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察中走进幼儿
作者:陈尧
来源:《神州·下旬刊》2018年第11期
摘要:如何科学的观察幼儿,如何记录,记什么,是当代教师所必须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功。它们要求我们教师要以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来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成为成功的观察者和教与者。 关键词:观察;记录;尊重
观察记录内容主要以幼儿在活动区参与情况为侧重点,逐步扩展到整个一日活动中去,以幼儿的行为发展状况、情绪、交往为主线。通过观察记录工作的开展,教师能从中了解平时不太被关注的幼儿,知道他们内心世界在想的故事,既避免了“重两头、轻中层”的普通现象,又能全面、客观、公正、平等的对待班内的每一个孩子。因此观察记录就不只是纯粹的活动记录了,它的使命是让教师在对每个儿童进行关注时,能更好的遵循新《纲要》的精神,让它更有利于针对每个儿童的教育和对特殊儿童的行为矫正,让教师自主、深入的去寻求掌握观察儿童的方法,提高观察的敏锐力,真正把“因材施教”落到了实处。所以它体现的是被观察对象的一系列发展进程,也体现了教师与观察互动、儿童与观察互动、家长与教师互动、是真正起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观察记录主要有以下两个个途径:
1.跟踪记录:如小班老师在她的观察记录里写到的:“xx小朋友是一位个性很强的女孩子,做事有主见,但是不肯吃饭是她抗拒来幼儿园的主要方式。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采用耐心细致的引导。”小班的幼儿起初来幼儿园时总会哭哭啼啼,这时教师就会对几名哭闹的幼儿进行跟踪记录,找出问题所在,帮助他们早日克服恐惧心理,能高高兴兴来园。
2.作品记录:主要是记录幼儿的绘画作品、手工作品、及数学课上的分类记录练习等。例如,老师在幼儿使用橡皮泥的艺术表现中写到,孩子们对各色橡皮泥有了初步认识,对团、搓、压等技能有了初步的掌握。能把对实物的观察经验运用到制作中。有趣而富有想象力,教师就边看边记录,这可是了解、分析每个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最直接的依据。 二.观察记录的三个交流:
以前总以为观察记录就是单纯的写,没有交流没有反思,但是一篇有意义的观察记录可以真正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因为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最终准确、科学地分析、评价幼儿,找到适宜的教育对策。
1.与幼儿的交流:起先,小班的孩子对于我们的记录工作很是好奇,也很羞涩,很想知道老师为什么整天拿支笔在记录,为什么拿相机拍他们?甚至有的孩子表现出了排斥的心理,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每当我们冲他们对准镜头时,敏感的孩子会躲开镜头,大方的孩子却来摆个POS,让我们啼笑皆非。为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消除他们的疑虑与不安,我们就把记录的读给孩子们听,把拍下的照片夹进他的档案袋给他看。师生交流就自然和谐的开展着。孩子们自从知晓了老师是在记录他们进步的地方,就更积极地投入活动,尽量把自己优秀的方面展现给老师看。 2.与同班老师的交流:班上的两位老师,平时都各自记录各自发现的点滴,到午饭时,就会坐下来进行交流,根据记录进行各案分析,发现问题,找到原因,商讨对策,联系家长,共同教育,最关键的是反思再教育。
3.与家长的交流:老师把这些观察记录装入每个孩子的《成长档案》,内容丰富,,让家园互动真正落到实处,而非走过场。也让《成长档案》更完全,更具有珍藏的价值。 三、观察记录中的两个尊重 1.尊重幼儿的认知规律
在活动中,我们经常会惊喜的发现,孩子们都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认识客观事物,他们具有各自学习风格。如大班老师写到:“在探索沉浮的活动中,有的孩子对沉下去的东西感兴趣,有的孩子对浮上来的东西感兴趣,而有的孩子则对怎样将沉下去的东西浮上来感兴趣,更有的孩子对泡沫板产生了兴趣,一遍一遍的变换捆绑在物体上泡沫板的位置,观察物体是否因泡沫板的捆绑位置而影响沉浮。从而产生了许多的疑问,并激起了孩子们对科学活动的好奇及学习的欲望。同时,在整个探索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出来的热情与观察风格迥然不同,有的观察细致,积极的探索深入;有的观察粗略,但又喜欢讨论。”因此,我们要看到孩子们的这些差异的同时,更要尊重这些差异。要允许孩子们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学习风格。 2.尊重幼儿的创新思维
如果只注意孩子们活动的结果,会丢失许多精彩的片段。只要细心的观察幼儿活动的全过程,你会发现孩子远比我们成人要聪明。中班老师在观察幼儿的表演能力时这样写道:“扮演小花的幼儿一直在摆动身体,我去问他问什么?他说因为春风吹来了呀!”所以,悉心的观察、研究幼儿的活动方法和行为表现,并与幼儿建立平等的关系,充分的尊重幼儿,才能真正去理解、读懂每一个孩子。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以幼儿发展为本!
综合上述分析,如何科学的观察幼儿,如何记录,记什么,是当代教师所必须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功。它们要求我们教师要以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来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成为成功的观察者和教育者。因此,我认为观察记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观察不要偏重于结果。在观察记录幼儿的活动时,教师不自觉地记录下幼儿活动的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如一份观察记录这样记录:“XX到美工区玩了一会儿,到了娃娃家想参与,被赶了出来。结果今天的活动区时间里,他就东摆摆、西弄弄。”教师只注意到操作的结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果,对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是否感兴趣、如何摆弄材料等细节却忽视了,而这些信息往往正是最能启发教师,应如何采取相应的策略去促进该幼儿在现有水平上有发展,所以操作活动中的观察应重视过程的观察。
2.不能干扰幼儿。只有在自然状态下的表现才是最真实的,特别在“点点滴滴”中,更要避免记录而干扰幼儿的活动,否则记录只会流于形式。
总之,观察记录是通过真实描述幼儿学习、活动的发展过程,将儿童积极探索和学习的状态真实地呈现在成人面前,让教师能对幼儿的发展评估做出全面、客观、真实、生动的评价,使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nwoyixi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00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