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博・群剧影月报 让音乐走进生活 一朱正息 摘要: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是A-4"11精神文化生活 过这些音乐的熏陶,也使得整个西方更加具有优雅特质。 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以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影响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同 着社会的进程。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音乐越来越贴近 样,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也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积淀.是文 生活。因此,究竞应该如何看待音乐。社区生活又需要怎样 明古国的历史回响,成为生活于中华大地上各族人民的心 的音乐,我们很有必要对此进行一番思考。 声。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具有多样性、地区性,也就造 关键词:音乐大众生活 就了我们丰富多彩的音乐。从狂放的《十面埋伏》到悲凄的 《江河水》,从伤心的《二泉映月》到凄美的《梁祝》,从高亢 一.音乐源自人类生活。具有显著的时代和社 的《百鸟朝凤》到婉转的《渔舟唱晚》,中国的民族音乐让人 会特征。 叹为观止。琵琶、古筝、二胡、唢呐,哪一样不在世界音乐之 林中占据一席之地?哪一样不让人心醉神迷?尽管丰富多 音乐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它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 样,中国民族音乐却形散神不散,团结统一一直是民族音 生的。不管人类社会如何发展、社会文明如何变化.音乐始终 乐的主题。在战争年代,《义勇军进行曲》让我们众志威城. 贯穿人类的生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可见经济推动社 “起来,起来,起来!”唱出了所有中国人的心声.相信这正 会发展,两者关系密不可分。而音乐也—样。不同的时代 口社 是支撑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源泉。 会背景,也造就了不同的音乐流派、不同的音乐风格。 说到音乐,西方似乎一直都是“高贵典雅”的标志。对 二.音乐全面渗透生活,具备丰富的社会功能。 于西方社会那些绅士、贵妇们举手投足间散发出来的优雅 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越来越凸显出在社会发展中的 气质,我们常常无比羡慕。究其缘由,我想与其历史文化背 作用。而音乐教育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孔子日:“移风 景是分不开的。在古希腊,斯巴达人的音乐训练是--I']必 易俗,莫过于乐。”音乐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却又深远 修课程。在雅典,音乐是高贵的显著标志,懂得音乐的人才 持久的。我国古代就将“乐”归于六艺之中,自然有一番道 可被称作自由雅典人。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中,更是对此做 理。因为,音乐对人具有神奇的作用。音乐不仅能够对人的 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创作。谈到西方音乐,人们往往会联想 感情、思想、心理和生理产生明显的影响,满足人的精神生 到电影中经常出现的画面:音乐舞会上,西装笔挺的高大 活需求,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还具备丰富的社会功能.是巩 绅士挽起身着白色晚礼服的金发小姐.和着一首华尔兹. 固国家政权、推动国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精 在灯光下转圈、起舞,多么迷人美好!可以说.是西方理性 神手段。孔子闻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法国大革命的志士 的经济体制造就了如此理性高雅的音乐。但与此同时,经 们唱着马赛曲慷f既激昂地奔趋战场,义勇军进行曲让所有 提高了教学效率,提升了学生}j_勺素质和人文修养。 的田野里、名人故居、图书馆、博物院等一些场所。让学生到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语文活动。提升学生 自然、社会中去学语文,激活语文教学,让语文课变得丰富 的人文素养 多彩。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编创广告、短信, 品读歌词,评点时尚,搜集春联、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农谚、 艺校课外活动非常多,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人文 歇后语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 素养,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例如开展朗诵、辩论、才艺、写作、 趣,拓宽知识面,开拓视野,又可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创 法、等比赛,精选一些精美的文章,感悟生命的.坚强意志 造思维和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的,高尚品质的,人生哲理的等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 艺校围绕舞台、传承文化、服务社会,培养德艺双馨的 参与,自我表现、展示自我才能的平台,在朗诵、辩论、写作 文化艺术人才的目标,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当 的过程中,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和价值的体现。还可以组织 代社会所需求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还 社会调查、走进福利院、走进校园、走进社区等多种语文活 应具备高度的思想觉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审美情 动,在与社会的接触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成长自己。我 趣和坚韧的意志品格。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提升中职艺术 们还可以适时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在春天的芳草地、秋天 生的人文素养势在必行。 剧影月报图・博・群 炎黄子孙心潮澎湃,而一曲国际歌,更是全世界工人阶级 的通行证乖口认知符。这些事例,都说明了音乐对人类、对社 术,更需要用心凝听和欣赏。不可否认,有时候高贵确实是 音乐的魅力所在。但是,正如一百个读者就会有一个买哈 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正确开展音乐教育活动,对人们施以正确的引导和帮 助,寓教于乐,既能贴近他们的心灵,更能为他们所接受, 是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不可或缺的 姆雷特一样,这也仅仅是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作为一名 音乐教学者,我认为,将高贵通向通俗,将是我的最终追 求。毋庸置疑,我要把最好的教给我的学生。我要教会他们 如何保持端庄的坐姿,我要教会他ffG ̄l:l何领悟出琴谱中包 一环。现代社会的强力度、快节奏,使人疲惫又郁闷。有人 不禁感叹,灵魂跟不上脚步了。于是,青少年渐渐沉迷于网 络游戏,中老年渐渐陶醉于棋牌麻将。固然,这是一种放松 方式。但是设想一下,如果整个社区、整个社会,所有的青 少年都将自己关在了网吧,所有的中老年都开口就说“糊 了”,结果会怎样?何来的优秀公民、高尚情趣、和谐社会 呢?如此这般,倒不如来首音乐,净化一下灵魂。可能,我们 不一定听得懂每一种语言,不一定看得懂每一种文字。但 是,音乐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总有一个音符能拨动 我们的心弦,与我们的心灵产生共鸣 英国一位医生给一位患有神经性胃痛的病人开了一 张奇圈 处方,就是让病人坚持每天三次在饭后听德国巴 哈的乐[廿j,病人果然恢复了健康。罗马一位医生在给病人 做手术时,除了使用麻醉,还加上了音乐催眠,起到了良好 的镇静作用。另外,有些高血压病人烦躁不安时,每天听听 舒缓、平静、悦耳的音乐,他的血压就会下降而保持稳定 了。像这样神奇却真实的例子时有发生。因此,音乐的感染 力可以说是巨大的。抒情委婉的音乐使人心旷神怡,轻松 活泼的音乐使人心绪平和,雄壮激越的音乐催人奋进,和 谐的节奏与人同谐共振。可以预想,未来音乐不仅仅可以 作为艺术供人欣赏,还可以在改善性格、舒缓情绪、提高生 活效率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人内在素养的升华不同于外 在的学习,是一个缓慢的,几乎看不见摸不着的过程。但在 这过程中,你会渐渐丢掉一些浮躁、低俗、空虚,取而代之 的是宁静、高雅、充实。我们总说某某人有气质。气质也就 是一种沉淀,而音乐是有利于一个人气质的养成的。量变 是质变的必要前提,当每一个个体由内而外散发出文明的 气息时,一个社区乃至于社会的文明也就不远了。一个重 素质、讲文明的国度,也必然是一个强国。 三.音乐应当贴近大众。适应社区的文化和生 活需求。 也许是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人们对于音乐往往会产 生这样的误解,也就是把音乐等同于高贵高雅、高不可攀, 甚至于将其当成贵族的玩物。维也纳金色大厅的庄严气 派,令人陶醉又令人肃穆。在那金色辉煌的映衬下,所有的 乐声似乎都成了奢侈品,那么遥远,让人不敢触及 蛇年舂 晚,郎朗指尖自勺跳跃配之以那足尖的轻盈,让人叹为观止。 音乐竟能与舞蹈如此完美的融合,高贵的钢琴.高贵的芭 蕾,似乎高贵得令人心生敬畏。的确,这需要专业素养的艺 含的丰富情感,我要教会他们如何用手指在琴键上创造奇 迹,我要教会他'ffl ̄H何高雅的演奏。最后,我要让他们走上 舞台,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像所有的表演者一样, 成为一名小小演奏家。它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其目的 是为了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在教育过 程中注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从学生个 体的需要和个『生特点出发,因人施教,力求培养出有特点、 有个 的学生。最后,在他们掌握了所学之后,音乐终究会 成为他们自己的东西,成为属于他们自己的享受 音乐来源于大众、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应当走进大众、融 入生活。《乐记》有日:“夫乐者乐也”。音乐即快乐。这也正是 我希望我的学生以及所有人,能真正从音乐中享受到的最本 质的东西。但是,富荷情感的音乐语言,丰富的艺术手段,直 接迅速地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借声传清,使人们唤起美的 感觉,引起心灵共鸣,并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品格、 身 导到和谐发展,从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这 就是音乐所具有的德育功能,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群众需要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来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音 乐作为一种老少皆宜、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能够打动人 的心灵,具有审美和娱乐功能,对提升社区文化内涵具有 重要作用。高贵与通俗就音乐而言,并不橱障。我们既要有 “阳春白雪”,又要有“下里巴人”。音乐教育虽然要让人们 学习音乐的专业知识,但最终还是要让音乐面向大众,为 大众所用。社区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社区群众更需要的 是通俗易懂、易学易唱、朗朗上口的流行音乐、通俗音乐。 社区音乐文化更多的是需要体现音乐的娱乐性,而非学习 性。《最炫民族风》}向流行正印证了这一点。音的高低、长 短、强弱、音色相互结合,通俗的歌词让听者产生共鸣,所 以它成为一曲最为通俗流行的歌,飘扬在晨练的广场上, 飘扬在人流涌动的商场里,飘扬在人来人往的巷子里.飘 扬在老老少少的口中。在社区。一首耳熟能详的流行音乐 显然优于一曲古典却难懂的肖邦乐曲,一筐锣鼓家什显然 优于一排霸气侧漏的金属乐器,一群喜爱唱歌的大爷大妈 显然优于一群身着正装的歌唱演员。这里,没有专家也不 需要专家,没有专业技术也不需要专业技术,没有中规中 矩也不需要中规中矩,只要有一颗如火的心,一腔对于音 乐的热情,足矣。 ‘咏远昔田 民恻 ,是整片天空霞 向姿 …--,’ 音乐,就在生活中。我们唱着,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