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以来,中原数省包括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及其它“三北”部
据专家鉴定,此次感病的主要杨树品种为107、108、3930、天演杨等速生树种,染病林木大部分为2年至7年生幼林。杨树腐烂病是寄生主导性病害,属于
,此次杨树腐烂病严重发生主要是
因为去年的暖秋及今春严重的倒春寒天气,所栽的杨树品种不适应当地的生存环
综合我站专家意见,制订防治方法如下: 一、防治最佳时期
发病初期或病菌休眠期。该病发生受气温影响,气温低于7摄氏度或高于28摄氏度时病斑停止发展。 二、六七月份需要采取的农业防治措施
加强管理,抗旱排涝,及时间伐,使郁闭度保持在0.7左右。科学整枝,做
,剪口2.7℃以
三、六七月份如何进行化学防治 6月份——9月上旬的病菌休眠期,
对严重感染的杨树植株和杨树林,要彻底清除病枝和病株,(杀毒)或涂药治疗处理。
注意:以下四个环节缺一不可。 1、界处。
2、刮后涂抹药物:
特效药剂有嘧菌酯、喷克菌、苯醚甲环唑等。使用该类药剂按照推荐浓度的3-5倍使用排刷涂抹效果卓越。
一般药剂有10100ppm赤霉素、10退菌特100倍等。
3、刮皮后及时喷施杀菌剂对树体进行全面消毒。使用常规保护性杀菌剂即可。
4、涂抹用药后5—7天,再在病斑周围涂浓度为50—100毫克/升的萘乙酸液,促进病部组织组织愈合,防止复发。
(1公斤蒽油+0.6公斤肥皂+6公斤水)、
20%农抗120水剂10倍液、50%
附文一: 杨树腐烂病(烂皮病)
症状 为害各种杨树,以及旱柳、榆、板栗、槭、樱、桑、接骨木、木槿、花楸等,表现为干腐和枯梢。干腐型主要发生在主干、大枝及树干分叉处。初期为暗褐色水肿状斑,皮层腐烂变软,后失水干缩下陷,有时龟裂,病斑有明显的
,纤维分离
如麻状,易剥离,木质部边材亦变色。以后病斑上生出针头状小黑点,即病原的分生孢子器。潮湿或雨后,自小黑点内挤出桔黄色、黄色或橙黄色胶质卷丝状物或胶质堆状物,即为病原的分生孢子角。在前1年死枝的病部常形成一些小黑点
该病发生受气温影响,气温低于7摄氏度或高于28摄氏度时病斑停止发展。 分布 广泛分布于“三北”
) Fr.。
病原 真菌,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目污黑腐皮壳菌Valsa scrdida Nit.,无性世代为半知菌亚门金黄壳囊孢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 (Pers
农业防治该病,一是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二是栽植时防止干旱和脱水,栽后加强养护。三是营造混交林,及时清除重病株,减少传染源。
附文二:
治疗腐烂病的11种物理方法
腐烂病被人们视为杨树“绝症”,是一种气传性病害。防治杨树腐烂病,可以采取一些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的无公害、静态物理治疗法。
1.敷泥防治法:取新鲜泥土用清水拌匀,湿润程度为手捏成团能黏附在树皮上,在果树病疤上涂抹3~5厘米,然后用塑料膜包紧扎牢,以防水份蒸发和泥土脱落。1年后,将塑料膜和泥去除。这样,病菌因长期缺氧就会窒息而死。此法治愈率在90%以上。
2.尿液淋涂法:用人尿淋涂到病疤伤口处,周围要超出病疤,5厘米左右。一周后再涂抹1次。此法治愈率在90%~99%。
3.盐水浸渍:用食盐1公斤、水40公斤配成1∶40的淡盐水,用火烧开并晾凉。用刷子将盐水涂抹在病疤上,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两周后再涂1次。此法治愈率在80%以上。
4.碱水浸渍法:将食用碱和水按1∶5的比例,配制成碱溶液。用小刷子将碱水充分涂抹在病疤伤口上,周围超出病疤5厘米左右,然后,用塑料膜包严扎牢。10天后再进行1次,一般半年后解除塑料膜。此法治愈率在85%以上。
5.蒜液杀菌:将大蒜捣成蒜泥,按1∶1的比例加入10%的食盐水配制成蒜液。用小刷子将蒜液涂抹在病疤伤口上,周围应超出病疤3~5厘米。10天后再涂抹1次。此法治愈率可达95%以上。
6.硫酸铜泥浆:配制浓度为50%的硫酸铜溶液,加入适量的干细土,拌成浆
糊状,涂抹于病部,治愈效果显著。
7.涂油法:用任何一种动物油或黄油炼成浆糊状,均匀涂抹于病疤处,一般连抹3次即可治愈。
8.草木灰:将有根腐病症状的果树冠下的土壤扒开,找出根部腐烂部分,每株施2-5千克草木灰,并加少许细土进行覆盖。
9.仙人掌汁:取仙人掌一块,去掉表皮及叶刺,用其汁液涂抹病疤处,使其表面产生一层均匀的液汁即可。
10.辣椒汁:用鲜辣椒去柄后捣烂成糊状,辣椒越辣越好,涂抹病患处,使其表面附着一层均匀的辣椒汁即可。隔7-8天再涂一次,连涂3次即可治愈。
11.窒息性铲除腐烂病新方法:进行紫外线杀菌或涂抹一定厚度的农用凡士林。涂树体病患处可迅速形成一层保护膜,窒息性杀死病菌。再用保护性杀菌剂全园喷涂树干和树枝消毒,30天后染有死孢子的病皮开始脱落。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