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级7年儿科一班 李洋 2009210038
实验目的 观察吗啡的镇痛作用,掌握热板镇痛实验的方法 实验原理 热板(55OC 1OC)致痛——小鼠舔足反射(后足) 实验器材 热板纸漏仪器 注射器 实验药品 0.15%盐酸 吗啡 NS 实验动物 雌性小鼠
实验方法 1 筛选动物 :正常痛阈值<=30s ip 吗啡 0.1ml/mg 2 正式实验 :4只/组 2只 测正常痛阈值
称重 2只 ip NS 0.1ml/mg 观测药后5、10、20、40、60、80min痛阈值(药后痛阈值<=60s) 实验结果
药 物 动 物 数 给药前 (s) 15.42 15.42 给药后(分钟) 5 10 20 40 60 80 给药后(分钟) 5 10 20 40 60 80 平 均 痛 阈 值 痛阈提高百分率 0.15%盐酸吗啡 2 生理盐水 2 28.28 42.81 50.21 47.38 39.71 35.19 83.4 177.6 225.6 207.3 157.5 128.2 9.33 10.09 9.48 8.51 18.61 17.11 -39.5 -34.6 -38.5 -44.8 20.7 10.9
组别 0.15%吗啡
NS
5 83.4 -39.5
10 177.6 -34.6
20 225.6 -38.5
40 207.3 -44.8
60 157.5 20.7
80 128.2 10.9
吗啡的镇痛作用250200150100500-50-100痛阈提高%0.15%吗啡NS51020406080时间(min)
小组讨论
1. 实验组:在5min时痛阈提高,之后逐渐上升在20min时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没
有恢复到给药前水平。
解释:5min时吗啡作用出现,说明开始吸收且吸收良好,吗啡作为阿片受体激动药,作用于脊髓胶质区、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等部位,与突触前膜和后膜的阿片μ受体结合,减少感觉传入神经末梢释放P物质,抑制痛觉传入产生镇痛作用。随着在体内吸收,达到最高有效浓度,发挥最大镇痛作用------阈值达到最高值。之后药物代谢消除,镇痛作用减弱------阈值逐渐下降;
因为观察时间不足,未恢复给药前水平
2.对照组:痛阈值平稳,在40min处逐渐上升并在较高水平平稳,始终低于实验组阈值; 解释:
生理盐水无阿片肽作用,不出现镇痛,前40min小鼠处于激惹状态,对刺激过度敏感,痛阈值比平均略低但是平稳,40min后因多次刺激出现耐受,阈值上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