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试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加强高职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第14卷第4期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o1.14 No.4 2015年7月 Journal of Luohe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Uege July 2015 doi:10.3969/j.issn.1671-7864.2015.04.005 试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 加强高职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董娟娟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三门峡472000) 夺・夺・夺・夺・夺・寺・夺・-4>・夺・夺・夺・夺・夺・-4>・夺・夺・夺・-4>・-4>・-4>・-4>・夺・夺・夺・夺・-4>。夺‘夺’夺‘夺‘夺‘夺’夺’夺‘争’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 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创新性地引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给高职 德育教育带来了重大变化,如教育主体由单一转向多元,教育客体由身份单一转向双重,教育环境由简单转向复 杂,教育载体更为宽泛。这些变化使高职德育教育面临更多挑战,只有加强高职德育教育才能确保高职院校办学 方向的正确性,确保“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全面贯彻实施以及高职德育教育机制的创新体制健康发展,从而实现学 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德育教育;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864(2015)04-0011-03 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4>-孛・÷・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孛・夺・-4>・夺・夺・夺・夺・. ・夺・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领域引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有物,不再脱离实际而是与学生将来的工作岗位有机结 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这种人才培养模 合,培养出实践中真正需要的人才。“工学结合、校企合 式在展现自己优越性的同时也给高职德育教育工作带来 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和企业一方面源源不断地提供 了诸多挑战。因此,面对新形势,充分认识“工学结合、校 给学生理论知识,一方面让学生深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获 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对有效应对 得实践技能,从而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德育工 (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作面临的各种挑战从而培养出技能与品德兼备的社会主 我国广大职业教育研究者在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 义有用人才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模式精华的基础上,通过认真实践和努力探索总结出“工 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学结合、校企合作”这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方式。它既吸取 与特征 国外精华摒弃糟粕,区别于国外的模式,又与我国以往的 传统模式有所不同,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第一,教育思想方面,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树立“以学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将知识与理论 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将学生的所学与市场的需求密切结 密切关联,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学生将课堂所学理论知 合,把学生的就业作为导向,为社会培养实际需要的应用 识应用到真实的工作情景之中,同时,实际工作情景中的 型人才。第二,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培养出来的是能带动 困难和见闻被学生带回课堂,当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的时 我国工业现代化发展的技能强、综合素质高、服务于生产 候,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才能被完全激发出来。这种人 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第三,专业设置方面,高职院校密切 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 关注社会经济发展动态,在自身条件许可范围内,设置能 心”的教育理念。将学生工作中需要的实用操作技能和综 满足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强、区域性明显的专业。第四,课 合能力培养放在了第一位。在优化和整合学校及企业资 程设置方面,打破常规,改变目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 源前提下,学校和企业应齐心合力搭建一个让学生能快速 状,建立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目标,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核 成长成才的平台,使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技能实训言之 心,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全新的课程模式。经验显示,高 收稿日期:2015—03—06 作者简介:董娟娟(1982一),女,河南渑池人,硕士,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比较教育史。 l2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生 职教育可以没有专业和教材,但不能没有课程…。第五, 教学模式方面,采取各种手段逐步推进“订单式”培养。 第六,评价体系方面,社会、行业、企业三方共同担任评价 主体。最终评价标准看学生通过工作给企业带来的价值 的学生带来深深的困惑。高职学生在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期间与社会充分接触,社会上各种观念、习惯、行为都对其 产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学生由校园走向企业,受教育 的环境由简单走向复杂,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可控因素减 和三方评价主体即社会、行业和企业(或用人单位)的满 意度来综合评判。 少,有时候甚至鞭长莫及,这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德育工作 的难度。 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 德育教育的影响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本身的先进性 和优越性在高职教育界被普遍认可,且近年来全国各高职 院校纷纷以其为契机进行办学。这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 式必然给旧的人才培养模式带来全方位的冲击,德育教育 工作作为学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深受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进而发生变 化。 (四)德育教育载体更为宽泛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在 企业顶岗实习期间,要想对学生继续提供德育,传统的教 育方法已经无能为力。我们必须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 主观能动性,调动和整合企业在德育教育方面的长处,探 索学校德育教育与企业的员工教育、企业的文化建设相一 致的德育教育内容,使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更具针对性, 能够与企业的教育有机衔接。同样学校在选择校企合作 企业时也应认真考察该企业的企业文化、员工德育教育内 容等,使企业的育人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一)德育教育主体由单一转向多元 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教育主体 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它由以往的单纯的由学校老师担任逐 渐转变为由多方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技术员等社 会人士来担任。在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的实习带队 教师、企业经验丰富的师傅都在无形中起到了教育主体作 用。 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开展 高职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 (一)确保高职院校办学方向的正确性 现今,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世界各地不 同的制度、不同的意识形态下的价值观念和多元化的文化 借助网络这一媒介在各个国家民族之间传递着。同时受 中国自身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变化, 一(二)德育教育客体由身份单一转向双重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不再仅 仅只是单纯的德育教育客体身份,还具有企业职工的身 份。这使得一方面部分学生由于对“工学结合、校企合 作”模式下“工”的角色定位不准,不具备爱岗敬业精神, 无任劳任怨思想准备,在困难面前畏缩不前,意识不到 “工”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由于学生 角色转换不及时、不到位,并且要把从书本上学习到的理 论知识和生产实际密切联系起来还需要一定的磨合过程, 再加上既然步入了社会,就需要处理在工作中所面对的各 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等原因,就必然会导致学生出现畏难和 逃避等各种负面情绪。要想很好地解决上述情况,就必须 些消极的思想和文化在人们生活中显现,并借助各种途 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高职生们。“工学结合、校企合 作”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与其他高等教育的大学生 相比,学习生活的环境更为开放和复杂,与社会的交融更 大,受到消极思想和文化的影响更为严重。在各种文化和 信息的熏陶下,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高职生具有鲜明的时 代特征,他们坚信党的领导并且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祖 国,但又容易对各种负面新闻反应敏感偏激,如果不对其 进行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教育,让其形成正确的世 界观,难免会盲目崇拜西方国家的物质文明;难免会认识 不到我国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容易对出现的个别 引导学生认清自己所处的角色和自己的多重身份,找好人 生定位,尽快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 不公平现象形成偏激的看法;难免会法律观念淡薄而导致 社会公德水平不高。在这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 (三)德育教育环境由简单转向复杂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的 德育教育环境不再只是局限于单纯的校园环境,而是要在 院校只有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保驾护航下 才能保证办学方向的正确性。 (二)确保“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贯彻实施 更复杂的企业和社会环境中接受锻炼。企业为了追求利 益最大化,必然有严格的制度来约束员工的行为,工作上 的竞争必然会带来复杂的人际关系,这都会给新走上岗位 现代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依赖科技的力量,要想充分 发挥科技的力量,企业就需要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高职院校要以此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始终把“以人为 第4期 董娟娟:试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加强高职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13 本”的教育理念贯穿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 式下的德育工作中。在开展德育教育中,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顶岗实习期间除了能提高专业特长外,进一步激发 学生的潜能。改变过去轻视学生个性发展只重视社会价 值发展的观念,让社会服务和个人服务达到和谐的统一。 育,将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紧密融合,把学校教 育与社会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搭建一个德育教育 理论研究和实践平台,必将推动高职生德育工作在理念、 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机制创新,从而提高高职 德育教育水平。 我们要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过程中,让 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来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进而成长为有社会责任感 的社会人。从内到外地提高就业竞争力,顺利实现由“学 生人”向“职业人”的转变,成为一个社会需要的栋梁之 才。 (四)确保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高职生全面发 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学 习生活的环境与传统封闭的校园环境相比是一个更为开 放的环境体系。学生在这开放的体系中既可以接受校园 文化的熏陶,又可以受到企业文化、社会文化的滋润,同时 真实地感受到企业发展的脉搏,获取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前 沿的信息。开放的教育环境、丰富的社会资源为学生个性 发展和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实践舞台。 (三)确保高职德育机制的创新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出符合我国经济发 展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完成这一根本任 务必须使学生一方面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一方面对现代 企业有着较强较快的适应能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不再只是学校的事情,同样实训也 不再只是企业的事情,教学和实训等环节需要两者的共同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阶段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既有 利于高职生在社会生产实践中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 值观,提高他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来解决工作中出 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他们社会使命感的形成, 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实现其全面发展的梦想。 参与 。在新形势下,只有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学生的德 育教育,德育才能走出传统的学院式教育形式,让高职生 德育教育机制得到创新。创新的德育教育机制使学生在 实习过程中除了对企业的生产流程、工艺技术、管理模式 有所了解和思考外,还将对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和社会价 值观有亲身体验和明确认识,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 养。因此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加强实习学生德育教 参考文献: [1]李志强,匡维.“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 特征[J].职业教育研究,2011,(3). [2] 王贤.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研究[J].吉林 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1,(1). On the Necessity of Strengthening the Mor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Cultivation Mode of“work—study combin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DONG Juan—juan (Sanmenxia Polytechnic,Sanmenxia 472000 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novatively introduced the“integration of work and study,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personnel training mode.This new talent training mode has brought some changes for higher vocational moral education,such as the change of main body of education from a single tO multiple,the object identity from single to double,education environment from simple to complex,and the education carrier is broader.These changes make the mor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ace more challenges.Only by strengthening the mor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ensure the correct orientation of higher vocation- l colleges.a Key words: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work—study combination;moral education;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责任编辑孟蕴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