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 生物 期中复习课 导学案(有答案)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期中复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人类是如何有森林古猿进化来的,理解人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2.理解人体的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血液和血管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梳理知识结构,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充分体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重点

人体的生殖和发育,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血管等知识

教学难点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2、学生准备::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

不善于总结的学生是不会学习的学生,因把所学知识整合到一起,从整体上来理解把握所学内容会使不会的内容越来越少。 导学提纲:

1

2

二、血管 种类 动脉 静脉 概念 结构特点 血流特点 功能 毛细血管 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

1.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 )

A.长臂猿 B.北京猿人 C.森林古猿 D.类人猿 2.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新生命诞生的起点是 ( )

A.婴儿出生 B.精子成熟 C.卵细胞成熟 D.受精卵形成

3.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的发育过程中,不进行下列哪一项生理活动 ( ) A.气体交换 B.排泄废物 C.消化食物 D.血液循环 4.被誉为“第七类营养素”的是 ( )

A.蛋白质 B.维生素 C.胡萝卜素 D.膳食纤维 5.位于腹腔右上部的器官是 ( )

A.胃 B.盲肠 C.肝脏 D.心脏

6.赵明的爸爸得了肠胃炎,过了一段时间,身体明显消瘦。赵明的爸爸消瘦主要是下列哪种有机物被大量消耗 ( )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7.我们每天要呼吸两万多次,呼吸时吸入的氧的最终去向是 ( ) A.构成细胞 B.到组织细胞处交换二氧化碳

C.到血液处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D.到组织细胞处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8.广告中说“补钙关键在吸收”,除了补钙外,还应补充(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9.当下列气体同时存在时,血红蛋白最容易结合的是 ( )

3

A.氧气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氮气 10.我国法律规定:严禁吸毒。因为吸食毒品会毒害 ( ) A.呼吸系统 B.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

C.呼吸、消化和神经系统 D.呼吸、消化、神经和循环等多个系统 11.下列哪一项跟呼气无关 ( )

A.肋间肌舒张 B.膈肌舒张 C.胸腔容积缩小 D.肺扩张 12.下列关于焚烧秸秆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

A.焚烧秸秆可导致大气污染 B.焚烧秸秆是一种对秸秆进行无害处理的办法 C.焚烧秸秆是一种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 D.焚烧秸秆可产生有害气体 13.在医院的血液化验单中PLT指的是 ( )

A.红细胞 B.血细胞 C.血红蛋白 D.血小板

14.生活中每当人们生病需要打吊针时,护士常常在葡萄糖溶液中再加入一些针剂,你知道葡萄糖溶液除了起到溶剂的作用外,还有什么更重要作用吗 ( )

A.没有别的作用 B.为细胞提供能量 C.消炎杀菌 D.主要是为了补充体内的水分

15.当我们的手不小心被擦破时会流血,可是过一会儿,伤口就结疤止血了,与上述现象有直接关系的是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二、非选择题 16.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I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物质A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物质B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 如下图所示。试问:

(1)在这个实验中,探究两组变量,要使①和②以“唾液”为变量形成对照实验,2号试管中放人的物质A

为 ;要使①和③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形成对照实验,3号试管中放入的物 质B为 。

(2)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原因是 。

17.下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曲线AB段表示 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此时,与呼吸有关的肌肉处于 状态。

(2)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系中的 点,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关系是 。 18.下图为血液的组成图,请据图回答:

(1)甲试管出现分层现象,原因是试管内加入了 。 (2)乙图中第4种细胞位于甲试管中的 处。 (3)A的功能是 。

(4)血友病患者受伤后血流不止,这主要与乙图中标号 这种成分有关。

(5)某病人经检验3的数量比一般人多得多,该病人身体某部位可能 。 课时作业:

1.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身高、体重不同 B.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C . 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D. 运动方式不同 2.下列那种物质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A.脂肪 B.蛋白质 C.维生素 D.糖类

4

3.某人胸围差越大 , 说明他的 ( )

A. 肺越大 B.胸廓越大 C .肺的功能越强 D. 肺的容量越大 4.下列各项中不是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特点的是( )

A.小肠内壁有小肠绒毛 B. 小肠中有很多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

C. 小肠上端与胃相通,下端与大肠相通 D. 小肠绒毛壁仅有一层上皮细胞 5.既是组成呼吸道的器官又是发声器官的是( ) A.鼻 B.咽 C. 喉 D.肺

6.某同学在平静状态下的胸围79 cm,尽力吸气时的胸围是83 cm, 尽力呼气时胸围是76 cm,他的胸围 差是 ( )

A.3 cm B.4 cm C.7 cm D.5 cm 7.我国民间有许多传统的食物,如“腊八粥”、“鱼肉粥“‘荤素饺”等。从营养学的角度看,这些食品的共同特点是 ( )

A.烹饪精良 B.营养成分单一 C.色香味美 D.营养成分较全面 8.世界卫生组织号召普遍使用铁制的炊具,是因为( )

A.铁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 B.铁有利于蛋白质的形成 C.铁是维生素C的重要组成部分 D.铁是血红蛋白的成分 9. 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避免遗传疾病孩子出生的是( )

A. 采取科学的分娩措施 B .推迟结婚和生育的年龄 C .男女青年做婚前检查 D. 孕妇定期到医院检查身体 10.痰形成的部位是( )

A . 鼻腔黏膜 B. 喉腔侧壁 C. 气管和支气管 D. 食道黏膜 11. 蛋白质在小肠内最终被分解成下列哪种物质才能被吸收( ) A. 麦芽糖 B. 葡萄糖 C . 氨基酸 D. 甘油和脂肪酸

12.在游泳时大家往往有这样的体会:若水超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 ) A.不会游泳,精神紧张 B.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C.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D.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13. 某同学用嘴往气球里吹气,吹一段时间后感到头晕,其原因是( )

A.呼吸肌运动过于强烈,使呼吸中枢疲劳 B.呼吸肌运动过于强烈,使呼吸中枢兴奋 C.吹气过长,吸气短促,呼出的二氧化碳少,使体内二氧化碳增加,抑制呼吸中枢 D.吹气过长,吸气短促,吸入的新鲜空气少,使脑供氧不足

14.将A、B、C、D四支试管加等量的新鲜的家兔血,其中向A、B中加入等量的抗凝剂,向C、D中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静置一段时间,下列结果是正确的是( )

A B C D

15.下列疾病中 ,可能是由于空气污染所引起的是 ( ) A. 慢性支气管炎 B.牙疼 C. 色盲 D. 阑 尾 炎

16. 李明最近声音明显变“粗”了,最可能的一种原因是 ( )

A.青春期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变生现象,完全正常 B.李明的得了重感冒 C.黎明的声带发炎 D.黎明的声带破裂了 17. 在小肠的结构特点中,能扩大吸收面积的是( )

5

①有肠腺 ②小肠细长 ③有皱襞 ④小肠绒毛 ⑤绒毛内有毛细血管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 18. 动脉是指 ( )

A.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 B.把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各处的血管 C.流有动脉血的血管 D.人体内最粗的血管 19. 血液的运输功能是有下列哪组成分完成的

A.红细胞、血清 B.血浆、红细胞 C.血浆、白细胞 D.血小板、血清 20. 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中,要穿过几层细胞 A. 一层 B.两层 C.三层 D.四层 二、非选择题

21. 分析下面所示实验和左表中的数据(7分)

图中所示的实验,甲乙两个瓶中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在呼出气体时,右手紧捏橡皮管,左手松开。结果,乙瓶中的石灰水明显变浑浊。 (1)甲瓶在这个实验中起_ 作用。

(2)甲瓶、乙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不同说明了什么? (3)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有什么差别? 22. 实验与探究。提出问题:根据学过的知识知道常吃水果蔬菜,能够预防坏血病,增强机体免疫力,因为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但是维生素C的性质不够稳定,高温烹调、长时间贮存等容易遭到破坏。作为常吃的蔬菜,黄瓜究竟生吃还是熟吃能使人体摄入更多的维生素C呢? 做出假设:你的假设:

制定计划:①称取等量的两份黄瓜,将其中一份煮熟,并分别制成汁液,倒入两个小烧杯中。②取2支洁净干燥的小试管编号1、2,分别注入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2毫升,用滴管吸取生黄瓜汁液,逐滴滴入1号试管,边滴边振荡边观察,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去颜色为止,记录所用汁液的滴数n。③接着用同一滴管,吸取熟黄瓜汁液,逐滴滴入2号试管,振荡并观察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直到颜色褪去,记录所用汁液的滴数m。

讨论完善计划:该计划确有不合理之处,请你指出两处: (1) 。(2) 。 实施计划:按修改完善后的计划进行实验,统计并分析实验现象。 分析得出结论:请你预测3种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1) 。 (2) 。 (3) 。

23.(11分)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实验,他们小组准备测定的食物是花生、大豆和玉米。实验装置设计如右图所示,请你帮助他们回答下面问题: ⑴本小组要研究的问题是 。 ⑵作出的假设是 。 ⑶本小组探究计划的要点:

6

① 。 ② 。③ 。 ④ 。⑤ 。

⑷请你预测一下,如果实验过程中把质量相同的花生、大豆和玉米点燃,加热相同质量、温度的清水,哪一个使水温升高的最多?

⑸科学家用 食物时所放出的热量,作为测定食物所含能量的依据,其单位是焦。

⑹假如一粒花生米燃烧,使锥形瓶内的20 ml水由25 ℃升高到35 ℃(提示:1 ml水每升高1 ℃需要吸收4.2 j的热量)①锥形瓶内的水吸收了 焦的热量。

②此实验常假设上述热量即此粒花生所含能量,实际上此粒花生全部燃烧产生的热量比上述热量 。(填多或少) 课时训练:

1. C 2.D 3.C 4.D 5.C 6.B 7.D 8.D 9.C 10.D 11. D 12.B 13.D 14.B 15.B 16. (1)清水;馒头块 (2)①; ①号试管中的淀粉被转化成了麦芽糖,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蓝 17. (1)吸气;收缩 (2)B ;相等 18.(1)抗凝剂(或柠檬酸钠)(2)C (3)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4)2 (5)发炎 课时作业:

1.A 2.C 3.C 4.C 5.C 6.C 7.D 8.D 9.B 10.C 11.C 12.C 13.D 14.C 15.A 16.A 17.D 18.B 19.B 20.C

21.(1) 对照作用 (2)甲瓶中的浑浊程度小,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少。乙瓶中的浑浊程度大,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 (3)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少,二氧化碳的量大大增加 22. 假设:黄瓜生吃能够摄入更多的维生素C(或:黄瓜熟吃能够摄入更多的维生素C) 不合理之处:(1)步骤②中应分别注入同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2毫升 (2)步骤③中吸取熟黄瓜汁液前应将滴管洗净 3种实验结果:

(1)若nm,说明熟黄瓜汁液含更多的维生素C,黄瓜熟吃更好。

(3)若n=m,说明生黄瓜汁和熟黄瓜汁含有的维生素C相等,黄瓜生吃、熟吃都不影响维生素C含量。 23. ⑴不同的食物含有的能量一样多吗? ⑵不同的食物含有的能量是不同的 ⑶①记录所要加热的水的体积 ②记录加热前的温度 ③点燃要测定的食物 ④火熄灭后,记录加热的水的温度 ⑤计算食物燃烧释放放出的能量 ⑷花生 ⑸燃烧 ⑹①840 ②多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