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本课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牢固树立学生“健康第一、终身锻炼”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运动,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创新性。 二、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的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学生注意力不够稳定,有意注意虽有发展但还很不完善,所以讲解不应太多,应该让学生更多的体会练习,直观体验,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体验篮球的运球动作,感受篮球活动的乐趣。 2、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动作。 3、培养学生不惧困难、敢于展示自我,学会与他人合作的良好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自信,培养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手拍球部位在球的后上方。
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和手对球的控制掌握能力。 五、教学内容
1、行进间运球 2、运球接力
教 学 内 容 1、行进间运球 2、运球接力 学 水平二 习阶四(1)班 段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难点 教学 过程 导 入 新 课 部 分 2′ 1、体验篮球的运球动作,感受篮球活动的乐趣。 2、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动作。 3、培养学生不惧困难、敢于展示自我,学会与他人合作的良好。 重点:手拍球部位在球的后上方。 难点:下肢协调配合和手对球的控制掌握能力。 教学内容 课堂 常规 教 学生活动 学 要 求 1、按指定地点整 队,体育委员汇报出、缺勤人数点。 教师指导 练练习队形 习时间 1′ 30 ″ 30″ 1、指定集合地点,检查着装,接受学生体育委员报告。3、 ♀♀♀♀♀♀♀ ♀♂♂♂♂♂♂♂♂ ★ 静 2、师生问好。 2、师生问好。 齐 快 3、注意听讲,3、宣布本课记住学习目标,内容和教学自我定位。 目标。 教学 过程 热 身 阶 段 4′ 教学内容 教 学生活动 学 要 求 教师指导 练练习队形 习时间 舞龙 不1、跟随教师跑1、教师领跑 嬉步。 口令。 4′ 一路纵队 笑2、跟随教师动2、教师领做 打作,一起舞龙。 舞龙。 闹 1、行进间 运球 1、仔细观察教1、教师讲解师示范。 示范行进间运球。 30″ 30″ 30″ 技 能 学 习 阶 段 29′ ♀♀♀♀♀♀♀ ♀ ★ ♂♂♂♂♂♂♂♂ 重点:手拍 球部位在球 2、思考行进间2、教师提出的右上方。 积运球和原地运问题:行进间 极球的区别。 参 的与原地的不同之处。 与3、认真听讲细3、教师边示, 心观察动作,理范边讲解动注解掌握动作要作要领,提示意领与要求。尝试学生练习时安模仿教师动作。 拍球的部位全 及球的反弹高度。 技 能 学 习 阶 段 29′ 4、分组练习,4、分组练习, 以小组为单位以小组为单由小组长指挥位由小组长在自己的活动指挥在自己 5′ 1′ 4′ 1′ 3′ 在篮球 场内 散点 ↓ 集中 认区域自学自练。 的活动区域真 自学自练。 体5、及时纠错,5、教师集中验 找出不足。 , 纠错,再次强调运球部位。 ↓ 散点 ↓ 集中 互6、再次练习,6、教师巡帮注重运球部位。 视,组织再次互 练习。 助 7、优秀学生示7、请优秀学 范。 生示范,指出优点,强调运球部位。 2、运球接力 1、听清接力方1、教师讲解 习 相互指出不足。 一组,分散练8、2人一组,8、组织2人 ♀♀♂♂ 技 能 提 高 阶 段 29′ 法和规则。 接力方法与规则。 2、学生进行接2、组织学生力比赛。 接力比赛。 4′ 2次 ♀♀♂♂ ♀♀♂♂ ♀♀♂♂ ↓ ↓ ↓ 身 心 放 松 阶 段 5′ 1、放松游 戏:“抓手 指”。 1、弄懂游戏方1、教师讲解法和规则。 游戏方法和规则。 身2、听口令,努2、教师口令,心力抓手指。 放 想办法让学生笑。 2、课堂总松 3、学生自评、3、评价本节结评价。 互评,相互交课,指出闪光流。 点。 3、师生再见。 4、收回器材。 4、师生再见。 4、师生再见 5、回收器材 5、宣布下课,回收器材。 3′ 2′ 四列横队 体操队形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
为主体的主线进行教学,通过运用多种形式的练习手段与方法,由易到难,从简到繁,层层深入,以活动和游戏为载体,充分激发学生运动参与的兴趣,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行进间运球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在游戏中培养了学生集体合作的精神,从整堂课来看,教材搭配合理,结构清晰,重难点突出,基本达到了课前的预想效果。下面我自己对本节课的教与学进行了反思:
一、激发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的投入主要是根据兴趣来定的,对于他们喜欢的课程他们会乐于学习。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本节课我将游戏贯穿整堂课,通过设计多样的游戏,有目的地使学生十分有兴趣地地参与游戏练习,并在练习中掌握运球的动作技术。学生还在游戏中通过互相指导、帮助,培养了合作、探究、团结、竞争的精神,既做到了以玩促学、以趣带学,也提高了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真正的体验到了体育的兴趣,达到了体育教学的目标。
二、注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由于是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差,所以在教师讲解或评价偶尔会出现一些自顾自玩球和说话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我不时地变化手段来约束这些不太自觉的学生。例如:看哪一组最安静。最安静的组可以获得竞赛的优先出发权。这样一来,平时表现不太好的学生由于求胜心和组内舆论的压力也都非常自觉的遵守了课堂纪律,从而养成了遵守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注重即时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体育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时性评价是体育学习评价中最常用、最直接、最有效的评价方式。教学中对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能及时鼓励表扬,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通过教师的语言鼓励,教师的大拇指奖励,教师的掌声奖励,使他们产生一种愉快感和荣誉感。比如,有位学生在一次运球练习中表现不错,我就竖起大拇指表扬他说:你真是太棒了,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而另外一位学生在曲线运球时,有几次都没有做好。我就对他说:没关系,再来一次,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这样对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失败,激发他们的上进心都十分有效。
四、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学生能按要求在小组和集体中进行运球的练习,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搭建了重要的平台。合作教学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模仿、练习的教学模式,强调课堂上除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变成了“管理者”、“参与者” 等多种角色,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使他们更加积极的学练,提高运动技能水平。
通过两人的合作、小组的游戏,小组之间的运球比赛等都突出体现了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能力。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能意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能感受到合作带来的乐趣,并且学生能够从同伴那儿得到充分的学习反馈,这对于行进间运球动作技能的学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五、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理念。本课中,老师始终是以参与者的身份进入课堂,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整堂课的各项练习、游戏活动中。师生间没有隔阂,平等的对话呈现了一种民主氛围,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均得到充分的体现。
当然,通过本课,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问题。首先,由于男女生在身体形态与体能上的差别,造成学习进度不一样。男生灵敏素质较好,好奇心强,喜欢篮球;而女生柔韧素质较好,但胆量小,不太喜欢体育运动,同时害羞,学习篮球运球技术动作,由于上肢与手段力气不足,学生练习时往往出现球的高下不一,左右动摇稳固性差,特殊是有的女生拍不起球,呈现篮球脱手到处滚的现象。所以在以后上课要多考虑男、女生爱好和差异,进行分层教学,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其次,体育教学,教师的语言表达、语气语调的变化,都需要教师平时教学的积累和平时文化学习的积淀。本课感觉自己在语调语气语言方面还需要加强,还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 最后,感觉本课中体育骨干的作用没有很好的发挥。这节课,很多环节是将学生分成几组进行游戏或练习,但是我感觉到有些体育骨干缺少工作方法和魅力。比如练习时让小组长带领本组成员到指定地点组织练习,但效果却不是很理想。非得老师亲历亲为练习才有秩序。还有在今后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时,让小组长对小组内其他成员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进行评价,帮助小组长树立权威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协助教师工作。
通过这堂课,再一次使我深刻的体会到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教师要改变以往只注重知识技能传授的思想,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法和手段,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多的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学会探究与分析,从小传授他们“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但也不能忽视学生的需要和情感的体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潜移默化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本节课出现的各种问题与不足,我将会通过认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并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改进,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