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评人: 单位: 项目 学 历 资外计算机 历 语 论文、 技术报告 完成项目及工作任务 省非全日制本阅 卷 部 分 科本专业或相近专全日制大专本专业或相近专全日制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近专业 取得助理资格每年赋 1 分最高10分 外语合格证书 参加省以上职称计算机考试合格 免考人员 省以上刊物发表独立作者 每篇加 5 分 以市级刊物发表独立作者每篇加3分 市科协论文独立作者每篇加 2 分 技术报告独立作者每篇加 1 分 省及以上奖励一等奖第一名25分 省及以上奖励二等奖第一名 市厅级一等奖第一名18分分 市厅级二等奖第一名16分 市厅级三等奖第一名14分 发明专利第一名 8 分 实用新型专利第一名6分 省级成果奖 市级成果奖 二级证书 上项目第一主持人10分主要完成人 8 分 赋分 自评分 初评分 评委分 8 6 4 10 5 6 4 10 6 4 2 25 20 18 16 14 8 6 10 8 2 10 市以下项目第一主持8 分主要完成人 6 分 8 4 15 10 9 2 4 4 5 3 20 项目其它完成胜任本职工作 省部级 市厅级 县局级 科级以下 专业科目合格 共同科目合格 年度考核优秀加2.5参加选徒每带1个省以上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获得者加百千人才工程千人层次获得者加10分 带徒活动,层次人选获奖成果及项目 荣誉称号 继续 教育 年度 考核 培养 人才 百千万人次人才奖励 赋分说明
一、本评委会报评专业分为:……等,报评人自己选择填报专业,卷号不要填写,自评分由报评人完成自
人 人或分,称职徒弟加0.520分;市十加1分,分,最高加最高5分 3分。 业 业 评委签字 总得 分 卷内材料真实情况 日期 评,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四舍五入。
二、表内所涉及时间项截止时间均为当年12月,以整年计算。
三、学历:以有效最高学历为准,所学专业模糊的,《学生成绩单》上专业课和公共必修课包括所报评专业的为本专业,选修课包括所报评专业的为相关专业。破学历、破专业本项均不得分。学位加分:本专业学士学位加2分,相关专业学士学位加1分;本专业硕士学位加4分,相关专业硕士学位加3分。
四、资历:以本次报评专业的助工证取得时间为准,最高10分。
五、论文:最多以两篇得分最高的论文累加计分,2人合写的,第一作者按75%赋分,第二作者按25%赋分;多人合写,第一作者按50%赋分,其余作者平分余下的50%。评委可根据论文的内容、质量以及发表刊物是否核心期刊,在赋分标准的50%至100%范围内打分。
六、获奖成果及项目:各项得分可以累加,但最多只可以加三项,(非本专业为主的综合性奖项为参与项),本项赋分分为以下三步:第一步,确定奖励级别(省市县等对应项);第二步,确定排名,排名第一名按标准的100%赋分,排名第二至十三名按标准的50%赋分,排名第十四名以后的按标准的 25%赋分。第三步,选择加分的三个项目,其中,第一项100%记分,第二项50%记分,第三项25%记分。
七、完成项目:限报一项,不累积计分,立项就给分;无省、市立项的如胜任本职工作,均记4分。 八、荣誉称号:限报一项,不累积计分,限本专业个人获得证书的,集体项无效。
九、继续教育:任期内公需科目每完成1年得1分,最高4分;专业科目每完成1年得0.5分,(取得人社局高研班证书的每年加0.5分,)最高4分。
十、年度考核:以任期内两年年度考核为准,每1年优秀(90分以上)加2.5分,合格(80分以上)1年1分,最高5分。 十一、培养人才:任期内参加师带徒活动,每带一个徒弟加0.5分,最高3分。
十二、人才奖励:省以上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入选者加20分,市十百千人才工程千人层次入选者加10分。 十三、同一项目,不重复计分。
十四、最后得分:若评委赋分与自评、初评得分差距均在5分以内的,以评委赋分为准;若评委赋分与自评、初评得分某一个差距在5-10分以
内,取评委赋分与其差距的两者平均分;若评委赋分与自评、初评得分差距均在10分以上,将提交评委会集体讨论赋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