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北方药学2013年第10卷第8期 结果可以看出,该药能明显降低血压,特别是对收缩压效果明 2.2罗布麻:该药有清热利尿、平肝降压作用,常用于肝热型症 显[41。该药能减少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对患者的生命 见头晕头痛、烦躁失眠、高血压或肝阳上亢患者。该药可配合 野菊花、钩藤、夏枯草同煎,也可单独以开水泡汁作饮料。 质量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1.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这类药物有普萘洛尔、阿替洛 2-3稀莶草:该药有清热降压、祛风通络作用,可与臭梧桐等配 尔、美托洛尔、瑞泰雅施达等,能使体内。肾上腺素功能得到有 合使用,对于风湿病及高血压有显著疗效。 效的控制,并能使心脏的跳动适当减缓,以达到对血管降压的 2.4决明子:该药有润肠通便、清肝明目、降低血压及血脂功效, 对兼有便秘的中老年患者有特别疗效。 作用。适用于肾血管性高血压及原发性高血压,对心力衰竭有 能有效防止血管硬化,显著疗效。 2.5钩藤:该药具有熄风止痉、清热平肝作用,能有效治疗高血 1.6 Or.受体阻滞剂:O/.受体阻滞剂为选择性突触后 肾上腺素 压引起的头痛头胀症状。 受体阻滞剂,以唑嗪类药物为代表药物。这类药物是通过阻滞 2.6石决明:该药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作用,与菊花、白芍、生 钩藤等配伍,尤其适用于高血压引起的头胀头痛症状。 突触后O/.肾上腺素受体而引起周围血管阻力下降而达到降压 地、的效果。其主要优点是既调血脂又降血压,同时也能较好的抵 2.7杜仲:该药有强筋骨、补肝肾、安胎降压功效,与白芍、石决 抗胰岛素。 明、夏枯草等配合使用可降血压,且对体虚之人降血压无寒凉 表1治疗高血压的西药 之弊。 2.8茺蔚子:本品为益母草的果实,对凉肝明目、活血调经和降 血压有显著功效,常与钩藤、决明子、生地等配合使用。 总而言之,在治疗高血压时要合理使用降压药品。同时, 对与降压药品相辅相成的非药物疗法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要做到戒烟忌酒、合理营养、适当加强户外运动,还要保持一 份平稳的心态。 利尿剂钙拮抗 体阻 磊嘉 体阻 氯噻垂蒌薹 凳 票囊翼 耋 蒌 嗪类药 参考文献 2治疗高血压的中药 【1]高寒琦,王艳,王俊华,等.中西药物治疗高血压体会【JJ.临床 传统中医认为高血压是因阴虚阳亢、肝肾失调所致,所以 合理用药杂志,2011,4(20):73. 治疗高血压多从调整肾阳肾阴人手,虽然作用缓慢,但有很好 『21赵波,王卫国,赵云峰,等.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对老 的药效持久能力,多用于治疗临界高血压及轻型高血压,对重 年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lJ1.南通大 度高血压可配合其他降压西药同时治疗,中西医结合以达到 学学报(医学版),2011,31(6):467—468. 标本兼治。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很多,现简单列出以下几种做简 『31王爱坤.高血压病的联合用药与社区防治『J1.实用心脑肺血 要介绍。 管病杂志,2011,19(12):2070—2071. 2.1臭梧桐:该药有降血压、祛风湿作用,与旆莶草的作用大致 『4】许耀华,陈世燕.老年人高血压108例临床分析l J1.海南医 相像。用开花前的叶降压效果较好,不适宜长时间煎煮。 学,2010,21(14):84—85. 我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的使用分析 张美容 万正兰(广东省中di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药学部珠海519000)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2012年l1~12月的口服 降糖药处方。对患者年龄、性别、处方数量、联合用药等进行统计,并计算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结果:使用频 次较高的降糖药分别是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磺酰脲类、双胍类;格列齐特缓释片、阿卡波糖片(拜糖平)、二甲双胍片是处方量最 多的品种;l7种口服降糖药中,有l1种药物的DUI值接近1;口服降糖药联合应用占总处方数的60-4l%,最常见为磺酰脲类+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磺酰脲类+双胍类。结论:我院门诊使用口服降糖药物符合用药原则,基本合理。 关键词:口服降糖药限定日剂量联合用药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672—8351(201 3)08—01 08—03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糖脂代谢紊 用药等情况。 乱综合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慢性终身疾病。随 1.3 DDD值、DUI值的确定:药物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步升高。2010年 dose,DDD)是根据《新编药物学》(第l6版)和药品说明书,采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中华医学会中国糖尿病和代谢综 用其降糖作用的常用剂量或其平均值。用药频度(DDDs):药 合研究组关于我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我国20岁 物的总消耗量/该药的DDD值;药物利用指数(DUI)=DDDs/实 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高达9.7%,全国糖尿病患者多达 际用药总天数,DUI值>1,说明部分降糖药的用量大,DUI值≤ 9000万人。糖尿病患者需终身服药,在现有的降血糖治疗方法 1,说明降糖药的使用合理。 中,口服降糖药物(OAD)仍然是门诊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本 2结果与分析 文对我院口服降糖药的用药数据进行调查和分析,为临床合 2.1患者年龄、性别分布 理有效的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提供参考和依据。 表1糖尿病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分布情况 l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由本院信息系统导出2012年1l~12月包含口 服降糖药物的全部门诊处方。 1.2方法:使用Excel软件建立统计专用数据库.数据库信息包 括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口服降糖药物名称、用量、联合 用药等信息。分析患者年龄分布、性别比例、用药方式及联合 2.2降糖药处方分析 北方药学2013年第1O卷第8期 109 表2各种口服降糖药的处方张数及排序 表4口服降糖药的联合用药情况 联合情况 联合用药方案(n) 例数(%) 磺酰脲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298),磺酰脲类+双胍类(245)。葡 萄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189),磺酰脲类+噻唑烷二酮类(144), 格列奈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114),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 … 二酮类(82),格列奈类+双胍类(68),噻唑烷二酮类+双胍类(451, 格列奈类+噻唑烷二酮类(37),格列奈类+磺酰脲类(8),DPP-4 L ’ 抑制剂+双胍类(6),DPP ̄.抑制剂+磺酰脲类(4),DPP-4抑制 剂+葡萄糖苷酶抑制剂(2),DPP ̄.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1) 磺酰脲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173).磺酰脲类+葡萄糖苷 酶抑制剂+双胍类(121).磺酰脲类+噻唑烷二酮类+双胍类(IlO),格列奈 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36),格列奈类+葡萄糖苷酶抑制 剂+双胍类(30),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双胍类(30),格列奈 一m 类+噻唑烷二酮类+双胍类(15),DPP一4抑制剂+磺酰脲类+双胍类(9),格 ))O —n 列奈类+磺酰脲类+葡萄糖苷酶抑制荆(9).DPP-4抑制剂+磺酰脲类+葡萄 r 17 R7%、 糖苷酶抑制剂(6),格列奈类+磺酰脲类+噻唑烷二酮类(6),格列奈类+磺 酰脲类+双胍类(4),DPP ̄-抑制剂+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3),DPP一 4抑制剂+磺酰脲类+噻唑烷二酮类(2),DPP ̄.抑制剂+格列奈类+噻唑烷 二酮类(1)DPP一4抑制剂+格列奈类+双胍类(1) 磺酰脲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十噻唑烷二酮类+双胍类(64),DPP-4 抑制剂+磺酰脲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4),格列奈类+葡萄 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双胍类(4),DPP~4抑制剂+磺酰脲 8O m … 类+噻唑烷二酮类+双胍类(3),DPP一4抑制剂+格列奈类+噻唑烷二 r' 7%、 上表可见,使用频率位列前三位的口服降糖药品种分别 酮类+双胍类(2),格列奈类+磺酰脲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 (2),格列奈类+磺酰脲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1) 为格列齐特、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用药频率最高的是葡萄糖 苷酶抑制剂(53.98%)、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49.05%)、双 五联 直耿 类+双胍类(1)lP二 磺酰脲类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噻唑烷二酮ll (Lu o.ouj%J3%) 胍类(37.5%)。 2-3各种降糖药的用药情况 蓄积,改善微循环,适用于糖尿病伴有微血管病变及老年糖尿 表3各种降糖药的用药情况 病患者 。且其缓释剂型只需一天一次服药,可大大增加患者 的依从性,是其受临床青睐重要的因素。 二甲双胍使用频率为第三位,其直接作用于糖的代谢过 程,保护已受损的胰岛B细胞功能,有利于糖尿病的长期控 制。此外其还减轻体重,减轻胰岛素抵抗,避免高胰岛素血症, 改善脂肪代谢,降低血脂,保护心血管系统不受损害[41。 由表3可见,我院大部分口服降糖药的DUI值小于或等 于1,而吡格列酮片(卡司平)、罗格列酮片(太罗)、伏格列波糖 分散片、伏格列波糖胶囊、格列喹酮片、磷酸西格列汀片的 DUI值大于1,分别为1.13、t.36、1.5、1.51、1.09、1.07。根据《新 编药物学》(第16版)和药品说明书,以上药物可据个体情况 适当调节剂量,查看具体处方,均未超过最大剂量,故其用量 也在合理的范围。 在二联用药中,磺酰脲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磺酰脲 类+双胍类的联合应用较为广泛。磺脲类主要降低空腹血糖,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降低餐后血糖,两者联用可使空腹血糖降 低约2.20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平均降低1.30%r ̄。磺 酰脲类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双胍类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两药 联合是针对Ⅱ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的合理配伍,可使空腹血 2.4联合用药情况:口服降糖药联合应用共1880例,占口服降 糖降低3.5mmol/L,HbAIc平均降低1.7%t61,同时可以避免因单 糖药处方的6O.41%。 用磺酰脲类药物所致的体重增加。目前糖尿病治疗发展趋势 3分析与讨论 是不同种类药物不必用到最大剂量才考虑联合用药 。不同作 由表1可见,糖尿病患者的性别比例有较大差异,30~50 用机制的降糖药从不同的途径降低血糖,降低血糖的同时又 岁年龄组男性人数远远高于女性人数;从患者的年龄分布来 保护了胰岛8细胞,这对糖尿病的治疗是有益的。 看,50~70岁为主要人群,其次为30~50岁。可见性别和年龄因 同时,我们也发现有格列奈类+磺酰脲类联合使用的情 素是影响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况。磺酰脲类与格列奈类的作用机制均为选择性作用于胰岛B 由表2可见,我院口服降糖药使用频率以葡萄糖苷酶抑 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同一作用机制的两类降糖药联合应用 制剂阿卡波糖最高。阿卡波糖竞争性抑制 一葡萄糖苷酶,延 不但不能改善病情,反而会增加不良反应,如发生低血糖危 缓肠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减缓淀粉类食物分解为葡 象,甚至会导致肝肾功能的损害 。 萄糖的速率,降低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水平[21,全身毒副作 4结语 用比较少,特别适合降低以淀粉类食物为主食的中国糖尿病 2008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发表共识 人群的餐后高血糖,在临床上应用相当广泛。 声明,认定二甲双胍、磺脲类和胰岛素这三类药按循证医学要 使用频率第二位的是磺酰脲类格列齐特缓释片,其通过 求属A级“证据充分”的核心治疗药㈣。通过本次的处方调查 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显著增加餐后胰岛素和C一肽分 分析可看出,我院门诊口服降糖药在品种选择、联用方案选择 泌水平,降低血糖水平。同时降低血小板黏附性,降低胆固醇 上基本合理,频度与推荐的核心治疗药基本一致。英国糖尿病 (下转96页) 北方药学2013年第10卷第8期 1资料与方法 感染,破膜12h的产妇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并观察胎心变化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自2011年1 12月收治的足月胎膜早 情况。对于胎儿宫内窘迫、明显头盆不称的可放宽剖宫产指 破患者共148例。产妇年龄22 34岁,平均年龄(27.21 ̄1.89) 征,进行剖宫产,以保证母婴安全为最主要目的。 岁,均为初产妇,胎儿情况均为单胎、头位、孕周37~41周,无 胎膜早破也是影响早产的重要因素,引起新生儿病死率 剖宫产指征和妊娠并发症,行阴道分娩为A组(阴道分娩)42 增加,胎膜早破易引起胎膜感染,诱发宫内感染。胎膜早破可 例,产妇要求剖宫产为B组(非阴道分娩)106例。 能与子宫内压力异常、胎膜结构发育异常、子宫颈机能不全、 1.2方法:产妇入院后行血型、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常规检 创伤以及微量元素锌、铜的缺乏有关ll1。也有学者针对胎膜早 查、C一反应蛋白检查、彩超、心电图,进行产前检查,以了解产 破病理形态的研究发现,其中的弹性纤维、胶原纤维、纤维母 妇羊水情况、胎儿情况、宫颈评分情况等,测量盆骨内外距离, 细胞发育不良,老化多,数量少,致使其弹性变形能力和抗 以判定头盆关系、先露衔接情况。148例产妇均行胎心监护、 张力低下,就易因局部压力自发破裂或因胎儿头盆不称使 CST或NST试验,有必要者行OCT试验。如出现NST试验无 羊水囊内压力增加导致胎膜早破。因此,胎膜早破往往预 反应或OCT试验呈阳性、羊水为III度污染,明显骨盆异常、头 示着头盆不称口1。如胎膜早破不是头盆不称引起的,则可能 盆不称的情况,行剖宫产。如有产妇自愿选择行剖宫产的也行 与生殖道以及胎膜结构异常、羊膜腔感染、孕晚期性生活机 剖宫产。胎膜早破孕妇均给予抬高臀部,保证外阴部清洁,观 械压力等原因有关,这些因素引起的胎膜早破则不会影响阴 察胎心和羊水情况,严密监测体温以便及早发现感染迹象, 道分娩产程。 12h后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如破膜后NST有反应,无明显 根据对于胎膜早破最终分娩结局的分析,对足月胎膜早 头盆不称,12—24h未临产者,则给予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 破孕妇更建议剖宫产,因为胎膜早破很可能是头盆不称所致, 2结果 胎膜早破也会造成头盆不称,如选择阴道分娩,很可能出现难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如下表。 产,产程长,胎儿窘迫,感染,产后出血等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 表两组分娩情况对比(%。n) 全的症状。本次资料中拟定阴道分娩患者中最终剖官产占的 比例不大,很可能是标本量不够,或是因为胎膜早破主要不是 因为头盆不称引起的,也存在较大的偶然性,所以,在进行阴 道分娩的时候才能比较顺利地分娩,此数据有时间、地区的局 限性,不能代表大众化情况。所以,笔者建议足月胎膜早破的 产妇应根据导致胎膜早破的原因,分析决定分娩方式,适当放 A组中有8例进行剖宫产,7例因出现胎儿宫内窘迫严 宽剖宫产指征,这是对产妇和胎儿负责的做法。 重,1例因明显头盆不称。两组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率有明 综上所述,对于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应及时入院,预防出现 显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O.05)。 并发症,并进行产前检查,对于此类产妇,医师可放宽剖宫产 3讨论 指征。检查后确诊阴道分娩成功率大者可考虑阴道分娩,如过 足月胎膜早破在待产或阴道分娩中可使脐带脱垂、胎儿 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终止阴道分娩,改剖宫产结束产程, 宫内窘迫、母婴感染、产后出血、羊水流尽导致子宫壁紧贴胎 以确保母婴安全。 儿身体引发不协调宫缩,从而使胎头不能进入正常分娩机转, 参考文献 使产程延长,胎膜早破产妇如选择阴道分娩则常发生难产、胎 [1]张惠丹,陈惠池,单连峰.铜及赖氨酸酰氧化酶与胎膜早破的 儿窘迫、产后出血等情况,导致剖宫率增加。对于胎膜早破孕 相关性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7—11. 妇必须卧床休息,抬高臀位,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肛诊和阴道检 [2]马丁,鲁秋云.妇产科疾病诊疗指南【M】涕2版,北京:科学出 查,严密监测产妇宫缩、羊水情况,监测体温和血常规以防止 版社.2005:168. (上接109页) 前瞻陛研究(uKPDS)显示,随着病程的延长,使用单一药物治 疗的患者血糖达标率下降『1l1。联合用药能够提高血糖控制达标 率『121。临床医师在用药前应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和 病史以及经济条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 联用方式,做到个体化给药。 参考文献 【6]陈玲,黄秀纯,吴雪荣.门诊口服降糖药的处方分析【J1.今日 药学,2009,19(6):19—22. 【7】谢雅君,吴久鸿,王杰松,等.1294张口服降糖药处方分析[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1,8(3):173—175. 【8】胡广卉,董杰.降糖药的处方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 析,2008,8(9):670—672. 【1]Yang W,Lu J,Weng J,et a1.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9】李大魁,金有豫,汤光,等,译.马丁代尔药物大典【M】.第35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0,362(12): 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o06:347—349. 1090—1t01. f10]Nathan D M,Buse J B,Davidson M B,et a1.Medical man— glycemia in type 2 diabetes:a consensus algo- [2]夏汉通,夏顶平.糖尿病药物及其治疗进展『J1.实用全科医 agement of hyper学,2008,6(5):520—521. rithm for initiation and adiustment of therapy a consensus state— [3】曾影文,宋伟琼,郝峻.我院门诊处方13服降糖药的使用分析 ment ofthe ADA and the EASD『J1.Diabetes Care,2009,31(1): [J].海峡茧学,2010,22(5):208—209. 193—203. 【4】顾秋君,杜凤娟.我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的处方分析【c】.//2010 【l1]Turmer R C,Cull C A,17if【ghi V,et a1.Glycemic control ‘年江苏省药学大会暨第十届江苏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2010 with diet,sulfonylurea,metformin,or insulin;in inpatients with 年江苏省药学大会暨第十届江苏省药师周大会组委会.2010: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progressive requirement for multiple .374—376. therapies(UKPDS49)【J1.JAMA,1999,28 1(21):2005—2012. 【5】苏渡淇,龙波.重庆市某医院近3年口服降糖药应用分析『J1. 【12]Eddman S V,Morello C M.Strategies for insulin therapy in 中国药业。2012(8):66. type 2 diabetes[J].South Med J,2005,98(3):363—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