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理念 810001青海大学财经学院王琰 中国经济正在进人全球化的经济体系,中国的教育承载着为 全球化的中国培养未来所需的各级各类的人才,为此,作为素质 教育重要内容的创新教育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素质教育主要 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现在提出的创新 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培养 创造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活动 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拓 展与深化,以成为素质教育的生长点和制高点。素质教育是创新 教育的载体,而实践教学又是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它 对提高教育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 具有重要的作用。创新教育贯穿于实施素质教育整个过程中并得 以体现。 一、实施创新教育的教育理念 首先,创新教育提出一系列关于人才、教学、教师、学生以 及学校教育的新理念,对过去传统、陈旧的人才观、教育观、教 学观和师生关引发出教育观念的创新。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 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全球化的中国全民 发展的需要,创新教育是走向教育创新的必由之路,是深化教育 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具体举措。创新教育是一次教育理念的 创新,更是一次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实验。 要把创新教育落到实处,就是把创新教育与教学过程、学科教 育、课堂教学充分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创新教育的主 渠道。如何使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好的“土壤”?那 就必须要有适应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土壤”和良好环境创新型学 校环境,既有创新型教师通过创新型教学方法培养出具备创新素 质学生的过程。教育者应该清醒意识到,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有 个创新型的学校环境,这是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的条件和土 壤。创新型的学校环境包括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产生积极影响 的各种学校因素,包括学校管理,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氛围,教 学评估及班级气氛等。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学生还必须具有创新 型的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进行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创新。只有 教师具备了教学上的创新,才有可能引导学生在学习上的创新。 教师要在一种支持性的环境下,运用创新思维的策略,才能有效 激发学生创新的动机,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其次,创新教育 特别注重创造性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教育的实施要为学生的质 疑,提问,发言,创新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创新的氛围,怎样 营造创新教育这样的氛围?要一改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的教 学方法、固定的教学模式、死板的考核方式,只有富有创新意识 的课堂才有生命力,平铺直叙、空洞说教的课堂教学已显苍白无 力了,把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被压抑了的创新意识“天性” 释放出来,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引导学生,让学生由不敢提问到 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有一个不善于提问到善于提问, 善于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创造出一个利于激发学生开拓思 路,积极性、主动性的发展创新精神的轻松教育氛围。扎扎实实 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既有知识技能,又有开拓进取的创新意 识,以及会做人、会做事、会成事的人才。第三,重新教育,包 括创造教育,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按照社会对各类专业人才 的就业素质要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时进行调整和拓展。并对 教育管理制度、课程编制与实施、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形成了一 系列方法和措施,这些凝聚着古今中外大量优秀经验的科研成果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更利于创瓤教育,高校依旧要继承和完 善科技发展的新成果,编写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政策下的 新教材,新课程,让高校创新教育得以完善和发展,以加速和提 观察130 高我国在教育创新方面的综合素质。 二、加强实践教学,促进创新教育 实践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 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使学生成为创新型 人才都具有重要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实践教学体系的不完善, 高校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理论教学体现了学术 性,而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一个环节、一个补充:故高校普遍 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使实践教学无法得以正常 开展。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学 生在~定程度上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创新素质不高。对此,要 增加实践教学的环节,围绕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和技能来设计实 践教学环节。在教学评价上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核创造又要重 视实践麓力的考核。理论知识的考核,应加大学生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和创造能力方面的内容。实践能力的考核,对课内外科研 活动,科研课题,创造发明给与奖励或学分等。高校围绕培养目 标,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即要不断加大实践教学内 容的更新和改革,还要进行课程的整合和优化,即课程体系优化 和系列课程的整合。根据全球或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各类人才 的需求及时调整和拓展实践教学的内容。再者,高校还以传统教 学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依然占主要地位,教学经费投入不足,教 学配套设施差,致使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落后。高校应加大教 学硬件设施的建设,保证实践教学的基地。教学多采用现代化的 多媒体教学手段,案例教学法,项目课题研究教学法。使所学的 知识及时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另外,教师自身缺乏科研实践,或 兼课任务繁重,花在探索实践教学上的精力会相应减少,教育质 量难以保证,未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科研实践,导致实践教学水平 不高。高校采取相应措施多鼓励教师参加实践活动,参与科研课 题研究,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加强和提高实践教 学师资队伍的实践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是 创新的基础, 高等院校必须高度重视教学但科研是高校的一个重要任务之 一,但同科研院所相比的最根本区别就在于,它的最主要任务是 培养人才。因此,一个高等学校,要有~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就要取得重大的创新性成果,高等学 校的教学工作和科研永远都是处在第一位的。当然,按一个学校 的定位,广大教师在搞好教学的同时,积极参与开展科研课题研 究,同时,教师也感到学校开展自主创新性教育学习活动也会给 教师自身带来不同程度的压力,教师会遇到方方面面诸多的难 题,有些问题也可能是教师以前从未遇到过的,这就要求教师在 时间和精力上有更多的投入,不断充实自己,通过各种学习渠 道,提高自己的业务和实践能力,对刨新教育的教学方法,要进 行大胆,积极地研究和总结,对学生进行的创新教育,要深入进 行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总结,要研究出有可操作性的教学 方法,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师资 水平也得到提高。才篚真正把创新教育落到实践教学中 毕竞扎 实的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是创新的基础。 总之,我们要意识到实践教学在学校创新教育中的重要作 用,对实践教学有目的地进行改革和完善。当然,创新教育中还 存在诸如每个教师创新能力不等和具体量化评定、学生自主创新 精神状态、各学科创新教育目标细化和如何展开等一系列问题, 仍是我们进一步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