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对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的一点体会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对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的一点体会

一、学校自然情况

×××学校座落在象牙山南麓,柴河北岸,全乡10个行政村,47个自然屯,16000多口人,就学区域半径15公里,是铁岭市第一批比较完善的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于2005年9月建成,其前身是×××中学(创建于1958年,时称开原八中)和×××中心校(创建于建国初期,共有六所村小,38个教学班)。现全乡没有一个村小及下伸点。

学校现有公办教师113名,教学班25个,其中中学部10个,学生545人,小学部15个,学生713人,学生总数1258人。另外有学前班3个,学生数126人。

二、建设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取得的经验

1、建设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有利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建校前,全乡小学办学分散,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效果极不平衡,建校后实践证明,中小学均能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得到了家长社会的支持认同。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建设是农村小城镇建设的的一个亮点。

2、建设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有利于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合并后在市乡两级政府的支持协调下,转移原校舍资金46万多元,改善了新学校的办学条件。

3、建设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提高了学校管理水平。

建校后,全校中小学统一制定管理制度,教师统一安排,做到人尽其才,优化组合。

统一考核,引进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干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建设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建校后,加强业务学习,业务指导,骨干教师传帮带,平行班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相互学习,相互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06、07两届中考,我校共考入重点高中34名,二高49名,其中×××以754.5的成绩勇夺×××中考第二名。

5、建设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有利于巩固“普九”成果。

建校后,学校规模大,学科全,活动多,环境优越,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中小学教师在一所学校共事,联系密切,责任明确,有利于中小学衔接。入学率、巩固率、控辍率、毕业率均达到上级要求标准,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

6、建设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后,各级政府投资相对集中,办学效益提高了,有利于长远规划,有利于九年义务教育发展。

总之,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建成后,由于各级政府的投入,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办学条件,育人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群众由开始的不理解到现在满意与支持。

三、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1、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管理后、领导之间配合要进一步整合,综合素质需进一步提

高,使之更能科学、民主、并通过制度化管理学校,提高领导的思想和觉悟性。

2、学校经费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存在不可预见性的支付,影响正常的预算计划,如电费、取暖费的支付,几乎占拔入经费的40%。

3、加大老“三室”的投入,还需政策扶持,才能让实验室发挥更高更好的效益。

4、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建设,有利资源共享,如食堂、宿舍、体育设施等。但中小学部教学区域应分开,选址应相邻,教学活动也应分开,因中小学生年龄特点、课间设置、教学要求都不同,这样才符合教育规律。

5、食堂、宿舍、校车管理工作是学校的重点,希望相关部门给予具体支持、指导,明确责任。

6、怎样提高教学成绩是我们农村学校面临的巨大挑战,因为我们农村受学习环境、学苗、教师素质、教学时间等不利因素限制。

×××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成立以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关爱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缺乏经验,有些工作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我们决心进一步努力工作,把我校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

×××年5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