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4全国高考仿真模拟卷一数学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高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下列各项中,作家、作品、人物的对应关系错误的一项是( ) A.曹禺——《雷雨》——周冲

B.海明威——《老人与海》——桑地亚哥 C.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米考伯 D.施耐庵——《水浒传》——冷子兴 2.选出下列成语运用正确无误的一项( )

A.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B.人们提到秋白同志,总会说起他是那样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

C.回首分手的时候,你我风华正茂,曾几何时,双鬓已然秋霜! ....D.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

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以及乐曲与你之间的故事,如《童年》让你想起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②不管你什么年龄,无论你走到哪里,只要你重新听到那熟悉的旋律,就会触动你那颗敏感的心,引起你久久的怀念。

③这些故事包括乐曲本身的故事,如《月光曲》与贝多芬、《二泉映月》与阿炳。

④感人的乐曲留给人的记忆是长久的。

⑤想一想,哪一首最让你怀念,哪一支曲子最让你浮想联翩,由此你联想起怎样的故事。

A.②④①⑤③ B.②④⑤①③ C.④②⑤③① D.④②①③⑤

4.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汗水在他那络腮胡根上聚成了一粒粒晶亮的露珠。 ②军队驻扎一个月,没有动过群众的一针一线。

③他的日历上是工作,工作,工作,从来没有节假日。 二、古诗文阅读

(一)古代诗文阅读:名篇名句默写 补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陋室铭》中,刘禹锡将自己的“陋室”与“ , ”相比,表现了他高尚的情操。

(2)《离骚》中屈原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于律已,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 , ”

(3)___________ ,隰则有泮,总角之宴,_________。(《诗经·卫风·氓》) (4)_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 (5)《登高》中,杜甫面对萧瑟秋景,以“ , ”两句,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羁旅之愁与孤独之感。

(6)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__。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7)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二)阅读文言文《明史·王守仁传》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年十五,访客居庸、山海关。时阑出塞,纵观山川形胜。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兵部尚书王琼素奇守仁才。十一年八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当是时,南中盗贼蜂起。明年正月,守仁亲率锐卒屯上杭。佯退师,出不意捣之,俘斩七千有奇。后进兵大庾,凡破巢八十有四,俘斩六千有奇。守仁所将皆文吏及偏裨小校,平数十年巨寇,远近惊为神。十四年,宁王宸濠反。守仁急趋吉安,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出大江,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精锐悉出,守备虚。我军新集气锐,攻必破。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宸濠果自安

庆还兵,联舟为方阵。官军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当是时,谗邪构煽,祸变叵测,微守仁,东南事殆矣。世宗深知之。甫即位,趣召入朝受封。因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已病甚,疏乞骸骨,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丧过江西,军民无不缟素哭送.者。守仁天姿异敏。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遂笃信不疑。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赞曰: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大进 进:长进 B.且善射 善:擅长 ..C.七月壬辰朔 朔:北方 D.不俟命竟归 俟:等待 ..13.下列对文中下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

B.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 C.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 D.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守仁父亲是成化十七年状元,王守仁十五岁时出游居庸关、山海关,纵览山川;二十岁考中乡试,弘治十二年考中进士。

B.王守仁正直敢言,因上疏论救戴铣等人而触怒了刘瑾,被廷杖四十后贬到贵州的龙场。任龙场驿丞时,受到当地民众爱戴。

C.王守仁巡抚南、赣时铲除横行几十年的巨寇;宁王叛乱,王守仁采纳属下建议直捣南昌,逼迫宁王回撤,从而击败叛军。

D.王守仁天资聪颖,不只是军事奇才,被人视为神明;学说也有建树,被贬龙场,悟出格物致知的内涵,创立了“阳明学”。

15.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2)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追执之。

三、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葵花朵朵 刘学刚

①葵花,不在城市里生长。

②城市里,只栽种脚手架混凝土,还有高跟鞋和红绿灯。

③饱满的葵花籽是城市的,它们很气派地站在大超市的柜台上,期待一双红唇烈焰般地亲吻。

④低头是民间,仰首是长天。葵花依恋土地,它的唯一的低垂的头,不停地诉说着秋实的赤诚。葵花是我们举手即可触摸的天空,而远在葵花之上,那一轮流转的金黄,不过是更高的花朵,晨开昏谢。谦卑的葵花、热烈的葵花,是茫茫黄土的太阳,从早春到深秋,一直伴随着农事而荣而枯。

⑤田垄上,沟渠边,篱笆旁,随便一处地方,都有葵花在生长。葵花,在农忙季节里灿烂着。在乡间,随处可见它们游动的身影。天刚放亮,早有几棵站在田间地头察看庄稼的长势,抬头就是一脸的阳光。畦埂上的那些,长得特别高大强壮,看起来更像一群“锄禾日当午”的汉子,拄着锄把,擦去汗水,看看头顶的烈日是不是又毒了几分,这样,能晒死地里的杂草,免得再糟蹋禾苗。许是常在井台旁转悠的缘故,村头莱园里的三两株,叶子尤为青翠,晚炊里,那该是母亲手搭的凉棚吧?

⑥在葵花的注视下,我们一点点长大。每每抬头仰望,总能看见一张灿烂的笑脸,读不出它的一丝忧伤,也听不到它哪怕极细微的叹息。也许是因为我们这一些些籽粒,被葵花高举在头顶,眼睛只注意了远方的风景。这情形,极像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晚上还驮着我去大队的场院里看电影。就为电影的画面看得再仔细一些,我骑在父亲的头上,双腿夹住他的脖子,他抓紧了我的小手,仿佛只有这样才牢靠些,才成为父亲身体的一部分。那时节,放映场上最神气的我,除了偶尔感觉到父亲肩膀的宽阔、身体的温热之外,我不知道还有别的什么。葵花,承受着生活的重负而又了无抱怨。

⑦总是在葵花灿烂的季节,我们一次次远走他乡。黑黑的籽粒成熟,太阳消失了,只有枯萎的葵盘,像一张沧桑的脸。去年冬天,我把一个葵盘带回我蜗居的城市,供在我的书房。有天,三岁的女儿问我,爸爸,等我长大了,你会怎样呢?我会老的,模样就像这个葵盘。爸爸,我不要长大!我不要长大!我鼻子陡地一酸,硬是把泪水咽回肚里,然后一脸的阳光,遍遍对女儿教唱“葵花朵朵向太阳”。她,是葵花

的后代,她应该保持一颗“向阳心”。

⑧土地太辽阔了,黄色一铺千里。葵花,是站起来的土地。它浓得化不开的色彩,正是从土地上一点一滴地积攒起来的。

⑨葵花倾太阳,物性固莫夺。葵花,注定是黄天厚土的太阳,它每一朵花瓣上都闪耀着农人的光荣与梦想。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提到城市里的脚手架和高跟鞋,是为了与葵花喜爱的生长环境作对比,为表现葵花的本性做铺垫。

B.“那一轮流转的金黄,不过是更高的花朵”,作者将太阳比作葵花,是为了表现太阳光辉灿烂的特点。

C.文章第六段,作者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葵花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葵花灿烂、向阳、负重力强的特点。

D.文章表现了“我”和父亲之间的关系:父亲宠爱“我”、呵护“我”,而“我”因为年幼并不是很能体会父亲的辛苦

2.文章第④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3.本文题目“葵花朵朵”意蕴丰富,纵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 四、作文(60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不可能人人都是大树, 小草也有小草的精彩; 在这世界上,

每个人都应找到自己的天地。 生活就是这样,

有人面对宏图伟业痛苦不堪, 也有人在琐碎小事找到成就感, 无论大小,

做最适合你自己的事吧。

以上诗句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明确文体;不得套作,不得透露个人真实信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