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抗震设计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关于抗震结构体系有哪些要求?1、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2、宜有多道抗震防线,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3、应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4、具有合理的刚度和强度分布,避免因局部消弱或突变形成薄弱部位,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集中;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5、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应相近 2简述抗震设防“三水准两阶段设计”的基本内容。 答:三水准:

1)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主体结构不受损坏或不需进行修理可继续使用。

2)第二水准,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结构的损坏经一般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3)第三水准,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两阶段设计: 1)第一阶段设计

按多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和其他荷载效应的组合验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的弹性变形。 2)第二阶段设计

按罕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 3什么是纵波、横波和面波?他们分别引起建筑物的那些震动现象?

纵波:由震源向外传播的疏密波,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从而使介质不断的压缩和疏松,故也称为压缩波或疏密波。(是压缩波,传播速度快,周期较短,振幅较小)将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

横波:由震源向外传播的剪切波,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是剪切波(传播速度比纵波要慢一些,周期较长,振幅较大)将使建筑物产生水平摇晃 4简述可液化地基的抗液化措施 地基土的液化:

饱和松散的砂土或粉土(不含黄土),地震时易发生液化现象,使地基承载力丧失或减弱,甚至喷水冒砂,这种现象一般称为砂土液化或地基土液化。 影响土的液化因素:

1)土层的地质年代和组成; 2)土中黏粒含量;

3)上覆盖非液化土层的厚度和地下水位的深度; 4)土的密实程度; 5)土层埋深;

6)地震烈度和地震持续时候。

5简述天然地基的基础抗震承载力验算的一般原则。哪些建筑不可以进行天然地基的基础抗震承载力验算。为什么?

1 砌体房屋。2 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粘性土层的下列建筑; 1) 一般的单层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2) 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5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3) 基础荷载与2)项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3 本规范规定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建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