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地球发烧了教学设计3崔文生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国培计划(2048)”勃利县“送教下乡”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第二轮“自研自磨环节”

《地球发烧了》教学设计

勃利县永恒乡逸夫学校 崔文生

教学目标:

1、观察周围的生活,认识到我们的气候正在发生着变化。

2、知道气候发生变化对环境和人类造成怎样的伤害和影响。

3、知道什么是碳排放,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些事物及活动的碳排放量。

4、懂得选择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知道怎样可以减少碳排放量,可以保护我们的地球环境。

5、树立学生环保意识,懂得环境保护,要从每个人做起.

教学重点:

1、了解地球环境的现状,懂得温室气体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2、懂得选择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进行碳补偿的活动,可以减少碳排放量,可以保护地球环境。

教学难点:

1、让学生懂得温室气体与地球气候之间的关系。

2、牢固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将保护环境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等等。

预习要求:观察我们周围的环境,了解周围环境的状况。

查阅资料,了解温室气体及碳排放等知识。

调查自己家庭以及周围的碳排放量

教 学 过 程:

新课导入

1、通过上两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白色污染、农药污染以及生活中的垃圾会对我们的地球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其实,影响地球环境的,还有我们人类的活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谈一谈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2、教师板书课题:12、地球发烧了

活动一:地球发烧了

1、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这个感觉?夏天越来越热了。我们地球的气候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吗?

2、其实不仅如此,根据联合国政府气候变换专门委员会发布的报告,全球气候正在变暖。

出示课本88页知识窗的内容,学生读一读,了解地球气候正在发生着变化。

3、教师补充:2018年和2019年,我国各地夏季的高温预警材料,引导学生看一看,进一步体会地球气候的变化。

2018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东北地区平均气温25.1℃,较常年同期偏高1.3℃,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中东部地区高温强度强、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2018年7月9日至8月16日,黄淮大部、江淮、江汉、江南、华南北部等地出现极端高温天气,高温过程持续时间39天,有558县受影响。

2019年我国中东部高温日数普遍偏多,尤其是江南大部,属于后期发力型选手,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5-10天,局地偏多10天以上。

4、教师引导:地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和环境有影响吗?有危害吗?会有怎样的影响和危害呢?

学生仔细观察课本89页三幅插图,了解气候变暖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伤害和影响。

除了书上提到的冰川融化干旱、海平面上升等影响之外,你还知道气候变化对人类会造成哪些影响和伤害?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回答问题,补充气候变暖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影响和伤害,从而进一步认识到气候变暖的危害和影响。

预设:

海平面上升。全球变暖使海洋热膨胀和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影响农业和生态。气候变暖后,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造成地力下降,气候变暖,还将导致病虫害增加。农业的化肥、农药施用量将增大,投入增加。加剧其他灾害。过多的降雨、大范围的干旱和持续的高温,造成大规模的灾害损失,气候变暖可能破坏海洋环流,引发新的冰河期,给高纬度地区造成可怕的气候灾难。

5、讨论:现在很多地方,夏天连续十几天,甚至二十几天都是35度以上的高温天气。假如在不久的将来,夏天连续30天都是45度以上的高温,会有什么后果?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高温对人产生的影响和危害。

预设:

影响人类健康。气候变暖可致死亡率及某些疾病,特别是心脏、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增加;对气候变化敏感的传染性疾病如疟疾和登革热的传播范围可能增加。

6、教师小结:同学们,气候变暖,地球气温升高,将会给人类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和危害,因此,我们要采取措施,防止气候继续变暖。那么地球变暖,与什么有关呢?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与温室气体有关。)

7、大家知道什么是温室气体吗?让我们来听一听温室气体的自我介绍。

学生读90页中间文字,了解温室气体的组成以及作用。

组成——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

作用——吸收热量,保持大气的温度,给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适宜的温度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8、教师引导:既然温室气体有这么大的作用,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变暖的原因归结到温室气体身上呢?

9、继续出示90页下面一段文字,读一读,并观察旁边的一幅图画,再想一想地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教师小结:地球气候变暖,原来是人类活动产生过量温室气体导致的。也就是说,我们人类活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吸收了大量的地表热量,就像给地球包裹了一个像暖房一样的玻璃罩,使地球的热量难以散

发,因此地球表面的温度就越来越高了。我们生活中,究竟是人类的哪些行为,制造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呢?

10、出示课本91页的上面三幅图,学生看一看,仔细观察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人类的这些行为,正在制造大量的温室气体。

预设:

电厂发电,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摩托车、骑拖拉机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开摩托车和

拖拉机都会制造温室气体。

人类过度砍伐树木,减少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使很多的温室气体集聚在大气中。

11、除了书上提到的这三种行为之外,人类还有哪些行为会大量制造温室气体呢?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说一说。

预设:

焚烧秸秆。每年到收割季节,农民都会把地里的秸秆进行焚烧,这样的行为不仅污染了空气,而且制造出了大量的温室气体。越来越多的私家车,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温室气体。

12、教师引导:这些温室气体对地球气候的影响是巨大的。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温室气体对人类的影响。

13、讨论交流:气候经济学之父尼古拉斯 斯特恩说:“如果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一切照旧,那么到21世纪末,地球温度上升幅度有可能超过4度。”同学们,如果气温真的再升高4度,会给地球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什么后果呢?

学生讨论,教师相机引导:同学们,可不要小看这小小的4度。地球气温如果再升高4度,将会对地球产生灾难性的后果,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土地沙漠化等等一系列的影响,因此,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已经成为全人类迫在眉睫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怎样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