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则 目的
为了提高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实施现行施工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加强企业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规范流量仪表工程施工工艺,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特编制此作业指导书。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流量取源部件和流量仪表安装工程的施工。
本作业指导书不适用于制造、贮存、使用爆炸物质的场所以及交通工具、矿井井下、气象等仪表安装工程。 编制依据
本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所依据的标准: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131-90 《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程》SH3521-1999
《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SY4031-93 2.设备、材料要求
仪表设备和工程材料的规格、型号、材质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仪表设备及其附件应配套齐全,完好无损。
焊接材料应符合《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和焊接材料手册中的有关规定。 3.施工工机具
机具:电焊机、电钻、无齿锯、电锤、手砂轮等。 工具:扳手、螺丝刀、管刀、弯管器、手锯、压线钳等。 量具:90角尺、水平尺、钢板(卷)尺、线锤、万用表等。 4、作业条件
设计图纸、文件齐全,已经过施工图纸会审。 流量仪表产品使用说明书齐全,并附有设备配套清单。 已经过施工技术交底和必要的安全技术培训。
0
现场已具备流量仪表安装条件。 设计文件要求脱脂的仪表已经脱脂合格。 仪表已经过单体试验、校准。 5、施工操作
施工程序 在管道上直接安装的 取源部件安装位置、方 位及连接件形式核查 仪表设备 安 装 主要工序的施工操作
在管道上直接安装的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方位、连接件形式及规格应符合设计文件或仪表产品说明书
要求。
5.2.2流量取源部件上、下游直管段的最小长度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5.2.3在规定的最小直管段范围内,不得设有工艺阀门和其他插入部件。
5.2.4取源部件的接续安装工作是指工艺管道专业在完成了取源部件的开孔和焊接工作之后,尚有
部分取源部件的组合件,例如,用于流量传感元件在管道上直接安装所需的法兰短管、密封填料函连接件及孔板取压均压环等,只有在完成了配套部件的组装工作之后,方能满足检测元件的安装要求。
5.2.5续接法兰、连接件的规格、形式、材质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并与仪表产品连接件尺寸相符。
法兰、接头的连接必须严密、紧固。
5.2.6冷凝器作为液柱高度的平衡容器,两个冷凝器取压口的中心必须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冷凝器取压口(入口)的标高不应低于节流装置取压短管的标高。
5.2.7仪表支架制安,支架的结构形式、尺寸应符合仪表安装形式和安装高度的要求。
5.2.8仪表支架的安装位置与所装仪表设计位号同位置,支架固定应牢固。落地式支架基础应稳固,如果基础地面不实或者钢板平台有突起现象应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
5.2.9在易燃易爆装置区,如果仪表支架安装位置是依附在金属结构或工艺管架侧,应预先了解该处管架结构有无隔热防火措施,若有外涂绝热层要求,支架预制时应根据绝热层厚度加大仪表支架与管架的间距。
取源部件 接续安装 仪表支架 制 安 仪表出库 检 查 测量管道 连 接 接 线 与 接 地 吹 扫 与 试 压 5.2.10仪表出库检查:仪表出库应按仪表设计位号及包装清单上的编号成套出库,仪表的规格、型号、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齐全,外观无损伤。
注:成套仪表是指由传感器、转换器和显示仪表所组成的检测仪表。
5.2.11仪表安装位置根据施工规范第5.1.1条款规定:就地仪表的安装位置应按设计文件规定施工,当设计文件未具体明确规定时,仪表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维护,便于示值观察的地方。仪表的中心距操作地面的高度宜为1.2~1.5米。安装地点应无振动、无强电磁场干扰、无高温,检测元件应安装在能真实反映流量变化的位置。
5.2.12流量节流件(孔板、喷嘴)的安装请详见节流装置安装作业指导书。差压(流量)变送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变送器安装的相对标高:当被测流体为液体或蒸汽时,差压变送器的安装标高通常宜低于节流装置,当被测流体为气体时差压变送器的安装标高宜高于节流装置。 5.2.13转子流量计应安装在无振动的垂直管道上,管道内流体流向必须自下而上,转子流量计的上游直管段长度应大于2D(D为工艺管道直径,下同)。
5.2.14靶式流量计宜垂直安装在水平管道上,也可安装在流体自下而上的垂直管道上。其靶中心应与管道轴线同心,靶面应迎着流向且与管道轴线垂直。靶式流量计上下游直管段长度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当设计对上下游直管段无明确规定时,通常上游侧直管段长度不应小于5D,下游侧直管段长度不应小于3D。当靶式流量计在垂直管道上安装时,靶式流量计应经干式试验(砝码)校正后方可投入使用。
5.2.15涡轮流量计上、下游直管段长度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当设计文件无明确规定时,通常流量计上游侧直管段不应小于10D,下游侧不应小于5D 。涡轮流量计信号线应使用屏蔽线,屏蔽层应一端接地。前置放大器与变送器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3米。涡轮流量计在垂直管道上安装时,应经补偿校正后方可投入使用。
5.2.16电磁流量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 电磁流量计在水平管道上安装时,流量计的两个测量电极的安装方位宜水平对称安装,两
个电极不应处在管道的正上和正下方位安装。在垂直管道上安装时,被测流体的流向应自下而上。
➢ 电磁流量计的安装方向应与被测流体流向一致。
➢ 电磁流量计的外壳、被测流体和管道连接法兰三者之间应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可靠。 ➢ 电磁流量计上、下游直管段和管道支撑方式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当设计对上下游直管段
无明确规定时,通常上游侧直管段不应小于5D,下游侧不应小于2D。
5.2.17椭圆齿轮流量计和腰轮流量计在垂直管道上安装时,管道流体流向应自下而上。椭圆齿轮流
量计在水平管道上安装时,流量计的示值刻度盘面应处在垂直方位。流量计安装方向应与被测流体流向一致。
5.2.18 超声波流量计上、下游直管段长度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当设计文件无明确规定时,通常流量计上游侧直管段不应小于10D,下游侧不应小于5D。
超声波换能器在水平管道上安装时,换能器在管壁上的安装方位应与管道水平中心线成45夹角范围内,换能器之间的相对位置与间距应按产品说明书中的规定安装。
被测管道与换能器的接触面管壁和被测管段的管壁内不应有锈层、涂层或结垢层。为保证测量的精确度宜在换能器与管道的接触面之间涂抹足够的耦合剂(硅脂或硅胶)。
转换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或产品说明书对换能器与转换器之间安装距离的要求。 5.2.19均速管流量计(即阿牛巴流量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 流量计上下游直管段长度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 检测杆的总压孔(4孔)侧方向应迎着流向,且检测杆轴线与管道中心轴线应垂直相交; ➢ 检测杆总压孔中心应正对管道中心轴线,不应有偏转角。 5.2 20涡街流量计(漩涡流量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流量计上下游直管段长度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b.传感器漩涡发生体的前端面应迎着流向,传感器插杆轴线与管道中心轴线应垂直,且发生体端面中心线应与管道的中轴线重合;
c.传感器与转换器之间的信号线应使用屏蔽线;
d.转换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当设计文件无明确规定时,转换器的安装位置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20米。 5.2.21科氏质量流量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 科氏质量流量计传感器应安装在无振动的管道上,传感器上下游管道支架应为刚性无应力
支架;
➢ 传感器安装方向应与流体流向一致;
➢ 传感器检测管矩形箱的安装方位:当测量液体介质流量时,矩形箱方位应朝下安装;当测
量气体介质流量时,矩形箱方位应朝上安装。
5.2.22差压变送器与测量管道的连接:差压变送器的“+”压室应与节流装置上游侧取压管道相连接,差压变送器的“-”压室应与节流装置下游侧的取压管道相连接。 5.2.23仪表上接线盒的引入口不应朝上,当不可避免时,应采取密封措施。
仪表接线盒端子接线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接线应正确、牢固,标志清晰。屏蔽电缆的屏蔽
0
层应一端接地。
传感器和转换器的外壳保护接地,接地点宜设置在转换器侧。
5.2.26管道吹扫和压力试验,仪表专业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对直接安装在管道上的传感器件的保护和取源部件的密封检查及处理工作。(器件保护工作详见本作业指导书序号7成品保护部分) 质量控制要点
5.3.1仪表及其附件的规格、型号、材质必须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5.3.2仪表及其附件的配套应与仪表出厂配套清单相符;
5.3.3流量取源部件或传感元件的安装位置、方向、方位应符合设计文件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5.3.4仪表接线必须正确无误,接地良好;
5.3.5流量取源部件或传感元件与工艺管道的连接必须严密,无渗漏;
➢ 流量及差压仪表安装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 流量测量元件安装记录 ➢ 仪表管路试压(脱脂)记录 ➢ 阀门、管件试压记录
本作业指导书所列质量标准为《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SY4031-93序号6流量及差压仪表安装工程中所规定的检查项目和质量要求内容。
6.1.1仪表及其附件的规格、型号、位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产品合格证。 检验方法:按设计检查,且核对产品合格证。
6.1.2仪表与管道的连接必须严密,无渗漏,安装方向正确。 检验方法:检查试压、试漏记录;观察。 6.1.3仪表及电气设备的接线必须正确。 检验方法:观察;用万用表检查。
6.2.1差压计、差压变送器安装的质量要求及其检验方法
表6.2.1 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引压管倾斜方向和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按设计检查 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或GB50093-2002 观察; 固定牢固平整 用扳手试紧;观察 附件齐全 核对产品说明书 隔离器、沉降器、冷凝器、集气器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按设计检查
.2
直管段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线端连接牢固、导电良好;标志清晰、正确。 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有关规范规定 工艺管道内径不小于流量计内径 前置放大器与流量计距离小于20m 工艺管道内壁清洁、无毛刺 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用尺测量 观察;用螺丝刀试紧;用万用表测试 观察 用尺测量 用尺测量 手摸;观察
表6.2.3 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或GB50093-2002 固定牢固平整;不使仪表承受机械应力 质量要求 上游侧直管段长度应不小于2D 检验方法 用尺测量 观察 用扳手试紧;观察
安装的质量要求及其检验方法
表6.2.4 直管段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靶中心轴线与工艺管道应同轴 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有关规范规定 质量要求 过滤器安装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 按设计检查 检验连接法兰与管道同轴度 观察 按设计检查 表6.2.5
直管段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线端连接牢固、导电良好;标志清晰、正确。 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有关规范规定 过滤器安装符合设计要求 消气器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用尺测量 观察;用螺丝刀试紧;用万用表测试 观察 按设计检查 按设计检查
表6.2.6
线端连接牢固、导电良好;标志清晰、正确。 固定牢固平整;不使仪表承受机械应力 垂直管道上安装应使流体自下而上 水平或倾斜管道上安装时两个测量电极不应处在管道的正上和正下方 流体、连接法兰和表壳三者之间应接成同一地电位 质量要求 衬里完整无损 检验方法 观察;用螺丝刀试紧;用万用表测试 观察 用扳手试紧;观察必要时卸开检查 观察 观察 用万用表测试
表6.2.7 线端连接牢固、导电良好;标志清晰、正确。 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有关规范规定 固定牢固平整;不使仪表承受机械应力 过滤器、消气器安装符合设计要求 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观察;用螺丝刀试紧;用万用表测试 观察 用扳手试紧;观察必要时卸开检查 按设计检查
表6.2.8 质量要求 上、下游侧直管段应分别为10D和5D 用尺测量 工艺管道内壁应无厚的结垢层,且不能涂水泥层 观察 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有关规范规定 观察 探头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观察 线端连接牢固、导电良好;标志清晰、正确。 观察;用螺丝刀试紧;用万用表测试 接线电缆长度不大于150m 用尺测量 检验方法
7.1为避免因管道吹扫而损坏直接安装在管道上的仪表传感元件和器件,在管道吹扫之前,应将初装在管道上的仪表元器件从管道上拆下,并采用其他法兰管件代替仪表元器件的安装部位。待管道吹扫合格之后,在压力试验之前,再正式安装仪表元器件。
7.2在管道吹扫前必须把差压变送器的取源阀门闭严,待管道吹扫合格后方可对测量管道进行吹扫。 7.3在仪表测量管道吹扫之前,必须将测量管道从平衡三阀组的入口端拆开。
7.4当需要对仪表专用电缆做绝缘试验时,必须先将导线从仪表接线端子上拆下并抽出。
7.5当测量管道进行压力试验时,为避免差压变送器差压室单向受力,必须将三阀组的平衡阀打开。(注意:请认准平衡阀开闭方向)
7.6测量管道和仪表接头的连接,应使测量管道中轴线与仪表接头中轴线重合,接头紧固时应用力均匀,不应使仪表承受非正常的外应力。
7.7流量计的传感器属易损器件,在安装过程中应十分谨慎,严禁敲击、振动。
7.8冬季做液压试验应采取防冻措施,试验结束后,应及时将测量管道和仪表压室内的液体排净。 8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8.1职业健康安全工作应遵照公司企业标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Q/JH121.11004-92中仪表安装工及其相关工种的安全操作条例执行。
8.2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穿戴劳动保护用品,高空作业必须佩挂安全带、安全绳。
8.3根据高空作业点的位置和安全要求,所搭设的脚手架必须稳定、牢固、可靠。
8.4多层作业时,施工人员所携带的小型工具、仪表管件应置于工具袋内,严禁散放,谨防物件坠落伤人。
8.5现场动火应申办动火手续,做好动火前的准备和动火后的清理工作,并设专人监护。 8.6在管道吹扫期间,行走时应避开管道排放口。 9环境保护要求
9.1仪表包装箱和填充物不得在现场随意堆放,应做到及时收集、及时清理,将废弃物扔到指定的垃圾回收站。
9.2施工剩余材料和边角余料应做到及时回收、集中处理,不得到处乱扔、乱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