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5年我国矿山事故统计及规律分析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ISSN 1671 -2900CN 43- 134 7/TD

MiningTechnologyVol

采矿技术第17卷

, 第3期

. 1 7 , .3

No

2017年5月

2017

May

2015年我国矿山事故统计及规律分析%

刘梦红\\刘何清1

2,

吴扬

1

(1.湖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湘潭市411201;2.湖南科技大学煤矿安全开采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湘潭市411201)摘要:矿山安全事故的统计分析是对矿山行业进行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性研究。基于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事故查询系统公布的数据,对2015年我国发生的矿山安全生 产事故进行统计,分别从事故级别、事故发生月份、事故类型、事故发生的不同区域进行了 统计分析,总结得出了矿山安全事故发生的特点及规律,并提出了改善我国矿山安全生产 现状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矿山事故;矿山安全;统计分析

0引百

矿山安全问题一直是制约矿业发展的主要因

的报道资料,收集并统计了 2015年矿山安全事故发 生的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2015年我国共发生矿山安全生产 事故47起,死亡人数共285人,平均每月事故次数 3.92次,平均每月死亡人数23.75人。其中,按矿山 类型分,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见表2;按事故等级 分,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见表3;按事故发生的月份 分,事故死亡人数见图1按事故类型分,事故死亡

人数所占比例见图2;按事故发生的区域分,事故死 亡人数所占比例见图3。2

2.1

素,在开采过程中存在众多安全生产隐患。虽然相 关部门和矿山企业都高度重视,并且我国加大了对 矿山安全技术及安全管理方法的改进与投人,大大 改善了矿山安全状况,但矿山事故仍时有发生。例 如,陈娟等[1]对2001〜2010年的煤矿事故进行了统 计分析,姚岚,武猛猛等[26]对近年来的煤矿死亡事 故进行了统计分析,刘亮等7对2002〜2003年的 煤矿死亡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张志业,柳晓莉

等[9]对近些年来的煤矿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史应 恩,张海荣等[1011 ]对某省份的煤矿事故进行规律分 析。统计分析表明,虽然不同作者的统计数据稍有 偏差,但事故发生起数及死亡人数均表现为逐年下 降趋势,总体表现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逐年好 转,接近发达国家矿山安全管理水平。本文根据国 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事故查询网站[12]报道的 数据,对2015年矿山安全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分析

事故特征分析

事故等级分布特征

由表3可知,201 5年发生的矿山安全事故中, 一般事故与特别重大事故很少,分别为1起和0起,

但较大以上安全事故起数占97.87%,死亡人数占 99.65%,其中,一次死亡人数超过10人的重大安全 事故为7次,死亡人数共112人,分别占总事故的 14.89%和39.30%。矿山安全事故伤亡性大,一旦 发生基本会造成较大事故,说明矿山作业环境的危 险性确实较其它行业大些。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如 果矿山能够控制重大事故的发生,可大大减少死亡 人数。

2.2

事故发生月份分布特征

2015年矿山发生的安全事故数据,主要从事故发生

的时间、类型、地域等方面展开,分析事故发生的特 点及分布规律,为今后矿山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方 法提供改进与完善的方向。

1矿山事故统计与分布

通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事故查询网站

由表1和图1可知,201 5年发生的矿山安全事 故中,以4,11 ,12月的死亡人数较多,均在30人以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74105).

50

采矿技术2017,17(3)

上,其次是5,6,8,10月,死亡人数在20人以上。仔 细分析上述7个月的事故情况发现,除6月份以外, 其它6个月份均发生过1次及以上重大事故(2月 份发生过2次)这是造成这几个月份死亡人数较多

的主要原因。若去除重大事故死亡人数的因素,除 1〜3月份和9月份,其它月份由于小型事故造成的 死亡人数均在10人以上,以4〜7月份死亡人数相 对较多。

表1 2015年我国矿山安全事故统计

事故时间2015/1/22015/1/302015/2/32015/2/282015/3/112015/3/132015/3/232015/4/22015/4/192015/4/252015/4/252015/4/272015/5/72015/5/92015/5/112015/5/122015/5/262015/6/72015/6/192015/6/212015/6/212015/6/272015/6/302015/7/12015/7/62015/7/152015/7/162015/7/202015/8/32015/8/42015/8/112015/8/232015/9/62015/10/92015/10/222015/10/312015/11/52015/11/62015/11/172015/11/202015/12/72015/12/162015/12/172015/12/172015/12/252015/12/302015/12/30

合计

死亡人数/人

673444032139851053473349334433631353108556522319317143285

事故地点

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一矿业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安徵省淮北矿业一煤矿

吉林省通化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江西省乐平矿务局涌山煤矿湖北省黄石市有色公司矿井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一煤矿

湖南省桑植县一矿业

河南济源市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公司

山西大同市南郊区大同煤矿集团

黑龙江鸡西市城子河区一煤矿云南昆明市东川区一铜矿四川乐山市沙湾区一煤矿辽宁葫芦岛市建昌县一硫铁矿

山东临沂市兰陵县矿业集团顺天运输有限公司

云南曲靖市沾益县一煤矿湖北十堰市郧西县香口乡一金矿辽宁阜新市清河门区一煤矿山西晋中市平遥县一煤矿辽宁丹东市凤城县一煤矿有限公司

湖北恩施州利川市一煤矿

山西阳泉市一煤矿

福建龙岩市永定县培丰镇一关闭煤矿

福建三明市大田县一煤矿辽宁朝阳市北票市一铁矿有限公司

陕西渭南市韩城市一煤矿安徵铜陵市一金矿有限公司湖南湘潭市湘潭电化锰矿红旗井

山西临汾地区蒲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一煤业

内蒙赤峰市敖汉旗宝塔油页岩公司露天矿重庆綦江县龙狮煤业有限公司后溪煤矿

贵州丰联矿业有限公司政忠煤矿

黑龙江新林区大兴安岭中兴矿业有限公司铜铅锌矿

福建三明市将乐县一煤矿江西上饶市上饶县永吉煤矿

山东烟台市山东黄金集山东盛大矿业有限公司辽宁阜新市清河门区一井602回风道掘进工作面

甘肃兰州市永登县鑫冶盛矿业白云岩矿贵州大西南矿业有限公司贵源煤矿五号井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贺西煤矿黑龙江鸡西市龙煤集团鸡西矿业公司杏花煤矿云南红河州个旧市云锡公司松矿二坑(锡矿)

黑龙江鹤岗市向阳区煤矿

黑龙江七台河市新兴区龙煤集团新兴煤矿辽宁葫芦岛市连山区钼业集团兴利矿业山东临沂市平邑县玉荣商贸有限公司石膏矿陕西商洛市鑫源鑫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于坪金矿云南文山州广南县文冶公司那丹锑矿1号矿区

事故原因坍塌透水中毒与窒息瓦斯突出坍塌冒顶中毒中毒透水机械事故中毒与窒息瓦斯爆炸中毒坍塌事故冒顶透水冒顶中毒与窒息瓦斯爆炸透水冒顶中毒与窒息

透水坍塌事故中毒与窒息

冒顶中毒与窒息

冒顶冒顶中毒与窒息中毒与窒息火灾事故冒顶瓦斯爆炸透水中毒与窒息坍塌事故中毒与窒息瓦斯爆炸火灾事故坍塌事故瓦斯爆炸中毒与窒息火灾事故坍塌事故中毒和窒息

冒顶

74743415655322事故次数/次

刘梦红,等:2015年我国矿山事故统计及规律分析

51

表2 2015年我国不同类型矿山安全事故分布

矿类煤矿金矿铜铁锌矿铁矿岩矿

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人

334221

226191485

矿类钢矿猛矿锑矿锡矿石膏矿

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人

11111

33331

8种类型。其中,坍塌、顶板、水灾3种类型事故受 地质条件影响较大,其它5种类型均可认为是管理 不善造成的安全事故。由表1和图2可看出,与管 理有关的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占总量的60.69%, 且重大事故有5起,占重大事故起数的71.43%;更 有甚者,中毒与窒息事故的起数及死亡人数在8种 类型事故中所占比例均最大(15起、死亡人数为77 人),分别占事故总量的31.91%和27.02%。

根据上述统计数据充分说明管理对提升我国矿 表3 2015年按事故级别矿山安全事故分布

事故级别事故起数 事故起数 死亡人数死亡人数

/起/人所占比例/%所占比例/%

一般事故12.1310.35较大事故3982.9817260.35重大事故714.8911239.30特别重大事故

0

0

0

0

图1 2015年按事故发生月份的安全事故分布

图2不同事故类型造成的死亡人数分布

/〇 四JIU% 江西5%

J

_

:丨

3%------- ^

J

--------黑龙幻

.% 一^^^^

图3

按不同区域安全事故分布

2.3事故类型分布特征

2015年矿山安全事故主要有坍塌、顶板、水灾、 瓦斯突出、中毒和窒息、火灾、瓦斯爆炸和机械伤害

山安全生产水平的重要性,说明我国矿山的安全管 理水平必须进一步加强与提升。

2.4

事故发生区域分布特征

如表1和图3所示,在2015年期间,全国32个 省份统计中,黑龙江、山西、辽宁三个省份发生的矿 业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名列前三,死亡人数分别

为52人、40人、37人,分别占总死亡人数的18%、 14%、13%。仔细分析该三省份事故特点发现,造成 此三省份死亡人数多的主要原因是三省份均发生过 死亡人数较多的重大事故。其中,黑龙江发生的5

起事故中有2次重大事故,共死亡41人;山西发生 的5起事故中有1次重大事故,死亡21人;辽宁发 生的6起事故中有1次重大事故,死亡17人。另 外,贵州发生的2起和山东共发生的3起安全事故 中均有1次重大事故,也造成此二省份死亡人数名 列前茅。

根据上述分析要想大幅度降低矿山安全事故的 死亡率、改善矿山安全现状,必须降低以至杜绝重大 事故的发生。3

结论

(1) 2015年度发生的安全事故95%以上为3 人以上的较大和重大事故,说明矿山作业环境的危

险性较其它行业大。

(2) 月份、省份死亡人数相对较多的主要原

是由于该月份省份发生了重大事故,减少甚至杜绝 重大事故的发生是降低矿山安全事故起数与死亡

率、改善矿山安全现状的主要方向。(3) 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加强和提升全生产管理水平是减少矿山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 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技术水平是进一步减少矿山安全 生产事故、改善矿山安全生产条件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

陈娟,赵耀江.近十年来我国煤矿事故统计分析及启示[J

].煤炭工程,2012(3) :137-139.

52[2]

采矿技术2017,17(3)

姚岚.2009 — 2013我国煤矿事故统计分析[].矿山测量, 2015(1) :71-73.

[]

J

煤,2012.

朱月敏.煤矿安全事故统计分析[].辽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

[0]

D

[] 武猛猛,钟阳.2012 — 2013年我国煤矿死亡事故统计分析 [].煤炭技术,2014(10).

J

张海荣,等.2006 — 2012年陕西省煤矿事故统计分析及防治

[] 王海生,等.2013年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中州煤

炭,2014(9)77-93.

[]

樊亚庆.2012 — 2015年我国煤矿矿难特征及规律分析[]. 煤,2012.

[] 邓奇根,刘明举.2008年我国煤矿事故统计分析及防范措施

[].煤炭技术,2010(6): 14-16.

[]

刘亮,刘明举.2002 — 2003年我国煤矿死亡事故统计分析 [].煤炭科学技术,2005(33) :7-10.

[] 张志业,柳晓莉.2006 — 2011年煤矿死亡事故统计分析[].

对策[].陕西煤炭.

[1]

史应恩,朱川曲,等.2004 — 2014年江西省煤矿事故分析及

J

启示[].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15(32): 98109.

[2]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事故查询系统[

J

J

EP>/ OL].

[2015.1.1] http : / /media, chinasalety.gov. cn: 8090/iSystem/ shigumain.jsp.

(收稿日期:0l6-12-31)

Email: 782996767@qq.com。

J

作者简介:刘梦红(993 —),女,湖南新化人,硕士研究生,主 要研究矿井通风与粉尘防治,

(上接第39页)

炭学报,1994,19(1):21-31.

[] 蔡冠楠,李忠辉,杨玉龙,等.煤矿巷道围岩松动圈测试方法

探讨[].工矿自动化,20144

[]

JX1): 38-41.

高家平,张胜军,丁亚恒.城郊矿深部延伸巷道围岩松动圈实 测及数值模拟[].金属矿山,2014(7): 146-150.

J

[4] 张胜军,牛建春,高家平,等.深埋巷道围岩工程地质特征及松动圈厚度测试[].煤炭技术,2015,34(10): 84-86.

J

[] 伍永平,翟锦,解盘石,等.基于地质雷达探测技术的巷道 围岩松动圈测定[].煤炭科学技术,2013,41(3):32-34.

[6] 杨永杰,刘传孝,蒋金泉,等.巷道围岩松动圈的地质雷达探测及应用[].工程地质学报,1997,5(3) :276-283.

J

[] 吴涛,戴俊,杜美利,等.基于声波法测试技术的巷道围岩松动圈测定[].煤矿安全,2015,46(1): 169-172.

4结论

[]

J

韩贵兴,王秋生,王玉林,等.井底车场巷道围岩松动圈超声波探测技术应用[].中州煤炭,2011 (10)60-62.

()在简单分析地质雷达法探测巷道围岩松动

圈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裴沟煤矿深部延伸42采区 轨道下山典型区段进行了现场实测,获得了沿线两

J

[] 肖旭峰,陈维,许润.倾斜层状巷道围岩松动圈分布及支 护技术研究[].采矿技术,2015,15(1): 31-32.

J

个主要断面松动圈的主要量化参数。

(2) 两帮松动圈范围泥岩为2.7〜3.2 m,灰岩 为2.1〜2.3 m左右;顶部松动范围泥岩为3.6 m左 右,灰岩为4.0 m左右;底部松动圈最小,泥岩为2.0

(3)

[0] 张晓宇,李者,朱世安.深井软岩巷道围岩松动圈测试及支

护技术[].煤矿安全,2016,47(5): 94-96.

J

[1] 尚成军,郜锦柱.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松动圈观测及加固技

术[].山东煤炭科技,2013(4):84-85.

[2] 刘洋.基于损伤分析的巷道围岩松动圈的确定[].能源技

术与管理,2013,38(4) :7-9.

] 王敏,王凯,侯振功.钻孔成像方法在巷道围岩松动圈测 试中的应用研究[].矿业安全与环保,2012,39(4): 31-33.

(收稿日期:2017-02-16)

作者简介:周凯军(989 —),男,河南新密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煤矿开采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作

J

m左右,灰岩为1.3 m左右。

对比分析发现探测区段泥岩和灰岩断面围 [3

岩松动圈具有较大差异性,松动圈最大位置均位于 巷道顶部,灰岩大于泥岩,但两帮和底部与泥岩相对 较大。

参考文献:

[]

董方庭,宋宏伟,郭志宏,等.巷道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煤

J

,Email 272175444

J

@ .

qq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