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糖尿病患者血清APO—A1和APO—B的测定结果分析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广西医学2002年l1月 第24卷第11期 1827 2姚光弼,王宝恩,崔振字,等.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 炎2年临床试验的总结.肝脏2000;5(3):150 1995;15(4):255 3王志欣,王兴民,王同忠,等.冬虫夏草及虫草菌丝的药 理研究现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体)治疗乙型肝炎9r7例疗效分析.现代诊断与治疗 1995;6(3):178 5吴勤,唐善令.冬虫夏草治疗慢性肝病的研究进展.中 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7;7(1):57 4邓见廷,吴林,燕婉如,等.可搏利(冬虫夏草多糖脂质 糖尿病患者血清APO—A1和APO—B的测定结果分析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检验科(545005) 吴吴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 发病,国内的统计表明发病率在6%o~lOgo之间,近 上海科华公司的Clu(氧化酶法)测定试剂盒。 1.4检测方法:所有标本均为早晨空腹采集,及时 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其病因目前仍不很明 分离血清,当日按试剂厂家推荐参数上机测定,同时 测定血清中葡萄糖(G1u)、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 确。该病可伴有多种并发症,最常见的是心血管疾 病u ,临床上也可检测到患者血中甘油三酯(TG)及 总胆固醇(TC)水平的异常,对其原因则不甚明 了【2 。本文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载脂蛋白A1 ( 一A1)及载脂蛋白B(APO—B)的测定,以了解 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的含量,以英国朗道公司的定值质控血清 (批号为UN1557、UE1558)进行各个项目的室内质 控,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病人体内脂类代谢情况,并分析其与疾病的关系。 1材料和方法 1.5数据统计:由于各组数据都基本为正态分布,所 以各项目的实验组和对照组以及I、Ⅱ型糖尿病的APO —A1、APO—B水平均作两样本均数t检验,APO— 1.1检测对象:患者组为81例经临床确诊的糖尿 病患者,I型18例,Ⅱ型63例,年龄22~69岁。对 照组为192名健康体检者,年龄2O~65岁。 1.2仪器:日立717OA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试剂:北京利得曼生物技术公司的TC、TO、 HDL—C、LDL—C、APOA1和APO—B测定试剂盒, A1、APO—B水平与Glu的水平作相关性分析。 2结果 2。1实验组及对照组检测结果见表1。由表可见, 糖尿病患者血清APO—A1基本正常,而APO—B则 显著升高。 表1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APO—A1、APO—B测定结果( ±5) 2.2血清中APO—A1高低与血糖浓度无明显相关 表2 I型和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APO—A1及 APO—B水平比较(;±5) (r=一0.060),APO—B则随着血糖浓度的升高而显 著地升高,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0.812)。 2.3糖尿病患者血清中APO—A1和APO—B水平 与糖尿病分型的关系不明显(P>O.05),结果如 表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828 Guangxi Medical Journal,Nov.2O02,Vo1.24,No.11 3讨论 人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良好指标。至于APO—B的改 变是不是引起糖尿病病人心血管病变的原因尚需进 3.1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糖尿病患者APO—B显 一步探讨。 著升高,这和糖尿病患者体内LDL—C升高是一致 3.4 APO—A1和APO—B的变化在I型和Ⅱ型糖 的,有可能是诱发病人合并血管性病变的直接原因。 尿病患者中并无不同,由此可见,体内APO—A1和 3.2有研究认为,糖尿病患者经治疗后APO—A1 APO—B的改变和糖尿病的形成并无明显关系。 和HDL—C显著增高 ,本研究则显示糖尿病患者 参考文献 APO—A1基本正常,而HDL—C则常见降低,二者表 现出一定的不同步性。已有报道证明,高血糖可促 1张茵.糖尿病性心肌病.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1999; 使脂蛋白高糖化,进而改变了APO的理化性质H 。 26(7):297 由此可以推测,APO—A1性质的改变降低了携带胆 2郭立新.脂蛋白脂酶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国外医学遗 固醇的能力,导致糖尿病患者血清中APO—A1和 传学分册1999;(4):180 HDL—C变化的不同步。 3 Paragh G,Balogh Z,Boda J,et a1.Effect of acipimox Oil diabetes metlitus-assoeiated hyperlipoproteinemia.Orv Hem 1993:134 3.3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部分病人 (3):121 APO—B升高而TC、LDL—C则还在正常范围,这说 4 Gamw TE.Role of biologically modiif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明在糖尿病病人合并心血管病变的过程中,APO—B in atherosclerosis.Am J Cordiol 1989;64(13):18G 最先出现异常变化,所以APO—B是监测糖尿病病 小剂量吗啡硬膜外注射在高龄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应用疗效观察(附30例报告) 浙江省乐清市人民医院外科(32560o)赵益华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在前列腺手术中 被广泛应用。然而,术后患者常有创口疼痛及膀胱 2结果 痉挛性收缩痛,有的甚至出现继发出血。我院自 2.1 患者术后均无创口疼痛及膀胱痉挛性疼痛症 1995年以来,对30例前列腺摘除术患者,术后常规 状。3例于拔除硬膜外导管3天后出现膀胱激惹 采用硬外注射小剂量吗啡进行止痛,收到良好效果, 征,但症状较轻,给消炎痛栓一枚塞肛后缓解。本组 现报告如下。 无一例出现继发严重出血。 1资料与方法 2.2用药后48小时内胃肠道功能均恢复正常,无 腹胀,恶心,呕吐。与一般麻醉术后情况基本相同。 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年龄70~83岁,平均 在25例有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其心率,血压,脉搏 75.7岁,均经病理证实为前列腺增生。30例中合并 及呼吸均无明显变化,尤其在慢支,肺心患者中均没 有冠心病,高血压病,肺源性心脏病等20例,慢性支 有出现呼吸抑制现象。另外,30例无一例出现硬膜 气管炎5例,糖尿病2例,有脑血管意外病史3例。 外腔感染。 30例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 腺摘除术。穿刺点为L2~3,向头进管4cm。术后留 3讨论 置F.。或 双腔气囊导尿管及耻骨上膀胱造瘘管, 3.1吗啡是常用的阿片受体激动剂类镇痛药。其 并膀胱持续冲洗。 作用原理是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阿片受体,抑 1.2注药方法:手术结束后保留硬膜外导管。于手 制神经末梢释放兴奋性递质,从而干扰痛觉冲动传 术结束前15分钟先于导管内注人2mg吗啡(用 人中枢u 。在脊髓部位也是通过阿片受体发挥作 0.9%氯化钠5ml稀释)。术后12小时追加上述剂 用。当硬膜外注入吗啡后药物可透过硬脊膜作用于 量一次。硬膜外导管视术后患者疼痛情况于24~ 脊髓后角的阿片受体,选择性作用于脊髓疼痛传导 48小时拔除。拔除前再注射2mg吗啡。 系统。产生节段性,区域性的镇痛作用,同时解除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