案:解:h=Hk-Hp=140-110=30米 水平距离D=300米
坡度ι=tgθ=(h/D)=(30/300)=0.10=10% 查三角函数表得,倾斜角θ=5°43′
答:地面P点至山顶K点的平均坡度10%,倾斜角为5°43′。
74.已知:A点高程HA=15.223 米,量得测站点仪器高ι=1.5米,照准B点时标尺中丝读数s=1.21米,求B点的高程?
答案:解:A B点高差 hAB=1.5-1.21=0.29米 HB=HA+hAB=15.223+0.29=15.513米 答:B点高程为15.513米。
75.在温度t0=+20℃时,将一盘名义长l0=30m的钢尺,与一盘实长(+20℃时)为30.005m的标准尺比较,结果的标准尺长为0.003m, 求该9尺在+20℃ 时的实际长度。被钢尺在+20℃ 时的尺长方程式。
答案:解:l=30.005+0.003=30.008m 每整尺改正数 △l=30.008-30=0.008m l=30+0.008+0.000012·(t-20)×30(m)
答:该尺在+20℃时的实际长度为30.008.被检钢尺在+20℃时的尺长方程式为l=30+0.008+0.000012·(t-20)×20(m)。
76.已知AB89°12′01″,xB3065.347m,yB2135.265m,坐标推算路线为B→1→2,测得坐标推算路线的右角分别为B32°30′12″,1261°06′16″,水平距离分别为DB1123.704m,D1298.506m,试计算1,2点的平面坐标。 解:
1) 推算坐标方位角
B189°12′01″-32°30′12″+180°=236°41′49″ 12236°41′49″-261°06′16″+180°=155°35′33″
2) 计算坐标增量
xB1123.704×cos236°41′49″=-67.922m,
yB1123.704×sin236°41′49″=-103.389m。 x1298.506×cos155°35′33″=-89.702m, y1298.506×sin155°35′33″=40.705m。
3) 计算1,2点的平面坐标
x13065.347-67.922=2997.425m y12135.265-103.389=2031.876m x22997.425-89.702=2907.723m y22031.876+40.705=2072.581m
77.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段距离丈量了5次,各次丈量的长度分别为:139.413、139.435、139.420、139.428m、139.444。试求: (1) 距离的算术平均值; (2) 观测值的中误差; (3) 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4) 算术平均值的相对中误差。
解:l=139.428m,m=±0.012m,ml=±0.005m,Kl=0.005/139.428=1/27885。
78.已知M、P两点,要测设角值为90°的∠MPN,初步定出N′点后,精确测得∠MPN′=89°59′21″,量得PN′的距离为79.56米,问应如何精确定出∠MPN? 解:
,在N′点沿ON′垂线向外侧量取0.015m得N点
79.如图,已知а
x 2
4 а
12 125°25′ 136°10′12=49°20′,试写出公式并计算其余各边的坐标方位角(12
分)
1 3
解: 前 = 后 + 180°+ 左 3分 前 = 后 + 180°- 右 3分 23 = 12 + 180°-125°25′ 2分 =49°20′+ 180°-125°25′ =103°55′ 2分
34 = 23 + 180°+ 136°10′ 2分 =103°55′+180°+ 136°10′ =147°45′ 2分
80.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一段距离d=23.2cm,其测量中误差md±0.1cm,求该段距离的实地长度D及中误差mD。
解:DdM23.2×2000=464m,mDMmd2000×0.1=200cm=2m。
图 推算支导线的坐标方位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