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年月日
序号 密专项工作检查表
检查项目及分值 检查内容 1.贯切党和国家的保密法规及有关保密工作方针、政策、指示和规定。 2.落实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保密工作有批示和要求。 得分 1 领导班子(4分) 领导干部(4分) 3.了解和掌握分管业务中保密范围和事项。 4.组织开展神府分公司保密宣传教育学习交流、保密工作的培训。 1.办公室:涉及国家秘密的党政文件、文字资料、工作手册、信函、重要来信来访等。 2.工程养护科:涉及分公司工作养护、设计、招标工作及技术文件等。 3.计划财务科:涉及未公开的工作计划、规划和财务预算、决算及各项重要的统计资料。 4.人力资源科:涉及尚未公开人员编制、人事调动、任免、奖励等事项。 2 科室人员(16分) 科室领导(7分) 5.收费管理科:涉及收费的保密文件、网络数据的保密及影像资料、软盘、U盘、光盘、移动硬盘等。 6.路政大队:涉及管辖范围内的外业管理、内业管理的档案资料。 7.各科室领导定期或不定期对各自所负责的科室进行保密工作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 1.不得在非保密载体上记录存放秘密。 2.不得计算机设置摄像头。 3.不得在不利于保密的地方存放秘密文件、资料。 4.不得在私人通信及公开发表的文章、着作、演讲中涉及秘密。 科室人员(9分) 5.不得用网络传递秘密。 6.不得在非保密场所阅办、谈论秘密。 7.不得自复制、保存和销毁秘密 8.不得带密级材料及载体参观、游览、探亲、访友和出入公共场合。 9.不得擅自接受任何新闻媒体记者采访。 制度建设(4分) 3 规章制度(10分) 制度修订(3分) 制度执行(3分) 保密教育(4分) 4 教育培训(10分) 业务培训(6分) 2.对领导干部、科室领导及人员每年至少培训一次。 专项保密工作(2分) 1.对保密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及培训。 1.建立涉密人员保密责任制和相关管理制度。 5 涉密人员(10分) 涉密人员管理 (8分) 2.涉密人员审查。 3.涉密人员管理情况(参加培训、出境审批等)。 建立健全保密工作规章制度。 根据形势变化和工作需要,及时修订相关制度。 各项规章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制定保密法制宣传教育计划,并有效组织实施。 1.保密培训列入单位年度培训计划中。 1.做到涉密计算机网络与安全保密防范措施同规划、同建设、同管理。 2.对涉密计算机网络采取分级保护措施。 3.建立涉密计算机网络与非密计算机网络信息传递的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涉密计算机及 施。 网络(6分) 4.建立涉密计算机、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台账,明确责任人。 5.在涉密计算机、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显要位置张贴密级标识。 6.制定涉密计算机不上非密网、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不混用的措施及方法。 1.建立非涉密计算机管理台账,明确责任人。 6 涉密载体(16分) 非涉密计算机及网络(4分) 不涉密”。 1.建立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及便携式计算机台账,明确责任人。 移动存储介质及便携2.在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及便携式计算机显要位置张贴密级标识。 式计算机 3.建立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及便携式计算机外出登记审批流程以及相关管(4分) 理制度。 其他办公通讯 设备(2分) 要害部位确定 (10分) 7 重要部位(10分) 要害部位管理 (6分) 8 涉密文件(10分) 涉密文件(6分) 制定涉密办公通讯设备(一体机、复印机等)使用管理办法,明确职责,专人管理。 1.明确保密要害部门,要害部位确定的程序与方法。 2.准确确定本单位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和相关的涉密人员。 1.建立保密要害部门、要害部位和相关涉密人员的管理制度。 2.对要害部门、要害部位所采取的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 2.建立非密网络信息审查制度,落实责任人,确保“涉密不上网,上网 1.对本单位产生的涉密文件、涉密资料、准确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 2.严格履行涉密文件、涉密资料流转相关环节(收发、传递、借阅、复制、归档和销毁等)中的签收、审批、备案等手续。 3.涉密文件、涉密资料按密级放在密码柜或保险柜中保管,绝密级文件由专人管理。 1.通过机要渠道传递涉密信件,并履行登记手续。 涉密信件(4分) 2.绝密级文件用专用信封封装。 1.开展四大节日(元旦、春节、五一、十一)和年底前的安全保密定期检查。 保密检查(6分) 2.根据上级要求和本单位实际,开展安全保密专项检查和抽查。 9 检查评比(14分) 3.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限期进行整改,效果显着。 1.建立保密工作评比和失泄密时间报告、处罚制度。 奖惩机制(8分) 2.开展保密评比活动。 3.发生失泄密事件后如实上报,及时查处。 总分
1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